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喜歡日本電影 。
日本治癒系如果非要用詞語概括的話 就是:夏日、 煙火 、海灘 、刨冰 、田園 、貓咪、美食。
雖然千篇一律的治癒系電影都是這個套路,但是是看不膩啊!
今天貓叔給大家推薦5部日本治癒系電影。
沒有什麼事是電影治癒不了的。
1、白兔糖女孩
豆瓣:7.9
類型:劇情 / 喜劇
年份:2011
一個單身大外甥和6歲小姨媽的溫情故事。
27大吉前去參加外公的葬禮,在肅穆的哀傷中,一個六歲靈巧的小女孩如同一抹亮麗的春色。
此刻的她孤獨無助,外公的個個兒女都紛紛表明自己嫌棄,「負擔」不起這個小女孩。而大吉伸出了他溫暖的手。
就此一個樂觀溫柔的哥哥,和一個可愛靈巧的小姨媽之間溢出一份白兔糖般的親情,融入嘴裡,甜進心裡…
2、小森林夏秋篇、冬春篇
豆瓣:9.0/9.0
類型:劇情
年份:2014/2015
由於無法融入喧囂吵鬧的大城市,市子選擇回到自幼生長的老家——小森村。
這是個與城市隔絕的地方,當地人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村傳統生活。
市子開始過一個人的獨居時光,自給自足,用自己的雙手辛勤勞動,種植和培育各種各樣的農作物。
她也是個出色的美食家,即使自己獨自生活,也不在食物上隨便將就,而是堅持精心製作各種讓人眼饞的美食。
市子也會有朋友來陪她一起體驗生活、她也會期盼母親的來信,既然逃離了喧囂的大城市,也從未放棄過對生活的熱情。
市子的生活態度和李子柒很像,這不電影不需要看劇情,只看市子做菜就已經很治癒了。
3、小偷家族
豆瓣:8.7
類型:劇情 / 家庭 / 犯罪
年份:2018
破爛的平房裡擠著一家人,做短工的阿治與妻子信代、兒子祥太、信代的妹妹亞紀和老母親初枝。
他們主要靠初枝的養老保險過活,而阿治與兒子常常做扒手偷東西。
電影開頭,阿治發現了被凍僵的少女友裡,於是把她帶回家中,給本就擁擠的家添了一個成員。
這個家庭其實是一群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建立起來的,使他們聚集的起因就是互利。
每個人都有心中的算盤:
夫婦收養小女孩是因為沒有孩子,贍養奶奶是覬覦她的錢財,亞紀依戀奶奶是因為對親生父親的怨恨,奶奶則擔心自己一個人孤獨終老。
雖然每個人都在算計利益,但長久的陪伴讓他們也有了感情。
也正因為有一層算計,他們每一次真情的流露就顯得格外珍貴和動人。
這是一部溫情與冷酷交織的電影,在人倫溫情中融入嚴肅的反思。
這個家庭由一些沒有血緣關係的人聚集而成,生活環境擁擠貧寒。但他們正因為這樣,才更懂得愛,更懂得珍惜愛。
4、入殮師
豆瓣:8.8
類型:劇情
年份:2008
小林大悟原是一位大提琴手,因為樂隊解散,他就此失業。
於是,他和妻子美香一起離開東京回到了老家,但由於沒有實用的一技之長,他很難找到工作。
某天,一張招聘廣告吸引了大悟,上面說的「旅程助理」的工作時間短、工資高。
他跑到NK事務所應聘,卻得知所謂的「旅程助理」其實就是入殮師,要做的就是將遺體放入棺木並為之化妝。
躊躇良久之後,大悟接受了這份工作。
但這份工作容易遭到別人的異樣眼光,他不敢和妻子說,只能含糊其辭地說自己工作是婚葬儀式助理。
他開始為一個個死者化妝,人妖青年、舍下幼女去世的母親、帶著無數吻痕壽終正寢的老爺爺……
大悟經歷了種種不同的死別,他從懼怕到漸漸喜歡這份工作。
妻子知道真相後和他吵了起來,並要離開他……
其實,入殮師這一職業在現實中確實會受到各種異樣眼光,但正是他們為死者精心打扮,才讓死者以美好的面容走向另一個世界。
電影呈現入殮師的工作,既充滿對生命的莊重感,也極具藝術的美感。
電影當然遠不止讓我們了解入殮師這個職業,而是和入殮師一起,去直面和思考每個人終將要面對的死亡。
因為懂得死亡,人會更明白自己應如何活著。
5、再見 我們的幼兒園
豆瓣:8.8
類型:劇情
年份:2011
電影《再見了,我們的幼兒園》,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五個好朋友逃學去看得癌症住院的朋友,一路發生的故事。
孩子總是很有治癒功能,當他們面對未知的死亡與離別時,他們會有自己獨特的理解,不一定只有接受不了的悲傷,也不是過兩天就會淡漠的遺忘,他們什麼都知道,且比成年人更加堅強。
透過糖紙看窗外的黑夜,就能看到梵谷所畫的星空。
本片不宜劇透,觀影請自備紙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