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花日記》|渡邊淳一善變之筆對沒有盛宴與光彩的愛情的指引

2020-12-24 浮生掠影ln

《紫陽花日記》是日本當代作家渡邊淳一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2010年。該小說講述了一個由男女主人公川島省吾和志麻子組成的家庭中,婚姻生活如何在一本日記的影響下不斷的起伏,卻又因為生活的慣性依賴繼續維持著的故事。小說的核心是對現代婚姻的批判,在長久的不和諧的婚姻家庭中,女性在婚姻生活中逐漸喪失自我。

如果說《失樂園》演繹了一場理想中的愛情,從精神到肉體的契合,衝破世俗的枷鎖,雖然最終走向死亡,卻是一種為愛而生為愛而死的讚歌。《紫陽花日記》卻詳盡地描述了現實版的婚姻生活中女人所處的尷尬地位。這其實很像脫下水晶鞋的灰姑娘,沒有盛宴與光彩,只有生活中瑣碎的一地雞毛。

一「男尊女卑」思想的根深蒂固,是導致婚姻中女性地位模糊的核心

在日本,公元7世紀中葉所施行的「大化革新」更是日本女性噩夢的開始。「大化革新」是唐化運動,日本大量地引進中國的各種制度:如以戶為單位,每戶都由嫡長男繼承戶主地位,並由這個戶主來管理整個家族的財產,決定子女的婚姻。從此,女子一定要服從戶主即父兄、丈夫的命令,不再具有自主權。日本女性已完全淪為附屬於男性的存在,喪失了獨立自主的人格。

這一點從外界對她們的稱呼就可以表現出來。《晴蛉日記》的作者則稱為藤原倫寧之女,或藤原兼家之妻,或藤原道岡之母。《更級日記》的作者則被稱為管原孝標之女。在《紫陽花日記中》外界對志麻子的稱呼也是如此,結婚以後,沒有人再用「志麻子」來稱呼她,她是川島的妻子,夏美和裕太的母親。正是因為日本極致化的「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傳統,因此整個社會都默認為,女人不可能長期工作,只要一結婚,就會立馬告別職場,回歸家庭,成為相夫教子的全職主婦。

基於這樣的思想,男人在選擇妻子的時候,很多時候並不是出於愛情,也許是出於適合成為賢內助這樣的想法。就像文中省吾說的那樣:「老實說,迄今為止,他幾乎沒對妻子產生過興趣。省吾知道自己最終是要繼承父親的醫院、自己開業的,所有覺得志麻子是可以值得信賴的,可以將自己的一切都交給她。」

《歡樂頌》中關關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其實我身邊一直有一些還挺優秀的男孩子在追求我,但是他們的態度和言行卻像是在告訴我,你不優秀也不漂亮,可你家境不錯,性格很好。可以當一個好妻子。」

這句話也恰恰應驗了男人在選擇妻子時的考量在於女人是否順從、聽話、持家。文中省吾的想法也代表了絕大部分男性的想法:丈夫總是應該佔有比妻子優越的地位,倒沒什麼逞威風的意思,只是覺得在家庭裡必須先有丈夫的地位。妻子呢,則要維護這種地位,保護孩子。甚至在偷看妻子的日記時因為她在日記中沒有稱呼自己為「丈夫」,而是僅僅用「他」這樣的稱謂都會心生不滿。

婚姻中男女關係的不平等性,在《紫陽花日記中》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

1)生育機器

志麻子第一胎是個女兒,她在日記中這樣寫道:來自丈夫的父母和親戚的沉重負擔——「第二個孩子,一定要生個男孩」,已經沉沉的壓在了我的肩上。他們絕對不是為第一個孫女的誕生而歡喜,卻總期待我肚子裡還沒影兒的男孩子。只要有我的子宮在,我自己怎麼著都無所謂。

要不要生兒育女是女性生命中最重大的決定之一,而且這一決定往往不在女性自己的掌握之中。吉布曾在《無生的聲音》裡寫道:「我漸漸發現,即使在我們這種進步的西方社會,沒有孩子仍然是一種恥辱。」

2)被忽視的付出

志麻子的日記中有一段記錄了有孩子的家庭主婦忙碌的生活。不僅要養育兩個孩子,還要負責一家人的起居生活。各種瑣碎的家庭事務都是志麻子的責任和任務,深夜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去急診,為了打擾丈夫睡眠,不管夜裡多晚,志麻子都將哭鬧的孩子報到外面去。每天的生活都是在兩個孩子的喊叫聲度過。

家庭中瑣碎而辛苦的付出得不到理解和回應,還要遭受丈夫隨時的奚落,省吾貌似不經意的玩笑卻刺痛了志麻子,孩子們取得的好成績認為都是遺傳自己的,而孩子失誤或者出錯的情況都是遺傳母親。

彼德絲曾經說:女人不僅僅需要一個和她相好的同床人,她首先需要一個朋友,一個伴侶,一個她可以與之商量一切事情的丈夫,包括她孩子的問題,而不是一個在這樣時刻撇下她一個人,乾脆一走了事的人。顯然女性對丈夫的這種需求在「男尊女卑」的社會中是辦不到的。

3)床笫的不和諧

這是造成夫妻之間矛盾的根源。就像文中寫到的:床底間和諧與否會決定愛情的深淺。志麻子和省吾之間的對於性愛上的矛盾其實從新婚第一夜就已初見端倪。丈夫不顧新婚妻子的感受強行撲過來,婚後有很長一段時的性生活不是出自愛而是為了受精進行的身體結合。迅速脫下衣服,沒有愛撫和前戲

有了孩子後的夫妻之間的性生活,更是寥寥無幾,生了孩子的妻子,已經不再是女人而是母親、媽媽,丈夫對妻子情慾的衝動越來越少。男人與女人之所以走到一起,成為夫妻,必須要具備的首要的起碼條件,就是雙方對性的共同認知,對性生活的嚮往和期許。所以,夫妻關係是以性別相異為前提,以性生活為紐帶。

《紫陽花日記》中所表現的其實是無數個實體家庭中,身為家庭主婦都要面對的問題。男性作為主導的家庭中,妻子往往沒有話語權和主導權。而導致女性角色被削弱,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經濟地位的差距。亞當斯密說: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個人利益。

二家庭中經濟地位的主導權,是導致的女性地位模糊的又一重要因素

小說中省吾與志麻子這一對夫妻形象,其實是中產階級家庭夫妻關係的寫照。「男主外女主內」的婚姻生活中,看似分工明確互不幹涉,實則這種不平等的相處模式卻是在日漸削弱夫妻之間的感情。丈夫有了外遇,作為妻子除了借用日記來發洩憤怒外,任何實際上的舉措都無法實施,家庭的生活來源需要依靠丈夫。這種婚姻中女人面對的窘境,在任何國家任何地區隨處可見。

身為妻子的志麻子,不允許過問和參與丈夫工作上的事情,丈夫的收入她根本不知道,關於醫院的經營狀況,志麻子每次得到的答覆都是:「你閉嘴!」除了每月按時打在卡上的生活費外,家中經濟收入志麻子無權過問。

在知道丈夫出軌後,志麻子陷入被動的原因也是出於此。渡邊淳一借用日記中清水智津子的一段話點出沒有經濟收入的全職太太在面對丈夫出軌,無力反擊的窘況:「志麻子,我理解你現在的痛苦。可是如果離婚,遭受損失的可是你啊!」

首先單身女性租公寓的前提需要男性擔保人;其次雖然丈夫是過錯方,但是得到的賠償費和孩子的撫養費卻是非常少;最重要的是孩子的監護權志麻子是得不到的。

在日本,法律上並沒有共同監護權一說,這就意味著女性獲得孩子的監護權後自己要承擔所有撫養孩子所產生的費用。由於日本「男尊女卑」的思想影響,日本女性偏向於離開全職工作,照顧小孩,因此在離婚後,她們會發現很難融入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很難找到一份薪水不錯的全職工作,只能依靠兼職或者薪資較低的工作維持生計。

此外,由於過去20年裡,生活保障系統的改革,這些單身母親很難從國家獲得補助。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一份報告顯示,在全球單身母親勞動力比例中,日本的單身母親所佔比例最高,達到了85%。但有一份工作,並不代表她們經濟上沒有問題。

報告稱,在日本,擁有工作但是仍然處於貧困線以下的單親家庭的比例是56%,這個比例是全球最高。相較,這個比例在美國為33.5%。荷蘭萊頓大學研究日本單親母親課題的社會學家Aya Ezawa說:「日本目前的狀況就是——就算你讓單身母親們去工作,你也不能解決她們的貧困問題。」在求職時,日本的公司會希望求職者寫上家庭成員名單,如果有孩子沒有丈夫,那麼這位單身母親就會被認為「不可靠」。公司會考慮到這些母親會因為孩子而分心。

書中省吾也是這樣認為:妻子無論怎麼說大話,也只是個全職太太。一個全職太太並不能養活自己。要以這樣的地位來對等地和丈夫爭鬥,這種做法本身就很愚蠢。從這些方面也不難看出,從社會到家庭,日本整個社會對於家庭婦女的評價都是極低的。

三女性感情的自我追逐,是婚姻家庭中最大的悲劇

婚姻在初期是可以忘我的,女性本身具有的母性的天職,這使得她們可以為了家庭犧牲自我,但是隨著時間的延長、面對瑣碎的生活或複雜的人性,雙方的感情逐漸褪去後,對方的缺點越來越暴露。這時自私、利益的一面讓我們不再忘我,不再一味的為對方付出和犧牲,大部分是想著如何才是公平的。而這種公平,是不被環境和眾人所接受的,文中也可以看出來,志麻子將這種憤懣留在日記中,表面上依然只能維持家庭的平衡,丈夫更是覺得這種地位平等的想法是可笑的:妻子抱著男女都一樣、夫妻應該平等地擁有權利,這樣下去,家庭關係是不會搞好的。

志麻子曾是聖志學院的才女,父親是國際法學教授,從小的生長環境是自由而平等的。婚前對婚姻的許多期盼也隨著省吾一家夫唱婦隨的傳統而熄滅。結婚後作為家庭主婦,關於婚姻,現實與理想之間雖然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志麻子還是盡力做到最好,事實上志麻子不僅跟婆婆之間的關係處理的很好,家庭裡各項收支、鄰裡親戚之間的相處、孩子的養育各個方面表現都無可挑剔。

可是正如伏爾泰說的:任何家庭都有許多虛偽的親切。「假面夫妻」之間的和諧其實是做給外人看的。兩個人之間的冷戰從志麻子發現省吾出軌後愈演愈烈,正如書中說的那樣:家庭中的齒輪有一個不正常,就會導致其他齒輪也出錯,從齒輪的不協調處發出吱吱的尖叫聲。即使你立即上油,第二個、第三個齒輪也會運轉不正常。久而久之,你就會被對不正常的齒輪習以為常。

志麻子也曾試圖能夠從丈夫那裡得到哪怕一絲絲的支持,在女兒一歲的時候,她問道:「醫院的繼承人是女孩不也很好嗎?」被省吾一口回絕:「當然是男孩子好了!」志麻子也經濟獨立的希望寄託給女兒,可是女兒卻更加喜歡像母親那樣生活,比起在社會上立足,家庭生活更讓女兒期待。

這種常態化的不對等關係的社會,使得志麻子在「男尊女卑」的風氣中隨波逐流。志麻子重新燃起女性身份的覺醒,源自志麻子和繪裡的見面,婚外戀使你時刻記住你是個女人,同時也能很快讓你忘記你丈夫婚外情的事情。

這句話仿佛是一顆紫陽花的種子,種在了志麻子的心裡。這也為後來志麻子與大學老師的婚外情作了鋪墊。就在丈夫省吾和情人之間出現問題時,志麻子的春天卻突然到來。志麻子熾烈的感情得到釋放之後,志麻子突然警醒,兩個互有家室的人結合,沒有未來,但是在一起時的感情是真摯的,在短暫的時間裡,徹底擺脫塵世生活的束縛,在瞬息的夢幻世界裡翱翔和沉醉。

志麻子在老師身邊不是妻子、母親,只是女人,這是在家庭中被忽視甚至被扼殺的一種自我的感情。就像志麻子在日記中寫得那樣:「遇到老師,我找到了足以喚醒自己青春的方法。這不是為了丈夫,為了孩子,應該是是為了更好的享受『自我』。

家庭中丈夫很妻子各自享有自己的世界,假面夫妻只要有利於在社會框架中繼續保證家庭生活的圓滿,那就不必忌諱。家庭似乎開拓出新的道路,就像雨中撐起的傘,傘下的兩個人不斷地協調步伐,只為了在外人看來是一對平靜地、般配地夫妻。

結語:

紫陽花最大的特色是「善變」,短短一個月的花期中可以變換各種不同顏色。紫陽花象徵著女性自我情感覺醒的一份思考和探索,當然,故事後來設計的志麻子出軌頗有點兒諷刺意味,原本在家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的女性,反而只能跳脫出家庭的束縛才可以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

相關焦點

  • 渡邊淳一的小說《紫陽花日記》告訴你男人出軌的原因
    一個作家的作品,多少會有自己的影子,渡邊淳一是公認的典型的男權主義者,作為「現代男人的代言人」,他的多部小說散文都有男權主義思想的體現,譬如這部暢銷書《紫陽花日記》。《紫陽花日記》的故事並不稀奇,中年男主角川島省吾擁有一家私人醫院,在繁華的都市有寬敞的住宅,妻子志麻子受過高等教育,自從生了一兒一女後,居家相夫教子,在外人眼裡,這是一個幸福和睦的家庭。
  • 《紫陽花日記》:從紫陽花的四層含義,解讀渡邊淳一筆下的婚姻
    如果說《失樂園》是婚外之愛理想的烏託邦,那麼,《紫陽花日記》就是婚裡婚外情感在現實裡的放大鏡。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對四十出頭的中年夫妻,男主外,女主內,家庭經濟優渥,看起來幸福美滿。渡邊淳一渡邊淳一紫陽花日記不僅是故事和情感發展的線索,也是二人夫妻關係出現變化的契機。
  • 渡邊淳一「紫陽花日記」的秘密:打破虛偽假面,直面中年婚姻危機
    這就像日本著名文學家、被譽為日本情愛大師的渡邊淳一的作品《紫陽花日記》中所描寫的那對「假面夫妻」省吾和志麻子之間的婚姻故事。《紫陽花日記》被譽為是一部婚姻生活的啟示錄,但是在我看來,它所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啟示,更多的還有反思。
  • 《紫陽花日記》假面夫妻,魚與熊掌都想兼得,男人的痴心妄想
    渡邊淳一著作《紫陽花日記》這是日本著名文學,大師國民作家渡邊淳一的著作《紫陽花日記》裡的小情節。如果說,《失樂園》演繹的是愛情的理想版,那麼《紫陽花日記》展現的則是中年情感的現實版。中年人的情感,從名字解讀開啟單從名字上看,作者對主人公以及書裡各個角色的名字,取得別有用意,也特別的有意思。
  • 《紫陽花日記》:渡邊淳一為什麼用一本「日記」敘事?
    渡邊淳一的小說《紫陽花日記》以一本隱匿的妻子心情日記為因,以丈夫對日記的偷窺為主線,揭示了夫妻雙方在愛情、婚姻、家庭三層關係中激蕩、苦悶的心路歷程,指向現代婚姻中隱藏的問題。整部小說用「日記」這一種特殊載體,連接整部作品的情節和人物關係,從而形成別具一格「日記體式」的敘事手法。
  • 渡邊淳一《紫陽花日記》:比婚外情更可怕的是婚姻的「假面夫妻」
    《紫陽花日記》是日本當代作家渡邊淳一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2008年。小說男主人公川島省吾經營著自己的私人醫院,在已婚15年,有了婚外情,自以為瞞天過海,孰料意外讀到妻子志麻子的日記,發現妻子正在通過日記記錄其劣行的點點滴滴。
  • 讀渡邊淳一《紫陽花日記》,探討婚姻變質的客觀因素及其現實意義
    他還是一個反婚姻論者,其作品多以婚外戀為題材,他擅長從醫學的角度,客觀地展示婚姻中感情的變化,但對於婚外情他並不加以倫理道德方面的評判,因此在日本他有著「反道德教父」之稱。今天我們講的《紫陽花日記》是渡邊淳一的後期作品,這部小說同樣探討了婚姻中感情的變化:兩個各方面都很匹配的男女組成家庭,在有了兩個孩子後,夫妻二人交流變少,不久之後丈夫就有了情人。
  • 《紫陽花日記》:婚姻的現實,出軌的感情,是繼續呵護還是毀滅?
    ——渡邊淳一很難想像《紫陽花日記》和《失樂園》均是出自「日本情愛小說第一人」渡邊淳一之手,與《失樂園》字裡行間中展現的對情感濃烈至死的感觸,以生命表達愛情之絕唱,從華麗璀璨之時隕滅,讓愛定格、凝固、永恆不同,《紫陽花日記》藉以妻子日記與丈夫讀後感心理活動的描寫,栩栩如生地向讀者展現婚姻生活現實,用最真實的筆觸、最現實的角度,細水長流又順其自然的記錄著
  • 渡邊淳一《紫陽花日記》:出軌夫妻揭開婚姻的本質直擊自私的人性
    後被隱喻為不倫之花,意為再怎樣美麗,也都會有毒。《紫陽花日記》是日本情愛大師渡邊淳一繼《失樂園》後的又寫男女感情的作品。本書沒有太多關於婚姻的問題的說教,也沒有一波三折的情節,只是以一本日記裡記錄下來的文字內容,以旁觀者的角度靜靜地撕開婚姻的真實面目,女主人一步步、一章章,一段段的日記,所見所聞鋪陳在男主人的眼裡,沒有震撼,沒有反省,麻木到無感,婚姻的本質和人性的弱點在書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形實存在和個人感觀均被再次刷新。
  • 從真心人到假面夫妻,愛情真的會被婚姻摧毀嗎?
    在渡邊淳一的《紫陽花日記》中就寫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小說開篇寫道,丈夫無意間發現了妻子的日記本,裡面記錄了她是如何偷偷調查,從蛛絲馬跡中發現丈夫出軌的真相。 於是,丈夫一次又一次地走進房間偷看日記,了解妻子調查進度和真實想法。
  • 《情人》:做了5年情人,卻不願結婚,渡邊淳一究竟想表達什麼?
    #提起渡邊淳一,大家腦海中立刻會想起一個詞,那就是:婚外情。不錯,渡邊淳一確實是一個寫婚外情的高手,被譽為日本最有名的情愛大師的他,對男女之情總是有著獨特的理解和深層次的剖析。與其他作家不同的是,渡邊淳一最有名的作品,比如《失樂園》、《情人》、《紫陽花日記》等等,無一例外都是在講述中年男女的婚姻生活,以及所發生的婚外情。
  • 渡邊淳一作品推薦:被低估的禁忌與反思
    那本小說集的前言之中便提到了渡邊淳一,具體的內容也不太想得起,大概是將這個作者的一些方面與渡邊淳一進行了對比。後來想想應該是將這個作者筆下描寫人的壓抑情緒和精神世界的方式與早期渡邊淳一的作品做了對比。然後便開始翻找渡邊淳一。
  • 渡邊淳一:佳偶良緣未必就是絕配,也許婚姻會從內部逐漸潰爛
    談到愛情,很多人都戀戀不忘尋求激情。在他們眼中,那種轟轟烈烈地感受才能稱得上是真愛。可是,相愛的兩個人彼此相處得久了,越發感到生活的平淡,當激情消失得無影無蹤,還會有愛情的存在嗎?渡邊淳一的《紫陽花日記》,講述了一段中年人的婚姻故事,他用現實的筆觸刻畫出中年婚姻危機,折射出生活中一部分夫妻的真實生活寫照。
  • 《紫陽花日記》:遭背叛的婚姻,離不掉,好不了,女主招數很高明
    這個問題,《紫陽花日記》的作者給出了答案:在某種程度上,如果一個人工作順利、家庭安定的話,那他看上去一定是個自由而幸福的人。然而,在這種情況下,男人卻不能完全滿足。我推薦她看看這部《紫陽花日記》,學一學同時總裁夫人對付小三的套路。01 一聲不吭,靜觀其變一般來說,夫妻結婚十年後,夫妻之間就會沒什麼話了。
  • 日本作家渡邊淳一的小說改編電影風靡一時
    據日媒報導,日本著名作家渡邊淳一4月30日晚11點42分因前列腺癌在東京的自家住宅內去世,享年80歲。渡邊曾以小說《光和影》獲直木文學獎,1995年開始連載《失樂園》,引起巨大反響,並相繼被拍成電視劇和電影。渡邊淳一被認為是言情大師,介於純文學和通俗文學之間的「中間文學」第一人。《失樂園》
  • 讀懂男人,看渡邊淳一的《男人這東西》就夠了
    其實,讀懂男人,只要看看日本作家渡邊淳一的《男人這東西》這本書就夠了。這本書的作者渡邊淳一,和魯迅一樣有過一段棄醫從文的經歷。但正是這樣一段經歷,對人性的洞察、怎麼把握人有很大幫助,讓他從生理和心理上更加了解男人自身,將男人的心理剖析的淋漓盡致。1933年10月24日,渡邊淳一出生在日本北海道上砂川町,上有一姐,下有一弟。
  • 世間美味紫陽金錢橘
    金錢橘上市,對紫陽人來說不僅是滿足積蓄了一年的口腹之慾,更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一幅幅橘黃金亮為主色調的鮮活畫面,是金秋提供給漢江兩岸農戶、山城上下居民一個極具衝擊力的視覺盛宴。離開紫陽到異地工作近二十年,回家鄉漸漸少了,不單這樣的美景很少再見,連滋味也覺得越來越淡薄。
  • 紫陽民歌——聽見紫陽的聲音
    紫陽民歌,陝西省紫陽縣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左採一把翡翠綠,右採一把細毛尖,快快的採呀,快快的採呀,採滿了小茶籃,啊採滿了小茶籃三月的那個三來,上茶的那個山呀,05《郎鏟田坎姐送茶》郎鏟田坎姐送茶,一把拉住要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