【地評線】南方網評:暖意濃濃 盡顯中國經濟潛力活力動力

2020-12-18 南方新聞網

【地評線】南方網評:暖意濃濃 盡顯中國經濟潛力活力動力

2020-07-02 09:38 來源: 南方網

  2020年,新冠疫情重創世界,中國經濟亦不例外。疫情衝擊之下,巨輪失速,猶如從浪尖上墜下,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創1992年公布季度GDP以來最低值。此外,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均出現負增長,同比下降超過10%……面對衝擊和變局,中國採取一系列非常舉措。隨著疫情防控日漸向好,中國經濟穩舵奮楫,復工復產、復商復市。行至年中,肩負14億人民生計的巨大經濟體正在衝破疫情風浪,加速恢復。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雖然目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但中國經受住疫情帶來的壓力測試,正在重振發展活力。不管是從宏觀還是微觀,人們都能感受到中國經濟回暖的氣息,感受到復甦的活力和脈搏。

  「消費回暖」盡顯中國經濟潛力。面對疫情防控常態化,促消費、提振內需動能是保經濟和穩增長的重要舉措。中國經濟擁有14億人口的龐大市場、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的巨大購買力,這既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可靠保障和有力引擎,也決定了中國經濟擁有巨大的韌性、潛力和迴旋餘地。今年以來,儘管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在多項政策措施作用下消費信心正在回彈。剛剛過去的這個端午假期,在消費券和各種文化活動帶動下,與商家大力促銷相結合,掀起了消費熱潮,有效釋放了消費增長潛力。端午小長假期間消費紅紅火火,足以表明中國消費增長的韌性很強,消費持續回暖的趨勢得以保持。只要辦好自己的事,做大做強國內市場,不僅可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時也將為產業升級和市場拓展創造更大空間,中國經濟發展前景一定會更加光明。

  「投資加速」盡顯中國經濟活力。新冠肺炎疫情對國民經濟運行衝擊不小,加力擴內需、穩投資,拉動有效投資,是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增強經濟發展後勁的一場重頭戲。5G連線、網上直播、雲上簽約……從江南水鄉到西部山城,從智能製造到工業網際網路,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企業,各類創新方式湧現,聚焦補短板,著力破解有效投資的痛點堵點,助力投資建設不減速,一個個「新基建」項目籤下投資大單,一批批重大工程開工復工,各地重現繁忙景象,呈現勃勃生機。而中國超大市場規模仍具極強的磁吸力,海外眾多機構和分析人士認為,得益於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成效顯著以及經濟前景向好等因素,中國資本市場正成為國際投資者追逐的投資熱土,中國經濟魅力愈發彰顯。來自商務部數據顯示,5月當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686.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5%。

  「出口上揚」盡顯中國經濟動力。在國際經濟形勢發生比較大的變化、貿易保護與單邊主義蔓延的情況下,外貿工作面臨嚴峻挑戰,出口壓力增大。今年以來,在一系列穩出口政策的支撐下,外貿企業加強市場調節能力、發揮自身競爭力、開展多元化布局,取得了來之不易的結果。海關總署公布,今年1至5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11.54萬億元人民幣。其中5月份出口繼續延續上個月正增長態勢。特別是在傳統外貿受到衝擊的情況下,大量的傳統外貿交易從線下轉到線上,推動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持續快速增長,成為外貿發展新亮點,為穩外貿發揮了促進作用。正如此,我們看到在全球戰疫大背景下,今年一季度,跨境電商在傳統外貿萎縮的情況下,持續逆勢增長。2020年第一季度海關跨境電商管理平臺數據顯示,進出口數據增長34.7%,而同期我國外貿進出口整體水平下降6.4%。

  經歷風雨,更顯堅韌挺拔。中國經濟從來都是在經歷風雨中發展起來、在應對挑戰中成長起來的。放眼當下中國經濟的現實表現,雖然面臨新冠肺炎疫情這道「加試題」,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發展趨勢沒有改變,中國完全有條件、有基礎、有信心,也有底氣實現經濟的持續復甦和改善。(南方網李建)

相關焦點

  • 【地評線】南方網評: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經濟巨輪破浪前行的「主...
    在科技自立自強「主引擎」的強勁動力加持下,中國經濟這艘巨輪即將渡過2020這個極不平凡的一年,駛向2021這個更為特殊的一年,開啟新徵程、再創新輝煌!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新消費,為中國經濟發展添動力聚活力
    作為蓬勃的新生力量,「三新」經濟正在為中國經濟注入新活力、為中國發展增添新動力。以網絡購物、行動支付、線上線下融合等新業態新模式為特徵的新型消費迅速發展,特別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傳統接觸式線下消費受到影響,新型消費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效保障了居民日常生活需要,推動了國內消費恢復,促進了經濟企穩回升。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國慶,我們到底「慶」什麼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國慶,我們到底「慶」什麼 2020年10月01日 09:17:55 來源:紅網 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前赴後繼、櫛風沐雨,建立了新中國。「慶」就是感恩革命先烈、傳揚愛國精神。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應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牢記革命先輩為新中國的成立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我們今天衣食無憂的美好生活。  「慶」是對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歡慶。
  • 【地評線】南方網評:開好頂風船,推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_南方網
    無論從當前的經濟形勢看,還是從長遠發展看,在「十四五」這個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我們唯有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才能抓住機遇,應對挑戰,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   「十四五」就要來了,中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
  • 【地評線】荔枝網評:加足馬力再下苦功,續創我國製造業輝煌
    【地評線】荔枝網評:加足馬力再下苦功,續創我國製造業輝煌荔枝新聞  作者:  2020-10-27 要緊盯國內外消費需求,在人工智慧、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數字經濟激活中國發展一池春水
    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加快科技創新,發揮數字引領。「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的新發展格局裡,數位化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變的重要動力,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當今世界,信息技術創新日新月異,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入發展,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黨的十九大描繪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對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作出戰略部署。加快數字建設,激活企業發展活力。
  • 【地評線】荔枝網評:以國之祭,祈願和平
    原標題:【地評線】荔枝網評:以國之祭,祈願和平  有一種傷痛,穿越近百年仍刺痛人心。  有一種願望,跨越全世界亦孜孜以求。  2020年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一年一度的國家公祭儀式即將在南京舉行。
  • 【地評線】飛天網評:舉國哀悼,向英烈感恩為逝者祈禱
    中國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哀悼,是為了凝聚信心力量。從某種意義上說,新冠肺炎疫情也是一本難得的教科書,讓我們進一步思考什麼樣的生活才算有價值,什麼樣的生命才算有意義,從而更加珍惜生命,熱愛生活。舉國哀悼,我們不僅要用默哀的形式,送別災難和悲傷,向英烈感恩,為逝者祈禱,更要把國家對生命的呵護與關愛,化作對國家的忠誠和愛戀,化作「只爭朝夕,不負韶華」追夢動力。
  • 【地評線】大河網評:奮發有為,為「紅領巾」增添時代光榮
    原標題:【地評線】大河網評:奮發有為,為「紅領巾」增添時代光榮  中國少年先鋒隊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23日上午在京開幕。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代表黨中央,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廣大少先隊員、少先隊輔導員、少先隊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 【地評線】南方網評:「五個規律性認識」護航中國經濟巨輪行穩致遠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在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中,我們深化了對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這就是:黨中央權威是危難時刻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的根本依靠;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確抉擇的根本前提;制度優勢是形成共克時艱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是化危為機的根本方法
  • 「地評線」天府網評:極不平凡的一年見證中國奇蹟
    迅速控制疫情,經濟率先復甦,告別絕對貧困,科技自立自強——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霾籠罩下,一條條來自中國的動態,讓世界矚目著這個古老而又風華正茂的國度。2020這個極不平凡的一年,世界見證了諸多的中國奇蹟。<br><br>  迅速控制疫情。
  • 【地評線】南方網評:「中國成就」加速世界減貧進程 「中國力量...
    中國即將提前10年實現消除絕對貧困目標。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7億多人擺脫貧困,對世界減貧貢獻率超過70%。中國願同各國一道,合力建設遠離貧困、共同發展的美好世界。  貧困是人類長期面臨的社會現象。消除貧困,自古以來就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國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權利,是全人類的共同事業,也是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的重要途徑。
  • 【地評線】金羊網評:大海不懼風浪,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對於疫情防控形勢和經濟社會發展會有哪些影響?  不懼疫情風浪,中國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的勢頭,如同這暖暖春意,不可阻擋,活力十足。  春江水曖鴨先知。交通運輸與國家的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其運輸的繁忙與否,也是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一張重要晴雨表。2月份全國鐵路累計發送貨物3.1億噸,同比增加1332萬噸,增長4.5%。
  • 【地評線】大洋網評:「讀懂中國」,讀懂大國擔當
    相約廣州,讀懂中國!今天,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下稱「讀懂中國」)將在廣州拉開帷幕。來自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知名政治家、戰略家、學者、企業家等將齊聚花城,透過廣州這扇「窗口」,讀懂中國故事,分享中國智慧。廣州,再度匯聚全球智慧,吸引全球目光。
  • 【地評線】彩雲網評:放大經濟行穩致遠「向新力」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霍弗  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近期聯合印發《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提出鼓勵發展新個體經濟,開闢就業新空間。推動經濟行穩致遠,需要以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帶來更為強勁的「向新力」。
  • 「地評線」南方網評:接續奮鬥,做建功立業新時代的科研先鋒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是戰勝困難的有力武器。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袁隆平、鍾南山、葉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中指出,希望全國科技工作者弘揚優良傳統,堅定創新自信,著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勇於攀登科技高峰。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平安中國建設,是提升「中國自信」的有力支撐
    近年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紮實開展平安中國建設,為推動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保障人民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無疑,改革開放以來,經過系列的艱苦奮鬥,使得我國的經濟有了大跨越性的發展。今年已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經濟積累方面也有了比較雄厚的物質基礎。即將邁入小康社會的中國人民,生理需求上已經具有了一定的滿足感。而十四五規劃制定的,開啟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宏偉藍圖,更促進全國人民全力以赴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實現共同富裕的偉大新夢想。
  • 廣饒經濟開發區同泰幼兒園開展「暖意濃濃、品味冬至」主題教育活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淑娟 通訊員 房曉雲 劉凱月 東營報導  為了讓幼兒了解冬至的由來及習俗,將教育活動和生活有效結合,廣饒縣同泰幼兒園開展了「暖意濃濃品味冬至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穩字當頭,「穩」出中國經濟新跨越 -太陽鳥...
    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經濟發展本身充滿了內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今年一場不期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中國經濟社會秩序受到衝擊,甚至一度按下「暫停鍵」。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環境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我國在短時間內有效控制疫情,加快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不過數月時間,中國經濟就率先實現經濟復甦。
  • 【地評線】黃土風網評:讓人民群眾手裡更有「錢」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並發表重要講話。會議確定,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擴大消費最根本的是促進就業,完善社保,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紮實推進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