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人必須要懂的粵語金句,搞錯就麻煩大了!

2021-01-12 騰訊網

生活在廣州,沒兩句金句,怎麼出來混?所以,在街邊能聽到一些非常熟悉且親切的日常用語。這些金句,被廣泛應用於各種場合,精準地表達出了廣州人的情緒,十分受街坊們的歡迎!

粵語真的很好玩,當你了解、學會後,就會發現這種語言真的很有魅力!平時和人聊天,只用一句粵語金句表達,情緒、意思馬上到位!省力!

點擊播放 GIF 0.0M

說明:就是「一場空」的意思,形容希望落空。

解釋:由於粵語「空」、「兇」同音不吉利,所以「得場空」便避諱成「得個吉」。

例句:今晚等流星雨等咗成晚,點知得個吉,半粒流星都見唔到,流鶯就見到幾隻。

說明:表示對某事漠不關心的態度,意思是「管你那麼多」。

解釋:視乎說話的對象,可用「話之你」(第二人稱)或「話之佢」(第三人稱)

例句:話之你,唔好嘈住我上網!

說明:說好了去做,又不去做而令人受欺騙的行為。

解釋:「放飛機」相當於「爽約」。

例句:唔好提喇,佢又放飛機!

說明:老闆吩咐下屬趕工。

解釋:很多個形如「××聲」的詞都表示迅速,還可以用「嗱嗱臨」代替,意思相同。

例句:嗱嗱聲同我打呢份嘢出嚟。

說明:叫別人安靜,不要嘈鬧。

解釋:「嘈吵」一詞,粵語取前字「嘈」,普通話取後字「吵」,實際上表示相同意思。

例句:我睇緊書,你哋唔好嘈喧巴閉啦!(小羊上學時經常能聽到學霸這麼說~)

說明:闖禍或惹出了麻煩事,有種生動的講法叫「搞出個大頭佛」

解釋:「大頭佛」源於舞獅習俗,由於後面常跟著一大幫敲鑼打鼓的人,因此被比喻為一堆麻煩事。

例句:阿頭唔易做,派津貼都差啲派出個大頭佛。

說明:為了應付某些事情而做個樣子。

解釋:在「系噉意」中,「意」要轉調讀成「椅」。

例句:外母煮嘅餸好難食,我系噉意扒咗兩啖飯就算數。

說明:形容很糟糕的情況

解釋:粵語的「弊」本身就是糟糕的意思。

例句:弊傢伙,唔記得帶鎖匙添!(大頭蝦們可能經常會講這句話~)

說明:「說大話」在粵語中有一個特別的俗語,氣勢上比「吹牛」更厲害

解釋:很多人寫成「車大炮」,其實本字為「扯大奅」,不過現在「車」已衍生出「胡亂說話」的意思了,類似北方話的「侃」,例如「車天車地」,因此寫成「車大奅」也可。

例句:呢個人專車大奅,信唔過嘅。

說明:不同意別人說的話

解釋:「你鋪話法」實際上是「你鋪話法要戒喇」的省略形式,用於完全否定對方的觀點,意思是「你這種說法不對」或」你不能這樣說」。

說明:形容顯而易見的事情

解釋:這個俗語中,〔車〕讀〔居〕音,而不讀〔ce1〕音。

說明:若覺得對方要求過分,貪得無厭,就可以對他使用這句俗語

解釋:這個俗語也是出自象棋,所以「車」也是讀「居」,其中的「人」字可以替換成第一人稱的「我」。意思和用法相近的表達方式還有「你唔好去搶?」

說明:描述一種非常順利的情況。

解釋:甘蔗很直(粵語的「掂」有直的意思),也很甜(粵語「甜」、「掂」近音),因此甘蔗很「掂」。

例句:今年運程掂過碌蔗。(今年高考小羊見識到了各種生動的「掂過碌蔗」!)

說明:別人吵架時,勸籲別人停止爭吵。

解釋:所謂「一人少句」,就是「每個人都少說一句」,就是叫大家停口。

例句:大家一人少句啦,相嗌唔好口啊。

說明:形容事物過長而令人生厭

解釋:「卵」在粵語叫做「春」,據說水蛇的卵連成一條相當長,所以「水蛇春咁長」比喻冗長且令人生厭的東西,有時可用「又長又臭」代替。

例句:嗰個領導講話水蛇春咁長,有成半人瞓著咗。

說明:形容寵壞了的孩子,粵語也有獨特的俗語去表達。

解釋:大頭菜的菜莖是軟的,那些種壞了的,手感就會很硬,就叫「生骨」。粵語裡面,「種」「縱」同音,所以生骨大頭菜形容被縱壞(慣壞)了而品行不佳的孩子。

例句:呢個細路真系生骨大頭菜,屋企所有大人都遷就曬佢。

說明:危急形勢下採用非常規的應對辦法

解釋:「事急馬行田」源自象棋,指形勢危急時馬走田字,而不按規矩走日子。

例句:照衝過去啦,事急馬行田啊,有咩後果我負責!

說明:被某人長時間纏繞後,對其表示無奈和厭煩

解釋:米是生活必需品,人們固然害怕米價升高,但若害怕某人的程度甚於害怕米貴,那就說明他很可怕了。

例句:我怕咗你先怕米貴,最後幫埋你呢次,以後唔好再嚟煩我!

說明:不屑於與對方爭吵。

解釋:這是一個生動的表達,說明與對方爭吵的價值還不如自己肚內的一口暖氣。

例句:同佢嘈都嘥氣啦,不如留返啖氣暖下肚。

說明:用於有人不停嘴的說些你不感興趣的內容,你想叫他閉嘴。

解釋:傳說是拜山時說話百無禁忌,什麼都可以講,所以有「有嘢留返拜山先講」的說法。

例句:我宜家唔得閒聽你講嘢,有嘢留返拜山先講啦。

這些粵語金句,大家平時用得最多的是哪個?歡迎評論補充哦~

羊城晚報微生活是《羊城晚報》全媒體集群的主要成員,專注於挖掘有趣好玩美味的廣州。關注廣州本土生活,宣揚特色廣府文化,傳播羊城正能量,讓你的生活不再單調!

相關焦點

  • 我喺廣州人,我識講粵語!
    2跟廣東人聊天不用太認真 其實有時候跟廣州人聊天他們真是隨便說說而已沒必要這麼認真!這些金句都是超經典的老友之間都會這麼講!>做事可以手速快但必須心思縝密!人頭飯、煲仔飯、油炸鬼...大家都見怪不怪了現在我要跟大家澄清一下廣東人真不吃這些東西!
  • 這些粵語不要搞錯啦!
    這些粵語不要搞錯啦! 都說食在廣東 廣東飲食文化博大精深 其中就少不了 粵語在廣東人吃貨史的身影
  • 李健廣州開唱化身貓系暖男 首唱陳百強粵語經典
    不但化身貓系暖男,與粉絲分享人生感悟,還變身段子手,頻爆金句,全場觀眾在男神的歌聲裡忘卻了寒冬。不僅李健2015年的巡演場場爆滿一票難求,2016的全球巡演也已經全面啟動。廣州站一票難求聽友現場收大禮作為此次李健巡演的年末收官之站,廣州站預售當天,近九成的門票被預訂完,沒等到開票就已全部售罄。
  • 這27個粵語暗號,懂5個以上才是地道廣東人
    2021-01-14 08:09:29 來源: 懂生活帝 舉報
  • 為何有的正宗廣州人也不能把粵語說得很流利?那還算是廣州人嗎?
    首先,何為正宗廣州人?正宗的至少要三代都是生在廣州,長在廣州。看看現在有多少廣州人是符合這個的。如果在家都是講半鹹不淡的廣州話或者家鄉話,那他們哪裡會講正宗的廣州話。當然,也不排除部分人在家不講廣州話,但是也能有一口流利的廣州話。不會使用英語的美國移民並不會改變美國以英語作為通用語的現實,而且第一代移民不會,不等於第二代第三代不會。簡單拿美國作為例子,並不足以說明廣州人以語言作為身份認同正確與否。
  • 你知道廣州人基本都是來自哪裡的嗎?難道粵語的發源地不是廣州?
    (唐宋之前的廣州移民)粵語(廣州話)在兩廣又稱為白話,一說到粵語發源地很多人第一時間可能就會想到廣州,其實它發源和成型於廣信城及廣州兩地的交互影響。廣信城即今天廣西梧州、廣東封開一帶。由此可見粵語就是秦與西東漢時期中原人與當地人長期民族交往和民族融合形成的語言融合的結果。之所以會認為廣州是粵語的發源地,是因為三國後期嶺南中心又逐步移到廣州,廣信地區的土著(百越)和中原人口也開始由廣信向番禺(廣州)地區大規模遷移,這段時間也形成了早期的廣州人的底蘊。
  • 保護粵語呼聲越來越高,有人建議恢復粵語教學,可行嗎?
    《廣東網友:保護粵語迫在眉睫》這是最近出現在中國政協網的一篇文章!同時,最近還有廣州人大代表建議恢復粵語授課,這樣的聲音越來越多!粵語,作為我國一種歷史悠久的語言,隨著普通話的慢慢普及,現在講粵語的人群已經越來越少。網上有人做過《6-20歲能夠熟練使用方言人群比例》的調查,數據顯示廣州已經有約30%的年輕人不會講粵語!從而出現了很多父母會講粵語,但小孩卻不會講粵語的現象,甚至還有部分學校不允許學生之間的交流使用粵語。廣東已經慢慢失去講粵語的環境!
  • TVB港劇粵語的搞笑梗,金句頻出,押韻又順口,廣東話的精髓
    TVB港劇粵語的搞笑梗,金句頻出,押韻又順口,廣東話的精髓 經典金句
  • 在廣州,怎樣用粵語不帶一個髒字和別人鬥嘴?!
    小羊一個朋友來廣州幾年粵語沒學幾句但這些話卻說得很溜!「頂你個肺啊!」小羊告訴你一個小秘密廣州人鬥嘴可以一個髒字都不帶!作為廣州人,一定聽過媽媽說:生舊叉燒都好過生你!造個句:同你一齊食飯,次次你都做菠蘿雞level升級打怪級茂裡茂裡是英語mullion的粵語音譯指代一個人像根柱呆呆地站著,形容人傻比如有些人就是一直聽不懂人話
  • 《粵語童謠要維權》後續報導:讀者頗大反響
    南都記者 朱燕霞 實習生 黃丹婷  上周三南方都市報刊出「香港兒歌之父」韋然的獨家專訪(詳見本報5月25日B03- 04版),很少被提及的粵語童謠再次進入大眾視野,勾起不少人對孩童時代所唱歌謠的懷念。自報導刊出後,韋然這位創作人身份重新被認知,耳熟能詳的粵語童謠也令不少人倍感親切,在網上引起很大迴響。
  • TVB港劇粵語的搞笑梗,金句頻出,押韻又順口,廣東話的幽默(4)
    TVB港劇粵語的搞笑梗,金句頻出,押韻又順口,廣東話的幽默(4) 1、蟲草水鴨湯,滋補又健康 2、家有千兩斤,不如一日賺一蚊 3、小數怕長計,慳錢最實際 4、人到中年
  • 宜家啲廣州人,已經無幾個知道70、80年代流行的粵語用詞……
    誰又會猜到,連詞語都可以更新那麼快那些年我們不知道的粵語意思七八十年代到現在大至環境,細至行為語言廣州都發生了不少變化所以用詞的變化也跟隨著生活變化「曬命」以前一說「曬命」其實就是說要去睡覺了而現在,更多意思是「炫耀」比如話:
  • 粵語相聲擬列入廣州越秀區非遺項目!
    必點廣式小吃燒賣布拉腸 廣州人愛「飲早茶」,廣式燒賣則是必點的小吃之一。 粵語相聲 北方相聲本土化,廣東人都中意睇 粵語相聲源於北方相聲,發展於上世紀50年代,是中國相聲中最大的一支方言相聲流派。著名粵語相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黃俊英可謂是給觀眾帶來了數不清的歡樂。
  • 廣州人真系好中意講倒裝句!「吔屎啦,梁非凡」
    是因為廣州人的粵語更接近於古漢語 就是課本裡的文言文比如:「何陋之有」 《陋室銘》按照現在漢語的正常句式應該是:有何漏之
  • 「憑什麼,粵語呢?」
    對於以粵語為母語的深圳人來說,看到第一個消息已經坐不住了:「憑什麼?!」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廣州老大哥完成了一記漂亮的補刀。「深圳不保育粵語就算了,甚至要優先全民推廣英語?」
  • 粵語廣播不再依賴傳統電臺,酷狗也能暢聽廣州交通電臺王牌節目
    11月21日,酷狗音樂與廣州交通電臺FM106.1「同聲同氣,IN粵計劃」在第十八屆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潮玩車墟」展區上正式啟動。廣州交通電臺總監黃健偉、酷狗音樂電臺項目總監劉佳澤出席活動,宣布雙方達成戰略合作關係,並共同發布酷狗電臺粵語社區。
  • 廣西說粵語「最地道」城市,廣州人都「分不清」,你知道是哪裡嗎
    廣西說粵語「最地道」城市,廣州人都「分不清」,你知道是哪裡嗎白話是粵語的俗稱,住在廣東地區兩和廣東人民宣布廣東,清朝以前,廣東、廣西和粵東、粵西指「白話文(廣東)的廣東省和廣西,公然(廣東)的地區——廣東、廣西、香港、澳門、海南、澳門居民和海外華僑的兩個公開
  • 廣州作為一線城市,為什麼還有很多公司都強調說粵語呢,來看看
    老三區是指越秀區、荔灣區、海珠區, 其中越秀是昔日的東山,這一面充滿了達官貴人,今天越秀區也是許多政府機關、歷史文化景觀所處的地方,可以說是廣州的政治文化中心, 荔灣在地理上離佛山很近,這裡是以前的西關,這一片商人比較多,很多有名的小吃,如研缽餅、碗翅、小菜粥都發生在這裡, 隨著外來人口的增加
  • 這位講粵語的非洲醫生,畢業於中大,執醫廣州17年
    他在中國生活了30年,會講法語、英語、普通話、粵語,熱愛中國武術和中國美食,娶了一名中國太太,他覺得中國就是自己的第二故鄉,自己就是半個中國人。近日,記者採訪了這位非洲醫生在中國的故事。「自己就是半個中國人」1990年,傑西受哥哥影響從非洲加彭來到中國北京,學習中文。
  • 盧海鵬和黃霑,同樣是1941年出生在廣州西關的粵語文化藝術家
    在香港娛樂圈當中,有兩位粵語文化博大精深的人,他們在粵語的問候藝術方面的造詣都十分高深。其中一位便是被譽為香港扮嘢天王的盧海鵬,另外一位更是香港大名鼎鼎的四大才子之一黃霑。他們都同樣是1941年出生,同樣出生在廣州西關,盧海鵬生在廣州西關逢源北街,而黃霑生在廣州西關寶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