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新聞屢見不鮮,究竟是什麼奪走他們的生命?

2020-12-22 簡談養身

還記得第一次聽說「猝死」這個概念,是中學時期讀了一篇新聞:某地,一位45歲公交車司機在行駛過程中突然感覺身體不適,憑著多年的開車經驗,在他生命的最後一秒把車安穩地停在了路邊,全體乘客安然無恙,但他自己卻永遠留在了那天。

後來,看到有越來越多的人因猝死永遠離開人世。其中不乏有博學多才的醫生、IT界精英和金融行業的資深從業者們,中年猝死已然成為高頻事件。

明天和意外

你永遠不知道哪個先來

還記得2019年的尾巴嗎?

演員高以翔在錄製節目時猝死當場。35歲的他,與圈外女友已在談婚論嫁,而且後天還要去做好朋友的伴郎,然而這一切,永遠定格在了2019。不敢想像那一刻他的家人和朋友,有多難過。

熒幕上的高以翔,一直以高大健壯的形象出現在觀眾面前。他喜歡打籃球、喜歡健身、探險,熱愛爬山、滑雪、越野;他熱愛生活,有一眾野外好友,會互約騎著摩託看夕陽,會造訪名廚學做美食……不會有人把他和「猝死」這樣的詞彙聯繫在一起。

然而,根據官方通報,高以翔的死因是心源性猝死。根據相關資料顯示,誘發心源性猝死最常見的情況就是,較為劇烈而持久的勞動。

猝死離我們真的很近

近年來,中年猝死的案例越來越多....

90後程式設計師,哈工大剛畢業的碩士,猝死家中;

34歲的天涯副主編金波,在地鐵上突然暈倒猝死;

36歲御泥坊原董事長吳立君,突發腦部靜脈血栓去世;

39歲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放療科楊立峰醫生,突發疾病猝死;

44歲的春雨醫生創始人兼CEO,常年加班熬夜,心肌梗塞離世。

中年不易,上有老下有小,每天都在為了生計奔波,卻唯獨忽略了自己的身體。

我的一個朋友老張,綽號「拼命三郎」,熬夜通宵,喝酒應酬是常態。每天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就睡幾個小時,見孩子的次數都是有限的。可是他一邊愧疚,一邊卻停不下來:「項目難道不接了嗎?誰不想安逸,但是沒辦法,我得養家餬口啊。」

猝死纏上中年人

去年一名46歲的外賣員猝死在出租屋的新聞,刺激了每一個不敢死、不敢病、不敢請假、不敢懈怠的中年人的神經。

中年生活的重擔,常常壓得人喘不過來氣,似乎賺的錢越多,心裡越踏實。可是,被業績和成就掩蓋下的身體,早已千瘡百孔,外強中乾。

在我們固有的認知中,我們一直認為癌症是當今社會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但出人意料的是,國人目前死亡原因的頭號殺手是「過勞死」。

它是導致猝死的一種常見原因。通常,死者在死亡之前長時間、高負荷地工作,或者是長時間經受精神上高壓力的折磨。這種死亡方式,往往與心血管有很大的關係。

對於公司來說,今天一位員工的猝死離世,明天的工作內容依舊會繼續運轉。

但是對於家庭來說,你永遠是無可替代的一員。

沒有任何一份工作,缺你不可

都說中國的中年人是「三明治一代」。上有老,下有小,夾在中間喘不過氣來!

往往因為工作壓力大或是趕工期,而長時間地開夜車。為了能夠完成高強度的工作,除了需要集中精神外,還需要大量的體力來支持。這樣就會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長時間保持血管收縮、血壓升高的狀態,會對心臟和血管造成極大的傷害。

但是這樣以透支生命為代價的工作,真的值得嗎?

一輩子用來工作學習的時間多得是,何必急著在人生的中場就把自己榨乾。

無論什麼年紀,從事何種工作,希望你始終謹記一點:健康永遠是第一位的!

有熱血、有野心雖是好事,但也要記得給自己的身體一個喘氣的機會。 一個人只有擁有健康,才可以有去創造一切的可能。比賺錢更重要的就是好好活著!

生活沒有如果,只有後果和結果。請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可以把每一天的睡覺時間調前一小時,儘量減少垃圾食品攝入,含糖的飲料少喝,少抽菸,少沾酒。合理飲食,葷素搭配。

拜託啦,好好愛自己吧。

前路還長,丟什麼也別丟了健康!

相關焦點

  • 猝死前兆別忽視,醫生:這2個表現是「警示燈」
    最近的新聞經常看到白領在電腦前猝死、動漫作者在夜間猝死、業務員在工作途中猝死......等等這些案例,看著這些年輕鮮活的生命匆匆離別人世,讓人扼腕嘆息的同時也不僅在思考為什麼會出現猝死,難到在猝死發生前真的毫無徵兆嗎?
  • 《鄉村愛情》演員劉宇去世 心梗竟奪走了這麼多明星的生命
    《鄉村愛情》演員劉宇去世 心梗竟奪走了這麼多明星的生命 2020-06-05 14:17:11 來源:成都商報  |  作者:邱峻峰 | 字號:A+ | A- 【鄉村愛情演員劉宇去世】6月5日,網絡上突然傳出消息
  • 猝死事件頻發,如何避免?盤點導致年輕人猝死的三大導火索!
    最近,出現了不少年輕人猝死的消息,讓許多小夥伴瑟瑟發抖.....  《巴啦啦小魔仙》25歲演員猝死~    這些頻發的猝死的新聞屢見不鮮,時刻在提醒,即使身體機能正處於巔峰的年輕人也並非是厄運的絕緣體。  據統計,我國每年有60萬人猝死,其中43%的人在40歲以下。
  • 小魔仙孫僑潞跨年夜猝死:透支生命的代價!
    《巴啦啦小魔仙》扮演者孫僑潞,年僅25歲,在跨年夜當晚因心梗發作猝死。這短短2則消息,讓無數人感到驚愕與惋惜。猝死,多麼無情又可怕的字眼。有多少曾在各自領域閃閃發光的人,因此變成了天上的星星......他們都是和我們一樣,默默在這個世界上奔波忙碌的普通人罷了,誰也不想飛來橫禍,遭遇災難。
  • 上海99%白領體檢異常、23歲員工猝死 是什麼奪走了「後浪」們的健康
    &nbsp&nbsp&nbsp&nbsp在23歲網際網路從業人員凌晨下班途中猝死後,今天早上,「上海99%白領體檢異常」又登上微博熱搜,中國年輕人的身體健康又一次回到了輿論焦點的視野之中。
  • 接二連三的年輕生命驟然逝去,其實猝死病人中15%-20%是年輕人
    2021年開年才沒幾天,可怕的心臟疾病引發猝死已經帶走了好些年輕的朋友。從巴啦啦小魔仙參演者25歲的孫僑潞、到27歲的人氣時尚博主,1月8日,噩耗再次傳來,年僅30歲的北京首鋼籃球俱樂部前隊員韓崇凱也因心臟疾病離世。我們失去的不僅僅是一條條活潑陽光的年輕生命,其背後更是一個個家庭永久的陰霾。
  • 時刻上演的「生死競速」,他們是無畏奉獻的護航者
    人生是一段永不止步的旅行,生老病死,一直在我們的生命中不斷上演,醫生的職責就是讓人們平安健康的度過一生。近年來,有關年輕人因心臟驟停、心梗引發心源性猝死的報導屢見不鮮。最近,一則一分多鐘的短視頻在網上熱傳。
  • 年輕人為什麼會猝死?
    多數情況下,是心臟,扣動了猝死的扳機。臨床上,猝死分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兩大類,其中心源性猝死佔猝死的70%-80%。 全文2003字,閱讀約需4分鐘 數據新聞編輯 李媛 新媒體設計 甲晨晨 校對 李立軍 《巴啦啦小魔仙》女主孫僑潞心梗猝死,年僅25歲;
  • 經常熬夜的人,若出現三個表現,或離猝死僅「一步之遙」
    熬夜是現在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不管是「996」也好,還是上的是夜班,對他們來說熬夜或許都是一種無可奈何的事情,即使想要改變也沒有辦法,只能趁著自己還年輕,身體還能扛得住,所以每天習慣性的熬夜,即使他們知道熬夜會導致自己的身體變差。
  • 結婚紀念日那天,老公猝死在賓館,這篇漫畫戳中了男人的軟肋!
    年輕人猝死的新聞一直屢見不鮮。工作壓力、生活壓力……種種原因導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得不熬夜晚睡,無法保證充足睡眠,加上長期久坐、飲食不規律等,猝死的概率越來越高。民進中央援引數據提案指出:我國每年死於心源性猝死的人數約有54.5萬!
  • 外賣員猝死怎麼辦?
    出品|三言財經作者|豐收前幾日,拼多多23歲女員工猝死的新聞曾牽動了不少人的心緒,但同樣的悲劇也在另一個家庭發生。在半個月前,餓了麼外賣騎手韓某偉倒在了配送途中。警方給出了最終調查結論:其死亡不屬於刑事案件,系猝死。
  • 「猝死」為何盯上年輕人?有什麼辦法能減少悲劇發生?
    編者按:年終歲末,年輕人猝死的新聞又見諸媒體,對此,我們除了痛心,也有疑問,為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猝死」盯上?有什麼辦法能減少悲劇的發生?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突發猝死?
  • 23歲年輕人猝死前的5分鐘,他的身體經歷了什麼?
    23歲年輕人猝死前的5分鐘,他的身體經歷了什麼? 2021-01-05 12: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騰訊醫典
  • 京阿尼縱火犯被捕 京都動畫:無話可說,被奪走的生命不會再回來了
    為了搶救他的生命,警方在第一時間將其送往京都市內的醫院進行救治。2天以後,警方又用直升機把青葉真司轉移到了治療水平更高的大阪府的某醫院。▲去年7月18日案發之前被攝像頭拍到的犯罪嫌疑人青葉真司(圖據《京都新聞》)去年8月,青葉真司已經脫離了昏迷狀態。在醫護人員叫他名字的時候,他能夠作出回應。
  • 某網際網路公司一名47歲男性在健身房外猝死
    19日晚,微博熱搜榜上的一個消息令人痛心,上海網際網路公司一名47歲員工意外猝死在公司健身房外。在健身中途或者剛結束後猝死的新聞屢見不鮮,記者在網上輸入「健身、猝死」相關關鍵詞,就能搜到相關資訊近16萬篇。運動本身應該給人帶來健康,但為什麼會給熱愛它的人帶來傷害?
  • 袁世凱57歲,只做了83天皇帝就猝死而亡,背後原因是什麼?
    後來袁世凱被維新派脅迫實施他們謀殺慈谿的計劃,所以他偽裝贊成變法,但是並沒有按計劃行事,而是暗中背棄維新派。因此他受到慈禧的寵信升為山東巡撫,1901年擔任北洋大臣後,逐漸掌握大權,成為北洋軍閥首領,權傾朝野。一直到1912年他竊取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職。1915年5月,袁世凱接受那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為了換取日本人的支持。1915年12月,袁世凱建立了中華帝國。
  • 拼多多回應員工凌晨加班猝死,工作已成生死局,員工賭命幹活
    拼多多23歲女性員工凌晨猝死事件可謂是2021年最勁爆的一件事情。在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只看到了她為人類生活帶來的便利,卻不知道在這背後是無數人辛勞的付出。996成為常態之時,有的人早已經透支掉了自己的生命。
  •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一篇文章3病例證實:電子遊戲可誘發猝死
    印度男孩連續「吃雞」6小時猝死,電子遊戲為什麼總是讓人慾罷不能;17歲學霸通宵玩遊戲:猝死10小時後被發現;玩遊戲引發猝死!12歲男生連打5小時遊戲後死亡;嘉定一小夥徹夜玩遊戲「猝死」,法醫勘察現場時「驚呆」;小夥熬夜玩遊戲到「癱瘓」年輕人已成猝死高發人群;……如果在搜尋引擎上敲兩個詞「猝死」和「遊戲」,就會跳出無數條這樣讓人痛心的新聞。為什麼會猝死?《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一篇文章中報導的3則病例可以一窺究竟。
  • 聽聽丨一個人猝死前,會有哪些先兆
    今晚我們來聊聊:一個人猝死前,會有哪些先兆。新年伊始,連續看到一些沉痛的新聞。《巴啦啦小魔仙》美琪的扮演者孫僑璐於跨年夜心梗猝死,年僅25歲。網上流傳著一張她的朋友圈截圖:凌晨2點還在熬夜喝酒。僅僅幾天後,一位23歲的拼多多員工,凌晨一點半,在下班路上暈倒猝死。猝死,成為了近幾年的網絡高頻詞。每年有近60萬人猝死,其中大多數是不超過35歲的年輕人。在一項關於猝死原因的調查顯示:90%的年輕人猝死、腦溢血、心肌梗塞都與熬夜有關。年輕人真的想熬麼?不得不熬啊。
  • 年輕人猝死背後,誰應反思?
    來源:半月談半月談評論員郝嫻宇最近,連續兩起年輕人猝死的消息引發社會關注。1月2日,曾出演過電視劇《巴啦啦小魔仙》的演員孫僑潞被曝因心梗猝死,年僅25歲;1月4日,拼多多一23歲女員工下班途中猝死。正值花季的生命驟然離世,令人扼腕,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