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評全國勞模,「小巷總理」田象霞的37年

2020-12-07 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苑文颯 濟南報導

  如果說,要為天橋區社區治理工作姿態和幹事作風找一位人格化代表,那麼必是田象霞無疑。1983年,田象霞考入南村街道六居居委會,紮根社區服務一線。37年一晃而過,昔日基礎設施差、流動人口多的老舊開放式社區,如今蛻變成群眾樂居生活的幸福陣地,田象霞也從一名普通社區工作者變成家喻戶曉的全能型女書記。在11月24日舉行的2020年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田象霞獲得「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這背後的柴米油鹽事兒,說來話長。

  管理有方的當家人:

  圍繞群眾做工作 十字工作法堅持37年

  說起田象霞的榮譽,真得說上一陣。全國百姓學習之星、省勞動模範、省優秀黨務工作者、省「擔當作為好書記」並記一等功、省三八紅旗手、市優秀共產黨員、市優秀黨務工作者、市擔當作為「出彩型」好幹部……一項項榮譽是她交出民生滿意答卷的有力見證。

  田象霞有套十字工作法:三靠三用四到位。具體來說就是,社區工作靠群眾,群眾參與靠發動,發動效果靠活動;用個人的品格感召群眾,用欣賞的眼光看待群眾,用創新的思路凝聚群眾;靜下心來聽到位,敞開大門議到位,撲下身子幹到位,工作成效評到位。這套工作法,是田象霞在處理社區裡裡外外、大大小小的事中不斷摸索總結出來的。

  過去37年,田象霞每天上班都會提前1小時到單位,先繞著社區轉一圈,和群眾聊家常,常常聊著聊著就把群眾所需所想的事辦了。

  「能說不幹是假把式,能幹不說是傻把式,能說會幹是真把式。」田象霞堅持主動走出去,捅破群眾和社區管理層間的「窗戶紙」,用真招實幹讓群眾和社區的心貼得更近。

  社區基礎設施條件較差、公共資源不足、管理難度大,她逐家逐戶、苦口婆心做工作,帶著腰疾爬梯子清雜物,一個多月拆除200平方米違章建築和161個樓道臨建小房,新建化糞池、口袋公園,規劃停車位;社區裡退休黨員多,她以退休黨員為主體,組建朝樂磨刀隊、花剪子理髮隊等30餘支志願者隊伍,圓了銀髮人退休後再就業的「少年夢」;為了照顧社區鰥寡孤獨、重殘的困難群眾,她走街串戶歸類建檔,發起成立全省首家「鄰裡守望協會」,建起社區弱勢群體幫扶解困的綠色通道。

  田象霞做的工作遠不止這些,而所有工作的核心就兩個字,群眾。「群眾在你心中有多重,你在群眾心中就有多重」,紮根社區多年,田象霞用真心換真情,用實幹贏信任,在全市率先開展區域化黨建工作,探索「二四五」協商民主機制,建立「1+N」社區治理服務體系,帶領老舊小區精細化管理走在前。

  率先垂範的領航人:

  社區的事兒了如指掌 「象霞工作室」培育中堅力量

  忙,是田象霞三十多年的工作常態。作為社區大家庭的「一家之長」,千頭萬緒的事她都打理的妥妥帖帖。時常有年輕幹部請教她,如何做到對整個社區所有單位和居民都了如指掌?2005年進入西社區工作的荊亞男說,她記得田象霞常掛在嘴邊一句話,「坐著講作風,不如站起來看作風;催著群眾幹,不如帶著群眾幹」。

  十幾年來,基層「小白」荊亞男在田象霞的帶動下,主動走到群眾中去,如今成為社區獨當一面的帶頭人,群眾對她的工作交口稱讚。

  今年6月,天橋區揭牌成立「象霞工作室」,發揮基層幹部孵化器功能,將「三靠三用四到位」象霞社區工作法傳授給年輕黨員和社區幹部。

  泉星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張女是田象霞一手帶領,並走上領導崗位的年輕幹部。「田書記是我入職的領航人、人生路上的老師、生活中的家人。」張女回憶起入職第一天的情景,一個小插曲讓她記憶猶新。

  時間回溯到2007年7月19日,經歷了特大暴雨後的濟南積水泛濫。張女一早趕到辦公室,推開門,看見田象霞穿著溼漉漉的背心短褲躺在椅子上休息,地上一片水漬。

  「田書記幹什麼呢?」張女一驚。後來她才知道,7月18日晚,田象霞和愛人在社區清理了一夜積水。「像這樣感動我的小事有很多,田書記讓年輕人不得不佩服,不得不跟隨。」張女說,田象霞為民服務的高漲熱情和奉獻精神凝聚起向心力,整個社區的幹部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都想要把工作幹好幹漂亮。

  田象霞用自身行動感化社區幹部,「象霞工作室」傳授優秀社區工作經驗,培育出一大批社區治理中堅力量,築牢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

  群眾擁護的貼心人:

  聚焦民意實力「圈粉」 得了個外號叫「電腦」

  西社區黨委愛家第三黨支部黨員鄭玉琴說起田象霞一臉興奮,閃著漫畫式的星星眼。她已搬離西社區幾年,每天早晨坐5站公交車回社區跳舞。田象霞獲評「全國勞動模範」的消息一傳開,鄭玉琴覺得特別有面子,跟周圍人炫耀:「有這樣的好書記,人人都愛社區,社區就是我的家!」

  憑著一股雷厲風行的氣場,田象霞在社區圈了不少像鄭玉琴一樣的粉絲。在當了樓長15年的王金燕眼裡,田象霞平日走路一陣風,說話字字落在刀刃上,好記性堪比電腦。「哪家哪戶有幾口人家庭狀況如何,她都熟稔於心。見了搬走十幾年的人,她也能一下叫出名字。」王金燕說,在社區一提田象霞,群眾沒別的

  說,就一個好。

  真正遇到急難狀況的群眾,最知道社區那道敞開的大門所提供的安全感。社區居民張新萍是個獨身主義者,早年退休回到社區時無依無靠,經濟困難。田象霞了解到這一情況後,拉著張新萍參加社區活動,逢年過節送生活用品,帶著張新萍跨過了孤獨的坎。「有次我做手術,田書記帶著一幫人輪流照顧我,其他病人也就一兩人陪護。醫生護士都說,你這社區是真好,鄰居比親人還親。」張新萍告訴記者,田象霞不習慣要求別人,遇到髒活累活搶著幹。再過2年田象霞就要60周歲了,腿腳不像年輕時那麼利索,腰上還有舊傷,但她就是耐不住那份該出手時就出手的熱心。

  了解田象霞的群眾都為她抱不平,心疼她付出太多。她反過來安慰道:「社區工作只賺不賠,因為投入的資本最少,收穫的情感最多。」獲評「全國勞動模範」後,田象霞的幹勁更足了,正如她拿過獎章時說的話,「將以更好的工作姿態、更加嚴謹的工作作風、百倍的工作熱情和幹勁,投入服務社區、服務居民的工作中,做出勞模應有的貢獻」。

相關焦點

  • 田象霞獲「全國勞動模範」獎章,成天橋區首位勞模城市社區書記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戚雲雷 通訊員 劉如嫣 賀可鳳在濟南市天橋區工人新村南村,有一位全能型社區女書記,她從事社區工作37年,始終把社區居民記在心頭,急群眾之所急,苦群眾之所苦,她擔起了社區裡裡外外、大大小小的事兒,是工作中的鐵血娘子,是社區居民的知心人,更是社區大家庭的「一家之長」,被居民親切地稱為「小巷總理」,她就是南村街道西區聯合黨委書記
  • 向「全國勞模」學習!天橋區工人新村南村街道舉辦田象霞報告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戚雲雷為弘揚勞模精神,激發看齊意識,1月5日下午,濟南市天橋區工人新村南村街道辦事處召開了南村街道西區社區黨委書記田象霞獲評「全國勞模」專場報告會,來自南村街道機關、社區全體工作人員、社區支部書記、共建單位等約200人參加。
  • 溫州11人獲評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
    11人獲評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並參加了全國表彰大會。「全國勞動模範」是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做出重大貢獻者的榮譽稱號,每5年評選一次。我市獲評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的分別是: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模具設計師胡東方,康奈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昌勇,浙江蒼南儀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殷興景,浙江電力變壓器有限公司生產副總經理曹輝,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溫州分行私人銀行中心主任張春媚,溫州市現代服務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作軍,浙江人本鞋業有限公司人事部經理劉海彬,溫州市圖盛供電服務有限公司平陽分公司班長楊瑞軍,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科科主任
  • 獲評重慶市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示範工作室,這群刑警有點「匠」!
    獲評重慶市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示範工作室,這群刑警有點「匠」!2014年9月,陳德林勞模創新工作室經渝北區總工會授牌成立,主要從事打擊犯罪新機制、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合成作戰、追捕逃犯、視頻偵查技術等創新研究,建成有勞模辦公室、文化長廊、會議室等功能區。
  • 田象霞:同事眼中的「榜樣大姐」
    在社區工作37年,田象霞在做好本職工作、無私奉獻居民群眾的同時,還培養出了多位社區工作「能人」,她有一雙慧眼,「火眼金睛」總能發現同事身上的閃光點,並加以挖掘,促進大家的共同發展,提升團隊的凝聚力。「我遇到困難總會先想想她怎麼做」  張女2007年到南村街道西社區工作,2017年成為泉星社區居委會主任。10年工作中,她在田象霞身上學到了很多。
  • 文登區澤庫鎮尹家村獲評「全國文明村」
    文登區澤庫鎮尹家村獲評「全國文明村」2020-11-24 來源: 文登傳媒網文登傳媒網訊 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威海市榮膺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其中,文登澤庫鎮尹家村獲評第六屆「全國文明村」。
  • 廣東122人獲評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
    廣東122人獲評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金羊網  作者:侯夢菲 王婭 羅瑞雄  2020-11-24 其中82人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40人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
  • 弘揚勞模精神 激發奮進力量——我市2020年全國勞模(先進工作者)和...
    在僑鄉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條戰線和人民群眾的各個階層中,湧現出了一批又一批勞模,他們是僑鄉廣大勞動群眾的優秀代表。據悉,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每5年評選表彰一次,是我國勞動者的最高榮譽,我市今年共有4人光榮入選並進京接受表彰。此外,我市今年還有14人獲評廣東省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4個單位榮獲廣東省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勞動是最美的身影,創造是最好的奉獻。
  • 紅豆產業工人郭軍偉榮獲全國勞模稱號
    11月24日上午,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紅豆集團產業工人郭軍偉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登上了國家最高領獎臺,接受了黨中央、國務院表彰!這也是繼2010年紅豆集團黨委書記周海江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後,紅豆人再獲此殊榮。
  • 什麼是新時代「勞模精神」?這些紡織行業全國勞模用事跡告訴你!
    2006年,20歲的魏倍倍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2007年成為石家莊市勞動模範,2014年被評為河北省勞動模範,2017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今年又獲得了全國勞動模範的榮譽。  魏倍倍說:「被評為全國勞模,我深感自己肩上擔子更重了。
  • 為什麼每二十位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就有一位是山東人?
    近年來,山東省委、省政府對勞動者給予充分重視,尊重勞模、關愛勞模,完善勞模政策。2018年,山東首次以省委、省政府名義,評選表彰994名省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截至目前,我省全國勞動模範1133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288人,省級勞模12500多人、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1739人。本次評選我省勞模和先進工作者都有哪些特點?
  • 台州六首村歌獲評全國「百佳」
    台州六首村歌獲評全國「百佳」來源:台州日報發布時間:2020-12-08 09:49:06 作者: 葉晨陽記者從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了解到,2020年「慶豐收、迎小康」中國村歌大賽總決賽及頒獎儀式近日在衢州江山市舉行,我市6首村歌獲評「中國百佳村歌」,入選數居全國地級市前列
  • 外賣小哥獲評上海市勞模,他還想帶更多外賣員走上專業化之路
    從人工派單到系統派單,從外賣小哥到培訓專員,六年裡,宋增光見證了外賣行業的高速發展。宋增光工作照 澎湃新聞記者鄒橋 攝2014年10月,宋增光從江蘇鹽城來到上海謀生,穿上藍夾克騎上電動車,成為「餓了麼」的一名外賣送餐騎手,最初的願望很樸素,「在上海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好好幹。」
  • 《當代濮陽》獲評「全國城市優秀黨刊」
    《當代濮陽》獲評「全國城市優秀黨刊」 2020-12-07 18: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嘉興多個縣(市、區)和個人獲評全國先進
    嘉興多個縣(市、區)和個人獲評全國先進 2020-12-01 10: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寧波這14人當選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 今天在北京接受表彰
    (部分赴京接受表彰的勞模先進合照)11月24日,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寧波14名勞模先進接受表彰。全國勞動模範每五年評選一次,此次全國共評選表彰全國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2500人。記者了解到,本次獲評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的14位職工代表中,企業一線6名,佔43%;女性3名,佔21%;全部為高中以上學歷,其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9名,佔45%。同時,所有推薦人選都具有省部級勞模的基礎榮譽,是本地區本行業本系統的先進模範,在全市具有較高的知名度。
  • 鄭商所獲評「全國優秀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王寧近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發布了2020年度博士後工作綜合評估結果,鄭州商品交易所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獲評「全國優秀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管理人員獲評「全國優秀博士後管理工作者」。
  • 廣東新增6個全國示範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
    大洋網訊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1月6日獲悉,近日,中華全國總工會發文命名第三批全國示範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廣東省共有6個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上榜。其中,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鄧豔梅創新工作室名列其中。
  • 王龍林獲評第20屆全國青年崗位能手
    王龍林獲評第20屆全國青年崗位能手 2020-07-28 21: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經開區振美瓷業張建美同志獲評株洲市勞動模範
    12月8日,株洲市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株洲市委大禮堂隆重召開,醴陵經開區振美瓷業張建美獲評株洲市勞動模範並參加表彰大會。「這次獲評株洲市勞動模範,我感到十分光榮,這是一種榮譽,也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動力,今後我將繼續立足崗位,將國瓷發揚光大,為醴陵瓷業貢獻出自己微薄的力量。」張建美同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