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庫爾蘭戰役德軍第14裝甲師虎式坦克最後一場勝利

2020-12-18 歷史的天空歷史的足跡

庫爾蘭戰役1944年9月14日是蘇聯紅軍針對東線德軍10次打擊中的第八次打擊,戰役構想一舉解放蘇聯最後領土庫爾蘭地區,消滅德軍北方集團軍殘部結合處,為柏林戰役解除掉後顧之優,但從戰役開打的那一刻開始一場原本的順風戰役,一瞬間就變成了一場階段性戰役的拉鋸戰,德軍以三集團軍為主力進行重新動員和整編其人員數量加在一起大約有70萬人左右,進行了有組織性的兩翼集結,正面防禦,進行東線地區最後一次反包圍反擊戰部署,該戰役的反擊構想由德國北方集團軍群最新上任的司令隸舍爾納上將策劃,當時北方集團群還有1200輛坦克和強擊自行火炮,7000門火炮和迫擊炮、近400架作戰飛機。而蘇聯方面派出的兵力嚴重低估德軍的北方集團軍群殘部的兵力和戰鬥力,其進攻的海陸空兵力只有90萬人左右,90萬蘇聯紅軍企圖一舉殲滅部署在庫爾蘭地區縱深防禦的德軍70萬部隊,戰役一開始就給德軍有發動反擊的機會。

蘇聯紅軍4個方面軍共有90萬人、約17500門火炮和追擊炮、308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2640架作戰飛機。蘇聯紅軍有生力量比德軍多0.3倍、炮兵和坦克多1.5倍、飛機多5倍多。由蘇聯名將華西列夫斯基元帥指揮。這名蘇軍將領想必中國人都比較蘇聯,是一名從士兵到將軍傳奇人物並且於1945年7月轉任遠東司令率領攻柏林的正規軍將近30萬人結合遠東地區蘇聯的總兵力,出兵東北一舉擊潰的日軍關東軍主力70萬人。

德軍第14裝甲師,是當時庫爾蘭前線主力裝甲師之一,其編制在1944年9月基本健全其坦克數量在242輛左右,是德軍二戰後期東線重組的最後的裝甲師之一,為什麼該師在1944年9月其作戰單位和編制還如此健全呢?原因就在於這個師是剛剛組建起來的裝甲部隊,前身老14裝甲師已經史達林格勒戰役全軍覆沒,編制在1943年就解除,直到1944年恢復。1944年德軍最後成立的510虎式裝甲營,也成為第14裝甲師麾下直接併入單位,其虎式坦克22輛左右,統一為德軍後期虎E改型坦克,虎E型坦克是虎式坦克最後改進版本,數量不多但可靠性極強,基本解決虎式眾多引擎問題,燃料儲備和戰鬥裡程問題等,虎E型坦克比虎H1型更快,作戰半徑更遠,引擎性能更為可靠,噸位從原來56噸增加到57噸。

1945年1月5日庫爾蘭戰役進入最關鍵的拉鋸戰,1944年9月14日到11月15日第一階段戰役結束時,蘇聯的第八次戰役取得的戰果,只是擊潰愛沙尼亞黨衛軍第22擲彈兵師和其餘兩個德軍部隊,一舉解放愛沙尼亞全境,其餘攻勢都德軍的反擊所化解。1月5日蘇聯方面正對庫爾蘭地區展開第二階段的進攻,上百輛T34.85坦克突破的德軍第14裝甲師右翼防線,至此德軍主力開始向波羅的海邊緣收縮防線,佔領庫爾蘭地區主要城市進行繼續的拉鋸作戰,第14裝甲師麾下第510裝甲營負責斷後,由馮凱斯託爾中尉率領第二連率先與突破防線的蘇軍坦克進行東線最後大規模坦克戰,一連負責包抄,當時馮凱斯託爾中尉並沒有信心取得勝利,因為1944年蘇軍T34.85坦克已經是中型坦克最性能優秀,火力最為強大的一種,已經具備反擊虎式坦克能力,根據實驗蘇軍的85毫米54.5倍徑坦克炮能夠在1000米距離內擊毀虎式坦克前車體裝甲。

「在橋頭林堡的戰鬥進行的有3天左右,虎式坦克分為幾個批次部署橋頭兩側的森林之中,四輛坦克位於橋頭林堡顯眼處吸引蘇軍坦克部隊的注意,以碉堡為掩護,虎式坦克只露出正面炮塔,進行遠距離射擊,當時我就是那四輛虎式坦克的乘員之一,戰鬥當天炮塔周圍的工事幾乎被炮彈命中無數次,但我們仍舊相安無事,我們可以從容的在坦克內部進行遠距離精確射擊,第一天一共幹掉了14輛T34.85坦克,第二天又擊毀5輛,直到我們接到命令撤退時炮塔轉動裝置已經損壞但引擎依舊良好,在橋頭林堡的戰鬥中整整三天沒有一輛虎式坦克被敵軍完全擊毀,基本都可以全身而退,根據之後各個乘員的戰果統計一共是50多輛坦克,我們對這個數字感到十分驚訝,那是我們最後一次露出勝利笑容。" 而根據蘇聯的官方統計蘇聯突擊第1集團軍,在橋頭林堡的戰鬥遭遇到德軍虎式坦克強大反擊,被打掉整整63輛T34.85坦克,並且德軍作戰單位並不明確,很多人還根本不知道炮彈從哪裡打過來的。

庫爾蘭戰役,最終從蘇聯第八次打擊的目標戰果中去除,成為了一場特別二戰後期拉鋸戰,直到1945年蘇聯佔領柏林德國全面投降的第2天也就是1945年5月7號,庫爾蘭的核心地區還是牢牢掌控在德軍手中,而舍爾納上將拒絕向蘇軍投降,率領殘部向美軍靠攏但最終失敗,槍聲直到5月7號結束,舍爾納上將很明白一件事情,庫爾蘭戰役蘇軍的失敗必定會讓整個北方集團軍群在戰後付出慘重的代價,因而全力爭取向美軍投降,然而當時美軍距離波羅的海方向已經相差甚遠,史達林也不允許這些德軍被美軍和英軍收為己用,格局已經產生,這就是後來這批德軍最終只有十分之一人能活著回到德國的原因,舍爾納上將在歷史上也是一名極具爭議的將軍,戰役後期在人性信仰上面的二選一最終選擇了信仰,直到二戰結束依舊視蘇聯人為敵人,只也讓他招致了長達25年牢獄之災。

相關焦點

  • 二戰1944年諾曼第戰役德軍116裝甲師決戰美軍第二裝甲師
    說諾曼第戰役之前小編已經介紹了第21裝甲師,黨衛軍第12裝甲師,德軍第130教導裝甲等,在諾曼第戰役爆發後率先抵達前線的參戰的德軍裝甲精銳部隊,而諾曼第戰役到7月份還有一支德軍神秘裝甲部隊向著卡昂方向挺進,盟軍情報人員收集到情報屈指可數,只知道德軍這一支神秘部隊的代號是灰狗裝甲師,
  • 虎式坦克在東線取得的最後一場勝利德國名將曼施坦因的最後一搏
    說到1943年的東線戰場,雖然德國第六集團軍遭到全殲但是在德國名將曼施坦因的努力下在1943年2月1日後,德軍集團外圍防線基本上還是處於穩定狀態,同時期德軍在東線出現一種全新型的坦克,這種坦克的出現比豹式坦克提前整整5個月,這就是二戰時期德國最著名的重型虎式坦克,該型坦克裝備了當時世界上威力最大的
  • 《虎式坦克全書》選摘:1944年東線戰場上的虎式坦克
    在史達林格勒戰役和庫爾斯克戰役相繼落敗後,德軍喪失了戰場主動權。東線德軍無力抵擋在數量上佔據優勢的蘇軍,在一場接一場殘酷的防禦戰中節節敗退。1944年最為血腥的一場戰役——「巴格拉季昂」行動(Bagration),導致(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全面崩潰,虎式坦克的優勢正在逐漸消弭。與此同時,蘇軍的戰術日趨完善,人員和裝備都能得到源源不斷的補充。
  • 二戰德國帝國裝甲師一輛福字標誌虎式坦克的傳奇故事
    羅斯託夫戰區1943年11月德軍迎來他們佔領羅斯託夫地區後最激烈的一場防禦戰,當時防禦該地區的德軍的部隊是德國南方集團軍群而對手則是蘇聯的南方面軍,其部隊前身是史達林方面軍改編而來,其成為組成部分都是蘇軍中精銳中的精銳,1943年.11月羅斯託夫戰役進入尾聲蘇軍突破德軍防線縱深500
  • 納粹德軍最後的輝煌庫爾蘭戰役,最後一名德軍竟戰鬥到1959年
    1944年9月14日—11月24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爭中,蘇軍為粉碎波羅的海沿岸的德軍和解放波羅的海沿岸各加盟共和國而實施的戰略性進攻戰役,是蘇軍1944年對德軍十次打擊的第八次打擊。
  • 二戰1944年諾夫哥羅德戰線德軍第121坦克殲擊營代號德意志之鷹
    諾夫哥羅德戰役,1944年到1945年蘇聯第10次全面突擊戰役的第一次,也是列林格勒戰役由守轉為全面反攻的開始,當時德軍北方集團群序列大多數精銳,大都調往其他地區於是諾夫哥羅德戰役也稱之為的蘇聯一次順風戰役因為當時德軍在列寧格勒外圍的封鎖部隊,根本與蘇聯反擊集團的兵力根本不成正比,
  • 二戰最強坦克手,5分鐘幹掉25輛坦克,一人摧毀一個裝甲師
    米歇爾·魏特曼1914年出生在德國一個農民家庭,20歲那年加入了德國勞動軍團,後進入德國國防軍第19步兵團,兩年後退役。1939年9月希特勒發動閃電戰襲擊波蘭,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魏特曼重新回到部隊,不久進入裝甲連,次年加入了突擊炮營。1943年7月,魏特曼正式開始了他的傳奇人生。
  • 1944年諾曼第戰役的頭三天德軍炮灰部隊的戰場奇蹟
    諾曼第戰役是盟軍二戰期間發動的最大規模的海陸空立體化戰役,其中海軍的組成部分整體上由美國海軍和英國海軍組成的聯合特混艦隊,空軍戰機出動規模達到第一批量投入戰場規模在五千架左右,兵力規模第一批次諾曼盟軍登錄部隊多達20萬人,而對比德軍在1944年部署在西線的主力部隊其一線作戰步兵師不足四個
  • 如果虎式有T-34的產量,對1943年之後的戰爭將起到什麼樣的影響?
    最後發生了讓史學界爭執不休的事件,古德裡安上將率領第2裝甲集團軍群南下,協助第4裝甲集團軍合圍死守基輔的蘇軍,雖然一口氣俘虜了60多萬人,卻失去了攻佔莫斯科的機會。試想一下,假如1941年9月德軍有6個裝甲師的預備隊(1000輛坦克),並讓這6個裝甲師代替古德裡安南下配合第4裝甲集團軍圍剿蘇聯西南方面軍,那麼歷史肯定會被改寫的,莫斯科和基輔都會在1941年的冬季之前陷落。
  • 二戰德國百戰王牌之約瑟夫·布蘭德中校德軍第912突擊炮旅
    從編制上來看,德軍後期成立的突擊炮旅是一個攻防相結合的部隊,必要時可以作為防機動防禦力量,在取得顯著戰果之後,就可以轉變裝甲突擊集團針對敵軍發動反擊,可謂矛盾攻防皆有,按理說德軍這樣編制要是放在1941年,其取得戰場效果一定要比第1944年強上許多,在1944年德軍出現了這樣編制實際上是蘇聯軍以優勢兵力在東線大舉進攻反擊的無奈之舉,德國從1943年開始就從未在東線取得一場戰役勝利。
  • 令盟軍「談虎色變」的德國虎式重型坦克
    德軍早在1930年開始研究裝備重型坦克的可行性,但直到1937年才正式啟動了重型坦克的研究計劃,進展卻極為緩慢,這主要還是高層不重視的結果。波蘭戰役中,德國裝甲部隊在2周內擊潰波蘭的百萬大軍。勝利如此輕鬆,德國軍方高層認為現有的輕型中型坦克的組合,似乎已經完全可以應付戰場的需要了。那還要開發重型坦克幹什麼呢?
  • 二戰1944年諾曼第戰役的法國坦克擋住了盟軍三天三夜
    1944年6月6日的諾曼第戰役率先抵達前線德軍裝甲部隊,並不是德國第21裝甲師,而是第716步兵師和352步兵師中坦克殲擊營部隊,這些法國坦克之前隸屬於德軍第21裝甲師,後來第21裝甲師組建之後,就轉化為了二線裝備,被隆美爾將軍編入到前線的步兵師中到坦克殲擊營裡面充數,其中也表現出了當時隆美爾的
  • 蘇聯第53坦克旅米留科夫中尉憑藉一輛T34坦克就幹掉3輛虎式
    年東線戰場,幾乎就是戰場上性能最為出眾的坦克,無論是機動性和火力都不比德軍四號F2型坦克差多少,更何況德軍到1942年四月份才有200輛改裝成43倍徑主炮四號坦克運抵前線戰場,四號D型坦克仍舊是德軍在前線主力單位之一, 其75毫米24倍徑主炮,無論德軍穿甲彈性能多出眾,其炮彈的初速火力,絕對比不過蘇聯T34.76毫米41倍徑火炮的威力,但蘇聯在1942年一直在打進攻戰役
  • 1944年德國虎王坦克王牌指揮官卡爾·鮑曼一戰擊毀敵軍57輛坦克
    1941年卡爾·鮑曼參與了巴巴羅薩計劃的軍事行動被正式編入德軍第6黨衛軍山地師中服役,當時德國第6黨衛軍山地師,的精銳組成人員正式來自骷髏是第6機械化步兵連,第7機械化步兵連,第9機械化步兵連等一同組成當時第6黨衛軍山地師序列中代號為SS-摩託化北方戰鬥群,當時的第6黨衛軍山地師隸屬於德軍北方集團軍群,但進行發動的進攻的地點,卻是在被蘇軍佔領的芬蘭領土卡累利阿地峽地區
  • 1942年德米揚斯克戰役蘇聯紅軍25萬包圍德軍12萬最終反被德軍殲滅
    裝甲師一部總兵力12萬,這些部隊當時雖然在莫斯科方向的冬季颱風攻勢中兵力損失了4成左右,但莫斯科戰役當時在希特勒頭腦還算清醒的情況下,並不是德軍一場大潰敗,而是有組織是一場戰略性撤退,因此說德軍戰鬥力嚴重下降是不可能的。
  • 二戰期間,德國和英國一場遭遇戰,讓一個小村莊聲名鵲起!
    今天我們要說的波卡基村,也是如此,1944年6月,英軍和德軍裝甲部隊,在這裡進行了一場慘烈遭遇戰。1944年6月6日,盟軍發動代號為「霸王行動」的登陸戰,在法國諾曼第地區登陸,在西線成功開闢了第二戰場,使德國陷入窘迫的兩線作戰。
  • 德國第2裝甲師遭遇美國第2裝甲師:番號相同的部隊,誰更勝一籌?
    1939年9月,第2裝甲師參加了波蘭戰役,1941年參加希臘戰役,蘇德戰爭爆發之後,先後參加了莫斯科、庫爾斯克等一系列戰役,戰績不錯,但損失很大,於1944年春天調往法國修整。諾曼第戰役期間,第2裝甲師在法萊斯被盟軍合圍,幾乎全軍覆沒,全師僅剩下3輛坦克,退往阿登一帶,補充了人員和武器。
  • 二戰蘇聯kv85重型坦克和德軍虎式坦克性能上為什麼有天壤之別
    KV2坦克單挑德軍一個師驚人情況,具體原因並不是KV2的主炮多麼強大,事實上兩分鐘能保持一發的射速就已經很驚人的,關鍵原因是德國在1941年使用的裝甲坦克幾乎與法國戰役時期一樣,開戰後的三個月中,德軍前線最強大的反坦克炮是38型50毫米反坦克炮,最適合打坦克戰爭的是38T輕型坦克和三號H系列坦克為主,這些火炮和坦克主炮無論在多近的距離內都不能有效擊穿蘇聯1940型KV系列坦克的正面裝甲。
  • 被神話的「骷髏」裝甲師,其實讓蘇軍打得屁股尿流
    同一時間,黨衛軍裝甲師又增加了一個虎式坦克連。很明顯,德軍把最後的救命稻草都壓在了庫爾斯克地區。 骷髏師在華沙的戰鬥 1944年1月,骷髏師仍然在克裡沃羅格附近的第聶伯河上騷擾蘇軍,他們在河流沿岸建造了大量的防禦工事,以阻擋蘇軍的進攻。 儘管如此,德軍的骷髏師依然阻擋不了蘇軍的鋼鐵洪流,1944年2月5.6萬名德軍被困在科爾松地區。骷髏師不得不向駐紮在切爾卡瑟的第一裝甲師求援 。
  • 二戰蘇德戰爭,庫爾蘭集團為何久攻不下?蘇軍在下一盤更大的棋
    在二戰蘇德戰爭中,庫爾蘭集團是德軍1945年5月8日發布無條件投降書後,唯一未被蘇軍殲滅而在蘇聯境內向蘇軍投降的部隊。那麼,早在1944年9月,蘇軍就對北方集團軍群發起了庫爾蘭戰役,後又對該集團德軍陸續展開了6次進攻,但都沒能將其完全殲滅,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