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父親這個詞,人們總喜歡用父愛如山這樣的字眼來形容,不同於母愛的細膩濃烈,他們的愛往往是含蓄內斂的,並且時常伴隨著嚴厲,當我們一天天長大成人,才逐漸理解了這份默默付出背後所飽含的深情。
但當這個父親的角色和正常人不太一樣時,這份「如山」一般的愛又該如何去表達呢?
《我是山姆》講述的便是這樣一位有智力障礙的父親與聰明女兒之間的故事。在星巴克做臨時工的山姆只有7歲的智商,一次偶然收留的流浪女使他成為一名父親。
因為最喜歡披頭四樂隊的那首《天空中擁有鑽石的露西》,所以給剛出生的女兒起名露西。露西一出生母親便拋下她不辭而別,從此山姆開始了手忙腳亂的新手奶爸生活。
在好心的鄰居和一群同樣有智力障礙的朋友幫助下,露西漸漸長大。六歲的露西智商已經超過山姆,她的兒童讀本爸爸逐漸開始看不懂了,為了不讓山姆傷心,露西故意遷就著他的智商水平。
這對父女逐漸引起了社會工作者的注意,山姆的智商被判定為不足以撫養好女兒,七歲生日宴上的露西被福利機構帶走,並交給一對夫妻撫養,失去女兒的山姆決定聘請律師奪回撫養權。
一開始沒打算接手的律師麗塔因為同事的激將法,決定免費幫出不起律師費的山姆打官司,在不斷的接觸中,麗塔逐漸被山姆對女兒真摯的愛所打動,受到感染的女律師也重新理清了自己生活的重心,修復了與兒子之間的關係。
最終山姆贏回了撫養權,為了讓女兒有個更好的成長環境,山姆請求養母一家共同撫養,算是一個非常完美的happy ending了。
作為一部描寫父愛與教育題材的電影,《我是山姆》能在影壇長盛不衰,除了演員們形象生動的表現力,鏡頭中很多溫暖治癒的小細節之外,我想更多是因為它在打動我們的同時,也讓我們這些」聰明的」大人們明白:在與孩子們的相處中,什麼才是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愛、耐心、傾聽與陪伴。
山姆雖然智力有障礙,但對女兒有著最真摯純粹的愛。從新手奶爸的手忙腳亂到露西逐漸長大之後每天的陪讀、蕩鞦韆、逛公園、參加家長會,從未缺席過露西的成長過程。雖然認知能力有限,但對於女兒十萬個為什麼的花式提問都很努力的解答,並且以此為樂極其有耐心。
現在的很多父母非常愛孩子,寧願自己省吃儉用物質上也要最大程度的滿足孩子,吃穿用度要是最好的,報起各種昂貴的補習班來眼也不眨,但在工作生活之餘,卻常常因為忙、累、沒耐心從而忽略了與孩子的相處。扔個手機給孩子玩就當作陪伴,或者直接丟給爺爺奶奶當甩手掌柜,久而久之親子關係也會受到影響。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是陪伴,顯然山姆做的比很多正常的父親還要好。
片中露西的同學泰納爸爸與山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現實生活中類似的場景並不少見,很多父母不允許孩子失敗,對於孩子一點點的表現不好便失望訓斥,他們只關注自己想要的,而不考慮是不是孩子需要的。適度放下過高的期待,像山姆一樣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用溫和的方式化解孩子的「失誤」,反而效果會好的多。
影片中除了親情的部分,山姆與同伴們之間純真的友情也讓我們感動。逛街時露西選中一雙十幾美元的鞋子,急壞了錢不夠的山姆,小夥伴們很自然的你兩塊他三塊的集資夠了買鞋子的錢,這個場面讓售貨員小哥也有一絲驚訝,最後每個人拎著一隻贈品氣球排成一條線走回家,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每個人發自內心的快樂。
所以我們就能更理解為什麼山姆總在第一時間為那些哭泣的人獻上擁抱,因為他們就是這樣的一群人,雖然智商有障礙,但絲毫不影響為他人著想助人為樂的心。
電影史上以類似題材拍攝的影片不少,類似於大家所熟悉的《阿甘正傳》、《雨人》等等,可能正是因為這種特殊的群體,他們的故事往往會帶給我們更大的感動。「我想,所有的父母肯定都有困惑和沮喪的時候。這個星球上所有的父母,不論是否殘疾,都要面對這個問題。而殘疾人父母的故事能從一個獨特的角度表現人們如何應付這些挑戰。」面對每一個「挑戰」,其實沒有那麼多的技巧,不妨學學那個笨笨的山姆。
不光是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映照到我們與父母、以及友情與愛情上皆是相通的道理。從今天起推掉不必要的聚會應酬,抽出一點點刷手機追劇的時間,真誠關照我們愛的每個人,給父母、孩子、朋友更多的陪伴,相信你會擁有更加美好的情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