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未見過的普拉斯丨單讀

2021-01-15 單讀


詩人或是藝術家的標籤本來就是一種迷霧,它不同於普通人相對直白的思維方式,錯綜複雜,令人難以捉摸。


對於美國女詩人普拉斯來說,無論是童年經歷還是藝術愛好,都以一種潛移默化的形式隱匿在了她的文學作品中。所以了解詩人,就像是解密遊戲,當我們能完整地將線索串聯起來,就會看到一個豐滿的、多面的詩人形象。



謎一般的普拉斯

Daisy Woodward

 

欲讀西爾維婭·普拉斯的詩文,必先了解其人,因為她將生活的全部都傾注了在文字中。她寫作時必潛入靈魂深處,挖掘所歷之事的深意——從精神疾病的折磨到分崩離析的婚姻——總是驚人地坦誠,又帶著無與倫比的詩意。她的文字極其視覺化,描寫細密。


「我想,我最恐懼的,莫過於想像的枯竭,」她在 1956 年 2 月的一則日記裡吐露心聲道,「怕的是窗外的天是粉色的,但僅此而已;屋頂是黑色的,但僅此而已。」然而,表達她所謂「視覺想像力」的欲望並不限於文字;在普拉斯一生的創作中,鮮為人知卻絲毫不少於文字的,是包括繪畫在內的各種藝術創作。


近段時期,位於華盛頓的國家肖像館舉辦展覽,將這些作品集合在一起,並配以私人信件、家庭照片和各類雜件。展覽希望以一種引人入勝又充滿活力的方式探索普拉斯的視覺創造力,和她以此塑造個人身份的方式。為了慶祝展覽開幕,作為策展人之一的多蘿茜·摩斯解讀了展品所揭露的關於普拉斯的個人生活,和普拉斯對視覺藝術媒介敏銳的感知力。


▲普拉斯作品《周一前夜》

「為了辦成展覽,凱倫·庫吉爾(本展另一策劃者)和我研究了史密斯學院的龐大檔案。這些資料在時間上跨越了從普拉斯入讀史密斯學院至 1963 年去世的幾十年光陰」,摩斯在電話裡解釋道。「我們還細讀了由她母親保管並售予印第安納大學百合圖書館的期刊及信件收藏。在此之前,我也知道普拉斯進行過繪畫和速寫的創作,但查閱這些豐富的資料之後,我才明白:她不是熱愛畫畫,而是不得不畫。」


從記錄親友操持家務的素描,書頁邊角的塗鴉到私人信件中的插圖,她的畫跡遍布生活的方方面面,時時刻刻。「不同於她性格中為人所熟知的作家的一面,作為藝術家的普拉斯才是這場展覽的主要動機。」


▲《三面人肖像》, 普拉斯繪於1950-1951。
‍·棄醫從文‍·

「普拉斯在高中即將結束時畫了這張迷人的《三面人肖像》。」摩斯提起一張驚人的、近乎立體主義的畫作,畫中女人的面目由三張身份、設色各不相同的臉拼湊而成。「她對色彩、構圖和各種基本繪畫元素的理解非常成熟和複雜。」


不久後,青年普拉斯讀史密斯學院,一隻腳已經跨入了視覺藝術系。「可她的文字太好,以至於她的教授們一致勸她主修英語文學。」摩斯補充道,「我一直很好奇她棄藝投文的時候有沒有掙扎過,但她從來沒有放棄繪畫:繪畫一直都在。」


▲普拉斯繪於 1946 年的自畫像《停戰之戰》



摩斯和庫吉爾發現,普拉斯青年時期的藝術作品預示了她文學未來的興趣所在和創作特點。「中學時,她曾經寫過一篇題為《停戰之戰》的文章。在文章的標題頁上,她配上自己奮筆疾書、潸然淚下的畫像;人物上方的對話框中,是畫中人腦海中士兵廝殺的場景,」摩斯說,「這張作品的重要性在於,普拉斯一生反戰。她的父母都是和平主義者,而她對暴力因素非常敏感。之後,她公開發表了反暴力言論——她發表過一篇呼籲停戰的文章,名為《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新晉為人母后,她還在特拉法加廣場參加了反對核武器的遊行。」


▲1946-1952 年,普拉斯以半抽象的風格創作了這幅自畫像。

在出展的藝術作品中,一幅創作於 1946 年至 1952 年之間的半抽象自畫像最受摩斯青睞。藝術家獨坐圖中,伸出雙臂,掌心示人。「這張作品非常戲劇化,風格類似超現實主義——我第一次親眼看見畫像時,就被普拉斯的畫技和她傳遞出的猛烈情感打動了。有趣的是,她的雙手是畫作的重中之重。」


策展人認為,普拉斯的手和手勢是其詩人身份的象徵。「普拉斯的丈夫泰得·休斯為她的手寫過一首詩;毫無疑問,手是其詩人身份的視覺象徵。展覽中,這幅速寫掛在普拉斯與詩人伊莉莎白·鮑文手稿旁邊。對比鮑文的手稿,普拉斯寫字時下筆很重,這與畫中有力的雙手相呼應。」


▲幼年西爾維亞·普拉斯於 1945 年剪下的馬尾和其母的標示。
‍·與父母溫柔又不失暴烈‍·

摩斯和庫吉爾還希望觀者聯繫普拉斯的私人物品和影像資料,從畫作中一窺其家庭生活。「我希望出示一張普拉斯父親的照片,因為他去世時普拉斯只有八歲,」摩斯說起一張普拉斯兒時與父母的合照,「他去世後,普拉斯便不斷地在記憶與文字中追尋他。她對父親的離棄感到憤怒,卻終生懷念他;這是她身份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出展的還有普拉斯德的馬尾辮。十三歲時,她想要個童花式髮型,於是母親剪去了她的馬尾。「我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這顯示出頭髮對於她母親奧蕾莉亞的含義。她把頭髮存在一個盒子裡,還附上一張充滿溫情回憶的字條——剪去女兒長發的前夜,奧蕾莉亞輾轉難眠。普拉斯依戀她的母親,卻為滿足母親給自己施加了巨大的壓力。她長久地與這沉重的深情掙扎,無數次談論和描寫過這個心結。她的心理醫師曾一度說道:『我允許你憎恨你的母親。』這是一段既緊張又溫柔的關係。」


▲普拉斯的拼貼畫,其中包括炸彈、艾森豪和尼克森的形象等。
‍·拼貼藝術家‍·

在出展的眾多普拉斯的藝術作品中,最出人意料的是一幅頗有波普藝術風格的拼貼畫。作品中由許多物件和剪貼圖像組成,其中包括艾森豪和尼克森的形象、飛彈、 一張模特照片——就像大部分美國男人在房間裡貼的海報那樣,旁邊還配了句「每個男人都渴望女神」——和一盒Tums強效型胃片。「普拉斯運用身邊所有的材料,製作了大量拼貼畫。


在英國的時候,她母親還從美國給她寄去用來製作拼貼畫的雜誌。這幅拼貼畫體現了她對設計和色彩等元素的創作偏好,而且充滿反戰、反父權的象徵符號。但它又不失風趣,Tums胃片的盒子就顯得異想天開。我希望在本次展覽中展現一個完整的普拉斯。我們總覺得她緊張強硬,性格張揚又戲劇化,但她也擁有極佳的幽默感,有時也輕鬆無憂。」


▲羅莉·索恩於 1959 年拍攝的西爾維亞·普拉斯
‍·多面女人‍·

「普拉斯非常注重她的多面身份,也擅長通過展現和利用其身份的多樣性。通過在視覺上呈現她的不同身份,這不僅對事業有所裨益,也讓她在朋友、女兒、母親和妻子等角色的轉換中遊刃有餘。」正如摩斯所說,展覽的目的之一即揭露普拉斯的多面形象,而展現形式之一即普拉斯穿著各式服裝的照片。


牆的正中掛著羅莉•索恩攝於 1959 年的銀鹽版照片。普拉斯正陷入沉思。牆的一邊是她在 1954 年拍攝的沙灘照,金髮奪目,頗似瑪麗蓮·夢露,而照相的人可能是普拉斯當時的男友。另一側則是用以申請劍橋大學的攝影棚作品;為了看起來沉穩嚴肅,普拉斯特地染了一頭棕發。她非常注重塑造自己的形象。


▲西爾維亞·普拉斯雨芙麗達和尼古拉斯的合照,由西弗·阿爾布拍攝於 1962 年 4 月。
‍·有代價的自我審視‍·

不幸的是,由於普拉斯自我意識極強,她總是逼迫自己在所有的場合都呈現出正確的一面,也因此承擔著巨大的壓力。「在 1953 年的一章日記裡,普拉斯附上了從某張照片裡剪下的自己的臉,照片的注釋為『看看那張沒有生機的醜陋面具,千萬別忘了!』,」摩斯又補充道,「我們發現,在並不總是友好的社會環境中,普拉斯努力地進行正確的角色扮演,但這過程中困難重重。」


早在 1952 年一則日記裡,普拉斯便已就此自問:「啊,怪女孩兒,你怎麼可以在這麼多人面前成為這麼多不同的女人?」但摩斯話鋒一轉——普拉斯與眾不同和歷久彌新的魅力,正是在於其表達多重自我的能力,和在多種聲音中轉換的熟稔。「一觀參展材料,你能感知到一個複雜燦爛、卻始終為統一其多面性而掙扎的人格。我們鮮有機會從私密的角度,了解她為追尋自我所做的努力。」


▲西爾維婭·「瑪麗蓮」,由戈登·拉梅耶爾攝於 1954 年。



展覽「一生:西爾維婭·普拉斯」正在華盛頓國家肖像館舉行。


展覽將持續至 2018 年 5 月 20 日。



編譯|馮塬雅


單讀出品,轉載請至後臺詢問 


 無條件歡迎分享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關注單讀海外帳號


instagram  owmagazine 

facebook  OWmagazine


識別圖中二維碼,購買全新上市的《單讀15:我們的黃金時代》




▼▼今天讀什麼呢?

相關焦點

  • 《單讀》十周年:在寬闊的世界,做不狹隘的人
    但當它要佔據一個公共的位置,你就必須去打破自己的喜好。」2019年,以「無腰封、反精裝、內容深刻新奇」擁有一批忠實讀者的《單讀》迎來創刊十周歲。在年底的一次活動上,現任主編吳琦發出了上面那句感慨。吳琦是前《ACROSS 穿越》《南方人物周刊》記者。對於一個曾習慣於把工作與生活分開的人而言,進入公共生活絕對易事。
  • 普拉斯:死亡,是一門藝術,我做得超凡卓絕
    西爾維婭·普拉斯是繼艾米莉·狄金森和伊莉莎白·畢肖普之後最重要的美國自白派女詩人,普拉斯生前只出版過兩本著作——詩歌集《巨人及其他詩歌》和自傳體長篇小說《鐘形罩》。之後的詩歌集大都是由其丈夫休斯整理、編輯而成的。在自殺前,普拉斯將《愛麗爾》的手稿留在了書桌上,這就使之與其別的作品相比,具有了特殊意義。
  • 詩人普拉斯和休斯的兒子:父母的不幸,導致了他的悲劇
    他似乎中了著名的「普拉斯詛咒」:他1歲那年,母親普拉斯在倫敦住所開煤氣自殺;6年後,他父親的情人,將休斯從普拉斯身邊奪走的阿霞·魏維爾(Assia Wevill),帶著4歲的女兒、尼古拉斯的同父異母妹妹再次開煤氣自殺。這兩起自殺,尤其是他母親的死法太著名了,著名得成了普拉斯的標誌。普拉斯死於1963年2月11日(突然想起來,設計師亞歷山大·麥昆也在2月11日自殺),倫敦還是冬天。
  • 刻在獎盃上的墓志銘,西爾維婭.普拉斯的《鐘形罩》
    該套叢書中女性作家的作品僅有兩本,普拉斯的《鍾型罩》是其中之一。西爾維婭·普拉斯是美國著名的自白派女詩人。而她的丈夫,是大名鼎鼎的被授予英國桂冠詩人稱號的特德·休斯。他們在英國邂逅,墜入情網,並閃電似地結婚,成為當時詩壇一件佳話。可惜幸福的生活未能持續長久,婚後不到5年,休斯出軌,與普拉斯分居。
  • 讀詩|普拉斯《七月裡的罌粟花》:人會產生自我毀滅的欲望
    你閃爍不定,我不能碰你,我把雙手伸進火中,什麼也沒燃燒,瞧著你那樣閃爍我感到綿綿無力,多皺,鮮紅,就像人的嘴唇,剛剛流過血的嘴唇。血淋淋的小裙子!有些煙味我不能聞,你的鴉片和你令人作嘔的容器在何處?但願我能流血,或者入睡!——但願我的嘴唇能嫁給那樣的創傷!
  • 初創品牌Plustwo普拉斯兔獲千萬級天使融資,香氛洗護再添勁旅
    據天眼查顯示,香氛個護品牌Plustwo普拉斯兔近日完成了數千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了堅果資本、眾暉資本。017個月銷量增長700%Plustwo普拉斯兔正式加入香氛個護角逐公開資料顯示,Plustwo普拉斯兔是一個香氛個護品牌,定位圍繞女生臥室和浴室場景,將高級香氛注入專業成分中,滿足用戶在功效和精神層面的雙重需求。
  • 回憶丨彭水慢慢消失的40樣老物件!你見過哪些...
    回憶丨彭水慢慢消失的40樣老物件!你見過哪些...... 上了歲數的彭水人都有個習慣就是家裡被淘汰的老物件都不捨得扔總覺著還有感情這些老物件你認得多少?見過8樣以上的暴露年齡了
  • 古風插畫壁紙丨花未央,人未老,如此甚好
    這裡是鹹魚雜序,歡迎來到鹹魚的聚集地,分享一群鹹魚的理想生活,定期推送動漫、小說、壁紙、頭像和身邊的事,帶飯食用更佳哦~古風插畫頭像丨花未央,人未老,如此甚好花未央,人未老。如此,甚好。喜歡可以點讚、評論、關注哦!評論留下你們喜歡的風格吧!
  • 搞笑gif,間諜的愛情,背刺的隊友,你未見過的各種名場面
    NO.18小孩子的疑惑真是個執拗的小孩,搞不懂大人為什麼不穿好衣服,非要把肩膀露出來,朋友們,你怎麼看這件事。NO.21智商哪裡去了就這還不如上圖的鳥智商高那,你看不到,並不代表這個洞不存在了。搞笑gif,毒蛇咬蛋,美女ATM前熱舞,你未見過的各種名場面
  • 告知丨三輪摩託車逾期未檢驗明細
    告知丨三輪摩託車逾期未檢驗明細 2020-12-24 00: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可愛動漫頭像丨想與你看冬日落雪
    可愛動漫頭像丨想與你看冬日落雪
  • 未愛茸話丨民事審判庭裡怎麼來了未檢檢察官?
    未愛茸話丨民事審判庭裡怎麼來了未檢檢察官?別著急,聽完庭你就明白了。2020年12月初的一個上午,松江區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正在開庭,原告旁邊罕見地坐著一位未檢檢察官,但她不是原告代理人,也不是公訴人,放在她面前的席卡上寫著「支持起訴人」。
  • 小說丨怦然心動
    我從未見過如此精緻的小孩,一下子看得愣住了。未料他突然踮起腳吻了吻我的臉蛋,我嚇得一把推開他,小孩被我推開顯然也是被嚇倒了,他茫然地看著我但依舊抓著我的手臂。我一向不喜歡別人碰我,拼命地掰他的手指,但是我還不知這小孩的力氣有這麼大,我越掰他抓得越緊,我急得快哭了,他才放開我的手。「不好意思,我不小心抓得太用力了,我幫你吹吹。」
  • 「未到之境」 熱展丨周迅:​那朵黃玫瑰,如一首憂鬱的歌
    林曉明、周迅、熊璇三位藝術家的作品,往往會給我們「身如其境」而又無法最終抵達之感,花朵、深林、夢境……正因為我們對這些無法抵達的「未到之境」極端敏感,最感自由的心靈情態才因閃躲而如同未開。作者丨謝禮恆作品丨周迅視覺設計丨子玄「未到之境」這個展覽確實拖了太久。
  • 歐洲頭條丨「民主燈塔」崩塌 美國危機遠未結束
    美國國會衝擊事件之後,首都華盛頓恢復了表面的平靜,而大選的鬧劇卻遠未謝幕。距新任總統宣誓就職僅剩不到半個月時間,呼籲川普提前下臺的聲音卻不絕於耳。與此同時,大西洋彼岸的歐洲盟友也紛紛譴責這場暴亂,美國「民主燈塔」形象正變得黯淡無光。英國知名學者馬丁·雅克指出,國會事件反映出美國長期以來的分裂與衰落。美國政治亂象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 詩歌丨今生,我願是你的陪伴
    詩歌丨今生,我願是你的陪伴 2020-12-05 0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溫《色丨戒》未刪減版,才明白李安當時為什麼要求「假戲真做」
    而梁朝偉因為這部戲,也有了心理障礙,之後整一年的時間都在家裡休整,面對鏡頭,梁朝偉直言:《色丨戒》改變了我的下一班演藝生涯。梁朝偉妻子劉嘉玲曾在《色丨戒》上映第一時間,給梁朝偉發了一條信息:「我很佩服你!」實際上,劉嘉玲也被這部戲所影響。
  • 丨賞色
    丨賞色 時間:2020.10.11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桃桃淘電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