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俗話說「人老招人嫌,死了欠三年」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2020-12-14 譽家裝飾

現在的農村,不光留守兒童多,留守老人更多。很多老人,辛苦一輩子把兒女拉扯大,兒女長大了,結婚生娃了,外出打工掙錢,又把孫子孫女留給老人帶。饒是這樣,還有農村俗語說「人老招人嫌,死了欠三年」,這是什麼意思呢?您怎麼看?

農村老俗話說「人老招人嫌,死了欠三年」是什麼意思?

就說「人老招人嫌,死了欠三年」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老了,沒有工作能力的時候,對家庭沒有價值的話,就會被兒女嫌棄了。

那麼「死了欠三年」又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老人死後,作為兒女都要為其守三年的孝,意思就是為了彌補老人的生養之恩,也是年輕人對自己內心的一種慰藉。其實守再多孝又有什麼用呢?生前不孝順,死後燒紙錢,給誰花呢?

這句話有道理嗎?您怎麼看?

@大江大河

這種說法很明顯是一種不孝敬老人的說法。從小到大,老人一把屎一把尿把你養大,到了老人需要你給他們養老的時候,卻說老人招人嫌,這完全是一種不負責任,也是不孝敬老人的說法。

@風雨中的彩虹

「人老招人嫌」,這個很好理解,至於「死了欠三年」,我是這樣子理解的:在我們甘肅這邊的農村,當一家裡面老人去世了之後,就要燒三年紙,所謂三年忌日就是這樣來的。在這三年裡面家裡的子女不能到村子裡面其他人家的家裡面進去,因為身上有晦氣,不好;在家裡面三年之內在過年的時候不能貼年畫和對聯,到了三年之後才可以貼年畫和對聯,這就是我理解的後半句的意思。

@遠塵

不是說人老招人嫌,而是有些老人確實嘴欠。本來沒有的事叫他來回說說,弄得說不清道不明,矛盾越來越多!

@實心

尤其是農村的老人遭罪的多,你不孝敬老人你也有老的時候,你們的兒子也是跟你一樣的對待你的老人一樣的,言傳身教

@小璐兒

十多年前的事了,我的鄰居,才五十多點讓才進門的媳婦洗內褲的,媳婦不洗就打,這樣的老人可伶嗎?

@青山不改細水長流

六十歲兒媳婦打工讓公公看家,等兒媳婦打工回家,家裡被賣的空空蕩蕩,因為房子是兒媳婦陪嫁,他拿不到房產證沒能賣掉,這樣的老人還得天天當大爺供著?

@風和日麗

其實,作為子女都愛父母,老了也愛。但是老人缺乏一課,就是不懂做父母,老了還把自己當成只要為了子女好就憑著本能想怎麼就怎麼,最後老人觸動的是一個成年子女的處理問題的獨立權。不被人贍養的老人大多是和子女生活在一起讓子女痛不欲生,毀掉自己家庭的。那些傳統的還要求子女的觀念真的是精神麻痺劑,製造和推波助瀾了一個又一個的家庭悲劇。

@劉春明

人都是將心比心的,現在社會壓力大,不管是兒子,還是老人都都要換位思考,像我們家裡老人自己明明是農村的但一直要住在城市裡,自己老兩口又不工作,幾十年租房住,50多歲就什麼也不幹了,要孩子養活他們,也不體諒兒子兒媳一直還要租房生活還要養活自己的兩個小孩,我有時真的覺得好無奈,大家只會說做晚輩的不是,但是有些苦只有自己知道

@千秋車氏

其實我想不清楚為什麼有人可以那麼狠心不理老人,我對我家公家婆比我老公好,我坐月子的時候都是自己殺雞吃,沒人照顧!我還沒到生小孩子的時候叫他們幫我養些雞我出錢,他們都不肯,但我從不和他們計較過,想著一個人老了很可憐!

@風華絕代蓉蓉姐

人到老了啥樣的都有,我家的老太太有毛病成天和咱看不見的東西說話,說話是好聽的講,沒黑天白天可嗓門嘮,正常人說的話聽不見,你巴拉她就是打她,你和別人說話就是說她壞話,小孩叫吵夜郎看看就好了,可這歲數大的十幾年這樣你不夠嗎?

總結:「人老招人嫌,死了欠三年」是過去農村的一種錯誤觀點,如今,我們社會更文明了,經濟條件更好了,要更加善待老人,烏鴉反哺,羔羊跪乳,摒棄陋俗,提倡優秀的傳統孝道文化。

相關焦點

  • 在農村,老人說「老人招人嫌,死了欠三年」啥意思,為何這樣說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說「老人招人嫌,死了欠三年」啥意思,為何這樣說我們國家的歷史文化悠久,在農村有很多老話。這些老話代表著老祖宗的智慧,也能從中告訴我們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老話都是老祖宗根據自己身邊的日常,總結出來的親身經驗。
  • 農村老俗話說「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歡迎關注煙雨濃,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農村老俗話說「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這句老話其實是過去的一種說法,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對於漫長寒冷的冬季,早已經不像是過去那樣難捱,在過去不論生,仰或是死,對於寒冬臘月都是非常麻煩的一件事情,臘月也是一年之中氣溫最低的時候,數九歌的最寒冷的三九四九都是在臘月之中度過,而且還會盡力小寒大寒凍死老漢的節氣,可見沒有什麼季節比寒冬臘月在冷的了。
  • 「人老招人嫌,死了欠三年」:人過六十,看清三件事,晚年更幸福
    人生最難以接受的,就是接受自己已然衰老的現實,特別是自己覺得自己還沒有老去的時候,但是身份證上的年齡卻告訴你,你已經是步入到了老年時期,那麼在這個時候 ,如何的面對和調節心態,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六十歲的年齡,已經是日薄西山,俗話說:「人老招人嫌,死了欠三年」。
  •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留下來了很多的農村俗語,這些農村俗語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而且字字珠璣,句句屬心。李子來回答: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的意思「老不洩殘精」的意思: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因此來說,無論是少年或是老人,其精氣神是非常重要的。
  • 農村俗語:「暴風驟雨,不進寡婦門」,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呢?
    農村俗語:「暴風驟雨,不進寡婦門」,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呢?在農村裡是有很多老俗話的,而這些農村俗語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比如有關於天氣的、有關於時節的、還有關於生活的等等,無論是那一方面的俗語,都對我們的生活有實際指導意義。
  • 農村俗語「十指簸萁沒有鬥,只往外簸沒處裝」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俗話說「十指簸萁沒有鬥,只往外簸沒處裝」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村俗語,可以說是傳統習俗與過去人們的總結的經驗教訓和智慧結晶,有的一聽感覺十分有道理,有的我們卻不是太明白,至於這句「十指簸萁沒有鬥,只往外簸沒處裝」,小編小時候聽過類似的俗語,當時還特意數了一下自己的「鬥」。
  • 農村俗語:「一喪三年緊,一婚十年窮」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這是古代農村一句形容紅白事情發生後,對農民家庭經濟的影響。意思是說,農村一家老了人,家庭經濟將會在三年以後是非常緊縮的,一家有人結了婚,將會有10年的艱難困苦的日子要過。這句農村俗語,在古代社會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在今天經濟高度發展的時候,當然這句俗語已經失去了它的現實意義,將慢慢淡出農村俗語行列,將會逐漸消聲滅跡了。~~「一喪三年緊」,是說農村家庭死了人,三年以內生活非常艱苦的,家庭經濟非常緊張。在古代農村,說「大孝三年不利」,家裡死了父母,三年之內,一切都不順利。
  • 農村俗語:大屋摞小屋,三年兩篇哭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大屋摞小屋,三年兩篇哭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有很多農民的生活都變得非常好,有很多農村家家戶戶都是小洋樓,有的人家甚至還買起了小轎車等等,對於這種情況,很多農民都感到十分開心,但是也有的農民也發現了一個問題,雖然自己的生活變好了,但是以前經常可以看到的東西卻逐漸消失了。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人的生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大屋摞小屋,三年兩遍哭」,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中國古代,普通人家蓋房子多是自己家族人幫忙,三五兩下搭個住處,有個兩三層就算高樓大廈了,如果真是大戶人家修宅邸,那還是要專業人員來做。其實就現在一些農村地區,還有許多人是自己蓋房子的,像我老家就有許多人在城裡賺了錢,回家翻蓋自家老屋,號稱小別墅,還挺漂亮挺氣派的。
  • 在農村,俗語「明七暗九,暗九大關口」,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大家好,這裡是「豬友巴巴」,每日點評農村大小事,更有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三農趣事,農村新鮮事,不妨點擊上方的關注訂閱呀!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在農村,俗語「明七暗九,暗九大關口」,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現實生活中我們在買房或者建房的時候,總會講究一些規矩,會講究房屋坐向、戶型大小以及周邊的環境設施等等,更有些慎重的人還會找一些先生看一下風水。而在農村對於建房更是講究甚多,因為農村建房要花費大量人力、財力、物力,都想要建造出來的房子能夠有利於後代居住,能夠帶來好運氣。
  • 農村俗語:「趕豬三年成疲漢,當家三年狗也嫌」,這句話是啥意思
    在幹什麼事情的時候,都要找對方法,如果方法不對往往會事倍功半,比如農村有句俗語叫做:「趕豬三年成疲漢,當家三年狗也嫌」,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在農村還有一種趕豬人,那就是家裡餵養的母豬到了發情期,就要趕著母豬去有公豬的家裡配種,一般情況下,村裡人很少養公豬的,有時候幾個村才有一頭公豬,這時候也只能趕著豬去了,這種情況下一般都是在豬的後腿上綁上繩子,以防止母豬半路跑掉。
  • 農村俗語:「春不撿雞,冬不撿兔」,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春不撿雞,冬不撿兔」,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生活當中都存在著多種多樣的講究,其實很多地方風俗在城市裡已經很難看到了,真正堅持傳統的還是只有農村當中。而農村裡也同樣代代相傳著不少老話,這些話我們將它們稱作是「俗語」,而在諸多的農村俗語當中就有這樣一句話:「春不撿雞,冬不撿兔」為何會這樣說?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其實在很早期的農村生活人們還十分的喜歡狩獵,那就是打野兔和抓野雞,這些野味都是當地人特別受歡迎的食物。每當有客人和重要節日的時候,他們便會拿上各自的工具上山捕獵,滿載而歸之後就又是一頓豐盛的晚餐。
  •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對於蓋房子這件事有多重視,想必經常聽村裡老人說的這些俗話就知道了,什麼「做屋不斷層,斷層無後人」,什麼「前山要遠,後山要近」,等等等等,人們在蓋房子前不僅要選擇好打地基的時間,就連房子上梁時間、房屋的布局都格外重視。
  • 農村俗語「閏四月吃樹葉」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吃的又是什麼樹葉
    農村是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地方,而以前農業科技欠發達的時候,農民只能通過自然現象和總結的規律作為農業生產的依據。閏月就是這麼一種現象,是類似於一種「重置時間」的做法。在亞洲地區一般兩三年就有一次閏月,是一種大家比較容易接受的調整時間計量方式。▼ 「閏四月,吃樹葉」是什麼意思?這是一句農村俗語,講的是一年當中有兩個四月則這一年的農作物收成會比較差,可能會出現饑荒,很多人只能以樹葉作為生存的食物。
  • 農村老話說「送親要小,接親要老」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過去農村講究」送親要小」,它還是有幾層意思。一般來講都是自己的至親同輩,哥,姐,妹,弟,還有幾歲的侄兒,侄女,以及親老表。這樣的話,代表女方家族人齊人多熱鬧,同時也告訴男方以及周邊的鄰居。你自己看,新娘子家的親人多,她結婚後,將來如果受了委屈,有這麼多小夥以及姐妹,會為她出頭。最好,還是大家相安無事。希望新娘子,早日生枝發葉,早生貴子。那時有些農村老人,有重男輕女的想法,還特別囑咐新娘子,新人床還先讓幾歲的小男孩午睡,寓意將來頭胎生兒子。當然,這只是一種唯心的想法。兒,女,都是自己的後人,我認為只要他們身體健康,男孩女孩都一樣。
  • 農村俗語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說的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為什麼農村老人愛說這麼一句話呢?年輕人怎麼不會說這樣的話呢?這是因為老人經歷過了這樣的無奈和心酸,說這類話的,多半是已經喪偶的,或者是兒女久不在身邊的。那我們同時也會疑惑,她們是出於什麼心理說出這樣的話?這就牽涉到了這句話的本意,這句話究竟是啥意思?又有沒有道理呢?
  • 農村老俗話說「好籃不裝灰,好人不做媒」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這明明是說,做媒的人不是好人呀。1、「好籃不裝灰,好人不做媒」意思這句俗語前後是緊密聯繫的。「好籃不裝灰」意思是說,好端端的籃子,不要用來裝灰。舊時,籃子一般根據地方不同,使用的材料不同,有藤條編制的,有用竹篾片編制的,也有柳條編制的,還有用草編制的,等等。
  • 農村老農說:「雞不三年,犬不六載」,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有不少俗語,就是關於這些養殖牲畜的,像是「雞三狗四」,「雞不六載,狗無八年」,「貓來窮,狗來富」等等很多,今天就挑兩個來說一說。在你家農村有沒有流行著一句「雞不三年,犬不六載」?這裡說的三和六,都是壽命。動物的壽命和人類比起來,比較短壽。拿它們六七年的壽命來講,放在人的身上,大體相當於我們六七十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