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南大鳥77@bigfun社區
本文發布於BIGFUN,由南大鳥編撰,素材來自網絡,轉發請註明原鏈與作者。
引言
我準備有計劃的介紹一下自己喜歡的動畫作品。我決定首先拿幾個牛逼的監督開刀(笑)。本文所涉及的作品評鑑與感想僅為個人觀點,不具有代表性,大火圖個樂兒就行了。
在我自己看來,上世紀80年代到本世紀伊始的這20多年算是日本動漫的黃金年代【注釋1】,那個時代或者說時間段內,湧現出無數的動畫製作人和巨額的製作投資,以至於當下的日本動畫製作工藝在不斷提升,依舊有大批擁躉沉湎過去,重溫十數年前的手繪動畫巔峰與浪漫。
我準備細細的介紹一些自己看過的作品,像是旅行後的打卡留念,保留下自己的觀影體驗與回憶。
一切的一切,我決定從「渡邊大法好」講起。
1 關於渡邊信一郎這個人
(我找到了一張帥氣的照片)
渡邊信一郎至今還活躍在業內,他所監督的作品給我的最大印象就是在其中穿插著豐富且驚豔的配樂(他也是一位音樂製作人),事實上,他監督的《卡羅爾與星期二》乾脆就是一部音樂番,兩位女主在火星追逐音樂夢想的故事勵志且溫馨,我卻總是串臺回想起《星際牛仔》的賞金獵人們。
利用Visio,我將渡邊信一郎的作品梳理為時間軸放在參考文獻中,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取閱,這些資料來自百度百科和維基百科【注釋2】。
渡邊信一郎,1965年5月24日出生於日本京都。19歲時他受宮崎駿的《風之谷》和押井守的《福星小子2:綺麗夢中人》影響而對動畫這種影像形式有了全新的認識,1984年高中畢業後,渡邊加入了動畫製作公司 Nippon Sunrise(現為Sunrise),遂於次年(1985年)以製片助理身份加入日升動畫參與高橋良輔《蒼藍流星》的製作。在這一時期渡邊信一郎參與了許多動畫作品的製作,而他以監督身份參與的第一步作品是1987年的《Dirty Pair》【注釋3】
渡邊信一郎是一位出色的動畫監督同時也是一位音樂製作人,在他執導的動畫作品經常中充斥著風格感鮮明的配樂與插曲。在2018年的新聞專訪中,他是這樣解釋自己對於音樂的熱愛:
「(進入動畫行業之前)音樂只是一種愛好。在工作時,我很少表現對聲音的痴迷,但當我與菅野洋子合作時,我方才意識到了"利用音樂的起承轉合來賦予場景更豐富含義",從那時起,我做出了一個長久的決定。 在《星際牛仔》中,我首次加入了爵士樂,在《混沌武士》中,我作為音樂製作人並在作品中加入了嘻哈等音樂風格。「 渡邊信一郎會積極參作品的音樂製作,並試圖構建日本和海外的藝術家參與動漫音樂製作的橋梁」【注釋4】
值得一提的是,菅野洋子第一次以音樂製作人身份參與的動畫作品就是1994年由河森正治,渡邊信一郎監督的OVA《超時空要塞 PLUS》,配樂採用旋律感更強的電子樂搭配氣勢恢宏的交響樂,效果拔群。這部作品也為她與渡邊等人之後的動畫合作打下基礎。
2 簡短的作品介紹(個人向)
在撰寫這篇雜談的時候,我發現自己最喜愛的幾部渡邊監督的作品全部集中於97~01年,經過對比,我發覺這一時期渡邊監督的作品與其早期和後期的作品存在有明顯的不同,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我將嘗試進行解釋。
2.1《星際牛仔》Cowboy Bebop 1997
《星際牛仔》是我最喜歡的動畫作品之一。它的故事的脈絡很簡單,就是以賞金任務為驅動的單元劇模式,但是其中也穿插著主角的各種經歷。spike與jet以老舊的Bebop號飛船為棲身之所,吃著沒有肉的青椒肉絲,後來,這艘船加入了spike討厭孩子(ED),女人(Faye)和狗(Ein),再後來,他們也離開了。同樣的,他們都有難以回首的過去,貧窮與飢餓伴隨的現實,奇妙與危機並存的冒險。星際牛仔以spike這位孤寂的賞金獵人作為開頭,也已他的結局作為收尾。
但是《星際牛仔》更是一部群像劇,每個角色的經歷與性格將在每個小故事裡娓娓道來,與同時代的日本動畫一樣【注釋5】,這部作品的價值核心更加多元,愛情,理性,戰爭,背叛,以及大把的犯罪題材和科幻題材在整部動畫裡交相呈現。CB似乎是一部公路片,但也包含黑幫電影的神韻,縱觀Spike的故事,他是一個「小馬哥」式的人物【注釋6】,他的過去輝煌浪漫,他的現在頹唐落寞,他的宿命慷慨悲涼。
人類殖民太陽系,每個角落都充斥喧囂,人類又非常懷舊,火星上九龍寨城的賽博朋克與新墨西哥的戈壁小鎮酒館也能出現在同意畫風裡。故事開始了,樂手奏起爵士樂,歌手卻還在傷感懷舊。即使未來,人們也在不斷地回憶著往昔的歲月。
同樣是菅野洋子擔任配樂,CB的音樂稱得上畫龍點睛,本作每集的片名都取自一首爵士樂經典曲目,而片尾的THE REAL FOLK BLUES更是成為經典。這部TV動畫在2000年獲得日本科幻大會星雲獎,而本作在歐美地區的影響力十分廣大。
2.2《星際牛仔 天國之扉》Cowboy Bebop Knockin on Heavens Door 1998
天國之扉【注釋7】作為《星際牛仔》的劇場版,我更願意把這部電影當作TV故事的加料超大杯。相比於故事,這部作品最吸引我的還是OP《Ask DNA》,這首歌由The Seatbelts( シートベルツ)創作(我查了一下,應該菅野洋子大神自己組的樂隊,他們還創作了CB 的OP《Tank!》),伴隨著輕快的爵士樂,op卻一直在用動畫(是動畫!)的形式給觀眾展示美國午後慵懶街頭剪影(當然也可以是火星街景),沒有戰艦,機甲,魔法和乙女,就是像老式錄像機一樣向我們播放著熙熙攘攘,昏昏欲睡,平靜閒適的都市,街頭跑步的人在人行道上節奏輕快,醉鬼依靠牆邊神情頹唐,路邊的行人左右相望,大腹便便的中年人打著哈欠。。。平靜而震撼。當時自己的大腦裡只有一個念頭:原來動畫也可以這麼拍!除此以外,這部動畫給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天台上spike與反派Vincent(文森特)的近身格鬥畫面,這一打鬥場景居然是完全寫實描寫的,連速度線都很克制,動畫版的拳拳到肉,重心倚在畫面的真實感,細膩感。這算得上我見過最精彩的戰鬥作畫,沒有之一。故事的最後,反派在自己的罪孽,野望和回憶中死掉了。伴隨雨水,老大爺們駕駛著老爺飛機向城市播撒解藥挽救了城市,一座未來的異星都市被二戰時代的BF109,噴火,地獄貓什麼的拯救了。。。
然而就像Bebop飛船上眾人經歷過的無數冒險那樣,故事就這麼結束了,大家繼續朝著既定的未來前進著。
2.3《混沌武士》2001
這部動畫很獨特,它是一部製作者肆意宣洩想像力和個性的動畫,以至於整體上觀感顯得孤僻甚至極端【注釋8】,《混沌武士》的畫面質量肉眼可見的不及《星際牛仔》,但是在配樂上依舊由菅野洋子加持,曲風也卻更加天馬行空;另外,這部作品也像CB一樣採用單元劇形式,每一集劇集都是獨立的故事展開,故事圍繞女主角風在某次偶遇之下遇到了兩位正在流浪的武士,無幻與仁。三人聚在一起,以尋找有向日葵味道的武士為由,展開了這一連串的旅程。這部動畫的類型標註是時代劇,但是在我看來更像一部公路片,故事中的人和事沒有章法,幾乎都是隨性而為。劇情也是時而跳脫滑稽,時而嚴肅深刻,有時候又變的慟哭悲情(沒錯,說的就是無幻)。
主角團三人,女主角風是劇情主要的推動者或者「導火索」,同時她也是種種事件的見證者;無幻則是來自琉球群島的武士,值得注意的是,琉球曾經隸屬天朝,因此無幻的武器有長劍的特徵,無幻的過去經歷促成了他狂放不羈的性格,狂縱又隨性;而仁的形象是戴著眼鏡,身著傳統和服,劍術高超,性格沉穩,這是一位日本武士的形象,象徵著絕大多數的秩序正義,然而在內心的情愫和時代大潮的裹挾下,古舊的傳統枷鎖在不斷鏽蝕。最終,經歷了奇妙的旅途,三個人終於要分別了,滿懷期待與回憶,他們分道揚鑣。
2.4《黑客帝國(動畫版)The animatrix》2000
【注釋9】這個就沒啥好說了,讓一個日本動畫監督製作一部歐美科幻電影的幕間短片集,它們大概講述了黑客帝國主線故事前後發生的事情。這部作品帶給我的震撼其實超脫了動畫本身,動畫用獨特風格演繹居然不輸好萊塢成熟工業特效。
例如《東京殘響》,《扳道上的阿波羅》和《宇宙丹迪》等都有渡邊信一郎(監督)與菅野洋子(配樂)合作,以上作品值得一看(配樂更是值得欣賞)但是它們並不在本次的介紹裡,原因大概是我自己更喜歡回味年代古早一點的動畫吧。。。
3 初次寫文,自己想說的
在撰寫中查了很多資料,我儘可能的把一些客觀事實闡述準確,但是依舊遇見了日語翻譯這種大難題。我對於日本動畫業界的了解甚是淺薄,聊起動畫僅基於喜愛或者經驗,感性的認知缺乏說服力,是時候學習一個。
大概吧,沒了
南大鳥
2020年8月26日
【渡邊信一郎的作品時間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