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欲出高價向老人買一把軍刀,老人發現上面刻有7字,果斷拒絕

2020-12-22 騰訊網

日本軍刀的歷史源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國唐朝時期。當年,我國唐朝的唐刀漂洋過海來到日本,原本是直刃的唐刀經過平安時代中期的各種戰亂,最終演變成了彎刃的形態,故而成了日本刀。

毫無疑問,日本刀是一種冷兵器,但也絕不只限於是冷兵器。由於古代日本持該刀的一般都是武士,再加上在公元1194年那會,鎌倉幕府政權的建立讓日本武士取代文官走上政治舞臺。因此,日本刀興衰也成了日本軍政體系變化的風向標。

得益於武士政權的建立,日本刀作為武士的貼身武器,其工藝和象徵意義也大幅提高。到後來,隨著武士道精神深入人心,武士刀也幾近成了武士們視為性命的兵器。所謂「刀在人在,刀毀人亡」,一點都不誇張。

而誰能想到,這千年前從我國流傳出去的兵器,在千年後的抗日戰爭裡,刀刃竟對準了國人。隨著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武士刀也開始頻繁在中國大地上出現,屠戮著我國華夏同胞們。

在當時,普通的日本兵是沒有資格佩戴武士刀的,能夠擁有武士刀的,至少是日軍軍官級別的人物。畢竟不少日本士兵都是被迫服役走上前線,唯有日本軍官,是真心實意為軍國主義服務,並以武士道為精神信仰的。

此外,由於二戰時的日本軍部乃是由當年的江戶川幕府演化而來的,不少軍官甚至還是世襲的。因此,他們佩戴的武士刀無不是家族代代相傳,價值和象徵意義也就更高了。

不過,隨著日軍在抗日戰場上的折戟,不少日本軍官的武士刀也因此流落到我國民間。河南就有一位老人收藏過一把日本武士刀,和別的武士刀不同,這把刀後來竟讓日本政府坐立難安,甚是還想花百萬重金將該刀買走。那麼,這把刀到底有什麼奇特之處呢?還請各位接著往下看。

收藏該刀的河南老人叫李久文,乃是一個普通的農民。由於親身經歷過抗戰那段艱苦歲月,李久文對侵華日本的仇恨可想而知。新中國成立後,他就致力於收集當年日軍侵華時的證據,以及一些抗日英雄的遺物,這把軍刀就是他在60年代偶然淘來的藏品。

為何這把刀會讓日本政府坐立難安呢?無非還是刀身上刻的那7個大字——「天皇,昭和十五年」。乍一看這些字並沒有什麼,但其卻清楚記錄下了時間,無疑是當年日軍侵華的鐵證。如今日本政府妄圖篡改歷史,不願意承認侵華戰爭的真實性,這把刀就是打臉日本政府最好的證據。

也難怪一心想要抹除罪惡歷史的日本政府想要將這把武士刀買回,無非是為了銷毀當年的罪證罷了。

不過,面對日本政府百萬重金的誘惑,李久文卻不為所動,斷然拒絕了他們的購買要求。相信任何一個有骨氣的中國人,都不會將這把軍刀返還給日本。這把刀上沾染了我們同胞的鮮血,乃是揭露侵華日軍醜惡嘴臉和激勵國人奮發圖強的最好物件。豈能是金錢可以衡量的呢?

相關焦點

  • 一把軍刀,日本出百萬購買,只因上面所刻12個字,老人斷然拒絕!
    導語:一把軍刀,日本出百萬購買,只因上面所刻12個字,老人斷然拒絕!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有史以來損失最大,牽涉面最廣的大戰,戰火布滿了整個世界。幾年前,來自河南新鄉延津縣的一位名叫李九文的老人家,將多年來收集到的許許多多抗日戰爭時期的武器,放在了他自費修建的一座「抗戰紀念館」中,老人此舉就是為了警醒後人們勿忘國恥。而在館中最為顯眼的,當屬被老人置於最醒目位置的日本軍刀,這把刀還曾經有個日本人開出百萬天價來購買,老人拒絕了,因為這是日軍侵略我們國家的鐵證,這把刀也是村民們用血與淚換來的。
  •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方曾想出3000萬買走,老人斷然拒絕
    ——《出塞》 眾所周知,抗日戰爭時期,我國的軍備力量薄弱,沒有飛機大炮,打仗的武器要麼就是射程有限的步槍,要麼就是從敵人那繳獲的軍刀,要麼就還是一些土炸彈。即便武器匱乏落後,但是頑強的中國人民還是靠著意志力戰勝了敵人,保衛了家園。有位抗戰老兵就曾在戰場上繳獲了一把日本軍刀,日方曾經想出3000萬買走,老人卻斷然拒絕,這是怎麼回事兒?
  • 日本花百萬想買一把軍刀,只因刀上刻有9個字,我們拒絕:不賣!
    二戰時,日本軍隊因為迷信武士道精神,重視白刃格殺,因此成了各參戰國中唯一一個軍官將指揮刀作為戰術武器的國家。日本軍官所使用的軍刀被稱為「武士刀」,代表著他們的勇敢和忠誠,不僅也是他們殺人的利器,是他們罪行的鐵證,例如在中國一座軍史館就保留著這樣一把軍刀。
  • 日本人慾贖回一軍刀,中國人堅決不賣,因上面刻有9個漢字
    導語:日本人慾贖回一軍刀,中國人堅決不賣,因上面刻有9個漢字抗戰時期,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犯下無數罪行,殘害無數我們無辜的先輩們。日本侵華的證據確鑿,有很多文字、圖片等等史料能證明日軍的罪行。時至今日,依然有一些日本人不承認當年的侵華歷史,企圖狡辯,毫不知悔改。只要是國人都不會忘記那段歷史,因此當有日本人要花重金想贖回一把軍刀時,中國直接拒絕,表示堅決不賣,因為這把刀上面刻有9個漢字。這把軍刀上面的字就是:「南京之役殺107人」,從這些字裡可以得到幾點關鍵點,分別是「南京」、「殺」、「107人」,由此可見這是一把沾染過鮮血的兇刀。
  • 河南老農收藏一把日本軍刀,日本人出百萬美元購買被拒,只因刀上刻7字
    河南老農收藏一把日本軍刀,日本人出百萬美元購買被拒,只因刀上刻7字 在戰爭期間,有很多日本軍官的軍刀都遺留在了戰場上,而今天要講的證據就是其中的一把軍刀。當戰爭結束之後這把軍刀被曝光出來,日本人知道這件事情之後曾花高價想要回收這把軍刀,但是卻遭到了拒絕。
  • 老人收藏一把日本軍刀,日本出天價想回購,被老人無情拒絕
    這一位老人就是如此,老人收藏了一把日本軍刀,日本出天價想回購卻被拒,其原因讓人感嘆。到底在這把刀上面,有著什麼故事呢?他叫做李久文,是河南新鄉延津縣野廠村人,作為抗日戰爭時期倖存下來的人,他建立了一座野廠村抗戰紀念館,其中放置了將近百把抗日戰爭時期的武器。其中有一把日本武士刀,見證了一個血淋淋的歷史。
  • 日本欲花重金買一把軍刀,被中國方面直接拒絕,軍刀上刻有9個字
    在上個世紀,日本官方居然願意花上數百萬美元的巨款,只為從中國買回一把軍刀,但是中國卻直接拒絕了。其實日本之所以願意花這麼多錢,並不是因為這把軍刀到底有多麼珍貴。恰恰相反,這把軍刀只是一把普通的軍刀罷了,但是它卻象徵著罪惡。
  • 抗戰老兵繳獲一日本軍刀,日本想出3000萬贖回,老人果斷拒絕
    當年有一位抗戰老兵,在和敵人戰鬥時,繳獲了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找到老人後,想要出3000萬贖回,不過老人果斷拒絕了。 這位老人名叫侯永勝,曾是一位勇敢的抗戰老兵,有一次在執行任務的時候,無意間遇到了兩名日軍,於是便展開了搏鬥。
  • 日本花百萬購軍刀被老人拒絕,可知刀後的故事?看刀上刻的12個字
    那麼這就不得不說抗日戰爭時期的日本軍刀了,在那個時候,日本軍刀的名氣可謂是非常的大,軍刀就是一名軍官的象徵,能殺死日本軍官繳獲他的軍刀那也是一份特殊的榮光。因為你擊殺了日軍的一名指揮官,這的確可以說是一件非常值得自豪的事了。當時我們軍隊中的許多人也是想獲得一把日本軍刀。
  • 日本欲出100萬購一把天皇佩刀,老人果斷拒絕,只因他發現了5個字
    日本國寶級名刀也有不少:三日月宗近、菊一文字則宗、長曾禰虎徹、妖刀村正、備前長船長光,持有者為佐佐木小次郎。至於軍刀,算不上日本名刀之列,日本明治維新之後,才有軍刀的概念。1933年2月6日,荒川五郎、慄厚彥三郎為了提倡日本精神以及固有文化,就向日本政府提出了復興日本刀劍建議案,一個多月後,日本關東軍第6、第8師團和混成第14、第33旅團等部8萬餘眾向長城進攻,長城抗戰爆發。
  • 河南農民繳獲1把日本軍刀,日本欲天價贖回被拒,只因刀身所刻9字
    河南農民繳獲1把日本軍刀,日本欲天價贖回被拒,只因刀身所刻9字日本軍刀的形狀不同於我們通常所說的日本軍刀。它指明治維新以來日本陸軍和海軍軍官佩戴的指揮軍刀。日本軍刀在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形狀。其中最著名的是1934年至1945年間日本陸軍和海軍軍官佩戴的98把軍刀和95把軍刀。
  •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欲出3000萬想買,老人直接拒絕
    但雖然日軍極力否定,而中國抗戰老兵也相繼辭世,但總還有人證,人證之外還總能有物證,而侯永勝和他的一把日本軍刀就是最好的證明。侯永勝出生於1927年河南省鶴壁市一個叫作鉅橋村的小村子裡,從小家裡就十分貧困,侯永勝兒時也過得十分困苦。在1931年日軍侵華開始之後,侯永勝一家人的日子就更加不好過了,也因此兒時的侯永勝就極其痛恨日本兵。
  • 日本欲出百萬贖走一把指揮刀,我方發現異常,只因刀上9個字
    日本人也不會如此囂張,中國也不會有3500萬同胞流血犧牲。日本見美國人宣戰,便集結20萬重兵開始進攻石油資源豐富的澳大利亞,但在幾內亞,日本人不適應叢林作戰,加上美國將軍麥克阿瑟提出的「蛙跳戰術」重創日軍,讓日本人損失慘重。 到了1945年8月,為了儘快結束戰爭,美國向日本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了一顆原子彈,此時的日本人才開始意識到戰爭的殘酷,日本天皇裕仁發布停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
  •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給3000萬想買,老人直接拒絕
    後來鐵匠們又想辦法把鐵製成了鋼,生鐵加工成鋼的技術有很多,一種是炒鋼,東漢的《太平經》一書中有記載:「使工師擊治石,求其鐵,燒冶之,使成水,乃後使良工萬鍛之,乃成莫邪耶。」除此之外,還有百鍊鋼和灌鋼技術,相比於鐵,鋼是更加堅硬的一種金屬。冶煉的發展,也是推動了武器的發展,在古時人們甚至能鍛造出削鐵如泥的寶劍。
  •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出3000萬要買,他卻捐獻給了國家
    有一位抗日老兵就曾經在一次戰鬥中收繳過一位日本軍官的佩刀,但是令他完全沒有想到的是,在抗戰勝利之後,這把刀還會給他的生活帶來波瀾。 原來有日本人費勁周折找到了他,提出要以3000萬的高價買回這把日本軍刀,但是老人果斷拒絕了日本人的請求,在幾番思索之後,老人將這把軍刀捐獻給了國家,將其放在博物館中展出。
  • 老兵曾繳獲日本軍刀,日本掏出3千萬收購,老人:不賣
    ——羅素(英)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872字,閱讀約2分鐘作品簡介: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的武器逐漸由冷兵器向熱兵器轉變。抗日戰爭時期,冷兵器和熱兵器在那個時代都有使用。對於日本軍隊來說,他們深受武士精神的影響,所以才會佩戴日本軍刀。對他們來說,軍刀就是榮譽,尤其是皇帝賜予的軍刀,它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榮耀。然而,一位老兵曾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出高價購買,但仍被老人拒絕。
  •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出3000萬要買,老人卻一口回絕了
    而最喪心病狂的還是日本的侵略,日本為掠奪資源發動侵犯戰爭,此後中國花費14年才取得勝利,將鬼子趕出中國。哪怕最後我們勝利了,但毀掉的建築,留過的血遍布這片土地。 實際上我們都知道抗戰期間有過很多英雄的故事,但關於一位年輕士兵繳獲了一把日本軍刀的故事,你聽說過嗎?
  • 日本出紫想贖走一把軍刀,卻被中國拒絕,只因刀上有9個字
    當時,我國沒收了日軍的全部武器裝備,包括大批軍刀,對日本人來說,軍刀是地位的象徵,地位越高,佩戴的軍刀就越珍貴,由此可見軍刀對日本軍官的重要性。日本投降後,我國打算把俘虜全部遣送回國,但他們拒絕了,原因很簡單:不歸還軍刀,我們就不走,這樣的話對我們的國家沒有威脅,所以我們立即向他們傳達了這樣的信息:愛不會回來,但無論如何也不會被拿走!
  •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欲出3千萬贖回,老人:不可能!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欲出3千萬贖回,老人:不可能!抗戰時期,我國因為經濟和軍事實力落後於日本;致使中國軍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劇統計,我國在戰爭中的死傷軍民人數超過3000萬以上。大家都知道日本人喜歡佩刀,特別是日本武士,隨時隨地都配著刀,所以在近代戰爭中,他們在戰場也經常使用軍刀,抗日老兵們在戰場上繳獲兵刀也是常見的事情侯永勝年輕的時候曾是一名遊擊隊員,侯永勝的家人都死在了日本人的刺刀之下,他為了活命到處流浪,最終決定加入遊擊隊抗日為家人報仇,在軍隊中的歷練讓他很快就成為了一個遠近聞名的神槍手,在一次出任務的返程途中,他看到了幾個日軍落單了
  • 日本出高價贖回一把刀,卻被中國拒絕,只因刀上這9字
    在抗日戰爭結束之後,根據不完全統計,有三千多萬的中國人遭日本人屠殺,這其中有很多人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老百姓,在日本投降之後,他們又殺害了很多的人,大概有三百多萬的中國軍人被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