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以17萬「騙畫」,轉手便賣出8700萬的鑑寶專家,後來怎樣了?

2020-12-12 天天讀詩詞

在本世紀初時,我國曾經興起過一股文物鑑寶的風潮。畢竟我國幾千年歷史,又向來十分講究宗法家族傳承,自然很多家族裡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傳家寶之類的東西,而這些文物的價值,就需要專業的鑑寶師來幫助判定了。

劉巖,1957年生於北京,對書畫陶瓷有些研究,曾經供職於國家文物局、首都博物館等機構,還曾經為國家拍回了圓明園三獸首——虎首、猴首和牛首。因此在《尋寶》、《華豫之門》等文物鑑定節目興起時,就邀請了劉巖作為鑑寶大師。

可就是這樣一個履歷十分漂亮的鑑寶大師,卻在《華豫之門》節目進行之中騙走了上節目來鑑寶的人的古畫,以17萬買入,卻以8700萬拍出,價值整整翻了500多倍,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市民虛心求鑑定 大師「好心」幫賣畫2009年9月的時候,河南衛視的鑑寶節目《華豫之門》正在熱播。鄭州市市民朱雲家裡有一副傳了很久的古畫,名為《嵩陽漢柏圖》,相傳是乾隆所畫。但朱雲不知真假,見《華豫之門》有「鑑寶最高法院」之稱,便參加了這檔節目。

作為當時該節目的鑑寶大師,劉巖一看到這幅畫後就緊皺了眉頭,跟朱雲說他的這幅畫並非是乾隆真跡,最多只能買到三萬左右。

朱雲聽到自己的畫是贗品,一下子整個人都蔫了。但在節目之後,劉巖卻找到了朱雲,說:「你這幅畫雖然是贗品,但好歹也是古人所畫,幾百年歷史還是有些價值的。如果你信得過我,我可以幫你聯繫買家,說不定能多賣個幾萬塊。」

劉巖早年就參加過央視的《尋寶》節目,已經是全國聞名的鑑寶大師,有央視和河南衛視的光環在,劉巖所說應該不虛,這麼厲害的鑑寶大師也沒有理由騙他一個小老百姓,朱雲這麼想著,就答應了。

低價購入高價出 「大師」良心在何處結果沒多久之後,在10月21日時,劉巖就帶來了一位買家程先生,幾人商談之後,朱雲的這幅《嵩陽漢柏圖》最終以17萬元賣出。朱雲還十分感激劉巖,如果沒有他從中幫忙,他這個3萬元的「贗品」怎麼可能賣出17萬的「高價」呢。

因此,朱雲連連向「大師」劉巖道謝,帶著自己的17萬元心滿意足地回家了。沒多久,兩年過去,在2011年6月的時候,朱雲居然在電視拍賣會上,看到曾經自己的那幅《嵩陽漢柏圖》居然以8700萬的價格拍賣了出去,他一下子就震驚了。

合著當年他是被劉巖和那什麼程先生做了局,從他手中把乾隆真跡《嵩陽漢柏圖》騙了出去,他還拿著那17萬連連感謝,完全是個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的嘴臉。朱雲想到這裡,極其憤怒,一紙「訴狀」就將劉巖和程某告上了法庭。

真假劉巖誰堪辨 退居香港保「自由」結果這不告不知道,一告還一下子告出來了兩個劉巖,一個在廣東,一個在北京,面貌氣質全然不同,用的卻是幾乎相同的履歷資料。朱雲一下子就明白了,原來在鑑寶這一行水這麼深呢!

而當年騙走他畫的,是北京劉巖,也算是找到了正主。但朱雲最後卻敗訴了,因為當年他根本沒有任何防備就把畫賣出去了,因此幾乎沒有證據,自然也就無法在講究證據的法庭之上戰勝劉巖了。

但朱雲心中始終不甘,一方面他損失了8000多萬元,一方面他還被人做局耍了,因此自然是不斷收集證據不斷起訴,但想要追回已經十分渺茫了。而劉巖經過此事之後,在大陸鑑寶圈子裡名聲已經不復當年,只好跑到香港去了。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朱雲有上一句的美德,但是還是少了下一句的心眼。但之所以朱雲沒有防備的原因,到底還是劉巖仗著本身的名氣和口碑,卻行此騙財奪寶之事,終歸是最為可惡的!

而為了防止朱雲事件再次發生,其中的一個方法,就是要對文物有足夠的認知,養成自己的獨立思考意識,才能對抗像劉巖這樣的「鑑寶大師」在鑑寶行業上的某種「壟斷」。

而《中國文物常識》就是一本很好的書籍,它也介紹了包括《嵩陽漢柏圖》在內的各種中國文物的常識,同時還介紹了背後的歷史,如果朱雲早先能夠看到這本書的話,就不會被劉巖所騙了。

這本書原價是108元,現價是68.8元,優惠力度十分的大,如果感興趣的話,就趕緊購買吧。

相關焦點

  • 劉巖:當年以17萬騙畫,轉手就賣了8700萬的鑑寶大師,後來如何?
    曾經就發生過這麼一件事情引發了人們的關注,而這件事情就與一位鑑寶專家有關,這個專家就是劉巖。當年他將一幅古董畫用17萬的價格買下,轉頭卻以8700萬人民幣的價格賣掉了,而事後被賣寶人得知,賣寶人才知道自己是上當受騙了,而事情也是引發了眾人的議論,那麼身為議論中心劉巖最後又怎麼樣了呢?
  • 以17萬「騙畫」,轉手就賣出8700萬的鑑寶人劉巖,後來怎麼樣
    其中最為轟動的就以17萬「騙畫」,轉手就賣出8700萬的鑑寶人劉巖,那麼事情後來怎樣了呢? 全民鑑寶興起 近代隨著越來越多文物出土,這些古代藝術品開始逐漸走進大眾視野,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萌生了尋寶、藏寶的興趣。但是苦於自身能力有限,文玩市場看似高端,實則暗潮洶湧。
  • 當年17萬「騙畫」,以8700萬轉手的鑑寶大師劉巖,後來怎樣?
    鑑寶專家說到"鑑寶師"鬧出的風波,便不得不提劉巖這個人,劉巖當年在文物收藏界絕對是一號人物,他的眼光精準無比,在對於文物的研究方面也頗有建樹,最為人熟知的是,他參與過圓明園獸首的鑑定,進入21世紀以來,社會上掀起來一股"收藏熱",本就能力不凡的劉巖,自然也就被大家捧上了神壇。
  • 祖傳的名畫被鑑寶專家17萬「騙畫」,轉手賣到上千萬,後來如何了
    寶藏外洩,鑑寶節目掀起熱潮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位鑑寶大師,他的名字叫做劉巖,不誠信的故事。在當年,劉巖花費巨資,最終以17萬「騙得了一幅畫」,一轉眼的功夫就賣了8700萬人民幣。這件事曾很快轟動了整個社會,在全國範圍內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在這之後呢,劉巖「騙畫」之後的結果是怎樣的呢?當時的受害人能否順利的奪回財物呢?而犯罪人劉巖是否得到了法律的懲罰呢?在中國這個古老的地方,歷史悠久,我們的老祖先都曾經留下了數不清的遺產。當然了,這其中也包括著數不清各類文物。
  • 用17萬騙畫,轉手賣了8736萬 鑑寶專家劉巖,後來咋樣了?
    但朱雲對於文物鑑賞一竅不通,剛好河南省有檔鑑寶節目叫《華豫之門》,所以他便決定帶著自己的古畫去找專家鑑定。劉巖讓人用17萬買走古畫朱雲懷著激動的心情等待著劉巖的到來,結果劉巖來了後卻告訴他一個噩耗:「這畫恐怕是贗品!也就值個3萬塊錢。」就在朱雲心灰意冷時,劉巖又開口說道:「我認識一些朋友,可以找他們買你這幅畫,這樣你還能多賣個三五萬。」
  • 自稱鑑寶專家,卻用17萬「騙」畫,轉手賣出8736萬後現狀如何?
    古董鑑寶節目猶如春風吹遍大地,收視率長虹。不過這類節目卻也時常陷入風波中,如當年王剛就將真品視為贗品,並將其砸壞,惹得討伐聲不斷。不過,王剛只是因為判斷失誤,並沒有涉及利益。而接下來的這位專家卻是異常可惡,他藉助自己專家的身份,竟用17萬元「騙」到一件文物,隨後又將文物以8700萬元的天價售出。此事當時曾引起軒然大波,不僅展示了文物鑑定市場的亂象,也將鑑寶類節目推到風口浪尖。
  • 那個被叫做「二手販」的劉巖,以17萬騙畫轉手賣出八千萬,結果如何
    所以很多電視臺以及網絡媒體都紛紛開始播放製作一些綜藝節目,在各類綜藝節目層出不窮的狀況下,結合著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創新等形勢,一些尋寶,鑑寶類的節目便開始出現。今天我們所說的故事主人公就是,曾經那個被叫做"二手販子"的鑑寶專家劉巖,以17萬騙畫轉手賣出八千萬,他結果怎麼樣了呢?
  • 河南兄弟帶字畫鑑寶,乾隆真跡被專家17萬騙走,無奈報警結果如何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收集古董,比如瓷器、字畫、雕刻品等等,尤其是歷史越久遠越受歡迎,因此越來越多的尋寶、鑑寶節目出現。如果普通人的寶物鑑別出價值不菲,那一定是皆大歡喜的事情,如果是贗品,那大家也多多少少會有一些遺憾,可如果專家把正品說成贗品,騙了所有看客該怎麼辦呢?當然對於普通吃瓜群眾也只是看個熱鬧,沒什麼損失,但是對於寶物的擁有者,那可是重大損失。
  • 商人花2萬造假文物,騙銀行7個億,那五位幫他鑑定的專家結局怎樣
    從此「鑑定」這個詞就流傳下來,它是判定文物真假最重要的一個步驟,而這個判定者,現代統一稱呼為「鑑定專家」,曾幾何時,從事鑑寶的專家可是一個非常受人尊重的職業。火了十幾年的鑑寶節目,大多數收藏者之所以追捧,其實就是想知道自己手中的古董是不是真品,值多少錢。而專家在其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過去專家說什麼人們就信什麼,如今的態度卻是嗤之以鼻,究其原因,曾經的一個事件影響至深。
  • 大叔花437萬買個「臉盆」,激動拿去鑑寶,專家:站穩了我報價
    然而,不是每一位收藏家帶來的藏品都是真貨,哪怕他們自己一臉自信,比如曾經轟動一時的花437萬買了假貨的收藏家,就在節目上被專家指出是一件假的收藏品,這是怎麼回事呢?
  • 小夥437萬買下「九桃盆」,去到電視臺鑑寶,專家:是怎麼說的?
    在一欄鑑寶節目中,一位中年男子攜帶了一個「清雍正款粉彩九桃盆」來到在·節目現場,希望專家們能夠對他這個寶物做出鑑定,判斷出它現在真實的文物價值,看到他這個寶物之後,專家們在仔細鑑定之前,首先就從釉色方面給出了肯定的評價,如果這個九桃盆是真的,那它就是一個稀世罕見的珍寶,因為看得出成色真的是十分好,漂亮溫柔的粉色,燒得上好的瓶口,所謂的粉彩從康熙年間發展到乾隆年間,成為了當時清朝廣受喜愛的一種珍品
  • 當初撿到一個破盆當菸灰缸的農民,3年後轉手賣出180萬,後來如何
    在我國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就有一個農民把一個文物用作了3年的菸灰缸,後來被考古愛好者發現,農民講問起給了他,誰知後來被轉手賣出180萬。事情源於一個考古愛好者,叫做羅軍。他非常熱愛收藏文物,常四處去找尋寶貝,有一次他就來到了山西忻州的一個小村莊。羅軍認為小村莊雖然偏僻,但是往往就會有驚喜出現,不過這個村莊的條件超乎了羅軍的想像,真的是一貧如洗。
  • 她畫了兩隻死「野雞」,被收藏家47萬撿漏買走,8年後轉手460萬
    在我國也有不少畫家曾經畫過以野雞為題材的繪畫,有一位畫家畫了兩隻「死野雞」,被收藏家47萬撿漏買走,8年後轉手拍出460萬元天價,震驚所有人。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一幅死雞圖拍出47萬,八年後再拍出460萬2004年,一幅名為《雙稚》的油畫作品出現在拍賣場上,引來了各位收藏家們的激烈競爭,經過十幾分鐘的激烈叫價後這幅畫被一位收藏家以47萬元的價格撿漏拍走。在很多人看來,這幅畫並不是什麼千古名畫,也不是名家之作,47萬元的價格已經是高價,為什麼要說是撿漏拍走呢?
  • 80元賣掉祖傳古董,專家洗乾淨後大吃一驚,轉手可賣370萬
    後來把瓷碗上的汙泥洗乾淨之後,發現碗內的「大明宣德年制」字樣,釉面是淺藍色底上有水跡般的深藍色斑點,處處顯示碗的不平凡。經過北京不少專家的鑑定,一致認為是大明宣德年間景德鎮製造的上好瓷器,也就是灑藍釉瓷器,最後專家命名為灑藍釉缽。屬於一級文物,現存於首都博物館。
  • 希特勒一幅畫賣出101萬,他是被戰爭耽誤的畫家?|百家故事
    希特勒一幅畫賣出101萬,他是被戰爭耽誤的畫家?| 百家故事在歷史前進的軌道上,任何一個小小的變化都可能在未來引起巨大的改變。但人類沒有上帝視角,在小變化發生的時候,沒有人可以預知它將引發什麼。在希特勒成為國家元首之前,他的夢想是當一位畫家,為此,在過完17歲的生日後,他就來到了維也納,想要在藝術上做出一點成績。1907年10月,希特勒想考維也納美術學院,但連續考了兩次都沒有被錄取。即便如此,他也沒有立刻離開維也納,而是選擇留在那裡,靠街頭賣畫為生,直到1913年。在這期間,他臨摹維也納明信片上的風景畫賺了一些錢,於是便有畫作留下。
  • 鑑定價值2500萬,中國大媽:我做的,賣80元
    現如今,很多人都喜歡收藏一些寶貝,各種鑑寶欄目也如火如荼舉辦。各大衛視上都有這樣節目,大家也可以從中了解相關知識。有不少人把自己家寶貝拿來,請專家鑑賞一下。這個過程中發生了許多有趣故事,有時會把真鑑定為假,造成巨大損失。若把假的鑑定成真,又會怎樣呢?日本發現曜變天目碗?
  • 80後畫家畫一顆「爛草莓」,賣出20萬高價,專家:你放大看
    《金陵圖》:誰謂傷心畫不成,畫人心逐世人情。如今經濟條件發達了,人在溫飽問題得以滿足之後,便將多餘的錢花在自己的興趣上。有一個80後的畫家,他畫了一顆「爛草莓」,就是這樣一幅畫賣出了20萬的高價,專家說:你放大細看。他畫的這幅畫中,別有洞天。
  • 男子帶「天雞」鑑寶,稱至少值4萬,專家:是假的,但你絕對不虧
    男子帶「天雞」鑑寶,稱至少值4萬,專家:是假的,但你絕對不虧 近些年來,隨著收藏市場的火熱,鑑定行業也重新煥發了生機,很多鑑寶節目也是層出不窮,深受人們的喜愛,在鑑寶節目裡人們可以看到各式的文玩古董,人間百態,也見證了持寶人的喜怒哀樂,可謂是「登臺不回頭,幾家歡喜幾家憂啊」。
  • 80元賣掉祖傳古董,專家「撿漏」後轉手賣出370萬,如今已成國寶
    80元賣掉祖傳古董,專家「撿漏」後轉手賣出370萬,如今已成國寶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歷史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幾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祖先對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出了很多重大的貢獻。
  • 遊客送女導遊玉佛,當時沒在意後來去鑑寶,專家:趕緊找人家
    而在中國就有一位女導遊,遊客送給了她一件玉佛,她並沒有相應的背景知識,所以並不知道這個玉佛的真假,當時並沒有在意,後來帶著這個玉佛參加了鑑寶節目才知道真相。老太太心裡對這位女導遊也是存滿感激,後面旅遊快結束的時候,老太太便將自己珍藏的玉佛送給了女導遊,剛開始女導遊也沒有多想,以為只是個小禮物,於是和老太太交換了聯繫方式之後就匆匆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