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元賣掉祖傳古董,專家洗乾淨後大吃一驚,轉手可賣370萬

2020-12-17 瓷林外史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從最開始的原始青瓷算起,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傳承,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科技發展和對美的追求。每一種瓷器的技藝巔峰,都造就了驚豔絕倫的作品。這件機緣巧合用80元收到的明代灑藍釉就是傳世珍寶之一。

清雍正 灑藍釉堆白花紋大盤

有很多不同種類的瓷器在歷史上綻放光彩,有些得到了傳承和發展,有些卻差點被遺失。

在明朝時期,有一種顏色釉瓷器,師出名門,卻因燒制工藝複雜,燒制時間短而存世甚少,沒有像其他瓷器那樣享譽世界。如今卻成為了稀世珍寶,這就是明代的灑藍釉。

清康熙 灑藍釉開光青花山水人物紋罐

01老太太80元賣掉祖傳古董,竟是稀世珍寶

上世紀七十年代,一位穿著簡樸的老太太,挎著一個布包走進了北京琉璃廠一家文物商店,拿出一個瓷碗要賣,瓷碗上滿是汙泥,還有些磨痕。

工作人員問老人想賣多少錢,老人也沒準確的數字,只說,碗是祖上流傳下來的,看著有些年代,隨便給點錢就可以。工作人員就給了老人80元,老太太拿著80塊錢,也沒留下什麼聯繫方式,高高興興地走了。

後來把瓷碗上的汙泥洗乾淨之後,發現碗內的「大明宣德年制」字樣,釉面是淺藍色底上有水跡般的深藍色斑點,處處顯示碗的不平凡。

經過北京不少專家的鑑定,一致認為是大明宣德年間景德鎮製造的上好瓷器,也就是灑藍釉瓷器,最後專家命名為灑藍釉缽。屬於一級文物,現存於首都博物館。

02市面上僅存三件明代灑藍釉,一件轉手賣了370萬,一件用了80元買來

灑藍釉名氣不大,並非是價值不夠,而是因為存世太少,難得一見,因此知名度不高。目前市面上僅存三件灑藍釉瓷器,一件收藏在天津博物館,一件被私人收藏。

明宣德雪花藍釉碗

1980年的時候,收藏家仇焱之先生的明宣德雪花藍釉碗轉手賣出了370萬港幣的價格。另外一件為北京首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任誰也想不到,首都博物館中的這件灑藍釉瓷器,是80塊錢買來的。

灑藍釉,又叫雪花藍釉,是明宣德時期景德鎮所創,之後停燒。到了清代康熙年間才重新恢復生產。

灑藍釉是在燒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蘸藍釉汁水,吹於器表,形成厚薄不均、深淺不同的斑點;所餘白釉地仿佛是飄落的雪花,隱露於藍釉之中。

相關焦點

  • 80元賣掉祖傳古董,專家「撿漏」後轉手賣出370萬,如今已成國寶
    80元賣掉祖傳古董,專家「撿漏」後轉手賣出370萬,如今已成國寶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歷史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幾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祖先對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出了很多重大的貢獻。
  • 800塊硬撿古董碗,結果賣370萬
    上世紀20年代,江南一富戶人家的孫子,爺爺是晚清江淮鹽運使,家財萬貫,在當地勢焰燻天,手中劫掠收藏了不少古董。後來不知倒了哪門子黴,這家運勢不濟,江河日下,孫子又愛吸大煙,把個家業吸敗了。有一天,孫子犯菸癮,抄起廚房一隻盛醬大碗,直奔古董店去了。
  • 男子想建私有博物館,賣家微信視頻盜墓,他花370萬買滿屋工藝品
    這年頭有帶貨直播的,「盜墓」直播的還是頭一次,接下來,熊某發來了一堆「文物」的圖片任他挑選,呂君也是一陣心動,便對熊某的身份以及古董的來源深信不疑,一番討價還價後,呂君先後分3次從熊某處買了一大批古董共付費370多萬元。呂君生意賺來的錢,大部分都買了古董。熊某將古玩送到呂君家後,呂君興奮壞了,因為他第一次看到這麼多「寶貝」。
  • 上一手200萬,王多多轉手賣350萬
    當初吳皇帶領的精銳第一團隊,幾乎全隊都是15到17鍛寶石的裝備,外配4件60或者80級滿鍛星輝的靈飾。聞名已久的夢幻第一千傷無級別槍,在近日傳出了再次成交的消息。早在不久前,武器還沒有解除跨服轉區的時間鎖,就已經被蘭亭序伺服器的一位大佬預定了。當時早早的就繳納了20萬元定金,主播梧桐幾乎見證了全過程。
  • 老漢開價800萬賣祖傳字畫,專家說最多值1萬,老漢轉身賣了1980萬
    很多價值不菲的文物,我們普通人是看不出有什麼特別之處,而這些文物就可能以很便宜的價格流入市場,有識貨的便宜入手再轉手一賣便可以發家致富。有這麼一位老漢開價800萬售賣自己的祖傳字畫,可惜經過專家鑑定之後說此畫的價值僅僅只值1萬,最多能給他1萬,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老漢徑直離開之後轉身賣了1980萬元!
  • 祖傳的名畫被鑑寶專家17萬「騙畫」,轉手賣到上千萬,後來如何了
    在當年,劉巖花費巨資,最終以17萬「騙得了一幅畫」,一轉眼的功夫就賣了8700萬人民幣。這件事曾很快轟動了整個社會,在全國範圍內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在這之後呢,劉巖「騙畫」之後的結果是怎樣的呢?當時的受害人能否順利的奪回財物呢?而犯罪人劉巖是否得到了法律的懲罰呢?在中國這個古老的地方,歷史悠久,我們的老祖先都曾經留下了數不清的遺產。當然了,這其中也包括著數不清各類文物。
  • 劉巖:當年以17萬騙畫,轉手就賣了8700萬的鑑寶大師,後來如何?
    曾經就發生過這麼一件事情引發了人們的關注,而這件事情就與一位鑑寶專家有關,這個專家就是劉巖。當年他將一幅古董畫用17萬的價格買下,轉頭卻以8700萬人民幣的價格賣掉了,而事後被賣寶人得知,賣寶人才知道自己是上當受騙了,而事情也是引發了眾人的議論,那麼身為議論中心劉巖最後又怎麼樣了呢?
  • 老農撿一個盆,當了3年菸灰缸,被人用2盒煙買下,最後賣了180萬
    古董行業一向都很複雜,至今也沒有標準的方法來鑑別古董,靠的只是一些儀器來輔助,以及鑑定人員的眼力和專業知識的積累。這也就出現了撿漏一說,懂行的人在古玩街逛上一圈,低價收到自己心儀而攤主卻不識貨的物品,最後再高價賣出去,既得到了名聲,又賺取了大筆錢財,是個一夜暴富的行業。
  • 自稱鑑寶專家,卻用17萬「騙」畫,轉手賣出8736萬後現狀如何?
    古董鑑寶節目猶如春風吹遍大地,收視率長虹。不過這類節目卻也時常陷入風波中,如當年王剛就將真品視為贗品,並將其砸壞,惹得討伐聲不斷。不過,王剛只是因為判斷失誤,並沒有涉及利益。而接下來的這位專家卻是異常可惡,他藉助自己專家的身份,竟用17萬元「騙」到一件文物,隨後又將文物以8700萬元的天價售出。此事當時曾引起軒然大波,不僅展示了文物鑑定市場的亂象,也將鑑寶類節目推到風口浪尖。
  • 村民從江中淘到一枚黃金印章,轉手賣了800萬,3年後禍從天降
    有一次,他在河道中發現了一個銀錠,轉手賣了7萬元,這讓他嘗到了甜頭,決定大幹一場。 在家中將寶物衝洗乾淨後,吳三石發現是一枚「金燦燦」的印章,一個威風凜凜的大虎印,由此他判斷,寶物的主人身份肯定不低。 印章下面還刻有「永昌大元帥」五個大字,吳三石深知這枚印章價值不菲,不知要比之前的銀錠高出多少倍。
  • 老農上山挖筍,挖到一對「血跡雞蛋」,專家直接開價80萬
    好奇心驅使之下,老農繼續往下挖,當他把周圍的泥土都刨乾淨後,發現那血紅血紅的東西竟然是兩塊雞蛋大小的石頭,一半白色,一半紅色,看起來特別奇怪。老農活了大半輩子,稀奇的東西見過不少,但還真沒見過這樣的「血石頭」。老農覺得很稀奇,就把這兩塊石頭帶回了家。
  • 小夥帶祖傳「寶物」去鑑定,專家電筒一照,忙道:敢問祖上何人?
    就比如說這個小夥帶著祖傳的「烏紗帽」去鑑寶,專家拿光一照手就直哆嗦,並問他祖上是何人?但這些被重金買回家的寶貝仍舊讓他們不放心,常常都會被拿到一個專家那兒進行鑑定,看看是否是真的寶貝,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鑑寶節目應運而生。不僅是那些買到寶貝的人拿著上節目,就連祖傳的都喜歡拿到這節目上來鑑定一番,這個拿著烏紗帽來節目的青年就是其中一個。
  • 老人撿到個盆,當菸灰缸用3年,此人用2盒煙買下,最後賣了180萬
    文/印象歷史品讀老人撿到個盆,當菸灰缸用3年,此人用2盒煙買下,最後賣了180萬有位叫羅軍的收藏愛好者,平時十分喜歡收藏古董。1996年的一天,他受朋友邀請,一起來到了山西忻州一個村子搜羅民間古董。而正是因為這次農村之行,他得到了意外的收穫。
  • 英國居民賣瓷碗被網友大幅加價,鑑定才知是中國古董
    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3日報導,英國一戶人家多年來一直用一個黃色底色的瓷碗當花盆,還一度想在網上賣掉,但近日專家鑑定,這個瓷碗是中國清朝嘉慶年間的古董,價值1.5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3.63萬元)。由於不了解這個瓷碗的來歷,這家人把瓷碗拍照後發到網上拍賣,底價是200英鎊(約合人民幣1816.86元)。隨後,這個瓷碗在網上引發了拍賣熱潮,很多網民叫價數千英鎊購買。這家人發現「事有蹊蹺」,於是停止拍賣,將瓷碗送到英國著名拍賣行——斯沃德拍賣行進行鑑定。
  • 用17萬騙畫,轉手賣了8736萬 鑑寶專家劉巖,後來咋樣了?
    在這些節目中,電視臺都請了收藏品領域的專家坐鎮,除了鑑定寶物的真假,判斷寶物的價值外,還向觀眾科普一些文物知識。不少人都是看了這些鑑寶節目後,帶著自己的藏品前往節目鑑定,而來自河南鄭州的市民朱雲便是如此。
  • 宣德帝擲骰子的碗被裝雞飼料,賣了80元偷著樂,如今八億都買不到
    製成後,宣德帝非常喜歡。我們的故事就從這這個碗開始。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一天,北京文物商店裡,像往日一樣的冷清,儘管那個年代假貨很少,但一是一般人家都沒有文物,二是有也不敢拿出來。畢竟有一陣屬於四舊之類。這天,來了一個扎著藍布頭巾的老太太,手中拿了一個藍碗。這個藍碗口徑與一個大面碗一樣。
  • 遇金融危機富豪賣古董,我「閉著眼睛」拍下元青花
    2005年7月倫敦佳士得舉行「中國陶瓷、工藝精品及外銷工藝品」拍賣會,一件主體紋飾為「鬼谷子下山圖」的元青花大罐被英國著名古董商埃斯肯納茲先生以1400萬英鎊拍得,加佣金後為1568.8萬英鎊,折合人民幣約2.3億,創下當時中國藝術品世界最高拍賣紀錄。自始,元青花的大名,如雷貫耳,幾乎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 中國大媽花80元做「傳世國寶」,被日本鑑寶專家估值兩千五百萬
    但對於鑑定古董來說,真假更是一個非常要命的關鍵。 在日本的鑑寶節目發現一件「傳世國寶」,專家估價2500萬,卻被中國大媽直言道:那是我80元做的。那麼這「傳世國寶」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一、「傳世國寶」的來歷 此次受到爭議的物品叫「曜變天目茶盞」。
  • 「江南大叔」豪宅轉手 賺74.6萬
    如今傳出豪宅已脫手,轉手之間又賺74萬6000元,炒房也很有一套。當年Psy對置產極為保密,出入有保鏕隨行。2012年11月成交,到2013年1月才曝光。124萬9000元直接從韓國電匯美國,乾淨俐落一次付清。這次賣屋卻無法速戰速決,原因是開價太高,幾經被殺價才成交。
  • 重慶漁民在江中撈出90公斤鐵柱,轉手賣了65元,專家:價值3個億
    譬如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重慶有個漁民從河中撈出「寶貝」之後,卻因不識貨的緣故,以65元的低價給轉手了。那麼,事情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對於一個普通漁民來說,自己撈出來的「寶貝」,不過是一塊鏽跡斑斑的廢鐵。在無法辨認其真正價值的情況下,漁民不得不失望的將其賣給了廢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