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她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等了許久,今年的電影院終於迎來了一部某種意義上的「大片」,作為從小就對蝙蝠俠著迷的筆者,這次也去支持了一下同世界的「神奇女俠」。這位英姿颯爽的小姐姐,顏值逆天,能打能抗,而這部電影看完之後,給我的感覺就是,所有的故事情節,都在給我們講一個道理:生命中的一切,其實都是等價交換。
關於愛情:借來的火,點不亮靈魂深處的光。
這部《神奇女俠1984》最吸引觀眾的點,或許便是黛安娜和史蒂夫的再續前緣。對於神奇女俠而言,人生中最溫馨的時刻,當然是兒時在天堂島時無憂無慮的生活,而人生中最懷念最讓她心動的時刻,應該便是《神奇女俠》第一部中和史蒂夫在一起的時候了吧。
這一次,黛安娜藉助許願石的力量,讓史蒂夫回到了身邊,而她要付出的代價,便是自己的神力。若她選擇日後成為一個普通的家庭主婦,和史蒂夫平平淡淡過完一生,這個代價她當然可以付出。但是,她不是普通的美國女孩,她更不能當一個普通女孩。而且她的愛人,也不會答應。
在危急關頭,在必須放棄自己的願望,重新獲得神力去拯救世界的時候,她當然會猶豫,當然不甘心。但史蒂夫告訴她:「我佔據的這個身體,其主人可能也是個好人啊。」
一句話,讓黛安娜下定了決心,和史蒂夫吻別,在到處都是人的街道,再次聚合自己強大的神力,越跑越快,身邊的景色都成為了虛影,當然,還有她心中永遠都不會放下的史蒂夫,也在她的身後,消失不見。
愛情,於茫茫人海中訪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但想要遇到和把握住自己的愛情,終究是需要付出代價的。付出時間陪伴,付出精力和財富,甚至是放棄自己的投身的事業,自己內心的堅持和原則,自己曾經的夢想。
而最無奈的事則是,即便你心甘情願地放棄,也未必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愛情,因為愛是一個人的事,而愛情,是兩個人的事啊,有時候你願意放棄,對方未必願意啊。就好像即便是黛安娜想要放棄自己的神力,史蒂夫也不願意,他更希望能拯救世界,幫助更多的人,即便是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何況只是他的愛情。
電影中的這對英雄夫婦放棄愛情的原因,令我們心生敬意,但現實生活中放棄愛情的原因,可能更多的是關於金錢財富,關於房產工作,關於家庭背景。想要擁有現實的愛情,需要自身
關於事業:風光的背後,多是滄桑和骯髒。
事業和家庭,真的好像坐在蹺蹺板的兩端,總有一端要犧牲掉,即便達到所謂的平衡,換個角度看,便是都沒有達到成功的頂點。影片中的大反派,那個怎麼看都讓我覺得在諷刺「川普」的麥克斯,直覺真是敏銳,一下就能把握住預言石這個重點,而且更讓人沒有預料到的是他的許願。
得到魚不如得到漁。他的願望,不是金錢美女,不是權力和力量,而是成為許願石,擁有許願石的力量。而隨著他一步一步熟悉和掌握這個力量,他想到了通過這個力量來利用他人,來為自己謀取利益,算計對手,算計員工,算計總統,算計天下人!甚至準備成為這個世界的神。他的事業,可謂達到了頂峰。
但是他在事業上的成就和順利,讓他不可避免地忽略了他的兒子,甚至是在算計天下人的時候,把自己的兒子也都算了進去。最後時刻,他的幡然醒悟,放棄成為許願石,回歸家庭生活,很可能也正是因為兒子的願望得嘗,他想要爸爸回來。
電影的表現有些過了,但是現實生活中,事業和家庭的矛盾,視乎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別的不說,孩子的上學,培優,需要的陪伴,對於一個在打拼事業的人來說,都是時間成本,一天只有24個小時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選擇了家庭,你就必須放棄其他,而最直接被影響的就是事業,當然,更別說旅遊,娛樂等等等等。
有時候,當有了孩子後,自己的人生就結束了,那個從前的自己就死了,活著的,變成了某人的家長,人生的一切,不再是為了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意願而拼搏,都變成了為了孩子。而這,又何嘗不是所謂的家庭美滿,所付出的代價。只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想付出這個代價,越來越多的人,後悔付出這個代價了。
關於人生:重生,並不意味著轉眼間就脫胎換骨。
你在生活中,有沒有一個特別羨慕的人,有沒有一個人讓你覺得,我要是像他一樣就好了。電影中的芭芭拉,她眼中的黛安娜就是那麼的完美,人漂亮,有能力,受歡迎。她也想變成黛安娜那樣的人,而且不論付出什麼代價,她都願意。於是,她成為了豹女。
在我看來,沒有什麼事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尤其是成為什麼樣的人,都需要時間的沉澱。你的氣質裡,藏著你讀過的書,看過的風景,愛過的人,改變,需要的是積年累月的沉澱。而這些沉澱,這些需要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就是我們普通人所需要付出的代價。
想要得到什麼,就要有等價的付出!
看完這部電影,我第一個想到的便是鋼之鍊金術師,世間的一切,都是等價的交換,想要得到什麼,可以先想想,自己為了得到那東西,願意付出什麼。為了財富,放棄自己的家人,放棄自己的娛樂,放棄自己的尊嚴,放棄自己的朋友,愛情,道義,健康。又或者,為了愛情而放棄自己的家庭,閨蜜朋友,財富尊嚴。如此這般,你可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