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理論之父——克勞德·香農 | 致敬先驅
4月30日,是香農誕辰的102年(1916.04.30-2001.02.26),就讓我們一起來懷念這位與馮·諾伊曼、圖靈並稱的人工智慧領域的先知。20世紀50年代,圖靈與馮·諾伊曼兩位大師相繼離世後,香農成為人工智慧領域承上啟下的關鍵人物。1940年,香農博士畢業後曾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工作過一年,和馮·諾伊曼有過不少的交流。
-
一個頑皮的科學巨匠,香農外傳紀念克勞德·艾爾伍德·香農誕生一百...
香農同學早在童年時,就給姐姐凱薩琳當「槍手」,幫她做數學作業。20歲就從密西根大學數學系畢業,並任麻省理工學院(MIT)數學助教;24歲獲MIT數學博士學位;25歲加入貝爾實驗室數學部;40歲重返MIT,任數學(終生)教授和名譽教授,直至2001年2月26日,以84歲高齡仙逝。
-
在1024 特殊日子,怎麼能忘記香農及比特 bit
香農,全名是克勞德·艾爾伍德·香農(Claude Elwood Shannon),美國著名數學家、發明家、密碼學家,資訊理論的創始人。接下來,小棗君就來給大家講講他的傳奇故事。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激戰正酣。在該年的4月30日,遠離戰場的美國密西根州佩託斯基(Petoskey),一個男嬰呱呱墜地。這個男嬰,就是香農。
-
克勞德·香農:看我如何發明未來
【導讀】克勞德·艾爾伍德·香農,美國數學家、電子工程師和密碼學家,被譽為資訊理論的創始人。他發表了劃時代的論文——通信的數學原理,奠定了現代資訊理論的基礎。不僅如此,香農還被認為是數字計算機理論和數字電路設計理論的創始人。他不曾捧起過一座諾貝爾獎盃。他的名字也不曾如愛因斯坦、費曼般如雷貫耳,無論是生前死後。
-
資訊理論創始人克勞德·香農:真正的天才是如何思考的?
編者按:克勞德·香農(Claude Shannon),美國數學家、電子工程師和密碼學家,被譽為資訊理論的創始人。1948年,香農發表了劃時代的論文《通信的數學原理》,奠定了現代資訊理論的基礎。不僅如此,香農還被認為是數字計算機理論和數字電路設計理論的創始人,也為軍事領域的密碼分析, 包括密碼破譯和保密通信,做出了很大貢獻。他思考的時候,都從哪些角度入手,又如何得出結論?
-
香農誕辰百年紀念特輯 | 為什麼說紀念香農如同紀念牛頓?
克勞德·艾爾伍德·香農(Claude Elwood Shannon ),1916年4月30日—2001年2月26日。香農是美國數學家、資訊理論的創始人。1948年,香農發表了《通信的數學理論》文章,提出了信息熵的概念,並創建了資訊理論。這篇文章奠定了香農「資訊理論之父」的地位。後來,香農在1949年繼續發表了《噪聲下的通信》。幾十年來,人類科技在數位化、智能化、網絡化等的推動下經歷了一波又一波通信、信息革命。數十年之後,在信息流、物質流的社會中,香農的論著依然閃爍著智慧之光,並將照耀人類社會今後的數個世紀。
-
坤鵬論:香農八年磨一劍,磨出一個撬動地球的支點
一、八年磨一劍1.從小痴迷密碼學,狂熱喜愛發明1916年4月30日,克勞德·香農出生於美國,從族譜上論,他還是發明大王愛迪生的遠房親戚。有本香農的傳記名字起得相當妙——《遊戲之心:克勞德·香農如何開創資訊時代》!1936年,香農進入麻省理工大學開始了研究生生涯。並有幸進入到了範內瓦·布希的微分分析機項目組。顧名思義,分析機是一種解析微分方程的機械計算機。
-
「資訊理論之父」——克勞德·香農是如何創造未來的
因此,很少有人能夠同時為這三個學科做出重大貢獻,而克勞德·香農(Claude Shannon)就是其中之一。你可能從未聽過Claude Shannon這個名字,但我們現在所處的信息化時代背後的整個通信基礎架構,正是基於他七十多年前發表的一篇富有開創性的論文。1916年,Shannon在密西根州出生,他的父母是當地的商人和教師。
-
坤鵬論:香農說,信息是能夠用來消除不確定性的東西
——坤鵬論前兩天,我們充分討論了信息的特徵。今天,坤鵬論主要講幾個與資訊理論、信息熵相關的基本概念,如果沒有它們作為基礎,理解後面的內容會比較困難些。另外,在香農的資訊理論中,除了關於信息壓縮的理論外,還提出了用重複的方式增加一定冗餘來增強抗噪聲的能力。抗幹擾是信道編碼的基本目的,重複是信道編碼的基本方法。而如何重複,就是信道編碼研究的重點。香農對此的貢獻非常重大。
-
小樂數學科普:資訊理論之父香農如何發明未來-譯自量子雜誌
今天的資訊時代只有藉助一個天才的開創性工作才有可能。他從未獲得過諾貝爾獎,而且在2001年去世之前或之後,他都不是像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或理察·費曼(Richard Feynman)這樣的名人。但是70多年前,他在一份開創性的論文中奠定了整個通信基礎,構建出現代資訊時代的基礎。
-
新的實驗室數據傳輸速率達到178Tbps,接近香農理論極限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根據UCL所述,這個速度接近於美國數學家資訊理論創始人克勞德·香農(Claude Shannon)於1948年提出的香農極限。信道的香農極限(或稱香農容量)指的是在會隨機發生誤碼的信道上進行無差錯傳輸的最大傳輸速率。
-
克勞德·香農與愛因斯坦和圖靈一樣優秀,為什麼他沒有那麼出名?
網友的提問:為什麼克勞德·香農比起其他同時期的思想家如圖靈和愛因斯坦來會如此的不受重視? 簡短的回答:因為那是他所想要的。 香農在他一生成就完全值得同大眾喜愛的愛因斯坦和圖靈比較。
-
2001年,羅素·克勞 主演的《美麗心靈》在美國上映
2001年12月21日,由演員羅素·克勞 主演的約翰·納什《美麗心靈》在美國上映,由朗·霍華德執導,由詹妮弗·康納利、埃德·哈裡斯和保羅·貝坦尼 共同主演,他是一位發展精神分裂症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和數學家。
-
1988年―2001年大事記
1994年4月14日,李登輝接受臺灣《自由時報》專訪,公開否認「一個中國」原則. 1994年5月,李登輝參加南非總統曼德拉就職典禮. 1994年7月,臺灣當局召開大陸工作會議,會上「行政院陸委會」發表了《臺灣兩岸關係說明書》. 1994年10月,「行政院副院長」徐立德以2002年亞運會臺灣申辦委員會主任身份赴廣島出席了開幕式.
-
坤鵬論:訊息?信息?通信?通訊?(下)
人們之所以需要信息,就是因為存在著認知不確定性。——坤鵬論一、訊息和信息就是消除認知不確定性香農說,信息是消除不確定性的東西。坤鵬論曾掰飭過「不確定性」是誰的不確定性。對的,就是接收者的不確定性。在資訊理論中,接收者是一個被標準化的客觀存在物。如果把視野從資訊理論擴大出來,比如囊括了傳播學。
-
生命起源百年探索:進化論、資訊理論、熱力學誰是主角?
科學家們已經研究這個問題幾十年了,他們也發明了一些巧妙的方法來試圖找出答案。科學家甚至試圖利用達爾文的進化論(即生物學中最有力的理論)來回答問題。但是目前仍未得到一個滿分的答案:因為他們將遭遇這個世界上最繁雜的理論迷宮,而這迷宮的終點是一個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