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登半島位於日本北陸地區的石川縣,是突出於日本海的較大的半島。該半島由於受到黑潮分支對馬海流的影響,儘管是向北突出,但是平均氣溫較高,屬面日本海型(本州面臨日本海的地帶)的氣候,冬天持續陰沉的天氣較多。不過即使是冬天也不會特別寒冷。另外,能登也稱得上是一個雪國,不過半島沿岸地帶的雪較少。春天來臨時,北國的天空晴朗的話,由於熱風現象,氣溫有時會超過攝氏30度。這是初春時由南風引起的北陸氣象的異常變化。
而這股南風越過日本中央山脈,吹到日本海時,就形成高溫乾燥之風。這時,雪山的雪一下子開始融化,引起雪崩,會引發大火災。夏日的日本海風平浪靜。當藍天上開始出現宛如魚鱗般的雲彩時,秋天也將臨近了。這種雲被叫作捲積雲,是秋季天空的象徵。不久就迎來了初秋,這時開始颳起被稱作「雁渡」的北風,候鳥也從西伯利亞飛來。一到這個季節,在能登半島各地能觀賞到美麗的晚霞。
做到了初冬的季節,從日本海的海面上傳來響徹雲霄的轟鳴聲,這被叫做下雪前的雷鳴,人們知道馬上要下雪了。雪前的雷鳴有的地方也稱作「鱗魚前兆」,據說,在這要打雷的不好天氣時,常能捕獲很多鰤魚。冬天的日本海猛刮強勁的西北季風,在陰沉沉的降雪雲籠罩下,海浪洶湧。這種天氣在後能登的外浦海岸能觀賞到「浪花」現象。這是海水被強風吹散,變成像棉花似的泡沫,在巖石背後高高堆積起來的奇特現象。
另外,刮寒冷的季風時,從佐渡島到能登的海面上會籠罩著一片濃濃的霧氣。即使在寒冬,當寒風從攝氏10度左右的暖流上面吹過時,就形成蒸汽霧,這是冬季日本海特有的現象。能登半島上的300~500米級別的山成丘陵狀東西走向。西側叫作眉丈山系,是一條起伏平緩的丘陵地帶。曾經是特別天然紀念物——朱鷺的生息地。現在遺憾的是都絕跡了。海岸線的東側面臨富士灣,有諸如七尾灣、穴水灣、九十九灣等等無數的峽灣,海面風平浪靜。
與此相反,兩側的海岸線有許多充滿男性美的奇石、怪石的景觀。從金澤出發進入能登路。羽咋是能登的入口處。這兒有能登第一的神社——氣多神社。包括能登在內的北陸道,在古代和山陰道一樣都處於與大和朝廷對峙的出雲族的統治下。由於這一關係,氣多神社的祭神稱為大國主命的神,別名叫作大已貴神。大國主命是出雲族的代表之神。根據他不同的功德而起有各種稱呼。
從羽咋出發去能登第一的港口城市七尾,一路上可以從右側仰望石動山山峰。據說自15世紀的室町時代初期以來到1577年為止,這裡為富山氏的居城。七尾城是座典型的山城,在山峰上築有一些堡壘,並排成一行,而且將各堡壘都設計成單獨的結構。從其周圍出土了很多富山氏時代的遺物。非常有意思的是,其中還出土了中國明朝的永樂銅幣之類的物品。
最後,從七尾灣出來,在右方能看到橫臥在風平浪靜的七尾灣上的能登島。宛如蓋在七尾灣上的蓋子似的這座島,方圓72公裡,也是《萬葉集》中所描寫的浪漫之島。如今由於能登島大橋和臨海公園的建成,使這座觀光旅遊之島增添了更濃的情調。位於能登島對面,突出於七尾灣的辯天崎一帶引人注目地建起了很多現代化的飯店、樓群。這兒就是能登半島最大的溫泉,能登觀光的中心、和倉溫泉。臨海而建的豪華飯店在全國也是聞名的,吸引了眾多的旅遊者,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