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搬家像拆"積木" 上海自然博物館將於5月12日閉館

2021-01-12 東方網

恐龍搬家像拆"積木" 上海自然博物館將於5月12日閉館 2014年5月8日 07:51 來源:東方網

自然博物館內的馬門溪龍化石

  東方網5月8日消息:據《i時代報》報導,昨天一早,位於延安東路260號的上海自然博物館裡熱鬧起來。不少市民帶著孩子來到這裡,趕在5月12日閉館之前,再來這座58歲的博物館追憶童年時光。一座博物館,是如何搬家的?巨大的恐龍要做多大的卡車?各種標本,各種展品,搬到新家後去哪裡找?昨天,上海科技館研究設計院副院長張雲飛向記者介紹了上海自然博物館的搬家故事。
  
  搬家:標本穿上保護衣馬門溪龍分拆裝箱
  
  張雲飛說,目前自然博物館的展品有兩三千件,其中一部分會搬到新館。此外,館藏的28萬件藏品中還將選出很多適合新館定位的展品。工作人員列了詳細的搬家清單,包括所有要搬的展品都經過清洗、修復、裝箱等過程。為了保護標本,工作人員還會用很軟的保護衣包裹保護標本,這些材料都是保護古董的時候才採用的。
  
  自然博物館裡的「鎮館之寶」馬門溪龍和黃河象也會搬到新家,還會有很多新夥伴。這些「大傢伙」都是用架子支起來的,所以在搬家前會像積木一樣先被拆下來,然後裝到幾個箱子裡運走。比如,像馬門溪龍這樣的「大傢伙」,經過分拆後只需要4個箱子就可以運抵新家。
  
  這兩個「大傢伙」在新館就不會顯得那麼大了,因為還會有比它們更大的阿根廷機械龍。這些機械龍都是根據科學研究復原而成,不僅有骨骼,還有皮有肉,而且脖子還會動。
  
  張雲飛說,和遊樂場的恐龍不同,這些復原的恐龍都是根據科學研究製成,皮膚的顏色、肌肉的構造等都力求真實。到時候,有霸王龍、竊蛋龍、馬門溪龍,有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跑的,新館裡會很熱鬧。
  
  新館:體驗挖恐龍化石與展品幾乎零距離
  
  據介紹,新自然博物館中會開闢恐龍研究室,喜歡恐龍的孩子和大人都可以親身體驗一下挖掘恐龍化石的經過,還可以像科學家一樣對恐龍模型進行研究。這是首次在博物館中引入實驗室概念,讓觀眾了解科學研究方法,通過親自動手來破解心中疑問。
  
  新館還將打造一個1400平方米的「非洲草原」,和上海科技館的動物世界遙相呼應。「草原」上除了動物標本之外,還將藉助高科技讓背景屏幕的動物動起來,比現在科技館的動物世界更有觀賞性。芬蘭的冰河博物館還贈送了一些歐洲和北極動物標本。憑藉超高的工藝,那些北極熊栩栩如生。
  
  此外,新自然博物館的欄杆儘可能降低,隔離玻璃儘可能減少,使得觀眾與展品幾乎零距離。
  
  這些都為觀眾參觀博物館提供了更多更新的選擇,也對觀眾文明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據悉,將於今年下半年建成開放的新上海自然博物館,位於靜安雕塑公園內,總建築面積達4.5萬平方米,1.3萬件展品可現場展出。

相關焦點

  • 上海自然博物館那隻「迎賓」恐龍將不去新館
    高大逼真的馬門溪龍老模型在「服務」上海近50年後將被放進倉庫/晨報記者 陳徵晨報記者 宋傑 實習生 李芸上海自然博物館(以下簡稱「自博館」)將於下周一閉館,現代、寬敞的新館位於靜安雕塑公園,將於下半年迎客
  • 陝西自然博物館拆了?官方:只是旁邊修地鐵,帶娃看恐龍不礙事
    近日,有網友傳出一段電視塔西側附近施工的視頻,並疑問:陝西自然博物館拆了?從這段視頻中可以看到,在西安標誌性建築電視塔大圓球旁邊,挖掘機正在塔吊配合下對一個塔式建築牆體進行作業,旁邊還站了幾位頭戴黃色安全帽的工作人員。
  • 山西地質博物館12月1日起閉館維修改造
    原標題:山西地質博物館今起閉館維修改造11月30日,山西地質博物館發布閉館通告稱:為進一步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山西地質博物館將於2020年12月1日(星期二)起閉館,進行館內公共服務設施設備維修改造。恢復開放時間另行通告。
  • 法國博物館將閉館至1月7日
    自春季以來,法國的藝術機構已經經歷了兩次疫情導致的閉館,根據總理讓·卡斯泰(Jean Castex)推出的新措施,藝術機構將在明年1月7日之前保持關閉。這一新的開放日期比原先預計的12月15日晚了三周,這也意味著財政上的沉重打擊,因為假期通常是博物館遊客激增的時候。
  •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臨時閉館23天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臨時閉館23天 2020-06-04 02: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博物館:中國恢復開放,歐美紛紛閉館
    3月13日,上海博物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魯迅紀念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中國航海博物館等上海17家博物館率先恢復對外開放。除上海外,全國多地博物館發布恢復開館公告,據首日開放情況來看,在館方的引導下,觀眾參觀秩序井然,相關防護措施有序進行。
  • 周末帶娃去哪兒玩 浙江自然博物館安吉館免費看恐龍去
    周末帶孩子去哪兒玩是個讓家長朋友們頭疼的問題,既要玩的開心,又要有所收穫,那麼博物館一定是首選。最近被朋友圈安利了新開的浙江自然博物館安吉館,據說是亞洲最大的自然博物館之一,館藏豐富多樣,最重要的是免門票。
  • 上海科技館/自然博物館9月12日至9月18日門票半價!網上預約購票...
    上海科技館(021)68622000轉6888、68542000上海自然博物館(021)62620280溫馨提醒1、疫情期間,兩館客流將實行嚴格的限流措施,瞬時承載量和單日最大承載量均調整為原定的50%,即:上海科技館瞬時承載量為
  • 上海博物館繪畫館、書法館下周起 臨時閉館11天
    上海博物館、繪畫館、書法館臨時閉館調整上海博物館中國歷代繪畫館、中國歷代書法館因進行展廳展品更換工作,將於2021年1月19日(周二)至1月29日(周五)期間暫時關閉。為此給您的參觀帶來不便,敬請諒解。特此公告。
  • 自然博物館還原真實場景的「恐龍樂園」,還能展示整個自然生物界
    上至十二三歲、下至兩三歲,不少孩子都對人類存在以前就消失的古老物種——恐龍,特別感興趣。如果寒假想帶孩子了解神秘的恐龍世界,我推薦自然博物館。這是我小時候認識世界的一扇窗口,而今我又帶著女兒故地重遊。現在,我抱著女兒,在這個展館裡,記憶中的大恐龍還在,這次換成女兒睜大了雙眼,驚訝地盯著這個龐然大物。也許,這就是孩子對自然、對遠古的好奇之始吧。
  • 全球四大博物館全部閉館
    在關閉期間,大英博物館將更新和添加數字內容,以允許遊客與博物館保持聯繫。在大英博物館的網站,訪客可以瀏覽到博物館的三部分內容:「畫廊」,集合了所有的畫廊,並且包含畫作和大洋洲藝術品的虛擬畫廊;「館藏」,在線訪問者可以在線搜索超過四百萬的對象,或者可以查看館藏重點和背景故事;「線上教育」,從早年教育到階段5(Key Stage 5),這裡涵蓋了所有的領域課程,可以供訪問者在家學習。
  • 影像裡的上海自然博物館老館:是自然,也是藝術的回聲
    五年前,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開館,而對許多人而言,老館裡有他們的兒時記憶。上海自然博物館老館最初落成於1923年,曾是華商紗布交易所的所在。1958年,上海自然博物館遷入這幢新古典主義的大樓中,直至搬遷。
  • 上海自然博物館全樂高版
    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2009年,我帶著5歲大的娃遊歷了一遍上海自然博物館。門票依舊是5元,整體布置還是和十幾年前一樣。出了館,我女兒問了我一句:「爸爸,到晚上它們是不是都會活過來呢?」我還沒回答。其實上海自然博物館自身的歷史已經超過百年,最早可追溯到1868年法國天主教神父韓德創立的徐家匯博物院。2012年位於靜安雕塑公園內的新館落成,整體給人帶來的是明亮、寬敞的感覺。
  • 你也在閉館後返回博物館過嗎?就像博物館不眠夜裡那樣?有啥異樣...
    X 你也在閉館後返回博物館過嗎,某一瞬間,我似乎真的感覺到身旁的恐龍們在竊竊私語。
  • 會動會咆哮的霸王龍,在中國最大自然博物館,帶娃科普旅行好去處
    上海學生科普遊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自然分館)是中國最大的自然博物館之一。作為上海本地的小朋友是十分幸福地,圖上的就是同學們直接在博物館組織「秋遊」,自帶「乾糧」在參觀過程中休息。而作為非上海本地的,有機會順便到上海,抽個一天時間,帶小朋友到這裡科普旅行也是很不錯的選擇。上海自然博物館(靜安新館)位於上海市靜安區靜安雕塑公園內。
  • 延吉恐龍博物館部分布展將於明年開放
    記者日前獲悉,延吉恐龍博物館項目正在緊張建設中,部分布展將於明年對外開放。延吉恐龍博物館位於中國(延邊)朝鮮族民俗園,由6棟具有朝鮮族風格的建築組成,展陳面積約1.4萬平方米,是以展陳在城區內發現的恐龍化石為主的博物館。
  • 博物館為啥周一閉館?閉館時他們在幹啥?
    6月起故宮周一全年閉館5月24日,曾一度在暑期實行周一不閉館的故宮宣布,自6月開始實行周一全年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據介紹,閉館是為加強對故宮文化遺產的保護,保證「平安故宮」工程的推進,為古建築修繕、文物修復和展陳提升等工作爭取更多時間。
  • 【中國恐龍的新家】第十四站——恐龍的故鄉,內蒙古自然博物館
    截止至2019年12月,我國已經根據骨骼化石發現命名了322種各類恐龍! 我們曾經有一個49天的約定 還記得這些中國恐龍麼? 走進中國恐龍的新家 第十四站 恐龍的故鄉 內蒙古自然博物館
  • 9月26日至10月9日 三峽博物館閉館時間延遲至晚上9點
    華龍網消息,今(24)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發布消息,該館將於2020年9月26日至10月9日(除9月28日周一閉館外)延遲閉館,每日開放時間為早上9:00到21:00,20:00遊客停止入場。
  • 展示生之快慰和死之平靜,老上海自然博物館小史
    也就這一年,上海自然博物館由文化局轉轄上海市科委,1962年9月,猶如水到渠成、眾神歸位一般,自博館的專業研究者逐年遞增,1962年與馬積蕃同時進館的就有6位大學生,不僅專業對口且門類各有不同。,那麼今天的上海自然博物館完全有可能成為全國最大的自然科學博物館——自1962年起,無論從標本數量,還是人員配備,它都將遠超北京、天津、重慶、大連等各直轄市的自博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