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每年放映42000多場農村電影 數量居全省第二

2020-11-28 中國金華網

11月20日上午,由金華市新農村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主辦的農村電影放映技術培訓會議在市區江南會商務賓館舉行,邀請了北京聯眾匯達科技高級工程師李連發為我市農村電影放映員授課。我們注意到,參加培訓的100多名放映員中,絕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不少甚至已滿頭白髮。

數據顯示,目前我市共有232支農村放映隊、280多名從業人員,每年放映42000多場農村公益電影,放映量位列全省第二。

只是,隨著時代潮流轉變,願意加入農村電影放映員隊伍的年輕人越來越少。正如露天大屏幕前一老一小為主的觀眾群體,大屏幕後,也是已進入中老年的放映員們在日復一日地堅守,年紀最大的已超過70歲。

70歲的老羅放了48年農村電影

沒事時,老羅總喜歡拿出放映機來搗鼓,給鏡頭擦擦灰,調整一下清晰度、光亮度和色彩,再小心翼翼地裝回去……對於這些陪伴他多年的「老夥伴」,他總是照顧有加。因為設備保養得好,經驗豐富,老羅放映的電影質量很高,故障率很低,受到過國家、省、市、區等各級多次表彰,榮譽證書裝了一大包。

老羅大名羅榮沼,是婺城區羅店鎮羅大門村人,今年正好70周歲。1973年,根據要求,每個區(當時的金華縣共有8個區)都要成立一支電影隊,23歲的他被選中,經過培訓後,從鹿田水庫的會計成為放映隊的隊長,負責羅店和竹馬的農村電影放映。

放露天電影是個辛苦活。夏天熱,冬天冷,遇到突如其來的傾盆大雨,常會被淋個透心涼。還有各種各樣的放映設備,幕布、喇叭、電源,以及又笨又重的放映機,老羅把它們滿滿當當地放進一輛電動三輪車裡,挨個村子跑。近一點的20多分鐘就能到,遠一點的光路上就要花費近一個小時。

「那時候沒網絡沒電視,只有廣播,各項政策都要通過電影來宣傳,一支小小的電影隊,相當於現在一個電視臺。」 雖然辛苦,但老羅自豪:白天學習各項方針政策,再將它們一一或寫或畫在玻璃片上,晚上電影正片放映之前通過幻燈片一張一張地放給村民看。計劃生育、消防安全、興修水利、農業植保……不同時期不同的重點,每次20分鐘左右,是放電影前的必經步驟。

當然,自豪還來自觀眾們的熱情。「那時羅店區8個公社,天天晚上放電影,但村民就是百看不厭,不光本村的來看,旁邊村的就算跑二三十裡路也會趕過來看,一場電影至少幾百人。」每當回憶當年的盛況,老羅滿是皺紋的臉總是笑成一朵花:《英雄兒女》《南徵北戰》《地道戰》《智取威虎山》……這些都是當年最受歡迎的片子,經常需要「跑片」,也就是一部片子幾個村子同一天裡輪流放,這裡放完馬上送去另一個村,「那時沒自行車更沒汽車,全靠兩條腿走,真的是『跑』。」

從第一個村輪到最後一個村,中間往往間隔好幾個小時。「但就算等到天亮,後面村子的村民也都等著,就是這麼執著,還有的人一路跟著我們看到底,從第一個村看到最後一個村,一直到我們收工回家他才回家。」

老羅稱那段時光為激情燃燒的歲月,白天黑夜連軸轉,絲毫感覺不到辛苦。也是因為放電影這件事,他結識了自己的妻子,是當時為數不多的女放映員之一。後來有了兒子,從初中畢業開始,也跟著老羅夫妻倆一起放農村電影,一家三口成了真正的「放映員之家」。

轉眼幾十年,電影技術不斷升級。電影光源從白熾燈一步步升級到氙燈,擴音器從電子管變成集成電路,放映機從膠片機到數字機,用老羅的話說是「現在的露天電影,清晰得連臉上的鬍子都看得清」。可是,看露天電影的人卻不斷在變少,有時候,一場只有幾十個人。

只有老羅沒變,一直堅守著農村電影,一年要放映300多場。為了把更多人從手機、電視前拉回到露天大屏幕前,他想了很多辦法,努力提高放映質量,降低故障率,並儘量選村民喜歡的,比如關於科學種植水果蔬菜和花木的科教影片。

問及為何70歲高齡了還在堅持,老羅說一是自己打心眼裡喜歡,二是一份割捨不掉的情懷。「以前才桌子那麼高、跟在我屁股後面看我放電影的小孩子都成爺爺奶奶了,現在又帶著他們的孫子孫女來看我放的電影。」老羅說,幾十年下來,他和村民們全都成了熟人,每次進村放映,一聲親切的「老羅你來啦」總是讓他無比滿足。「現在的年輕人很多不愛幹這行,但我們這批從小看露天電影長大的人心裡對它都有感情,有的人已經從爺爺輩傳到孫子輩,第三代了,也還在堅持。」

「明年準備交班了,但只要有需要,我隨時可以繼續出去放映。」說這話的老羅,一點都看不出已經古來稀的樣子。

省市兩級積極規範扶持,期待農村電影市場再現活力

「隨著智慧型手機、網絡的普及,近年來,農村電影市場觀眾的流失越來越嚴重,這已成為普遍現象。」金華市新農村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一江認為,放映和觀影條件的簡陋限制了片源的選擇,以致目前農村電影市場依然以老片源為主,這是觀眾流失的最主要原因。而市場的不景氣也在無形中阻礙了放映員隊伍年輕血液的注入。

我們了解到,為增強農村電影市場生命力,我省日前發布徵求意見稿稱,要求優化片源結構,農村電影片源選擇中,城市院線上映不超過2年的國產新片須佔1/3、商業影片採購比例不低於50%。同時,鼓勵農村電影放映利用當地文化禮堂等室內固定場所,提高放映效果、觀影質量和安全係數。此外,將引入第三方考核機構,利用暗訪、書面調查等形式對農村電影放映質量進行監管考核。

「接下來,我市將積極推動農村電影運營模式轉型升級,加強農村電影放映場所建設,推動農村電影放映規範化、制度化、長效化。」市委宣傳部電影處相關人員表示,我省對3個廳200座以上鄉鎮首家影院補助60萬元,我市也計劃出臺相應補助政策,扶持農村電影放映市場。

相關焦點

  • 河南新華農村數字電影院線堅持農村公益電影放映
    、科教片等公益電影14萬多場次,觀眾達上億人次,為農民群眾源源不斷輸送精神食糧,走出了一條新形勢下農村公益電影放映的新路子。公司認真做好農村公益場次電影放映的落實工作,緊緊抓住開封市祥符區被確定為全國農村數字電影放映改革發展試點的機遇,在全區建成了以河南新華農村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為龍頭,各鄉鎮為重點,各行政村為基點的農村數字電影放映網絡,讓祥符區的15個鄉鎮、336個行政村的群眾足不出村,就能每月看上一場免費的數字電影。5年來,共放映數字電影2.1萬多場,觀眾達1800多萬人次。
  • 【圍觀】肥西縣農村電影放映工作獲全國表彰
    2017年完成3400餘場,2018年度3660場,2019年已完成放映農村公益電影3800多場,已超年度放映任務700多場。村(社區)公益電影放映覆蓋率100%,年放映國產新片率70%以上,從未發生違規放映行為。
  • 河南新華農村數字電影院線堅持農村公益電影放映——把大銀幕送到...
    近年來,河南新華農村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堅持公益電影放映,深入基層,貼近群眾,按照「市場運作、企業經營、政府購買、群眾受惠」的發展思路,積極探索農村電影改革發展新模式,共放映故事片、科教片等公益電影14萬多場次,觀眾達上億人次,為農民群眾源源不斷輸送精神食糧,走出了一條新形勢下農村公益電影放映的新路子。
  • 公益電影+主題放映 雲南建水縣全年放映2684場農村電影
    2020年,雲南建水縣農村電影發行管理站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給放映工作帶來的影響,採取「公益電影+主題放映」模式,嚴格按照「場所消毒、測溫掃碼」的放映要求,認真作好疫情影響下電影放映的「後半篇文章」,全年共放映2684場,其中科教片1155
  • 莒南縣:電影公司圓滿完成2020年農村公益電影放映任務
    莒南縣:電影公司圓滿完成2020年農村公益電影放映任務2020-11-242020年度,莒南縣公益電影放映工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招標確定莒南縣電影公司承擔全縣735個村居(社區)「一村一月一場電影」的放映任務。
  • 「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公益電影主題放映活動啟動
    中宣部電影數字節目管理中心、省委宣傳部、省扶貧辦、珠江電影集團等單位有關負責同志,省直單位駐村扶貧幹部,省內各農村電影院線公司和發行放映單位負責人,大陂村村民等200餘人參加啟動儀式。主辦方供圖  近年來,我省電影工作者深入農村、紮根人民,推出了一大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三農」題材電影精品,每年放映了超過26萬場的農村公益電影,還組織開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公益電影主題放映活動,進一步豐富了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了公益電影放映多點覆蓋的格局。
  • 在流動放映中堅守初心使命
    近年來,青海省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工作堅持圍繞重大主題宣傳,結合重要時間節點,滿足群眾觀影需求,每年為全省4169個行政村及100多個寺院放映電影5萬餘場次,用放映覆蓋率100%的「辛苦指數」提升高原廣大農牧民群眾的「幸福指數」,探索出了一條具有青海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務新路徑。
  • 壩壩電影回歸 四川瀘州江陽區1056場公益放映電影將陸續走入田間地頭
    電影銀幕已經拉開,音響也已調試完畢,放映設備已就位——2020年江陽區農村電影公益放映恢復了。據江陽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李蕭麟介紹,與往年相比,由於疫情關係,今年露天放映的啟動已經延期了六個月,但從這段時間開始,江陽區5個放映隊將分片走入各村鎮,把今年落下的時間給搶回來,給農村觀眾提供更優質的公益電影放映。
  • 2020 年佛山市農村電影公益放映任務為3924 場次
    佛山日報訊 記者黃鶴婷報導:2020 年佛山市農村電影公益放映活動即將開啟,今年佛山市農村電影公益放映任務為3924 場次,重點放映影片為《夢想之城》《變化中的中國》《刑場上的婚禮》等。
  • 今天,我市「智多張西」模式在這場全省會議上推廣
    8月16到17日,全省美麗鄉村夜經濟推進會暨扶貧辦主任培訓班在溫州市永嘉縣舉行。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王通林、副廳長劉嬪珺等出席。各市、縣(市、區)扶貧辦主任、農業農村局局長等參加。   在17日的全省扶貧辦主任培訓班上,我市柯城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鄭晨義作「『智多張西』項目介紹暨鄉村振興示範點建設經驗分享」,從「項目背景、項目概要、項目初步成果」和與會對象分享我市「智多張西」項目的做法和成效。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農村電影公益放映轉型升級 南京32座鄉鎮...
    只是,進入寒冬,在室外看露天電影已經吃不消,怎麼辦?遇上下雨大風,露天電影不適合放映,怎麼辦?隨著南京農村電影公益放映轉型升級的推進,一座座鄉鎮影院拔地而起,將精準解決這些問題。每年放映農村公益電影7500場,年觀影超75萬人次 2017年以來,南京市連續三年電影票房收入位居全國城市票房排行榜前十名。
  • 花山區全面完成2020年農村公益電影放映任務
    2020年,花山區繼續嚴格按照為民辦實事的工作目標,採取多項措施強化責任,健全制度,狠抓落實,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目前,提前超額完成了省、市下達的放映任務。一是制定《花山區2020年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工作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和工作要求;二是年初和放映單位籤訂放映協議,對放映質量、數量提出明確要求;三是注重運用放映監管平臺,對放映隊放映情況進行實時查看,特別是在疫情復工後,區文旅體局派專人到現場對放映情況、疫情防控、防控物品等進行了督查;四是結合農村公益電影放映,開展「全民行動抗擊新型肺炎疫情」宣傳活動,「花山區文化季
  • 省會全年放映公益電影52964場 優秀國產片豐富城鄉群眾生活
    原標題:省會全年放映公益電影52964場 優秀國產片豐富城鄉群眾生活   日前,隨著無極縣西小鎮村和高邑縣東林村最後一場公益電影放映的結束,省會2020年
  • 我市加快體育強市建設
    我市以亞運會、省運會籌備為契機,加快體育強市建設,提升城市競爭力,為推進都市區建設、加快浙中崛起增添強勁動力。「十三五」期間,金華體育積極挖掘打造諸多特色亮點。成功入選首批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去年8月22日,國家體育總局公布首批試點城市名單,全國僅40個城市,我市成功入選。中國·長三角體育博覽會首次落戶金華並將連續三年在我市舉行,這是我市首次承辦高規格的體育會展。
  • 錦州老兵24年自籌100多萬 義務放映電影6000多場
    說話的是錦州老兵義務電影放映隊的隊長劉成金,今年已經70歲了。因為疫情的關係,放映隊的工作暫停了一段時間,隨著疫情的不斷好轉,最近放映隊接到的邀請也在逐漸增多。為了放映這場電影,劉成金和他的7名夥伴,開車3個多小時從錦州趕到了瀋陽,電影散場後他們還要驅車返回,不在當地吃住,為的是不給大夥添麻煩。
  • 全區農村電影公益放映設備實現更新升級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部署,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全區農村電影公益放映工作,持續提升公益電影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在2019年已採購發放174套農村電影公益放映設備的基礎上,於2020年繼續安排800多萬元專項經費
  • 山東省安丘市:農村公益電影標準化放映惠民更親民
    光明日報記者 趙秋麗 馮帆  夜色降臨,山東濰坊安丘市石埠子鎮崖頭村的村民三五成群,說說笑笑地來到村委大院由閒置倉庫改造成的「電影院」,等待著電影的放映。一流的音響效果,一流的數字畫面,一流的影片質量——安丘農村公益電影啟動標準化放映以來,受到越來越多農村百姓的歡迎。
  • 我市四月MEI指數得分位列全省第三
    昨日,記者在全市「爭先創優」行動作戰指揮部工作例會上獲悉,我市4月份MEI指數得分為86.65分,位列全省第三位,是全省首批獲得獎勵的三個地級市之一,為確保實現「二季紅、半年正、全年勝」打下了堅實基礎。
  • 西雙版納州率先完成2020年度農村電影公益放映任務
    西雙版納州率先完成2020年度農村電影公益放映任務 2020-12-16 1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市1-2月經濟運行情況公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全省第二
    近日,市統計局公布了我市1-2月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企業正常生產時間比往年少10天左右,我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全省第二,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全省第三。貴州梅嶺電源公司也恢復生產,並生產出了合格的、符合航天等行業需求的設備……數據顯示,1-2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雖同比下降,但增速排名全省第二。並且,部分企業並未止步於原定生產任務。隨著復工復產的開展,部分企業開始提升投資力度,以提高生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