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邊淳一《紫陽花日記》:比婚外情更可怕的是婚姻的「假面夫妻」

2020-12-12 榮榮家庭關係教育

《紫陽花日記》是日本當代作家渡邊淳一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2008年。

小說男主人公川島省吾經營著自己的私人醫院,在已婚15年,有了婚外情,自以為瞞天過海,孰料意外讀到妻子志麻子的日記,發現妻子正在通過日記記錄其劣行的點點滴滴。

獵奇心理驅使下,讀者隨著省吾一次次偷窺妻子日記,一起感受看似風平浪靜的妻子內心的點滴悲歡,內心從脆弱到堅強,精神受縛到自立的煎熬過程,而暗湧迂迴,才發現這段婚姻也隨之走入了名副其實的「假面夫妻」狀態。

01、一本日記揭開川島省吾和志麻子隱匿的「假面夫妻」困境

一般的夫妻結婚十年,夫妻之間就沒什麼話了。丈夫只會說些「吃飯」「洗澡」「睡覺」等最簡單的詞,妻子則會回答些「好」「什麼」之類的,以前擁有的那些浪漫氣氛也就蕩然無存了。

從「育兒冷遇」到「無性婚姻」

川島省吾和志麻子結婚後的第三年,第一個孩子出生,妻子生活完全被育兒佔據。志麻子初次身為母親日夜照顧幼小的孩子,身心疲憊,夫妻雙方都發生了變化。

省吾看著忙碌的媽媽,慢慢轉變了看待妻子的角色。「孩子媽」更確切的表達此時的關係稱呼。

自從第二個孩子出生,川島省吾和志麻子就逐漸減少夫妻性生活次數,從一個月一次,到半年。省吾回憶上一次肌膚相親還是三個月前要求妻子,卻被「我太累了」一句話拒絕了。

兩人結婚十五年,已分居十年,直到省吾無意躺在「妻子的床」上,才意識到這就是常人說的「無性婚姻」。

育兒的忙碌,帶來生活內容和角色的變化,男人膨脹起來「欲望」該如何解決呢?這絕不是婚外情的藉口,更不該是婚姻走向毀滅的關鍵,無意識的被生活瑣碎推進,只是放大了原本就有親密關係「縫隙」。

從「程序化生活」轉向「婚外尋情」

當孩子們都已能夠獨自上學,不再需要父母的過多照顧,這個家庭已經發展到冰冷的狀態,儘量經濟上富足,但家庭成員卻各自守在自己的位置上,毫無溫情和幸福而言。

兩個人「無意識」的跌入的冰冷氣氛,源於各自守在社會賦予他們的角色上以對家庭的責任和義務,丈夫賺錢養家,對妻子和孩子的經濟支持毫無吝嗇,充滿了男人的優越感。對自己「想尋找有刺激、能讓人激動的東西。」這份心情,也會認為之辛苦的慰勞。

妻子15年來兢兢業業,育兒打理家庭瑣事,盡到一名「賢妻良母」的職責,對丈夫對家庭的全力維護。而當得知丈夫婚外情,周全的做了調查和窺探之後,尋找到女性內心暗藏的「浪漫愛情之花」,卻把這段情當做對自己的補償,加固「假面夫妻」的穩定性。

渡邊淳一講述的是一段表面看起來完美的「理想婚姻」,卻暗藏著危機四伏;表面上安穩祥和的人生,卻暗藏著不安份卻無法解決的人性慾望。

02、明明沒有「愛」為什麼這麼辛苦扮演「假面夫妻」?

第一、「肉體」與「精神」各就其位

西方哲學家認為:肉體和精神對壘,相互爭奪人生的支配地位。

日本哲學則認為:肉體不是邪惡,享受肉體快樂不是罪惡,精神和肉體不是宇宙裡兩種對立的力量。

日本的倫理規範對肉體感官享樂十分歡迎。儘管日本是世界上佛教最盛行的國家之一,它的倫理觀在這一點上卻和釋迦牟尼以及佛典的教義南轅北轍。

日本式的道德標準給人的肉慾很大的寬容。日本人一邊鼓勵人們的肉體享受,又一邊制定規則防止人們沉湎其中。認為肉體上的享受是好事,值得培養,他們看重肉體上的快感,同時明白這種享樂要有度,不能影響生活中的重要事宜。

在日本人看來,「情慾」也是肉體享受的一部分,是人生地位層次上的正當需要。日本人把肉體享樂當作藝術去培養;當他們充分品嘗到樂趣後,又會為履行義務而犧牲享樂。

這樣一種倫理規範使得日本人的生活時刻保持著高度緊張,「肉體」和「精神」在現代社會中卻很難控制好之間的分界,尤其陷入情感世界之中,「自我約束」是否可以做到平衡?

渡邊淳一在之前的小說《失樂園》中就闡述了這種矛盾性,顛覆了日本傳統價值觀總「肉體「和」精神」的各就其位,也提出了質疑婚姻中該如何節制?兩位已婚男女,他們在與彼此的性中,才能獲得快樂與安穩。「沒有比肉體更誠實更忘我的東西了。」

這部《紫陽花日記》中,渡邊淳一把情節更普世化婚姻設定,川島省吾作為男性首先「肉體先行」到愛戀織詩開始婚外情,而志麻子作為女性「精神先行」到肉體出軌也陷入婚外情,到最後一段婚姻中的兩個人徹底變成「兩條平行線」,也是在質疑日本傳統觀念中合理化享受「肉體」和「精神」的信仰,真的區分明確、各就其位、克制律己嗎?

第二、「婚姻」和「享樂」的各就其位

美國文化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在《菊與刀》中日本對於「婚姻」和「享樂」的解讀:「他們築起一道籬笆,把屬於妻子的區域和屬於「性快樂」的區域分隔開來,但兩個區域都公開、光明正大。」

在中國情感觀念中,這兩個區域一個是公諸於世,一個必須避人耳目,但對日本人而言,這兩個區域,一個屬於重大的義務,一個是消遣時的放鬆。

這樣的劃分使得兩者「各得其所」,界限分明,「丈夫」和「妻子」的社會職責和重要義務的擔當,是理想的婚姻狀態。

《紫陽花日記》中我們就很好理解,當妻子發現丈夫婚外情細枝末節時,雖然充滿嫉恨和憂心,但卻能面不改色的維持平穩的情緒狀態,繼續盡到「妻子」職責。

如果川島省吾沒有發現妻子的日記,就不會了解一位日本主婦背後隱藏的心理矛盾和這個社會暗湧的層層婚姻制約。

「浪漫愛情」常常與「婚姻形式」以及對「家庭的責任」相衝突,但愛情在日本依然是人們熟悉的話題。

根據《源氏物語》人物塑造的石像

在《紫陽花日記》這本書中,志麻子和老師探討的文學作品——《源氏物語》,就是日本10世紀的長篇愛情小說,細緻描寫了封建社會貴族階層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但最終以悲慘的結局收尾。「純愛」是日本對情感的至上追求,但與「婚姻」毫不相干。

日本一個在雜誌社工作的人撰文說:「在我們國家裡,結婚的真正目的是生兒育女、傳宗接代、延續香火,其他任何目的都只能顛倒結婚的真實含義。」上一代原生家庭生活中,孩子們很難看到父母之間的愛欲,這也是導致下一代婚姻中的」婚姻」與「愛情」各就其位的家 ,。庭觀念代代傳遞。

在九十年代,日本媒體曾經正面宣揚過「無性婚姻」,並認為那是婚姻的正常結果。不過現在,日本已經意識到了無性婚姻的負面影響,意識到「無性婚姻」的家庭容易失去溫暖和凝聚力,而他們的孩子也更容易在學校遭到欺凌。

第三、「理想婚姻」和「真實自我」的各就其位

《菊與刀》中解讀日本對待名譽的解讀:「對名譽的情義」還有一個要求:對生活的態度要與自己的地位相稱。

日本古代昭和年代流行的「婦唱夫隨」的夫妻關係,妻子的職責是和丈夫一起維護家庭的存在以及聲譽,把「個人需求」一直存放在思想最低端。

川島省吾和志麻子的婚姻分崩離析,無論在如何激烈的情節中,夫妻兩人一直保持著對這段「名存實亡」的婚姻,保持高度的一致,就是在外人面前盡力演繹「理想夫妻"的行為。

志麻子帶著孩子和丈夫一起參加新年晚會,在眾人眼中這對兒幸福的夫妻看起來讓人羨慕不已,然而志麻子的內心卻在苦笑自己的處境:

「我們只能這樣了,為了一點點面子齊心合力地扮演著模範夫妻。我不禁苦笑:這也是夫唱婦隨嗎?」

維持原有的婚姻狀態,對於川島省吾夫婦來說,不僅可以支持到私人醫院事業和孩子們的教育,更深一步是他們需要一份安穩的「偽裝」,才敢去觸碰「真實自我」。

日本木婚姻祈禱牌

川島省吾從小喜歡賽車,卻隨了父命改為從醫,即便在自己家裡,也不敢釋放內心興趣怕孩子和妻子的嘲笑。卻在情人的家中,擺放兒時的夢想。

志麻子內心憧憬愛情和激情觸碰,卻在自己的家庭裡變成了一位機器人冷冰冰的「川島太太」,打理家務教育孩子把「妻子」的責任,做到無可挑剔,但卻唯獨把「自我」丟在了日復一日的機械偽裝裡。

然而,最可悲的是在故事的結尾處,即便相互了解了彼此的「真實」,依然選擇了繼續偽裝「理想婚姻」,藉助彼此15年搭建起來的「安穩」去各自尋找「丟失的自己」。

03、渡邊淳一筆下的「假面夫妻」只是一種偽裝的「畸形平衡」

渡邊淳一在介紹《紫陽花日記》創作初衷時曾說:

「我的考慮是,在發生出軌事情後,爭吵和離婚並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夫妻倆應該共同想辦法解決這一問題。作為男人,在這本小說裡經常可以看到我自己的想法和感悟。」

現代婚姻中隱藏著日本文化中「各就其位」不為變通的固執觀念,也處處彰顯著對現代社會現象的諷刺。

這本《紫陽花日記》首次出版於2008年,小說開放式結尾引發讀者思考和多維解讀,但無疑是渡邊淳一對日本當時婚姻狀態的擔憂,在2016年日本流行起「卒婚」,正是驗證了如川島省吾和志麻子「假面夫妻」的最後達成的「畸形平衡」其實種下惡性循環的更大隱患。

日本男性工作較為繁忙,所以每天早出晚歸,與妻兒的交流並不多,而妻子和孩子的關係卻十分親密,所以等到孩子長大離開家之後,妻子的內心十分空虛。

在她們的心中,孩子比丈夫要重要。婚姻前期基本無交流,長時間下去就導致夫妻之間的感情並不和睦,夫妻因此而分居,這種沒有離婚,但生活方式卻與離婚差不多的現象,就被稱為「卒婚」。

有日本媒體針對30歲~60歲之間的妻子做過調查,發現「希望嘗試卒婚」的人數超過半數。原因多種多樣,有人希望重新獲得私人時間,有人覺得家庭主婦凡事都向丈夫匯報很麻煩,導致婚姻最終走向孤獨終老的結局。

而造成「假面夫妻」最根源在於夫妻間的相互忽視,情感忽視、語言交流、真心流露。世界每一個國家的家庭都在經歷「婚姻與激情」的平衡和嘗試。中年、無感、無激情不是婚姻中無愛的藉口。

黃渤接受採訪時,曾經說過:「我們一直以為,愛情變成親情是一種悲哀,但是我們一直忽視了,是愛情讓兩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變成了親密無間的親人,難道這不是一件偉大的事嗎?」

中年人的婚姻經受不起被量化後的愛情,被標註成績的愛情,柴米油鹽、繁縟瑣碎將遮羞布層層裹挾住婚姻的初衷,連自己都忘記了最裡面美好的樣子。

只有一層層扯下中年人婚姻的偽裝,看見漏洞和傷處,互相療愈,每段乾枯乏味的中年婚姻才會等到那一份轉機。

《浮生六記》裡面,沈復說的愛情,是「閒時與你立黃昏,灶前問你粥可溫」。「愛情」和「婚姻」不過是一個命題,這個題目,有一萬種解法。

成年艱辛,中年不易,婚姻麻木乏味亦或灶前溫情,都來自人的心境和所向。中年人的婚姻不需要遮羞布去掩蓋,那份努力不如揭開後陽光下的晾曬,徹底而長遠。

因為我們拼了命要去證明的愛情,回頭卻發現,它與時間無關,與生命無關,和世界無關。只和「你我」有關。

作者介紹:榮榮

低速緩行,尋找生存的「縫隙」,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渡邊淳一「紫陽花日記」的秘密:打破虛偽假面,直面中年婚姻危機
    這就像日本著名文學家、被譽為日本情愛大師的渡邊淳一的作品《紫陽花日記》中所描寫的那對「假面夫妻」省吾和志麻子之間的婚姻故事。《紫陽花日記》被譽為是一部婚姻生活的啟示錄,但是在我看來,它所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啟示,更多的還有反思。
  • 《紫陽花日記》:從紫陽花的四層含義,解讀渡邊淳一筆下的婚姻
    紫陽花,又名繡球花他是被譽為日本情愛大師的渡邊淳一,一本描述婚外純愛的情愛小說《失樂園》曾引起巨大轟動,同樣是中年出軌,他的《紫陽花日記》又掀起了一股「紫陽花熱」,而後者卻完全顛覆了《失樂園》中刻畫的婚外情的極致情愛,使假面婚姻的壓抑和婚外之愛的多變躍然紙上。
  • 《紫陽花日記》:渡邊淳一為什麼用一本「日記」敘事?
    渡邊淳一的小說《紫陽花日記》以一本隱匿的妻子心情日記為因,以丈夫對日記的偷窺為主線,揭示了夫妻雙方在愛情、婚姻、家庭三層關係中激蕩、苦悶的心路歷程,指向現代婚姻中隱藏的問題。整部小說用「日記」這一種特殊載體,連接整部作品的情節和人物關係,從而形成別具一格「日記體式」的敘事手法。
  • 渡邊淳一《紫陽花日記》:出軌夫妻揭開婚姻的本質直擊自私的人性
    《紫陽花日記》是日本情愛大師渡邊淳一繼《失樂園》後的又寫男女感情的作品。作家渡邊淳一的《紫陽花日記》,以兩條線並行敘事,一條是志麻子發現丈夫出軌過程的真實反映,還有一條線就是省吾在偷看日記後的全程感受,這兩條線形成一種膠著的狀態。圍繞川島省吾知志麻子兩人之間的微妙感情,形成一種觀照。
  • 讀渡邊淳一《紫陽花日記》,探討婚姻變質的客觀因素及其現實意義
    他還是一個反婚姻論者,其作品多以婚外戀為題材,他擅長從醫學的角度,客觀地展示婚姻中感情的變化,但對於婚外情他並不加以倫理道德方面的評判,因此在日本他有著「反道德教父」之稱。今天我們講的《紫陽花日記》是渡邊淳一的後期作品,這部小說同樣探討了婚姻中感情的變化:兩個各方面都很匹配的男女組成家庭,在有了兩個孩子後,夫妻二人交流變少,不久之後丈夫就有了情人。
  • 「假面夫妻」背後的婚姻異化和生命孤獨|贈書
    《紫陽花日記(閱讀體驗版)》青島出版社男人四十比《失樂園》更現實的是《紫陽花日記》《紫陽花日記》講述的依然是渡邊淳一一直以來討論的中年婚姻危機這便是渡邊淳一在十三年後對中年婚姻危局的再認識和再闡述,更加現實,也更加無奈和壓抑。
  • 渡邊淳一的小說《紫陽花日記》告訴你男人出軌的原因
    一個作家的作品,多少會有自己的影子,渡邊淳一是公認的典型的男權主義者,作為「現代男人的代言人」,他的多部小說散文都有男權主義思想的體現,譬如這部暢銷書《紫陽花日記》。《紫陽花日記》的故事並不稀奇,中年男主角川島省吾擁有一家私人醫院,在繁華的都市有寬敞的住宅,妻子志麻子受過高等教育,自從生了一兒一女後,居家相夫教子,在外人眼裡,這是一個幸福和睦的家庭。
  • 《紫陽花日記》:婚姻的現實,出軌的感情,是繼續呵護還是毀滅?
    ——渡邊淳一很難想像《紫陽花日記》和《失樂園》均是出自「日本情愛小說第一人」渡邊淳一之手,與《失樂園》字裡行間中展現的對情感濃烈至死的感觸,以生命表達愛情之絕唱,從華麗璀璨之時隕滅,讓愛定格、凝固、永恆不同,《紫陽花日記》藉以妻子日記與丈夫讀後感心理活動的描寫,栩栩如生地向讀者展現婚姻生活現實,用最真實的筆觸、最現實的角度,細水長流又順其自然的記錄著
  • 從真心人到假面夫妻,愛情真的會被婚姻摧毀嗎?
    在渡邊淳一的《紫陽花日記》中就寫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小說開篇寫道,丈夫無意間發現了妻子的日記本,裡面記錄了她是如何偷偷調查,從蛛絲馬跡中發現丈夫出軌的真相。 於是,丈夫一次又一次地走進房間偷看日記,了解妻子調查進度和真實想法。
  • 《紫陽花日記》|渡邊淳一善變之筆對沒有盛宴與光彩的愛情的指引
    《紫陽花日記》是日本當代作家渡邊淳一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2010年。該小說講述了一個由男女主人公川島省吾和志麻子組成的家庭中,婚姻生活如何在一本日記的影響下不斷的起伏,卻又因為生活的慣性依賴繼續維持著的故事。小說的核心是對現代婚姻的批判,在長久的不和諧的婚姻家庭中,女性在婚姻生活中逐漸喪失自我。
  • 渡邊淳一《男人這東西》:男人本性,不忠與本分
    文小檸同學渡邊淳一在闡述感情方面的細膩程度可以說是爐火純青,渾然天成。在《男人這東西》這本書中,從幼少期,結婚,性及不忠等方面,把男人這一生物剖析的近乎為透明體。本文圖片來源於「東方IC一 關於結婚所謂婚姻並不只是一對相愛男女的結合。
  • 《紫陽花日記》假面夫妻,魚與熊掌都想兼得,男人的痴心妄想
    渡邊淳一著作《紫陽花日記》這是日本著名文學,大師國民作家渡邊淳一的著作《紫陽花日記》裡的小情節。最後發現自己也變成丈夫一樣的人時,選擇了原諒,哪怕是假面夫妻。詩織(男主情人):諧音「失職」,用工作之便,做不便之事,便是失職;插足他人婚姻,以為遇到的是真愛,卻不知那只是有婦之夫的冒險玩物。
  • 渡邊淳一:佳偶良緣未必就是絕配,也許婚姻會從內部逐漸潰爛
    渡邊淳一的《紫陽花日記》,講述了一段中年人的婚姻故事,他用現實的筆觸刻畫出中年婚姻危機,折射出生活中一部分夫妻的真實生活寫照。《紫陽花日記》裡的中年夫妻:省吾和志麻子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他們生了一兒一女,可謂是兒女雙全。可是,就這樣一對看似完美的婚姻,實際上卻危機重重,最終被一本「紫陽花日記」打破。為何會這樣呢?因為省吾無意中翻閱日記,發現妻子志麻子發現了自己的外遇。伴隨著妻子心病的加重,以及省吾在外遇中淪陷得越來越深,最終導致婚姻走向了不歸路。
  • 《紫陽花日記》:遭背叛的婚姻,離不掉,好不了,女主招數很高明
    這個問題,《紫陽花日記》的作者給出了答案:在某種程度上,如果一個人工作順利、家庭安定的話,那他看上去一定是個自由而幸福的人。然而,在這種情況下,男人卻不能完全滿足。而面對婚姻內的背叛,每個女人有著不同的處理方法:有的人選擇裝聾作啞,如徐帆;有的人快刀斬亂麻,各自天涯,如亞馬遜總裁夫人;有的人選擇原諒,做假面夫妻,比如奶茶妹妹、謝杏芳、佟麗婭;
  • 渡邊淳一:生死,情愛的極致考驗
    最大膽的作家,情愛大師渡邊淳一文:早人說起日本文學作家,中國讀者最耳熟能詳的恐怕就屬村上春樹、渡邊淳一、川端康成了。而這三位,恰好將近現代日本大眾心理變化無縫銜接在了一起,即一脈相承,又截然迥異。相比之下,作為中期的渡邊淳一和他「世俗」的情情愛愛,反而更具煙火氣一些。有失有得——因失樂園而得盛名川端康成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村上春樹一直在陪跑,渡邊淳一雖然與這個獎無緣了,但他一生所獲榮譽也是罕有的。
  • 渡邊淳一《情人》:自由和婚姻,哪個更重要?
    相反,如果你有一個很相愛的伴侶,你是否願意和他步入婚姻呢?我想很多人都願意吧,畢竟能和相愛的人攜手走入圍城,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可在渡邊淳一《情人》這本書裡,女主修子卻拒絕了自己深愛的男人遠野。她是他5年的「地下情人」,是不被世俗接受的「第三者」,可當男主離婚來娶她的時候,她決然拒絕了。
  • 《情人》:做了5年情人,卻不願結婚,渡邊淳一究竟想表達什麼?
    #提起渡邊淳一,大家腦海中立刻會想起一個詞,那就是:婚外情。不錯,渡邊淳一確實是一個寫婚外情的高手,被譽為日本最有名的情愛大師的他,對男女之情總是有著獨特的理解和深層次的剖析。與其他作家不同的是,渡邊淳一最有名的作品,比如《失樂園》、《情人》、《紫陽花日記》等等,無一例外都是在講述中年男女的婚姻生活,以及所發生的婚外情。
  • 渡邊淳一永別「失樂園」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渡邊淳一被譽為日本「情愛文學第一人」,他的作品探討死亡、愛情、性愛、倫理等命題,也涉獵歷史題材,一生出版作品130餘部。渡邊淳一曾分別於2009年、2010年多次來中國,他的《失樂園》《鈍感力》等作品也擁有大量的中國讀者。
  • 渡邊淳一作品推薦:被低估的禁忌與反思
    那本小說集的前言之中便提到了渡邊淳一,具體的內容也不太想得起,大概是將這個作者的一些方面與渡邊淳一進行了對比。後來想想應該是將這個作者筆下描寫人的壓抑情緒和精神世界的方式與早期渡邊淳一的作品做了對比。然後便開始翻找渡邊淳一。
  • 渡邊淳一《情人》:她深愛他,做了他五年的情人,卻拒絕與他結婚
    日本作家渡邊淳一被稱作為「情愛大師」,他總是以一種非常冷靜的態度,將筆下人物的情感層層解剖開來,最後呈現給讀者人性最真實的一面。渡邊淳一認為,愛是一種肉體和精神的緊張狀態,有緊張才能產生愛,而這種激烈的愛在一般家庭中不存在。婚姻會使兩個人的距離太近,而失去熱戀的可能。所以,婚外戀常常成了渡邊淳一小說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