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員猝死怎麼辦?

2021-01-07 和訊網

出品|三言財經

作者|豐收

前幾日,拼多多23歲女員工猝死的新聞曾牽動了不少人的心緒,但同樣的悲劇也在另一個家庭發生。

在半個月前,餓了麼外賣騎手韓某偉倒在了配送途中。

警方給出了最終調查結論:其死亡不屬於刑事案件,系猝死。

韓某偉的家屬聯繫餓了麼平臺後,卻被告知韓某偉與其並無任何關係,二者並非僱傭關係,平臺也是出於人道主義,願給家屬提供2000元,其他則以保險公司理賠為主。

據了解,此前,韓某偉曾在太平洋保險(601601)投保了一份1.06元的旅行人身意外傷害險。「保險那邊我們也申請了,猝死只獲賠3萬元,」家屬表示。

事實上,這些年外賣員在工作中發生意外的事情不少,那麼龐大的外賣員群體們的保障問題究竟由誰負責?外賣員猝死又怎麼辦?

平臺邊緣的外賣員

希望得到更多社會保障

美團有超過400萬外賣員,餓了麼也有300萬騎手,這裡即將成為千萬大軍。

他們是靠出賣力氣吃飯的一群人,有調查發現,84%的外賣員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只有14%的外賣員每天工作8小時。北京市外賣員平均工作11.4小時。明顯超出了每天最多工作11小時的國家標準。

調查還發現,大多數外賣員只能通過延長工作時間,提高送單量,增加收入。而這導致外賣員的過勞問題很嚴重,存在職業病的風險。

此外,由於追趕時間,不少外賣員還面臨著交通危險。

據新京報智庫《外賣騎手職業報告》,針對安全問題,外賣騎手有很多期望。

比如,希望能再延長他們的派送時間,希望平臺把商家出餐時間和配送時間分開;同時,也有希望小區、寫字樓和醫院能設置合理的放餐點或者外賣貨架,方便外賣騎手放置外賣,這樣可以大大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

同時,在調查中發現,68.36%外賣騎手希望能提供社保或商業保險。可見其在外賣騎手中的重要程度。這畢竟也是對他們職業安全擔憂的一種減負方式。

事實上,各外賣平臺紛紛撇開和外賣員的關係,外賣員與外賣平臺沒有勞動關係似乎已成行業的潛規則。

而一旦意外發生,外賣員的保障問題就出現缺口,平臺想擺脫責任,外賣員只能自己承擔。

而在以往的案例中,這一點體現的更加明顯。

以往涉安全案例中

外賣員很難得到保障

據中國經濟網報導,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搜索查看外賣騎手交通事故案件時,事故中外賣騎手負責的佔大多數;在案件審理時,賠付傷者的主體往往互相推諉;判決結果中,外賣騎手本人賠付、保險公司賠付、派遣公司等賠付的情況都存在。

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近幾年來審理了多起涉外賣交通事故案件,其中外賣騎手負全責和主要責任的佔八成以上,但因外賣行業牽涉主體較多,法律不明晰以及監管缺位等因素,導致傷者救濟面臨較大困難。

甚至外賣員自身生命發生危險後,也很難從平臺獲得保障。

案例1:外賣員工作中猝死沒給賠償,因法院不認同其勞動關係

2019年1月,西安發生一起美團騎手送餐途中猝死事件。

法院裁定,送餐平臺只是信息發布服務平臺,而與騎手籤訂「眾包平臺服務協議」的第三方科技公司也只是作為眾包平臺各項電子服務的所有權人和運作權人,為已在眾包平臺上註冊的商家、消費者、眾包員提供網絡信息服務,不參與實際商業行為和交易行為,並非勞務用工的主體,亦非勞務報酬的支付方。在平臺上註冊並進行交易的商家和消費者才是實際的勞務用工方及勞務報酬支付方。

這意味著,在案件審理中認定該騎手與上述公司並不存在勞動關係,也駁回了騎手父母要求美團眾包平臺以及第三方科技公司共同支付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喪葬費、供養親屬撫恤金的訴訟請求。

案例2:外賣員倒在出租屋,代理商給騎手買了保險

今年3月份,餓了麼騎手李明華結束了一天的配送後,倒在了出租屋裡。配送記錄顯示,其當天配送了48單。

當時的報導對死因並沒有定論,餓了麼表示,代理商給騎手購買了線上僱主責任險,如果可以證明因工作原因導致死亡,保險公司可以進行賠付。

案例3:外賣員出車禍身亡獲賠,外包公司不承認勞動關係被否

還有一個更早的案例,2017年4月6日23時50分左右,美團外賣員李某駕駛無號牌電動自行車在路口時,與小轎車相撞,搶救無效於死亡。該事故經交警部門認定雙方各負事故同等責任。

這個案件中,捷順配送公司與美團關聯公司籤訂了配送服務協議,李某是捷順配送公司的員工。

仲裁庭認為,李某與捷順配送公司構成勞務關係,需要承擔責任。但捷順配送公司上訴,認為沒有與李某籤訂勞動協議,二者沒有勞動關係。

不過法院維持原判。法院判定依據有以下幾個方面。

工作領域:該配送公司的工作領域與騎手李某的工作相符合;

工作任務:從著裝、評價機制等,認定該配送公司對李某進行了勞動管理;

勞動報酬:勞動報酬由捷順配送公司進行計件發放,按月結算,已經符合一般的勞動關係特徵。

從以上的案例,我們能夠發現,其中的關鍵是外賣員是否與平臺有勞務關係。

事實上,不少外賣員都會忽視勞動合同的籤訂,僅通過軟體上的《眾包服務平臺協議》或線下的口頭協議來確定雙方之間的關係,這很容易被鑽了空子。

那麼外賣員與平臺到底都有什麼關係呢?

外賣員與平臺到底什麼關係?

據了解,在外賣行業中,騎手主要有兩類,一是隸屬於平臺的全職騎手,二是在平臺上自行註冊的兼職騎手。

看似都是騎手,但是有很明顯的差別。

全職騎手與平臺有僱傭關係,平臺要正常為其交社保、公積金等,工作中出現意外情況,符合工傷標準的,騎手還能夠得到了工傷保險賠償。

又或者騎手與外包公司籤訂了勞務合同,也能得到保障。

但是如果外賣員與勞務派遣公司籤了勞務派遣合同,又或者只是在平臺上自行註冊的兼職騎手那就是另一種情況。

勞務派遣合同還能給上社保,但是自行註冊的全得自費,社保得自己交,並且還不包括工傷保險。

很多人其實並不了解其中的區別,覺得穿上了平臺的制服便成了正式員工,實則不然。

美團眾包、蜂鳥眾包確實是平臺設立的公司,專門為平臺招納外賣員,但是註冊協議裡卻另有玄機。很多人看了是平臺旗下的公司,就以為是正式員工,但不是他們想的那麼簡單。

比如在蜂鳥的眾包協議中,就明確寫道「明確表示蜂鳥眾包僅提供信息撮合服務,用戶與蜂鳥眾包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勞動/僱傭關係。」

而事實上,在網約工領域,比如外賣員、網約車司機、快遞員等群體中,很多人與平臺之間並不是勞務關係。

而網約工的群體目前已經非常龐大,他們工作強度大,社會保障問題非常突出。尤其是近些年這部分群體的增長速度飛快,而暴露出的問題也越發明顯。

網約工社保問題將逐漸得到關注

由於缺少明確的規範,處於成本的考慮,不少網際網路平臺公司在勞動保障方面則是能省就省。

有律師表示,外賣員與平臺是存在勞動關係的。實質上是平臺利用平臺優勢,把自己定位為信息撮合方,規避了勞動合同法規定用工主體的用工義務。

當今的法律體系中,對外賣員、網約車司機等群體與平臺的關係並不是《勞動合同法》中所規定的勞動關係的形式,但並不能以此否定他和平臺之間管理與被管理的關係。

據了解,已經有地方關注到這部分群體的社會保障問題。

據報導,1月5日,青島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青島將分步解決新業態靈活就業人員的工傷保障問題,試行建立新業態從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險制度,逐步將外賣員、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小哥等靈活就業人群、非勞動關係從業人員和自僱主人群納入保障範圍,以實現工傷保障職業人群全覆蓋。

總而言之,網際網路等公司員工因為有完善的社保和勞動關係,一旦出現意外可以能夠得到賠償。但是外賣員這類群體由於缺乏明確的勞務關係,沒有社保等保障,似乎只能自身購買保險以應對意外,否則一旦出現問題,很難解決後顧之憂。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三言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佳佳 HN153)

相關焦點

  • 外賣員猝死,平臺依然在超時罰款,妻子痛哭:難道還要死人去送餐嗎
    但你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穿著統一制服,給你送餐的外賣員算不算外賣平臺的員工。 如果在工作時間內外賣員出了意外,外賣平臺需不需要負起責任,比如說猝死這種嚴重事故。 答案是不需要負責任,死了白死。
  • 富士康跳樓的工人,996猝死的拼多多員工,困在系統裡的外賣員
    (一)無聲的往事  2021年新年伊始,拼多多一位22歲的女員工猝死的消息讓整個社交網絡陷入震驚與悲痛,而拼多多公關部門一系列又蠢又壞的操作,讓這一種情緒瞬間化為憤怒。這就是大公司和其背後資本的強勢之處了:從生產的維度上講,通過控制成本,把外賣員的數量定在將將夠用的水平,讓他們不得不拼盡全力冒著危險才能完成所規定的工作——這跟一百年前的血汗工廠是一個套路,把勞動者剩餘價值榨到最大化,也就是所謂的「科學管理」。從消費的維度上講,大公司和資本可以轉嫁風險和矛盾,比如超時配送,罰的是外賣員的錢;快遞投訴,不用問直接罰快遞員。
  • 外賣騎手猝死畫像:最短從業4個多月猝死,退伍軍人都扛不住
    更有甚者,退伍軍人也在猝死案例中出現。43歲外賣員配送途中猝死,餓了麼最初只給2000元去年12月21日下午5點多,居住在北京的餓了麼外賣騎手韓某已經送完33個訂單。隨後,當他趕到北京香江北路 28 號某餐飲店取餐,在送這第34個訂單的途中,倒地身亡。
  • 馬上評|拿什麼保護和平臺「沒關係」的外賣員?
    馬上評|拿什麼保護和平臺「沒關係」的外賣員? 澎湃首席評論員 西坡 2021-01-08 14:13 來源:澎湃新聞 每次看到行色匆匆、衣著或黃或藍的外賣員,都會覺得他們謀生不易。
  • 餓了麼43歲外賣員送餐時猝死 平臺:不存在勞動關係
    經警方調查,韓某偉系猝死。其家屬在追究其工傷保險責任由誰承擔時,被餓了麼告知,韓某偉與平臺並無任何關係,平臺出於人道主義,願給家屬提供2000元,其他則以保險公司理賠為主。通過資料梳理,記者發現,在有關騎手的相關糾紛事件中,法院在判決時並沒有統一的標準,賠付主體也並不明晰。
  • 四川一路虎車主撞倒女外賣員,下車連扇其幾個耳光,被路人踹飛
    我們都知道路人來來往往的人都是為生活奔波的人,每一個人的背後都有肩負的家庭,尤其是外賣員。近些天來,外賣員被曝出被保安打死、送餐途中猝死,年紀輕輕就失去生命,讓我們十分悲痛,所以我們在生活中儘量做到互相理解。但是就在1月7日有媒體報導,四川一位路虎車主在路上與一位女外賣員發生碰撞後,男子下車直接狂扇女外賣員耳光。
  • 「猝死」新聞屢見不鮮,究竟是什麼奪走他們的生命?
    還記得第一次聽說「猝死」這個概念,是中學時期讀了一篇新聞:某地,一位45歲公交車司機在行駛過程中突然感覺身體不適,憑著多年的開車經驗,在他生命的最後一秒把車安穩地停在了路邊,全體乘客安然無恙,但他自己卻永遠留在了那天。後來,看到有越來越多的人因猝死永遠離開人世。
  • 外賣員與保安的生死爭執: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
    近日在湖北仙桃,有一名40多歲的外賣員凌晨在一小區送餐的時候與保安產生了衝突,保安拿警棍打了外賣員的頭,結果外賣員倒地身亡。這無疑是一個悲劇,外賣員只是為了生計,保安也是為了生活,還是應了那句話「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做出這種可怕的行為,就是故意殺人。
  • 月薪5000的打工人,加班到12點,甚至有人為此猝死,事實讓人唏噓……
    拼多多年輕女孩猝死、上海白領體檢異常率高達99%、餓了麼43歲外賣員送餐時猝死等新聞,引起了人們廣泛的討論和深刻的思考。加班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是卻都會導致同樣的結果:嚴重損害身體健康。更可怕的是,加班帶來的勞累,有時候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造成無法挽回的巨大損失。那麼,你是為什麼加班呢?是什麼,讓人不得不以透支未來的方式奔跑?
  • SKP商場拒絕外賣員入內:尊重他人,是最起碼的教養!
    這次曹導體驗的職業是外賣員。可當她去到北京SKP取餐時,卻被拒之門外。原因,就僅僅是她穿著外賣工服。披個外套都可以進,但你穿個外賣服,就是不能進。顧客通道不讓進,員工通道總可以取餐吧。還有網友氣不過,直接撥打了北京SKP商場的電話——「如果我送完外賣想進來吃飯怎麼辦?」「您可以脫了呀。」「我裡面沒衣服了啊,這是夏天啊。」
  • 美17歲女假意訂披薩槍殺外賣員,外賣員死前與少女男友同歸於盡
    美國印第安納州的拉斐特驚見一起17歲少女(Jaelynn Billups)槍殺披薩外賣員的駭人案件。這名17歲少女先是假意下單要訂披薩,隨後當外賣員送達到1棟廢墟建築裡後,少女的19歲男友(Alberto Vanmeter)立即欲搶奪外賣員(JoshuaUngersma)身上的錢財。
  • 外賣小哥猝死,從2000元人道主義幫助到60萬元,中間經歷了什麼?
    #餓了麼將猝死保障額提升至60萬#導語:從2000塊錢的人道主義幫助到60萬元撫恤金,中間經歷了什麼?猝死的外賣小哥是山西人,為了孩子和老人和妻子在偌大的北京城裡打工,賺的都是辛苦錢。小編想說勞動者因勞動而體面,但是,一個生命突然劃上句號的那種無力感,看著都揪心。
  • 湖北43歲外賣員被保安打死:世上最殘酷的,是底層互啄
    43歲的外賣員老杜凌晨接到送餐訂單。 對方要求一定要送上樓。 可是,因為深夜,小區保安不讓進,兩人隨後發生口角。 誰也沒想到的是,衝突中,保安怒氣上來,直接給了老杜一棍子。
  • 網傳四川路虎車主與外賣員相撞,後對女外賣員大打出手,路人飛踢
    近日,有網友爆料,在四川自貢的一個路口,女外賣員的電動車和路虎車撞在了一起,車主狂打女外賣員。1月6日,一名路虎車的車主跟一個女外賣員的電動車相撞了。這個車主好像高高在上一般,面對半坐在地上的女外賣員一頓拳打腳踢。用手扇女外賣員的臉,還好女外賣員還佩戴著頭盔,沒有出現重大的傷害。打了一下巴掌還不過癮,還多打了幾下巴掌。一共是打了兩巴掌,可能跟女外賣員一時間嚇懵了,沒有反應過來,第一次扇了巴掌之後,女外賣員愣住了,隨後這個路虎車車主並不打算這麼簡單的放過,又是扇了第二下。
  • SKP商場拒絕外賣員入內:為別人著想,是最好的教養
    這次曹導體驗的職業是外賣員。可當她去到北京SKP取餐時,卻被拒之門外。原因,就僅僅是她穿著外賣工服。披個外套都可以進,但你穿個外賣服,就是不能進。顧客通道不讓進,員工通道總可以取餐吧。可是趕過去後,依舊是同樣的回答。
  • 餓了麼騎手猝死背後:給平臺交3元服務費,只買了1.06元保險
    一名43歲的餓了麼騎手(韓某偉)在送單途中猝死。而餓了麼的工作人員對其家屬稱,與該騎手無任何僱傭關係,只能給2000元的人道主義費用,其他的以保險公司理賠為主——韓某偉曾在太平洋保險購買了1.06元的保險。1月8日,紅星資本局調查發現:對於兼職騎手來說,他們唯一的保障或是每天向平臺繳納的3元服務費,用於購買保險。
  • 騎士猝死「餓了麼」補償2000?用工新模式,監管應跟上
    近日餓了麼一名外賣員送餐時猝死的消息被爆出,更令人意外的是據稱餓了麼表示其與平臺並無任何關係,只能出於人道主義提供2000元補償。記者1月7日從多位業內專家獲悉,目前快速發展的平臺經濟在勞動用工方面確實存在一定缺陷,亟待有關部門進一步予以規範。
  • 外賣員猝死僅獲賠2000元 家屬被告知:「眾包騎手」與平臺沒有勞動...
    央廣網北京1月7日消息(總臺央廣記者張浩森)2020年12月21日下午,43歲蜂鳥眾包騎手韓先生在外賣配送的過程中倒地身亡,最後經警方調查為猝死。家屬隨後在追求工傷保險責任時,被平臺告知韓先生屬於眾包騎手,與平臺沒有勞動關係,並願給家屬提供人道主義賠償2000元,其他則由保險公司理賠。那麼,騎手與平臺方存在的是哪種勞動關係?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做外賣員
    做外賣小哥的年齡差不多都是在二三十歲左右,那麼問題來了,這麼炎熱的天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年輕人選擇做外賣這個行業呢,小編認為無外乎就是以下幾點:一,自由在這個社會飛速發展的時代,沒技術沒很高的學歷確實是很難的,很多年輕人不想被一些工廠或者企業的條條框框所束縛,想要自由一點,畢竟做外賣員沒有那麼多規矩
  • 33歲香港女明星當「外賣員」:人到中年,無力改變命運就改變自己
    一年下來也沒有幾部作品,沒有收入怎麼辦呢?畢竟生活還要繼續。在這種萬般無奈的情況下,也有一些明星選擇另謀發展。比如這一位33歲的香港女演員,轉行當起了「外賣員」! 在現代社會,外賣是很多人都會點的,在大街小巷,我們經常會看到外賣員穿梭的身影。雖然見過的外賣員中大多都是男性,但是也會有不少女性加入這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