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記者 若暉
又有海外私募巨頭進軍中國市場,這次現身的是近萬億級美國資管巨頭——橡樹資本。
基金業協會網站顯示,Oaktree (北京) 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近期已經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備案,公司100%控股股東正是橡樹資本(香港)有限公司。
據了解,橡樹資本是全球最大不良資產投資機構,在投資界有著 「困境資產投資之王」、「華爾街禿鷲」之稱。公司創始人霍華德·馬克斯曾成功預言 2000 年的科技股崩盤和 2008 年金融危機,巴菲特也曾說:「我會第一時間打開郵件並閱讀的就是霍華德·馬克斯的備忘錄。」
橡樹資本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備案
在海外資管領域大名鼎鼎的橡樹資本正式進軍中國私募基金市場。
基金業協會信息顯示,成立於2020年2月14日的Oaktree (北京) 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2020年8月18日完成外商獨資其他私募類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成為第29家在中國內地市場正式備案的外資私募機構。
工商資料顯示,Oaktree (北京) 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註冊資本是454.8803萬美元,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孟圓圓,由橡樹資本(香港)有限公司100%持股。
據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消息,今年2月17日, Oaktree(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北京完成工商註冊。
事實上,橡樹資本在中國設立全資子公司有著中美經貿協議的大背景。
2020年1月15日,中美雙方在美國華盛頓籤署第一階段《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經濟貿易協議》。
《中美貿易協議》第4.5條對「金融資產管理(不良債務)服務」作出專項約定:雙方承認在不良債務服務領域存在互利互惠的機會,願共同在該領域促成更多機會。中國應允許美國金融服務提供者從省轄範圍牌照開始申請資產管理公司牌照,使其可直接從中資銀行收購不良貸款。中國在授予新增的全國範圍牌照時,對中美金融服務提供者一視同仁,包括對上述牌照的授予。美國將繼續允許中國金融服務提供者在美參與不良貸款的收購和處置。」。
管理資產達1220億美元
已成功收購國內 8個不良資產包
據了解,橡樹資本是全球最大的困境債務投資人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高收益債券投資人之一。
官網介紹,橡樹資本於 1995 年由霍華德馬克斯與布魯斯高樹先生創立,截止今年6月末,全球管理資產總值達到1220億美元(約合8439億元人民幣)。
創始人霍華德馬克斯及布魯斯高樹自 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聯手在西部信託公司進行困境債務、私募股權、房地產類、直接借貸、高收益債券以及可轉換證券投資。橡樹資本的投資者包括養老金計劃,保險公司,捐贈基金,基金會和主權財富基金。客戶包括美國100個最大的養老金計劃中的69個,全球400多家公司,美國50個主要州退休計劃中的39個,全球320多個捐贈和基金會以及15多個主權財富基金。
官網顯示,在橡樹資本所投資產類別中,信貸資產佔比最高,達到65%;其次是房地產和私募股權,各自佔比均為14%;此外還投資少量上市股票,佔比約為7%。
截至今年6月末,在信貸資產中,橡樹資本所持的不良資產達到192.33億美元,在所有細分類別中居於首位;其次是高收益債券,持有規模達到134.87億美元;高級貸款持有規模也超過100億美元。
橡樹資本於 1988 年創立困境機會投資策略,至今擁有長達 32 年、穿越多個經濟周期的實戰經驗和優秀歷史業績。
據此前披露的2018年年報,截至2018年12月31日,橡樹資本管理的59支表現不超過36個月的封閉式基金中,有58支淨內部收益率正值。不良債務基金自1988年成立以來淨內部收益率達16%。2019年,布魯克菲爾德資產管理收購橡樹資本多數股權。
橡樹資本是2013 年首批獲得上海 QDLP 資格的6 家全球資產管理機構之一,並在上海設立全資子公司。2015 年,橡樹資本成功募集完成首隻 QDLP 基金,總規模超過 10 億元人民幣。所籌集資本已投資於橡樹困境機會策略。
此外,2014 年以來,橡樹資本通過 QDII 等跨境架構,完成人民幣募集並投向海外市場。
橡樹在中國不良資產包方面也保持高度活躍。自 2015 年以來,橡樹團隊已成功收購 8 個超大規模不良資產包。
不良資管機構業務空間廣闊
中金公司此前發表研報指出,在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的背景下,預計不良處置需求增加,目前存量不良規模上萬億元,不良資管機構業務空間廣闊。
不良資產處置需求主要來自於金融機構的不良信貸類資產以及企業持有的違約債權。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2.6萬億元,同比增速21%,關注類貸款餘額4.1萬億元,同比增速13%,餘額和增速均呈現上行趨勢。
截至2020年5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帳款餘額15.1萬億元,同比增速13%,是AMC收購重組類業務開展的主戰場(假設應收帳款壞帳率3%-5%,則壞帳規模約為4500-7500億元)。截至2019年末,企業信用債違約額約4300億元,同比增長85%。
2020年第16期《求是》雜誌刊發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文章《堅定不移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文章中指出,2017年至2019年三年時間裡,不良資產認定和處置大步推進。針對較為普遍的資產質量不實問題,對金融機構開展多角度檢查評估,嚴格要求風險資產審慎分級。堅決懲治掩蓋不良資產,嚴厲打擊做假帳。商業銀行逾期9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之比,2016年一度超過128%,2019年末降至82%。3年時間裡,銀行業共處置不良貸款5.8萬億元,超過之前8年處置額的總和。與此同時,加快補充資本,增提撥備,全面提升了各類金融機構應對外來衝擊的實力。
2019年銀行業新形成2.7萬億元不良貸款,出現疫情「黑天鵝」後,資產質量加倍劣變不可避免。由於金融財務反應存在時滯,目前的資產分類尚未準確反映真實風險,銀行即期帳面利潤具有較大虛增成分,這種情況不會持久,不良資產將陸續暴露。
他強調,未來盡最大可能提早處置不良資產。信用風險是金融業最基礎的風險,有毒資產是必須下決心切除的病灶,掩蓋拖延只會貽誤治療,最終帶來嚴重後果。金融機構要採取更審慎的財務會計制度,做實資產分類,充分暴露不良資產。日常監管上,不簡單將不良率上升作為評判標準。要利用撥備監管要求下調騰出的財務空間,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制定切合實際的收入和利潤計劃,增加撥備計提和資本補充。疏通不良資產處置的政策堵點,為提高金融體系穩健性創造更有利條件。
編輯:艦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