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不大,但已經是環衛線上有著二十多年履歷的老同志,多年來,鹽城市勞模、市環衛處公廁養護所副所長張騏驥用熱愛與敬業、堅韌與執著,詮釋著「勞動最光榮」。
1999年,剛剛20歲出頭的張騏驥帶著榮立三等功的榮譽從部隊退伍,走上環衛崗位。先後擔任垃圾清運工、環衛監察隊員、公廁養護所副所長。20多年來與垃圾糞便打交道,他不怕苦、不怕髒、不怕累,兢兢業業。先後榮獲市十佳城市美容師、市技術能手、鹽城市優秀共產黨員、鹽城市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一連串榮譽的背後,是成年累月的堅守和付出。
作為一名垃圾清運工,他起早貪黑,清運垃圾日產日清;作為一名環衛監察隊員,他跟蹤督查建築渣土規範清運,不辭辛勞;走上公廁養護所副所長崗位後,他更是率先垂範,以身作則。
放棄一個個節假日,幹著很多人不願意幹的髒活兒、苦活兒,張騏驥這位環衛一線的「老黃牛」,用默默奉獻換來城市的清潔和居民由衷的讚許。
2018年春節前,地毯廠宿舍的住戶們發現自家的抽水馬桶堵了,檢查後發現是化糞池滿溢了,急需掏抽,便焦急地向環衛處求援。接到消息後,顧不上外面下雨,又溼又冷,張騏驥第一時間帶著6名工友前往掏抽。
糞池口湧出的刺鼻氣味燻得人睜不開眼睛,剛開始工作很順利,到管道口時,細心的張騏驥發現,住戶家抽水馬桶不通,是由於管道老化,必須進行管道的處理,原本幾個小時就能完成的活兒,最終幹了整整一天。傍晚時分,化糞池全部疏通完畢,張騏驥帶著工友準備「撤離」,周邊居民紛紛挽留吃過晚飯再走。婉言謝過後,張騏驥一行人匆匆離開。
儘管沒有留下吃飯,但是居民的認可讓張騏驥和身邊的環衛人真切感受到工作的價值,被人需要,髒點累點值得。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環衛處公廁養護所根據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部署,積極落實臺城公共廁所以及公共區域的消殺工作,張騏驥就是這支隊伍的排頭兵。接過任務後,第一時間想方設法購置了消殺專用設備。在人手不變,工作量增加的情況下,他堅持每天帶隊到公共廁所,到復工復產的領勝、科森等重點企業,到市區內中小學和幼兒園,對公共區域進行消殺,至今沒有休息過一天。
在公廁養護所辦公室牆壁上張貼著的市區建成區公廁導視圖幾經更新,那是2016年剛任公廁養護所副所長後約莫半年時間,張騏驥交的一份特殊「作業」。
深知公廁養護有著「大學問」,上任後張騏驥便感到身上的擔子重了。為了儘快掌握新型公廁的管理維護技術,他買來維修方面的各類書籍「惡補」原理知識,憑著不懈努力,成為公廁維修「土專家」。同時,他還做起了有心人,利用一個多月時間,把自己的計算機技能靈活運用到基礎資料整理製作中,繪製了市區公廁導圖、道路保潔地形圖、病媒消殺分布圖等等,使之一目了然,為公廁養護工作提升了效率,推動著粗放保潔管理向精準精細保潔的過渡。
「公廁是城市的窗口之一,是衡量文明的重要標誌,更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改善廁所衛生狀況直接關係到大家的健康,關係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感受。」在張騏驥看來,這就是他和一群環衛人努力的意義所在。為了這份潔淨,他每天走街串巷檢查公廁,在市區122座公廁、136座單位廁所和1000多座住宅小區化糞池之間穿梭巡查,經常帶頭上陣,保潔消毒,嚴格對標,確保質量,常常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
記者:金莉莉
編輯:小小錢
您的建議,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