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強拆適用正當防衛,讓「法不向不法讓步」信念更堅定

2020-12-22 中國青年報

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其中,河北省辛集市耿某華正當防衛不批捕案格外引人關注,因為這是一起對非法入侵住宅暴力強拆的防衛案件。最高檢第一檢察廳廳長苗生明指出,這是「對非法暴力拆遷行為的否定性評價」,面對非法暴力強拆,防衛行為沒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的,應當認定為正當防衛,依法不負刑事責任。

抵抗強拆適用正當防衛,此番最高檢發布正當防衛典型案例所傳遞出的司法訊號明確且頗具針對性,據央廣中國之聲報導,最高檢之所以公布這個典型案例,「就是為了全社會能形成共識:公民住宅權不可侵犯」。這一可追溯到《憲法》經典表述的法治共識,通過此次典型案例發布得以給包括司法從業人員、普通社會公眾在內的社會各界以最直觀的觸動。

勿庸諱言,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當下,因暴力強拆引發社會衝突、傷亡的情況時有發生,而國家對非法暴力強拆的否定性評價早在2011年公布實施的新拆遷條例中就有明確,但對身處屢禁不止的暴力強拆個案中的當事人,此番最高檢典型案例對其反抗強拆行為的司法定性依然具有相當的突破性。事實上,包括此前淶源反殺案、趙宇見義勇為案在內的多起正當防衛案例均涉及非法入侵公民住宅的情節。本次強拆案例的核心亮點可能更多在於,具體司法引入正當防衛標準判斷對公民的抵抗強拆或強拆中的人身傷害與非法帶離行為,亮出了非常具有指向性的司法態度。

凌晨兩點,面對「全副武裝、翻牆入宅、暴力強拆」的侵入者,公民應當如何「法不向不法讓步」?應當看到,針對在衝突中起身反抗、造成多名強拆人員重傷二級的當事人,辦案機關態度一度不乏爭議,本案中河北辛集檢方最終給以「一般防衛未明顯超出必要限度」不批捕,有著非常複雜的綜合判斷過程,結合了不法侵害行為和防衛行為的性質、手段、強度、力量對比、所處環境等等具體案情因素,在如何對待強拆衝突的複雜場域中難能可貴。

而正當防衛認定對防衛人而言,可能只是整個強拆遭遇的一部分,案發時最終「被人用膠帶綁住手腳、封住嘴後用車拉到村外扔在路邊」「房屋部分損毀」的情況,同樣也需要法律的明確態度。更進一步看,對於深夜持械翻牆入室的圍毆侵害,被害人如何能在即時場景準確判斷其侵害對象是財產而非人身,根據兩高一部《關於適用正當防衛的指導意見》,如何充分考慮防衛人面臨不法侵害時的緊迫狀態和緊張心理,「防止在事後以正常情況下冷靜理性、客觀精確的標準去評判防衛人」,可能依然是有待實踐繼續探索的方面。

最高檢通過發布典型案例的方式,試圖給更廣泛意義的司法從業人員以示範,讓正當防衛個案具有可複製的實踐價值,所立足的首先是從業人員的司法理念更新。最高檢第一檢察廳廳長苗生明表示,司法機關工作人員要同步更新正當防衛理念,減少因理念差異影響案件的公正處理。固然每一起典型案例都具有相當的個案特性,其實施正當防衛的場景、所遭遇的處境都各有不同,但司法人員在對案件進行證據收集與固定、對事實進行專業判斷過程中的標準、態度卻應當體現統一的司法邏輯與價值觀。

非法暴力強拆,可能並不完全局限於侵犯公民住宅權這一載體,但對公民合法財產、人身權利的直接傷害這一行為內核,卻在直接挑釁正當防衛的制度初衷。對其進行防衛的法律認定、判斷標準已經不再局限於傷亡程度一項,需要綜合判斷侵害場景、防衛人的即時處境等多重因素,這對具體司法實踐提出了更高的專業性要求。從防衛人角度看,在普通人心底堅定「法不向不法讓步」的信念,終究還需要對已經得到最高檢典型案例明確的司法態度,進行反覆不斷的個案實踐來重申和驗明。

來源:南方都市報

相關焦點

  • 法不能向不法讓步——正當防衛制度的準確適用與未來發展
    問題二:「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內涵是什麼?司法人員需要從哪些方面著力,才能在司法實踐中切實貫徹這一理念?陳興良:「法不能向不法讓步」這句法律格言和我們的法治國家建設進程密不可分。就這句法律格言的含義來講,其涉及法與不法的對立。
  • 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發布,法不向不法讓步
    6個典型案例,既涉及故意傷害、強姦、非法侵入住宅等,也涉及道路行車糾紛、暴力拆遷、傳銷等情形,既有不批捕案件,也有不起訴案件,更有利於為各級司法機關把握,更精準地「按圖索驥」最高人民檢察院昨日發布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
  • ...喀旗檢察院辦理一起正當防衛案件:絕不向不法讓步,為正當防衛者...
    檢察官認為:劉某某為保護自己人身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王某甲、王某乙不法侵害的行為,雖然對不法侵害人王某甲造成了損害,但沒有超過必要限度,符合《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規定的起因條件、對象條件、時間條件、意圖條件和限度條件,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 法不能向不法讓步!
    近日,最高檢發布了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旨在進一步明確正當防衛制度的法律適用,統一司法標準,準確理解把握最高法、最高檢和公安部於今年9月聯合發布的《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為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司法提供有效指引。
  • 刑事律師解讀暴力強拆之正當防衛
    【律師解讀】  此案是最高檢發布的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案典型案例的其中一個,對非法入侵住宅暴力強拆有著指導性的意義。  在本案中,8個大漢手中拿著橡膠棒、鎬把、頭盔、防刺服、盾牌,深更半夜進入耿先生家中,很明顯是對強制拆除勢在必行了。
  • 為阻強拆致人重傷,屬正當防衛!
    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西北政法大學物權與土地研究所聯席所長史西寧律師通過近日最高檢發布涉及「強拆」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向大家展示:公民住宅權不可侵犯!為阻止強拆致人重傷,屬於正當防衛!
  • 最高檢發布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涉及家暴、傳銷、強姦等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廳廳長苗生明在說明這批案例對於司法工作人員的主要指引意義時指出,實踐中,有些司法人員受舊的辦案理念影響,往往停留在就案辦案,只關注行為人傷害不法侵害人這一具體行為,而對該行為屬於正當防衛還是防衛過當關注不夠,沒有充分考慮防衛人面臨不法侵害時的緊迫狀態和緊張心理,在事後以正常情況下冷靜理性、客觀精準的標準去評判行為人,將應當認定為正當防衛的行為理解為「以暴制暴」,從根本上反映的是
  • 最高法:要把防衛人當普通人 對正當防衛提出「十個準確」
    要準確理解和把握正當防衛的法律規定和立法精神,對於符合正當防衛成立條件的,堅決依法認定,切實矯正「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傾向,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同時,立足具體案情,依法準確認定。要立足防衛人防衛時的具體情境,綜合考慮案件發生的整體經過,結合一般人在類似情境下的可能反應,依法準確把握防衛的時間、限度等條件。
  • 反抗非法強拆!「正當防衛」和「尋釁滋事」的界限在哪裡?
    可當自己遇到不合理的拆遷補償後,才發現煩心事一檔接著一檔沒完沒了,辦事拖沓沒人理,叫天叫地沒人應,自己明明就是受害者,卻無奈活成了「釘子戶」。做了很多無奈的抵抗,與暴力越走越近。 如果錯不在我,那暴力抗拆有可能成為正當防衛嗎?今天,北京京坤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史西寧律師為大家解答。
  • 最高檢發布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斌 董凡超 見習記者趙婕甘肅省涇川縣王某民對「正在進行」的暴力侵害實施防衛,符合特殊防衛的起因條件,依法不負刑事責任;河北省辛集市耿某華為保護住宅安寧、人身和財產安全實施防衛,依法不受刑事處罰;江西省宜春市高某波在人身自由、健康、安全遭受傳銷人員不法侵害時,持刀反擊,依法認定正當防衛……11月2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
  • 農婦遭強姦用軟管勒死男子後被認定正當防衛 依法不負刑事責任
    原標題:農婦遇強姦,用藥水箱軟管勒死施暴男子 檢察院:正當防衛11月2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進一步明確正當防衛制度的法律適用,統一司法標準,準確理解把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今年9月聯合發布的《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為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司法提供有效指引
  • 這些案例,刷新對正當防衛的新認識
    曾經的於歡案和崑山「龍哥」案,喚醒了被稱為「沉睡條款」的正當防衛制度。2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再次發布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通過這些案例,或許可以讓我們對正當防衛有更深的認識。檢察機關研究認為,強拆者的行為屬於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耿某華的行為具有防衛意圖,其防衛行為沒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依據刑法規定,依法作出不批准逮捕決定。
  • 河北一案例入選最高檢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崔叢叢)11月2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河北省辛集市耿某華正當防衛不批捕案入選。同年5月29日,辛集市人民檢察院經檢察委員會研究認為,卓某某等人的行為屬於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耿某華的行為具有防衛意圖,其防衛行為沒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本案不符合特殊防衛的規定,依據刑法第二十條第一款的規定,耿某華的行為屬於正當防衛,依法作出不批准逮捕決定。同日,公安機關對耿某華作出撤銷案件決定。
  • 讓正當防衛者更有底氣
    □ 凌鋒  9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外公布,《意見》在把握正當防衛的起因、時間、對象條件等方面提出了十方面規則。  正當防衛是法律賦予公民與不法行為作鬥爭的重要手段。
  • 正當防衛不捕不訴,這些案例說明什麼?
    正當防衛不捕不訴,這些案例說明什麼?,旨在進一步明確正當防衛制度的法律適用,統一司法標準,準確理解把握最高法、最高檢和公安部於今年9月聯合發布的《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
  • 我們遇到精神病人不法侵害,如何進行正當防衛?
    近年來,「於歡案」「崑山龍哥案」等涉正當防衛案件,引發了社會各界對正當防衛的關注和熱議。「兩高一部」今年9月聯合發布了《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最高檢今年11月發布了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進一步明確正當防衛制度的法律適用,統一司法標準。那麼,什麼是正當防衛?正當防衛可以「先下手為強」嗎?
  • 我們遇到精神病人不法侵害 如何進行正當防衛?
    近年來,「於歡案」「崑山龍哥案」等涉正當防衛案件,引發了社會各界對正當防衛的關注和熱議。「兩高一部」今年9月聯合發布了《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最高檢今年11月發布了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進一步明確正當防衛制度的法律適用,統一司法標準。那麼,什麼是正當防衛?正當防衛可以「先下手為強」嗎?如果我們遇到精神病人的不法侵害,如何進行正當防衛?
  • 如何正當防衛才合情合法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在9月3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該意見中明確了,如何依法正當防衛。同時,也明確了防衛過當的認定標準和見義勇為相關糾紛的法律適用標準。此外,還矯正了「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傾向,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
  • 法官權威解讀:新規三大要點如何為正當防衛者撐腰
    判斷防衛是否過當,輕傷以下不算「重大損害」?為正當防衛「鬆綁」是否會導致防衛權濫用?……兩高一部日前聯合發布《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對依法準確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維護公民的正當防衛權利、鼓勵見義勇為、弘揚社會正氣等具有重要意義。就此,北京一中院法官結合審判實踐為大家細緻解讀。
  • 「以案釋法」暴力追捕搶劫者致死能否適用特殊正當防衛
    一般而言,正當防衛成立需要符合下列條件:(1)必須存在現實的不法侵害;(2)不法侵害必須正在進行;(3)具有防衛意識;(4)必須針對不法侵害人本人進行防衛;(5)沒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其中,對於不屬於「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不法侵害進行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成立防衛過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