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農村,不光留守兒童多,留守老人更多。很多老人,辛苦一輩子把兒女拉扯大,兒女長大了,結婚生娃了,外出打工掙錢,又把孫子孫女留給老人帶。饒是這樣,還有農村俗語說「人老招人嫌,死了欠三年」,這是什麼意思呢?您怎麼看?
農村老俗話說「人老招人嫌,死了欠三年」是什麼意思?
就說「人老招人嫌,死了欠三年」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老了,沒有工作能力的時候,對家庭沒有價值的話,就會被兒女嫌棄了。
那麼「死了欠三年」又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老人死後,作為兒女都要為其守三年的孝,意思就是為了彌補老人的生養之恩,也是年輕人對自己內心的一種慰藉。其實守再多孝又有什麼用呢?生前不孝順,死後燒紙錢,給誰花呢?
這句話有道理嗎?您怎麼看?
@大江大河
這種說法很明顯是一種不孝敬老人的說法。從小到大,老人一把屎一把尿把你養大,到了老人需要你給他們養老的時候,卻說老人招人嫌,這完全是一種不負責任,也是不孝敬老人的說法。
@風雨中的彩虹
「人老招人嫌」,這個很好理解,至於「死了欠三年」,我是這樣子理解的:在我們甘肅這邊的農村,當一家裡面老人去世了之後,就要燒三年紙,所謂三年忌日就是這樣來的。在這三年裡面家裡的子女不能到村子裡面其他人家的家裡面進去,因為身上有晦氣,不好;在家裡面三年之內在過年的時候不能貼年畫和對聯,到了三年之後才可以貼年畫和對聯,這就是我理解的後半句的意思。
@遠塵
不是說人老招人嫌,而是有些老人確實嘴欠。本來沒有的事叫他來回說說,弄得說不清道不明,矛盾越來越多!
@實心
尤其是農村的老人遭罪的多,你不孝敬老人你也有老的時候,你們的兒子也是跟你一樣的對待你的老人一樣的,言傳身教
@小璐兒
十多年前的事了,我的鄰居,才五十多點讓才進門的媳婦洗內褲的,媳婦不洗就打,這樣的老人可伶嗎?
@青山不改細水長流
六十歲兒媳婦打工讓公公看家,等兒媳婦打工回家,家裡被賣的空空蕩蕩,因為房子是兒媳婦陪嫁,他拿不到房產證沒能賣掉,這樣的老人還得天天當大爺供著?
@風和日麗
其實,作為子女都愛父母,老了也愛。但是老人缺乏一課,就是不懂做父母,老了還把自己當成只要為了子女好就憑著本能想怎麼就怎麼,最後老人觸動的是一個成年子女的處理問題的獨立權。不被人贍養的老人大多是和子女生活在一起讓子女痛不欲生,毀掉自己家庭的。那些傳統的還要求子女的觀念真的是精神麻痺劑,製造和推波助瀾了一個又一個的家庭悲劇。
@劉春明
人都是將心比心的,現在社會壓力大,不管是兒子,還是老人都都要換位思考,像我們家裡老人自己明明是農村的但一直要住在城市裡,自己老兩口又不工作,幾十年租房住,50多歲就什麼也不幹了,要孩子養活他們,也不體諒兒子兒媳一直還要租房生活還要養活自己的兩個小孩,我有時真的覺得好無奈,大家只會說做晚輩的不是,但是有些苦只有自己知道
@千秋車氏
其實我想不清楚為什麼有人可以那麼狠心不理老人,我對我家公家婆比我老公好,我坐月子的時候都是自己殺雞吃,沒人照顧!我還沒到生小孩子的時候叫他們幫我養些雞我出錢,他們都不肯,但我從不和他們計較過,想著一個人老了很可憐!
@風華絕代蓉蓉姐
人到老了啥樣的都有,我家的老太太有毛病成天和咱看不見的東西說話,說話是好聽的講,沒黑天白天可嗓門嘮,正常人說的話聽不見,你巴拉她就是打她,你和別人說話就是說她壞話,小孩叫吵夜郎看看就好了,可這歲數大的十幾年這樣你不夠嗎?
總結:「人老招人嫌,死了欠三年」是過去農村的一種錯誤觀點,如今,我們社會更文明了,經濟條件更好了,要更加善待老人,烏鴉反哺,羔羊跪乳,摒棄陋俗,提倡優秀的傳統孝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