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恐龍博物館部分布展將於明年開放

2021-01-11 延邊廣播電視臺

記者日前獲悉,延吉恐龍博物館項目正在緊張建設中,部分布展將於明年對外開放。

延吉恐龍博物館位於中國(延邊)朝鮮族民俗園,由6棟具有朝鮮族風格的建築組成,展陳面積約1.4萬平方米,是以展陳在城區內發現的恐龍化石為主的博物館。

該館展陳內容包括世界恐龍(恐龍星球)和延吉恐龍(龍興延吉)兩部分。恐龍星球的展陳內容有世界各大洲的恐龍,恐龍演化、恐龍的近親海洋中的爬行動物和空中飛翔的翼龍,中生代的地質地理和自然教室等。龍興延吉包括,延吉發現的9種恐龍及其大型骨架與模型復原,恐龍習性與身體結構,延吉白堊紀的生態環境,恐龍的伴生動物和植物,龍興延吉的興衰與文化傳承,恐龍化石挖掘修理等互動展項等。

延吉市古生物化石研究保護中心的工作人員文德秀介紹,延吉恐龍博物館將包括愛國主義教育,環境和資源保護宣傳,恐龍及相關科學知識普及,與學校基本知識教育銜接等功能。目前,該項目已經開始進行建築物的加固、安防、消防、管道及外立面改造,並委託北京洛德文博裝飾工程有限公司進行布展設計,8月將完成展館布展設計並進行工程招投標,計劃明年底前完成主殿的裝修及布展工作,屆時,部分布展將對外開放。

7月18日,記者在項目建設現場看到,工人正在緊張地施工。據項目經理崔成哲介紹,由於該項目是在原建築物內進行改造,首先要做的是拆除、加固原建築不合理的地方,達到恐龍博物館的透氣設計和承載力,預計一周內拆完並進入加固階段,而今年主要的任務就是,改造6棟樓中的主樓。由於時間緊、任務重,目前已經動用小型機械設備和50名施工人員加班加點施工,快速推進工期。

另悉,於今年7月14日籤約的延吉恐龍王國金豆歡樂園項目,位於延吉市城區南部,佔地面積40公頃,總投資約15億元,項目分三期建成。該項目以世界級的恐龍資源為基礎,以優質的生態資源為背景,以主題公園為載體,將打造以恐龍文化為核心,集觀光遊覽、休閒旅遊、主題娛樂、文化體驗、表演演繹、創意產品於一體的恐龍原鄉主題公園。

(延邊晨報記者 陳志文/文 孫暘/圖)

相關焦點

  • 延吉恐龍博物館7月份將開放部分場館
    當前,位於吉林省延吉帽兒山腳下的延吉恐龍博物館項目正在緊張施工,以綠色為主色的6棟朝鮮族風格特色傳統建築已經建成,工人們正在進行室內裝修。延吉恐龍博物館佔地面積4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4000平方米,建築分為6棟樓3大功能區,包括客戶服務中心區、世界恐龍展示區和延吉恐龍展示區。
  • 延吉恐龍博物館項目外部工程完畢 布展裝飾等工程有序進行中
    1月4日,記者走進位於延吉帽兒山腳下的延吉恐龍博物館項目內,館內工人正在緊張施工中,6棟朝鮮族風格特色傳統建築已經建成。 延吉恐龍博物館總投資4億元,佔地面積58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4400平方米,建築分為6棟樓3大功能區,包括客戶服務中心區、世界恐龍展示區和延吉恐龍展示區。
  • 美國西部最大自然歷史博物館 恐龍展驚豔!
    博物館坐落在洛杉磯市中心,邊上是體育館,以及另外兩個博物館——加州科技中心和加州美非博物館,可以說是一個博物館群。加州科技中心最近正在展出埃及法老考古文物展,票價30刀,我去看後非常震撼,下一篇專門寫。
  •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換新顏」,元旦起免費開放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辦公室主管兼科教部主管王俊翔向現代快報記者介紹,菊石是一類已經滅絕的軟體動物,最早出現於距今約四億年前。「當時它生活在海洋中,通過向前噴水而向後移動,遊泳速度不快。」三葉蟲集群、魚龍海百合牆、大型棕櫚葉……除了斑彩菊石,博物館新增了大量從未對外展示的精品化石標本。
  • 重慶侏羅紀恐龍公園明年開建
    北京商報訊(記者蔣夢惟 實習記者 楊卉)12月16日,根據重慶晨報報導,重慶將於明年開建侏羅紀恐龍公園,並對恐龍化石長城進行選址。據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雲陽正積極申報國家地質公園,目前已完成普安恐龍地質公園市級審批;同時準備在發掘區建設恐龍化石遺址館,在附近建設以恐龍為主題的遊樂設施、恐龍化石博物館及研學基地。據重慶市地勘局208地質隊地質遺蹟保護研究院總工程師、雲陽普安恐龍現場技術負責人代輝提出,「重慶雲陽恐龍化石群」具有分布範圍廣、時代跨度大、資源量大、種類豐富等4大特點。
  • 北京自然博物館調整預約參觀辦法:增加開放「恐龍公園」主廳
    各位觀眾朋友們:自北京自然博物館2020年6月2日以實名制分時段預約參觀的形式有序恢復開放以來,在觀眾的理解和支持下,疫情防控與開放服務工作平穩有序。在現開放區域的基礎上,增加開放「恐龍公園」主廳,並恢復二層商品服務部運營。「恐龍公園」滅絕假說耳廳、水生生物廳、「走進人體」展廳、4D影院暫不開放。人工講解服務暫不提供。請您按照預約時間段進館,配合工作人員引導,全程正確佩戴口罩,文明有序觀展。
  • 北京自然博物館增開「恐龍公園」
    新華社供圖自9月30日起,北京自然博物館每天預約人數上調至1200人,增加開放「恐龍公園」主廳。自9月30日起,自然博物館全天分兩時段預約,上、下午各600人,全天1200人。觀眾參觀前至少提前1天網上預約。票務系統每天上午11時更新,可預約三天內門票。一張證件只能預約1人,每個身份證號每日僅可預約1次。暫不接受團體、現場和電話預約。老年人及兒童也需提前完成預約。
  • 建館32載,自貢恐龍博物館首次推出「夜遊」
    四川在線消息(張啟帆 記者 秦勇 文/圖)9月11晚,自貢恐龍博物館內人聲鼎沸,這座「東方龍宮」在建館32年後首次在夜間開放,拉開了夜遊大幕。當晚,穿越侏羅紀恐龍奇妙夜活動舉行了兒童專場,20餘名留守兒童家庭走進自貢恐龍博物館參觀遊覽。
  • 自貢恐龍博物館恢復開放 未佩戴口罩的遊客將謝絕入館
    3月12日,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獲悉,該館自3月13日起恢復開放,全天接待量不超過1500人,提倡入園遊客保持間距1.5米以上,未佩戴口罩的遊客將謝絕入館。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疫情防控期間,該館不再提供現場購票服務,將全部實行網絡購票。遊客需提前在攜程網、去哪兒網、美團網等網絡平臺購票,免票群體也需到以上網站訂購0元門票,掃碼入館。另外,自貢恐龍博物館主展館一樓臨展廳,球幕影院,園區內部分互動項目,遊客服務中心商場、茶吧、恐龍餐廳,將暫緩開放。同時,園內人工講解也將暫停服務,遊客可工作人員的引領下,使用微信語音講解導覽。
  • 佛山市博物館新館預計明年對市民開放
    在佛山市博物館、佛山市博物館學會等單位的組織、承辦下,2019年全市文博和非遺宣傳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保護宣傳展示、論壇、展覽、表演等形式,增強全社會保護文化遺產的意識。佛山市博物館館長、研究館員曹學群說,市博物館作為佛山市級綜合性公共博物館,正處於新館籌建階段,預計明年對公眾開放。
  • 自貢恐龍博物館舉辦「自貢地區古生物化石重大發現展」 披露100年...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李毅 封面新聞記者 劉恪生1月22日上午10點,在自貢恐龍博物館裝修一新的多功能廳,自貢恐龍博物館引進的、由崇州市天演博物館策劃製作的《我們從長江走來鼠年新春將至,自貢恐龍博物館組織了一系列活動,特別是策劃了《我們從長江走來——長江流域人類起源與演化》和《侏羅紀的迴響——自貢地區古生物化石重大發現展》兩個臨展,給公眾呈上一道文化大餐。100年間的「尋龍者」故事 首個以自貢地區重大化石發現展覽展覽現場,展廳正中央矗立的猛獁象骨架格外引人注目,不少來自外地的遊客,正聚精會神地觀展。
  • 自貢恐龍博物館 帶你走進侏羅紀世界
    1987年建成開放,是亞洲建成最早、影響最大的恐龍博物館,也是全世界最著名的恐龍博物館之一,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價為「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壯麗的侏羅紀生命演進畫卷這個總建築面積11800平方米的恐龍博物館,綠意盎然,生態宜人。博物館分為遊客中心、主展館和地質遺蹟館三大部分,其造型各具特色,寓意深遠。遊客中心好似一隻巨大的劍龍張開雙臂,迎接四方來客。
  • 自貢恐龍展亮相廣東省博物館
    7月11日,廣東省博物館,巨型恐龍骨架吸引觀眾眼球。當日,由廣東省博物館主辦,自貢恐龍博物館協辦的「群龍出沒——恐龍時代大穿越」展覽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展。此次展覽以「穿越恐龍時代,探索恐龍世界」為主題,展出巴山酋龍、天府峨眉龍、和平永川龍等20具恐龍骨架,另外還配備了28件恐龍典型標本。
  • 恐龍化石展在青島市博物館開展,展出持續兩個月~
    《地球生命演化特展——宇宙的奇蹟?地球與生命》,展覽由青島市博物館與北京北大寶石鑑定中心聯合主辦,北京大學地質博物館提供全部展品和學術支持。  其中,北京大學地質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全長6.7米的三疊紀魚龍化石,也來到青島市博物館與觀眾見面。地球何時形成?生命如何演化?人類出現之前,哪些物種曾經主宰過地球,它們又為何滅絕?在這裡您將一一找到答案。
  • 重返中生代 貴州省博物館首個恐龍主題展亮相
    8月28日,期待已久的「恐龍來了——重返中生代」展覽在貴州省博物館負一樓6號展廳正式開展。此次展覽為期3個月,聚集恐龍骨架、恐龍蛋、恐龍牙齒、恐龍腳印化石,仿真恐龍等種類的68件展品首次在貴州亮相。這也是貴州省博物館自建館以來,首個以恐龍為主題的展覽。小朋友參觀恐龍骨架在開館首日的開幕式上,來自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邢立達副教授為小體驗官、恐龍愛好者們帶來了「一起來一場不可思議的恐龍課」講座。貴州省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等部門的相關領導、嘉賓也出席儀式,關注此次展覽。
  • 恐龍博物館cad_2020年恐龍博物館cad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Currie恐龍博物館以阿爾伯塔省的古生物和地質歷史為中心,通過敘事性的方式為參觀者提供了獨特的建築體驗。建築所在的溫布利小鎮位於Grande Prairie東部,這裡共有1516位居民。 摘要: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館日,匯集山西省地質寶藏的山西地質博物館也正式向公眾開放,這是山西省文化強省的重點工程之一。
  • 貴州省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長假期間天天開放,活動豐富樂趣多
    貴州省博物館為了讓孩子們有更豐富的觀展體驗,長假期間,與貴州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曾穎攜手,為孩子們打造新奇有趣的恐龍體驗活動,並招募最具探索創新精神的小藝術體驗官,一起開動奇思妙想的頭腦,從恐龍化石身上,觀察捕捉出它們獨特的身份ID,創意出各種豐富有趣的藝術作品。
  • 恐龍搬家像拆"積木" 上海自然博物館將於5月12日閉館
    恐龍搬家像拆"積木" 上海自然博物館將於5月12日閉館 2014年5月8日 07:51 來源:東方網 不少市民帶著孩子來到這裡,趕在5月12日閉館之前,再來這座58歲的博物館追憶童年時光。一座博物館,是如何搬家的?巨大的恐龍要做多大的卡車?各種標本,各種展品,搬到新家後去哪裡找?昨天,上海科技館研究設計院副院長張雲飛向記者介紹了上海自然博物館的搬家故事。
  •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升級了,元旦起免費開放
    展陳昇級後的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將於2021年元旦起正式免費對外開放。
  •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元旦起免費對外開放,重裝歸來,恐龍咖啡挖化石等...
    中國江蘇網訊 恐龍咖啡、「我在博物館開化石」、古生物文創產品……21日,記者在探訪展陳昇級後的南京古生物博物館獲悉,經過近半年的現場施工,閉館裝修接近尾聲的博物館計劃自2021年元旦起向公眾免費開放。南京古生物博物館館長王永棟告訴記者,有觀眾會問古生物化石有什麼作用,此次新設置的「生物的應用」展區,涉及到石油煤炭天然氣是如何發掘,告訴觀眾研究古生物化石的目的能夠給國民經濟產生效益。精品展廳中,把古生物所近20年來最『精』的一些化石如甕安生物群、埃迪卡拉生物群、澄江生物群化石集中展示,體現這些化石的科學性和在世界上的學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