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寶寶成長時期,對辨識能力的培養是早期教育中的一個重要課題。所謂辨識能力,包括對聲音的辨識、對色彩的辨識、對形狀的辨識、以及對時間和空間的辨識等。
對色彩的辨識能力,我們稱為色彩啟蒙教育。五彩繽紛的成長環境,更有利於寶寶觀察力和記憶力的發揮。當然,色彩認識無法一蹴而就,需要我們經常引導並具備足夠耐心。
例如:多帶寶寶接觸大自然,看看藍天白雲、五顏六色的花朵、青草樹木等等,儘可能多地接觸顏色。或者與寶寶進行色彩相關的遊戲,使用各種顏色的生活用品、玩具等等。
認識圖形可以培養幼兒對圖形的辨識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2歲左右的幼兒,已開始對圖形產生興趣,3歲的孩子就已能正確找出相同的幾何圖形了。
而聽覺是嬰兒在出生後,對世界認知的第一方式。即便眼睛還沒睜開,就已能聽到大於60分貝的聲音了。2歲的寶寶已經能通過聽覺來辨別周圍環境的聲音,父母要抓住這一時期,更好的訓練寶寶對聲音辨別能力。
例如帶寶寶聽各種動物的叫聲、大自然的聲音、聽不同風格的音樂等等。
在紐哈頓音樂課與藝術課上,老師們會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具,鍛鍊孩子對形狀和聲音的認識。音樂課將為孩子提供多種風格的音樂,讓寶寶了解節奏和音高。通過樂器充分激發孩子好奇心,讓寶寶積極尋找音源,刺激聽力。
藝術課則是激發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時間,通過開放式的創作環境,多感官體驗有趣的藝術教具,促進寶寶神經系統的發展。在藝術課上,寶寶可以感受到形狀的變化、顏色的搭配,實現對辨識力的鍛鍊。
在課堂上有系統的教學計劃,那在家我們如何鍛鍊寶寶辨識能力呢?下面這幾個親子小遊戲或許能幫到您。
一、數字小石頭
1、選出大小相近的10顆小石頭,用記號筆順序編號;
2、在透明的塑料密封袋上畫出10個數字區域,再將小石子放入袋中;
3、擠出塑膠袋中空氣,並放入一些嬰兒油。這樣方便讓小石子在塑膠袋內移動;
4、封住袋口,並教給孩子遊戲的玩法。
這個遊戲鍛鍊了寶寶對數字的辨識力。對於還不到識數年齡的寶寶來說,我們也可以改變用法,將數字改換成顏色,鍛鍊寶寶的色彩辨識能力;
二、心情桶
1、將抽紙芯裁成同一高度,並畫上不同的表情符號;
2、製作一些對應的表情符號紙卡片;
3、教給寶寶遊戲玩法,將對應的表情圖案放在紙筒內。
這個遊戲鍛鍊了寶寶對圖案的辨識能力。同樣的,我們也可以改變用法,變成對紙卡片顏色或形狀的分類辨別,甚至是不同英文字母的辨識。
三、填圖形貼紙
1、將五張A4彩紙掏空出五個不同的形狀(方形、圓形、三角形…);
2、將掏出的形狀交給寶寶,讓他按照對應的形狀,貼到正確的空處;
3、如果在用圖形填空時需要固定,我們可以採用兩面膠或是磁鐵等方式。
這個示例的目的,也是鍛鍊寶寶對色彩與圖形的分辨能力。家長也可以通過更多的變通運用,鍛鍊寶寶的辨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