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大詩人劉禹錫性格剛毅,這十首詩境界高揚,含有濃厚的哲理

2020-12-16 刺蝟讀書

中山靖王的後代中,有兩位如雷貫耳的名字。其一是三國時期的政治家劉備,其二是唐中期的大詩人劉禹錫。後者被冠以「詩豪」的稱號,他在中唐與「韓孟」、「元白」分庭抗禮。劉禹錫的詩含蓄自然,境界高揚,尤其山水詩極有特色,半虛半實,每一首都是詩壇佳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劉禹錫的十首詩,體會文字背後詩人高揚的內心力量以及詩文中的哲理思想。

幼年時期,劉禹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他既聰明又勤奮,能吟詩作賦,在親朋好友間備受稱讚,後得到著名詩僧皎然、靈澈的指點,寫詩能力突飛猛進。成年後,劉禹錫遊學長安和洛陽,與柳宗元同年中榜走上仕途之路。不過他的仕途之路並非一路平坦,宦海沉浮,屢遭貶謫,在他的大量詩篇中有不少關於遷謫詩作。不過這些遷謫詩作與屈原遷謫詩作帶有明顯的「怨憤」不同的是,劉禹錫打破傳統,以豪壯超邁的詩風打破遷謫文學的騷怨傳統,讓遷謫詩具備豪健向上的新風貌。

唐詩發展浪潮由盛唐瀉入中唐後,最具影響的是「元白」和「韓孟」詩派。前者以平易通俗見長,後者以奇險怪僻見長。而劉禹錫像是時代的異類,是中唐詩壇的一支異軍,獨立於「元白」和「韓孟」詩派之外,另闢蹊徑,卓爾不群,通過自己的獨特魅力引吭高歌,贏得世人的刮目相看。

在詩歌內容方面,劉禹錫通過不停的辛勤耕耘,使詩歌題材大有突破。他描寫農民勞動的場景,將勞動場景形象、活潑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表現出農民熱情勞動生活的積極態度,而不是盛唐眾多詩人所表達的那種對閒適生活嚮往的思想,可以說劉禹錫的此類詩作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未曾涉獵的。

對巴蜀風情與人民風俗描繪也是獨樹一幟的,被當地風情所感,取材新鮮獨到。他的那首舉世名作《竹枝詞》,模仿屈原的《九歌》而作,並以民歌的形式,將勞動人民的生活描繪成一幅真實鮮明的風俗畫卷,讓詩人忘卻被貶的痛苦,處處顯示出對淳樸民風的喜愛與讚美,每一詩句均表現詩人濃濃的抒情意蘊。這首《竹枝詞》偉大之處不僅是一首偉大的詩作,還是後世民俗研究的重要史料。

詠史詩也很有特色,題材較之前人更加廣泛。劉禹錫是繼杜甫之後,將「懷古」、「述古」、「覽古」的方向,評論史事,抒發感慨,取材非常廣泛,藉機對古人針砭時弊,諷刺現實的頑疾,並暗示當下以此借鑑。「詠物」詩延展了敘事功能,創造了詠物寓言詩的新形式。

整體來講,劉禹錫的詩簡潔明快,風情俊爽,有一種哲人的睿智和詩人的摯情,極富藝術張力,這與他性格剛毅的性格息息相關。他屢次被貶,雖然難免心情鬱悶,但他不曾絕望,寫下諸多諷刺詩篇,反映出強烈的憤懣和反抗,同時強化詩人的剛猛氣質。

讀劉禹錫的詩,會讓人感覺有濃厚的哲理性。對於宇宙、人與自然方面,劉禹錫的哲學思想具有鮮明的唯物主義傾向,作品中的人生哲理讓其成為唐朝著名的哲學家。

身處唐中期,雖然劉禹錫的詩作不隨大流,但他的才華被眾多同時期的文壇大家所讚譽。他經常與好友韓愈、柳宗元、裴度等人唱和對吟,生活極為閒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劉禹錫的十首詩,首首都是經典之作,感受詩作中的哲理,讀懂你一定有啟發。

相關焦點

  • 劉禹錫30歲時寫的一首詩,意境壯麗,最後14字更是人生至理
    劉禹錫是中唐傑出詩人,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貶,卻一直都堅韌不屈。讀者不僅讚賞他這種剛毅的性格,更喜歡他很多富有哲理性的詩句,比如「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還有「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等等。下面介紹劉禹錫30歲時寫的一首詩,意境壯麗,最後14字更是人生至理。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有一種大徹大悟之感,懂了也就明白了人生
    劉禹錫,字夢得,中唐時期著名的詩人,也被後世稱為「詩豪」,他的詩別具一格,寫得也是極為深刻,一些看似很普通的作品,但是充滿了獨特的韻味,還充滿了深刻的哲理,所以讀他的作品最是能夠讓人明白什麼是人生,什麼才是真正的生活。
  • 面對盛唐詩歌的高峰,中唐詩人開闢了「尚奇」思潮
    韓愈是中唐重要詩人之一,他的詩以雄奇險怪為美,詩歌中充滿光怪陸離的意象,歷來被視其為崇尚險怪的典範。(當然,一個優秀的作家,風格不止一面,韓愈的詩歌創作也追求平淡之美。同樣適用本文所舉其他詩人。)盛唐:玄宗開元元年(713)――代宗大曆元年(766)約五十年。中唐:代宗大曆元年(766)――文宗開成元年(836)約七十年。晚唐:文宗開成元年(836)――昭宣帝天祐四年(907)約七十年。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劃分不等同於歷史學角度對唐朝的劃分。
  • 劉禹錫很「女人」的一首詩,刻畫一美女素描,20字流傳1000多年
    文/顧無【引觴漫談】唐代是詩的盛世,從初唐到盛唐再到最後的晚唐,都出了很多唐詩大家。初唐的陳子昂與「四傑」,盛唐的李杜和邊塞詩人,中唐的元白,韓孟以及晚唐的「小李杜」和溫庭筠等人,都在青史上留有赫赫聲名。
  • 唐朝三大詩僧之一,貫休這十首充滿禪意禪情的詩,讀懂後淨化心靈
    貫休的詩大致分為禪詩、世俗詩、邊塞詩,讀他的詩能夠讓人感覺到濃厚的禪意與禪情,影響力巨大。據說,古龍的《三少爺的劍》開篇:劍氣縱橫三萬裡,一劍光寒十九洲,後一句便是仿效貫休的詩句得來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貫休十首充滿禪意和禪情的詩,領悟後淨化心靈。貫休是唐末五代時期著名詩僧及畫僧,自幼聰明伶俐,記憶力超群。
  • 愛國詩人陸遊,用一生譜寫愛國主義壯歌,欣賞十首雄壯豪邁的詩吧
    宋金之爭催生兩位偉大詩人,其一是辛棄疾,另外一個則是陸遊。後者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愛國詩人,他一生筆耕不輟,存世之作9000餘首,絕大部分詩詞均是愛國題材,與尤袤、楊萬裡、範成大合成中興四大詩人。今天,我們就一起欣賞陸遊最具代表性的十首詩,首首都能流露出詩人的愛國情懷與遠大抱負,愛國主義精神深入人心。
  • 杜甫解悶時寫的一首詩,憶物思人,劉禹錫讀後也深受啟發
    懷念故人是古詩詞中常見的題材,親朋間感情深摯,可是因為世事無常,總有生離死別的事情發生,於是詩人們在感懷之餘就會賦詩紀念。元稹就有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令人讀之落淚。下面介紹杜甫解悶時寫的一首詩,憶物思人,劉禹錫讀後也深受啟發。解悶唐代:杜甫不見高人王右丞,藍田丘壑漫寒藤。最傳秀句寰區滿,未絕風流相國能。王維才華橫溢,曾官至尚書右丞,他在陝西藍田有一座輞川別墅。
  • 這十首唐詩,代表了唐朝七言律詩的最高水平!
    雖說創作七言律詩,猶如帶著鐐銬跳舞,但是唐朝人才輩出,湧現了無數大詩人,創作了非常多經典的七言律詩。《唐詩三百首》中收錄經典七言律詩50首,《全唐詩》中,七言律詩保守估計也有幾千首,那麼這幾千首作品中,最光輝耀眼的是哪些呢?小仙今天就鬥膽給大家盤點一下。
  • 劉禹錫:與白居易並稱「劉白」,《烏衣巷》淺顯易懂,並不直白
    詩人簡介《烏衣巷》的作者劉禹錫,字夢得,唐朝彭城人,現在的徐州,是著名文學家和詩人,與同時代的柳宗元、白居易等人水平相當,都屬於中唐時期文壇代表人物,被後人稱為「詩豪」,與白居易並稱「劉白」。劉禹錫從合州返回洛陽,途經南京時,寫了幾首詩,這是其中之一。詩中大意朱雀橋邊已經長滿野草野花,夕陽餘暉照在烏衣巷口,以前這裡堂前屋簷下的燕子,都飛到平常人家去了。
  • 偉大的東方詩人紀伯倫,這十句唯美詩句,充滿哲理與博愛,收藏了
    從文學角度來說,紀伯倫具備一名有世界級影響力的東方文壇巨匠,他的散文詩影響力巨大,風格纖細,人物性格單純,文字具有優美的音樂感。另外,他的散文詩創造了一種想像的虛幻世界,讓自己看到好的和想像出來的,運用比喻的手法,將自己對世界的看法,內心矛盾以及自身精神以想像的方式展現在讀者面前,增加文字的表現力,又讓讀者讀完產生一種神秘的色彩。
  • 北宋大文豪王安石,這十首超凡脫俗詩作,宛如山澗瀑布傾瀉而下
    北宋大思想家、大文學家王安石,其詩自成一家,素有「王荊公體」之稱。王安石並非只在詩歌上有建樹,在散文與詞方面同樣成績斐然,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今天,我們就來欣賞王安石的十首佳作,首首都是經典,讀懂後你會發現其詩卓爾不群,超凡脫俗,如山澗之中的瀑布傾瀉而下。
  • 兩首詠史詩,劉禹錫與李商隱華山論劍,高下難判
    唐代很多詩人都寫過詠史詩,比如杜牧的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還有「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評價一首詠史詩的優劣,不僅要看其中引用的典故,以及作品的思想內容,更要注意其對讀者的啟示作用。俗話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老百姓還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下面介紹,兩首詠史詩,劉禹錫與李商隱華山論劍,高下難判。
  • 這十首唐詩,代表了唐朝絕句的最高水平!
    將王之渙的這首《涼州詞》推舉為第一名,可能是爭議較少的了。在浩如煙海的唐朝詩人當中,王之渙名氣不算特別大,他流傳後世的作品也僅僅只有六首而已。但是,僅僅這六首詩,就足以奠定他「大詩人」的地位。除了這首《涼州詞》,他還有一首我們小學就學過的:《登鸛雀樓》。
  • 十首關於春分的優美詩詞擷拾賞析
    權德輿(759年-818年),字載之,唐朝知名宰相詩人,在貞元,元和年間名重一時,為中唐臺閣體的重要作家,劉禹錫、柳宗元等皆投文門下,求其品題。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唐代三大詩人之一。這首詩描寫了難以戒酒的情形。大意為:什麼時候難以忘記飲酒?這點即便是權貴,也羨慕少男少女,(可以盡情展現青春活力,因而只能用酒澆愁。),春分過後,百花綻放,寒食時節,百般愁緒難以抑制。
  • 白玉誰家郎,看花東陌上,這十首洛陽古詩你不可錯過
    那麼我們今天就要學習十首關於洛陽的古詩,在古詩中認識曾經的文明發祥地——洛陽。《芙蓉樓送辛漸二首其一》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這首詩寫的是詩人第二天早晨在江邊送別友人的情景,表達了詩人的不舍之情。
  • 劉禹錫詩題名為《竹枝詞》,可詩中卻不見「竹」字,讀完長知識了
    今天要欣賞的這首詩,是唐代詩豪劉禹錫的詩,頗讓人不解的是,題目明明說是詠竹,可詩中不見一個」竹「字,那麼詩人到底要寫什麼呢,讓我們一探究竟。《竹枝詞二首》其一 唐代 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 物是人非的無奈,劉禹錫政治夢想破滅,最終寫出這首獨孤之詩
    而在唐朝中後期的詩人裡面,劉禹錫可以說是被貶次數最多的一位,主要原因是因為「永貞革新」的失敗,少年時的劉禹錫也是一位懷有抱負的年輕人,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與柳宗元、王叔文等志同道合的人合力政治改革。卻因為不敵宦官勢力而失敗。這次的改革失敗便成為了劉禹錫潦倒一生的開始,劉禹錫先後被貶到四川、湖南等地。
  • 劉禹錫很有氣勢的一首詩,只是開篇10字,便氣吞山河,響徹古今!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便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筆下的一首詠月詩。顧名思義,劉禹錫詩中的月亮,不是尋常日子的月亮,而是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夜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