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為什麼瓜迪奧拉喜歡倒置邊後衛打法,希望大家喜歡!
倒置邊後衛可以在施加巨大進攻壓力的同時又能形成很好的防守結構,從而幫助球隊的控球和防守,下面我們看看它是怎麼運作的,我們現在開始:
邊後衛的演化:
邊後衛是四後衛陣型中兩邊的防守位置,最初來自於2-3-5陣型中拖後並靠近門將的兩個後衛,相比於上一道防線的中後衛,他們是最後一道防線,隨著足球的體系的發展和四後衛陣型的出現,這些外側的球員保留了他們的名稱和號碼。在英格蘭,這個位置基本上是2號和3號,但在世界足球中,他們的號碼各不相同,特別是右後衛。

邊後衛的轉變:
一般來說,442邊路的寬度由兩側中場球員或邊鋒提供,所以後防的責任主要是為對方邊鋒提供防守保護和在進攻時將球從邊路向前打給他們,或者更直接打到他們前方的空間,讓前鋒在那接球,但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邊後衛在進攻中變得越來越重要。

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4-3-3或者菱形陣型中路收得更緊了,所以兩邊的寬度支持更小了,這意味著沒有人能自然地沿邊線插上傳中,或者給邊後衛一個很好的傳球選擇。

所以,邊後衛要在進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例如,2002年巴西世界盃的卡福和羅伯特·卡洛斯,或者利物浦的羅伯遜和特倫特·亞歷山大·阿諾德。

倒置邊後衛:
雖然倒置的邊後衛也會上前協助組織推進,但與傳統的進攻型後衛不同的是,他們不會向邊路發展,相反,他們會在中後衛前面形成第二道防線,通常是在防守型中場的兩側,這就是倒置的由來,不僅僅是讓一個右腳球員打一個左後衛,反之亦然。

瓜迪奧拉在拜仁的時候經常被認為是這一創新的創造者,他讓拉姆和阿巴拉擔任倒置邊後衛,同樣值得關注的是,智利主帥馬塞洛·貝爾薩在2010年世界盃上,使用了比達爾向前並且內收,和兩名防守型中場配合,形成了一條三人防線。

現在在一個以控球為基礎的球隊中,這樣做的原因有四方面:首先,讓邊後衛倒置,把他們推到前場內收形成第二條線,這樣可以創造出2323,或者是老式的235,中場能夠保護,可以前壓,8號和10號球員可以在兩線之間活動,可以突然發起進攻,可以讓對手捉摸不定,但關鍵的他們的身後要得到保護。

同時這樣的覆蓋使得球隊在中路更加緊湊,就是說即使兩個邊後衛在這兒丟球,中後衛和防守型中場可以立刻有效實施壓迫,這意味著倒置的邊後衛不僅僅是提供了保護,而且還創造出了人數優勢,可以快速將球權奪回來,這種人數優勢還有助於組織進攻,這是第三個原因。

在中場球員前壓之前,球隊很可能會有很多的球員在中場,這是瓜迪奧拉一直想要控制的部分,有更多的傳球選擇。

最後,他們可以利用人數優勢打開邊路的空間,如果對方的邊路球員或者邊鋒內收盯防他們的話,同時對手也無法幫助自己的邊後衛,這也可以讓球隊迅速把球轉移到另一邊,那裡有一個非常開闊的進攻通道。

就像任何一個體系一樣,倒置邊後衛需要有一定的靈活性,他們需要能夠評估比賽的狀況並做出調整,在對抗低位防守的球隊時,會造成中路阻塞,缺少一個疊瓦式跑位的球員,會迫使球隊的中場跑向邊路,導致中路空虛。

但這就是為什麼像拜仁和曼城這樣的球隊會使用這種方法,因為他們可以利用聰明靈活的球員,讓他們做出決定,倒置邊後衛用得好極大的有利於進攻,同時也加強了防守結構,讓瓜迪奧拉的拜仁和曼城這樣的球隊從容控球,並將對手壓制在自己半場,效果顯著。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更多精彩足球教學敬請繼續關注足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