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小哥獲評上海市勞模,他還想帶更多外賣員走上專業化之路

2020-12-17 澎湃新聞

從人工派單到系統派單,從外賣小哥到培訓專員,六年裡,宋增光見證了外賣行業的高速發展。

宋增光工作照 澎湃新聞記者鄒橋 攝

2014年10月,宋增光從江蘇鹽城來到上海謀生,穿上藍夾克騎上電動車,成為「餓了麼」的一名外賣送餐騎手,最初的願望很樸素,「在上海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好好幹。」

然而鑽研與深耕,讓宋增光在6年間從一名普通的騎手快速成長為站長,再到培訓專員,如今他的願望已經成為:讓更多來滬工作的年輕人在這份工作中獲得穩定的收入與價值。

宋增光工作照 澎湃新聞記者鄒橋 攝

宋增光工作照 澎湃新聞記者鄒橋 攝

在一份自己買單的披薩中摸索經驗

宋增光是一名「80後」,此前在江蘇做一名貨運司機,為了和身在上海的妻子團聚,2014他來到了上海謀生,外賣小哥成了他的第一份工作。

從四輪到兩輪,宋增光覺得差別並不大,「都是在路上跑,送貨的。」入職後,宋增光就前往閔行莘莊進行了為期一天的集中培訓,然而當時行業尚在萌芽成長階段,培訓也較為粗糙,更多的經驗和教訓不得不在實戰中摸索總結。

一個披薩的故事,是宋增光經常提起的,由於最初送餐時不了解披薩的食物特性沒有做好保溫,送到客戶手中時已經發硬無法食用,他選擇自己為這份披薩買單以此向客戶道歉,自此他也越發重視送餐中的保溫工作。

發現問題,總結思路,宋增光用短短8個月時間,從一名普通的外賣小哥,迅速成為站長。職務轉變自然帶來身份轉變和新技能的需求,「我對站點和騎手很有感情,你到了我的站點,我就要想辦法讓你多掙錢。」宋增光的想法非常樸素,方法也相當「接地氣」。

他成為了站點內騎手們的「知心大哥」。宋增光告訴記者,當時站點裡「90後」的年輕人特別多,有時候情緒不對,他就和他們談心,提醒他們勞逸結合,還有些年輕人在午高峰送餐後沉迷於手機遊戲,他也會上前提醒騎手工作的意義和價值,勸說對方提升工作效率。

這些年間,他曾毫不猶豫地為送餐時受傷的新騎手墊錢看病,在暴雨天為電瓶車沒電的騎手送電瓶,最後自己淋成了落湯雞,還堅持在陰雨天和嚴寒時,讓妻子幫忙熬煮一鍋紅糖薑茶,送到騎手午休的商圈,弟兄們熱情地稱呼他為「薑茶站長」,不僅暖了胃,更暖了心。

讓「外賣小哥」走上專業化道路

2018年10月,宋增光帶著一線實戰多年積累的經驗和技能,離開了站長崗位,去往其他崗位鍛鍊學習,他曾在運營、人事等部門任職,協助交通事故處理,甚至成為了一名「保險理賠達人」。

今年3月,宋增光走上了全新的崗位,成為了一名培訓專員。公司管理規章制度、交通安全規範、送餐技能、客戶溝通、疫情防範……宋增光將多年積累梳理成體系,通過線上和線下,開展新入職騎手培訓和講師培訓。

12月4日,在近鐵城市廣場的空地上,宋增光給30多位該站點的騎手進行了一場露天安全培訓。「頭盔是保障安全的重要道具,一定要佩戴,如果發現裂痕或者損壞要及時回站點更換。」宋增光條理清晰地進行著宣講。

在他看來,幹一行鑽一行,騎手技能包括手機接單流程、如何避免違規、話術標準、送餐路線都有「專業化」提升的空間。

不僅如此,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外賣騎手也發揮了自己維持城市運轉的獨特價值。

2020年初,一場疫情的爆發讓城市按下「暫停鍵」,覆蓋「最後一百米」的即時配送網絡發揮了城鎮公共基礎設施和民生保障網的重要作用,解決了老百姓吃飯的大問題,大大降低了市民外出及聚集的感染風險。

疫情期間,宋增光盡最大努力規範日常運營的安全管理,加強騎手消毒檢疫和自我防護,做好心理疏導和疫情防控培訓,規範公司疫情防控制度。為了保護騎手在送餐過程中的安全,宋增光毅然決定開車前往杭州,出資購買了5000隻口罩及部分消毒物資,發放給騎手,確保了配送環節的安全。

今年12月,宋增光獲評上海市勞模,這份沉甸甸的榮譽在他看來更是責任,「勞模的榜樣作用不容小視,希望我獲得的榮譽能感染到更多藍騎士,也能鼓勵更多來上海工作的年輕人。」

宋增光獲評上海市勞模 受訪者供圖

實際上,包括以宋增光所代表的外賣送餐行業在內的在線新經濟,也創造了很多就業崗位。如今,宋增光的父親和弟弟都在他的鼓勵下來到了上海工作,同樣成為了一名外賣騎手,辛勤工作著。

六年間,宋增光經歷了外賣行業的快速發展,騎手體量大了、派單系統智能化了、職業價值提升了,而他也憑藉市民們越發熟悉的藍色制服融入了這座城市,未來,他說想參加更多的公益活動,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價值。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廣西一外賣小哥被保安鎖喉,目擊者:外賣員沒有打人也沒有兇器
    廣西:外賣小哥被保安鎖喉,目擊者:外賣員沒有動手打人也沒有兇器在城市裡,我們會經常看到一些人群,他們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為人們送去熱騰騰的飲食,這樣的人我們稱呼他們為外賣小哥,因為有了他們的存在我們在忙的時候,只需要手指輕輕一點
  • 外賣無法送餐到宿舍,大學生罵「底層豬」,外賣員:他只是個孩子
    外賣員是我們生活中經常能夠接觸的人,久而久之會頻發一些矛盾。最近有一個外賣小哥就遭遇到了大學生的辱罵。 事情是這樣的,外賣小哥要給學校送外賣,可是學校有規定,外賣小哥被擋在了外面,外賣小哥沒辦法只能電話聯繫了大學生,接連打了三個電話還是沒人接通,沒辦法,外賣小哥就給其他人送了,大學生就有點生氣給外賣員發了簡訊辱罵。
  • 外賣小哥的兔耳朵是什麼意思?兔耳朵代表什麼檔次級別外賣員
    外賣小哥的兔耳朵是什麼意思?兔耳朵代表什麼檔次級別外賣員 在今年年初有網友發現,美團外賣的外賣小哥頭盔上增加了兔耳朵,這個造型十分可愛,讓不少行人都感覺想要去捏一捏這個耳朵,同時又對這個兔耳朵是否有什麼特別含義十分好奇
  • 小區保安用鋼叉鎖喉外賣小哥,小哥心如死灰一旁不言。
    這位被鋼叉叉住脖子的外賣小哥,14這天去某小區送外賣,不知為何:被一名保安用防爆鋼叉,直接叉住了一名外賣小哥的脖子!想必其原因大概是:保安人員不想讓外賣小哥進入小區,但外賣小哥為了趕時間,可能想硬闖,結果,小區保安比他還強硬,直接用防爆鋼叉鎖住了其脖子!
  • 外賣員被保安用鋼叉鎖住脖子 同伴:你把他當人了嗎?
    網傳視頻中顯示,一名看起來年紀不大的外賣小哥被保安用防暴鋼叉鎖住脖子,小哥站在原地動都不敢動。另一名外賣小哥看到自己的同行被這樣對待有些氣不過,便上前找保安理論稱:"肯定尊重你,但是沒有動手打你,你就沒有資格用叉子叉住他,他是人!你有拿他當人嗎?"
  • 外賣員猝死怎麼辦?
    「保險那邊我們也申請了,猝死只獲賠3萬元,」家屬表示。事實上,這些年外賣員在工作中發生意外的事情不少,那麼龐大的外賣員群體們的保障問題究竟由誰負責?外賣員猝死又怎麼辦?平臺邊緣的外賣員希望得到更多社會保障美團有超過400萬外賣員,餓了麼也有300萬騎手,這裡即將成為千萬大軍。
  • 外賣櫃取餐,是更方便還是更麻煩?商家:最大受益人是外賣員
    進入這個產業兩年多的李文兵認為,外賣櫃是打通外賣 「最後一百米」的關鍵,設立外賣取餐櫃的目的,一是保證消費者的安全隱私問題,然後更多的是在於解決因「電梯壓力」而產生的騎手配送延誤、耽誤用戶用餐等情況,以提高外賣整體的服務效率與質量。他還表示,疫情期間,外賣櫃正符合減少接觸的要求,也因此迎來發展的機遇。
  • 配送費25+,準點率20%,香港的外賣小哥也太佛了吧
    不存在的 有一次下雨,路況不太好,訂單騰了差不多一小時吧,我還有點擔心小哥後面的單是不是也會耽誤了,結果人家遊刃有餘,中午加上我的也就三個單,其他兩個都送完了。(內地騎手可能一個中午就要送10單吧,下雨天反而更多) 爭分奪秒多送幾單?
  • 外賣小哥急售400萬法拉利,竟為換電動車送外賣,振作的人生最美
    最近有一位小哥將自己400萬的法拉利降價甩賣,引發它急售的原因竟然是想要換一輛電動車來送外賣,難道這又是什麼神仙富二代要體驗生活嗎?當我們知道這位小哥的經歷,從他天堂掉到地獄的經歷豎起大拇指,原來他之前家底豐厚,曾經家財萬貫,不拘於購買豪車,所以車庫裡面的車輛猶如車展,但是這位外賣小哥父親公司經營不善,在名冊上的車輛和房子全部被銀行抵押。
  • 外賣小哥騎車逆行,交警一把將其拽下車,律師:執法過當
    現在的外賣騎手,在大街上比比皆是,尤其是在飯口的時候,更是到處可見外賣騎手的身影,由於天氣冷了很多人不願意出門就餐,點餐的人越來越多,所以外賣訂單多了,外賣員也就忙碌起來,有的為了趕時間就會違規駕駛,比如逆行,闖紅燈等,日前,廣東深圳一名騎手就因為逆行被交警一把從車上拽下來,外賣小哥摔倒在地
  • 日本喜劇演員改行送外賣,外賣員工資真的很高嗎?
    今日,「日本喜劇演員改行送外賣」的話題上熱搜,因新冠疫情衝擊波,多國遭遇「失業潮」。44歲的喜劇演員福田康夫為了生計只能兼職送起了外賣,為了能多賺一點,在沒有外賣訂單時,他還會在餐廳的後廚幫忙。現在外賣員工資怎麼樣呢?就業前景可以嗎?
  • 外賣小哥頭頂長「耳朵」,不是扮萌是「寶藏」
    照片上,十多位外賣小哥整整齊齊地都戴上了「耳朵」,真是活捉一大群美團大「袋鼠」!注意看,最中間的c位擔當,還比起了「耶」的手勢,再配上俏皮的表情,天吶,看起來就更萌萌噠。戴上拉風的大雞腿頭盔,麥當勞杭州運河上街餐廳外送員徐小華,這一個月爬起樓梯只覺得腳下生風。
  • 外賣小哥的福音來啦,臺鈴優選的外賣車——百變金剛!
    隨著外賣行業的興起,外賣小哥成為不可忽視的消費群體。據調查,外賣員的選車需求如下:外賣車型所需要素NO1——續航優越對於外賣員來說,電動車是其送單的重要交通工具,如果電動車不給力,送幾單就要停在中轉站充電,真的是很影響送單量,因此一輛續航持久的電動車便是外賣員的重要考慮因素。
  • 外賣小哥頭盔上的竹蜻蜓,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你get到了嗎?
    年初,一條微博突然火了,兩位外賣小哥在斑馬線前等紅綠燈,背著麥當勞外賣箱的小哥看到前排穿著美團騎手行頭的小哥頭上還帶著一對「兔耳朵」,忍不住湊上前捏了捏。這一樸實又有趣的組圖迅速在社交平臺上走紅,雖然很多網友不解為什麼美團小哥要帶上一對「兔耳朵」,但這耳朵看上去軟軟的,還挺可愛。原來,這雙「耳朵」的來頭可不一般。因為美團的吉祥物是袋鼠,所以,這其實是袋鼠耳朵。並且是美團為了激勵騎手,給區域送餐排名靠前的外賣員發放。
  • SKP商場拒絕外賣員入內:為別人著想,是最好的教養
    外賣小哥。完整視頻在此7月11日,微博博主@曹導,發了一條職業體驗視頻。本以為只是一條普通的vlog,沒想到開頭就迎面給了網友們一記暴擊。這次曹導體驗的職業是外賣員。可當她去到北京SKP取餐時,卻被拒之門外。原因,就僅僅是她穿著外賣工服。
  • 新民快評|外賣員彈鋼琴走紅,看淡功利才有樂趣
    「他就坐在商場的鋼琴旁,忘我地彈著鋼琴,好多人被他的琴聲吸引來了……」近日,一段外賣小哥在商場彈鋼琴的視頻在網上走紅,吸引了幾十萬網友的點讚。據報導,這名「85後」的外賣小哥從2010年開始接觸、喜歡鋼琴,不知不覺鋼琴已經陪伴了他整整10年。
  • 「最熟悉的陌生人」外賣小哥:被城市排擠,努力不跌落
    張肖肖改行做外賣員算是趕上了好時候。當時,美團、百度、餓了麼三家爭奪市場。2016年春節,百度給外賣員提供返鄉補貼,美團緊跟著就報銷返工車票,還拿出幾千萬元給外賣員做補貼。而剛剛拿下巨額融資的餓了麼更是不差錢,高價挖騎手、聘站長,要與美團外賣在北京一較高低。情況發生變化還得從2017年11月大興區西紅門鎮發生火災說起。
  • 廣西外賣小哥撞上法拉利,維修費高達到6位數,電動車被撞粉碎
    如果一個喜歡橫衝直撞的電動車,和一個轟鳴炸街的跑車相撞,後果會是什麼樣呢,很多人都比較好奇吧,因為這些車輛違規駕車的情況比較多,所以有人想知道這輛車撞一起現場會怎麼樣,日前,廣西桂林就有一個外賣員騎車和法拉利跑車相撞了,現場畫面曝光,電動車被撞碎12月28日下午1點50分左右,桂林八裡街八裡三路
  • 關於外賣的準確說法,開言英語FM帶你了解北美送餐文化
    外賣的出現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然而外賣行業非常的辛苦。最近關於外賣小哥的話題熱度頗高,開言英語免費電臺節目《潘吉Jenny告訴你》,就帶大家了解關於外賣的英語口語表達。01.For here or to go?
  • 外賣小哥被撞倒?死死拽住肇事車不讓走,交警:雙方無接觸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有時候開車時間長了,總歸發生事故的,日前,一個外賣小哥拉著一個電動車不讓走,氣得電動車車主大喊「快撒手,不撒手我踹死你」,這條視頻發上網後,引起很多網友的熱議,紛紛替外賣小哥打抱不平,還是這個電動車司機太囂張了,一定讓交警嚴懲他,前日交警發布了事件的真相,竟然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