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大洋網評:「讀懂中國」,讀懂大國擔當

2020-12-15 西部網

相約廣州,讀懂中國!

今天,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下稱「讀懂中國」)將在廣州拉開帷幕。來自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知名政治家、戰略家、學者、企業家等將齊聚花城,透過廣州這扇「窗口」,讀懂中國故事,分享中國智慧。廣州,再度匯聚全球智慧,吸引全球目光。

審時、度勢,此次「讀懂中國」非同尋常。眼下,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全球經濟政治格局劇烈變化,諸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疊加。在如此大變局中、大考驗下,進一步「讀懂中國」無疑具有特殊的意義。再將視野拉近——當前我國「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勝利召開,我國即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在如此關鍵的歷史節點,進一步「讀懂中國」,無疑是一個重大課題。

「讀懂中國」,讀懂責任擔當。思想同思想的碰撞,迸發智慧的火花;情感與情感的交流,拉近心靈的距離。「讀懂中國」匯聚百餘位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政界、商界、學界等各界嘉賓,交流分享,增進共識。從脫貧攻堅中的中國智慧到疫情防控的中國經驗,從政治、經濟、文化到科技創新、社會治理等議題,含金量足、針對性強,將為深化國際合作、推動疫後全球經濟復甦注入正能量。其背後,正是大國擔當。而廣州作為承辦方,創新方式方法、克服重重挑戰、作出周密安排,高質量承辦這一重大國際會議,體現城市擔當,貢獻著廣州力量。

「讀懂中國」,讀懂開放決心。相通則共進,相閉則各退。今天的中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正在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始終堅持新發展理念。黨中央一再強調,新發展格局絕不是關上門的國內循環,恰恰是要通過更大力度、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改革開放,進一步做強大循環、暢通雙循環。在這個全球經濟飽受衝擊的特殊之年,在開放合作經受相當考驗的時刻,「讀懂中國」的召開,本身就宣示著一種決心——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幻,無論全球化遭遇怎樣的「倒流」,中國對堅定擴大開放、積極推動國際合作的態度始終如一。「讀懂中國」也再度證明,疫情阻隔不了互聯互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一座國際化大都市,無論身處怎樣的環境,都會堅定、清醒、堅決地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讀懂中國」,讀懂合作機遇。會場內,思想激蕩、觀點交鋒;會場外,參觀考察、文化互動。「讀懂中國」不只是一場思想的盛宴,也是一扇生動的窗口、一個共贏的平臺。新基建、新製造,金融開放合作、跨國企業機遇、城市更新、科技創新……從主旨演講到十場平行研討會,幾乎每一個主題都與廣東、廣州直接相關。世界美食集錦、文藝演出、全面小康和脫貧攻堅專題展覽、「一帶一路」文旅產業投融資對接會、無人機表演——系列配套活動,多維度講述中國故事,多側面展現廣州魅力、嶺南風採。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一個城市可以體現一個國家的風貌。廣州正深入落實全方位、全過程、高水平、高站位走在全國前列的要求,做到大有大的樣子、強有強的水平,以「四個出新出彩」引領帶動廣州各方面工作出新出彩。潛力無限的廣東、廣州,正有待與世界進一步深化合作,共享機遇。

講中國故事是時代命題,講好中國故事是時代使命。「讀懂中國」講述更精彩的中國故事,為世界呈現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也讓世界再次聚焦廣東、廣州,品味這座老城市的新活力、新風採。

編輯:張娟

相關焦點

  • 「地評線」大洋網評:聆聽中國故事 感受中國力量
    以廣州為窗口,讀懂中國故事,共享中國智慧。「沒有大數據,社會發展將是無米之炊。」「只有相互信任取代猜疑,開放才能發揮實際作用。」「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毫無疑問區域內的、多邊的合作是必須的。」「國際社會需要加強人工智慧方面的合作領域。」……連日頭腦風暴,碩果纍纍。在這個以了解中國、理解中國為主旨的重要思想交流平臺上,觀點在碰撞,共識在凝聚,力量在匯集。
  • 大洋午讀—今日,全球大咖「雲聚」廣州,一起讀懂中國
    陸克文認為,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大國,中國和平與穩定對全球非常重要;中國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對於全球繁榮也至關重要。他對中國未來持樂觀態度。 巴基斯坦前總理肖卡特·阿齊茲 肖卡特·阿齊茲曾多次訪穗。
  • 【地評線】飛天網評:舉國哀悼,向英烈感恩為逝者祈禱
    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是國家對生命呵護與關愛的表達方式,讓我們讀懂了生命的尊嚴,讀出了國家對生命的尊重,更讀出了「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所蘊含的堅不可摧、愈挫愈勇的力量。逝者安息,生者續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中華民族是從艱難困苦中走過來的。中國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哀悼,是為了凝聚信心力量。
  • 讀懂「一隻口罩」背後的溫暖與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平日裡少有人關注的口罩,一躍成為風靡全球的「流量」擔當。口罩不僅成為人們隔離病毒的必需品,而且成為觀察疫情防控動態的「風向標」。透過一隻小小的口罩,我們不僅讀出了人間溫暖,更讀懂了中國力量。   從一隻口罩的流動之中讀懂人間溫暖。
  • 【地評線】南方網評: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展現大國責任擔當_南方網
    中國把自身應對氣候變化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在全世界面前公布,這樣的承諾和行動,彰顯了負責任大國的軟實力和大氣度。   「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唯一的家園。讓我們繼往開來、並肩前行,助力《巴黎協定》行穩致遠,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
  • 【地評線】大河網評:奮發有為,為「紅領巾」增添時代光榮
    原標題:【地評線】大河網評:奮發有為,為「紅領巾」增添時代光榮  中國少年先鋒隊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23日上午在京開幕。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代表黨中央,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廣大少先隊員、少先隊輔導員、少先隊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 【地評線】西安網評:在全球戰「疫」中彰顯中國「大國風範」
    疫情面前,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大國風範是守望相助的大國責任,也是共渡難關的大國氣度。在全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兩個多月時間裡,中國人民以頑強拼搏的精神、團結一心的力量、英雄無畏的行為和決戰的姿態,取得了保衛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重大階段性勝利,積累了重要經驗。
  • 【地評線】荔枝網評:加足馬力再下苦功,續創我國製造業輝煌
    【地評線】荔枝網評:加足馬力再下苦功,續創我國製造業輝煌荔枝新聞  作者:  2020-10-27 要緊盯國內外消費需求,在人工智慧、
  • 「地評線」飛天網評:疫情防控的國際視野彰顯大國擔當
    中國同世界各國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為奪取全球抗疫的最終勝利貢獻中國力量和中國智慧,與各方一道在抗擊疫情過程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截至目前,中國已向伊朗、伊拉克、義大利派遣專家團隊,在當地密集開展工作,協助三國開展疫情防控。
  • 【地評線】荔枝網評:以國之祭,祈願和平
    原標題:【地評線】荔枝網評:以國之祭,祈願和平  有一種傷痛,穿越近百年仍刺痛人心。  有一種願望,跨越全世界亦孜孜以求。  2020年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一年一度的國家公祭儀式即將在南京舉行。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國慶,我們到底「慶」什麼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國慶,我們到底「慶」什麼 2020年10月01日 09:17:55 來源:紅網 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前赴後繼、櫛風沐雨,建立了新中國。「慶」就是感恩革命先烈、傳揚愛國精神。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應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牢記革命先輩為新中國的成立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我們今天衣食無憂的美好生活。  「慶」是對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歡慶。
  • 大灣區研討會|徐偉新:「讀懂中國」要下沉,「讀懂廣州」要上升
    為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著力服務廣州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形象建設與國際傳播,12月21日上午,由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指導,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國際形象傳播研討會在廣州舉行
  • 珠江·愷撒堡|助力「讀懂中國」國際會議,更助你「讀懂音樂路」
    「讀懂中國」廣州國際會議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廣東省人民政府、21世紀理事會主辦,廣州市人民政府承辦的重要會議。「讀懂中國」(廣州)國際會議這是該會議首次在北京之外的城市舉行。大會為全球更全面、更深刻、更透徹地認識中國,也為中國更好地了解世界,再次打開了一個重要窗口。
  • 【地評線】南方網評:暖意濃濃 盡顯中國經濟潛力活力動力
    【地評線】南方網評:暖意濃濃 盡顯中國經濟潛力活力動力 2020-07-02 09:38 來源: 南方網
  • 讀懂三部曲,就是讀懂豆豆,讀懂豆豆,你就讀懂了人生
    豆豆「豆豆」這位神秘的作家,因為所著的三部曲,出現在大眾面前,《遙遠的救世主》《背叛》《天幕紅塵》三本書在文學史上都有很高的評價,就連改編的電視劇,都是9.2的高評分,讀懂三部曲,就是讀懂豆豆,讀懂豆豆,就是讀懂丁元英,宋一坤及葉子農,而讀懂他們,你就讀懂了人生。
  • 讀懂中國丨脫口秀演員趙曉卉:來廣州才發現「萬物皆可煲湯」
    大洋網訊 11月20日,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在廣州開幕。本屆會議除設置了開幕式及主旨演講、十場平行研討會、專題對話會等,還特別開設了「世界美食集錦」環節。11月20日上午,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廣州大劇院舉辦「美食,讓我們讀懂中國」故事會活動,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嘉賓分享美食促進跨文化交流的個人經歷和體會,以美食為橋梁,讀懂更多彩的中國、更多滋味的廣州。被笑稱為「車間一枝花」的廣汽集團工程師、脫口秀演員趙曉卉也來到現場分享自己的美食故事。「我今天是請假出來的,本來沒打算過來,因為今天是工作日,請假要扣200塊錢全勤獎。
  • 人民論壇網評︱讀懂兩會熱詞中的民心期盼
    讀「兩會熱詞」,要讀懂「民之所望」,更要讀懂黨員幹部的「奮鬥目標」。讀懂「兩會熱詞」,扛起「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政治責任。正風反腐、依法治國、社會保障,是近幾年蟬聯榜單的熱點詞彙,尤其是「正風反腐」,已連續三年蟬聯熱詞榜首,可見,人民對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環境有多麼期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群眾最痛恨腐敗,我們必須順應民心。所以,要『老虎』、『蒼蠅』一起打。」
  • 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易經》救了我的命,讀懂它就讀懂了人生
    究其這一生,人總是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種艱難險阻。有的人在困難面前束手無策,自暴自棄;有的人使盡渾身解數,卻未能走出困境;同時也有很多人,積極尋找對策,終至化險為夷,成功脫險。實際上,在中國浩浩湯湯幾千年文化中,早就有了能幫助我們指點迷津的傳世良言,比如《道德經》,比如《論語》,再比如《易經》。
  • 【地評線】以「中國力量」挑大國擔當「亮」起「世界之光」
    3月11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兩名專家從成都出發,與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派遣志願專家團隊集合,一行7人趕赴義大利。繼伊朗、伊拉克後,中國又派專家團隊支援義大利抗疫!此外,中方專家團隊隨行攜帶了核酸檢測試劑盒等醫療用品和設備、中成藥等救援物資。這道來自中國的光芒,開始在世界範圍點亮了全球抗疫的「星星之火」。
  • 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舉行閉幕晚會
    南都訊 記者馮芸清 通訊員穗府信 11月21日晚上,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舉辦閉幕晚會。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會長鄭必堅、中國人民外交學會會長王超、廣州市市長溫國輝出席閉幕晚會並致辭。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葉小文,中央對外聯絡部原副部長於洪君,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李君如,副會長徐偉新、王博永、馮煒,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副會長李惠來,巴西駐華大使保羅·瓦萊,中國-東協中心秘書長陳德海等出席閉幕晚會。鄭必堅在致辭時表示,本次「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的背景下如期召開,得到各級支持指導和嘉賓撥冗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