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妨也來些「摸魚時刻」

2020-12-14 中國青年報

不妨先來問個問題,你有過「摸魚時刻」嗎?想必很多人都會內涵一笑。不管是「窗口偽裝術」「午間消失法」,還是「吸菸大法」「尿遁神功」,這些工作學習中的「摸魚套路」,不少人都「走」過。這個話題我們之前已經聊過,今天就聊點不一樣的,聊聊生活中的「摸魚」。

客觀來說,像給汽車做保養是為了跑得更遠一樣,大多數人所謂的「摸魚」,只是高強度勞動中的短暫休憩,是為了更好完成工作的「臨時蓄能」。然而,從格子間裡的「雲遊」,到課堂上的「分心」,再到生活中的「走神」,「摸魚時刻」逐漸從工作學習時忙裡偷閒的概念,向更長的人生蔓延。

或許有人感到不解,「摸魚」本來就是為了放鬆身心,工作學習之外的生活坐擁大把閒暇時光,「摸魚」談何而來。可事實上,觀察現代人的生活就能發現,許多人的閒暇一點都不「閒」。理想中充實而有趣的周末,經常成為一個日記裡寥寥數筆的日期數字;計劃裡豐富而刺激的安排,在一次次點亮手機的猶豫和拖延中化為泡影。那些要看的電影、要做的運動、要補的睡眠、要安排的約會,統統讓位於一個個熱搜、一條條通知、一下下刷新,在收穫了短暫的樂趣之後,徒留入睡前憔悴的面龐,以及觸及靈魂的自我質問:今天都幹啥了?

這個問題的答案恐怕只有自己知道。不得不說,從工作學習的忙碌中釋放出來,投入到休閒娛樂是生活的必需也是必然。但是,倘若只是從熬夜工作變成通宵看劇,從「屏幕這頭」到「屏幕那頭」,那麼壓力和疲憊不會削弱半分。由此不難理解,為什麼每當假期快要結束的時候,我們總能聽到這樣的聲音:「好像什麼都沒做就過去了」「不能再這麼『墮落』下去了」「明明是休息但感覺好累」……這些「無法消失的疲勞感」,瀰漫在我們的工作學習中,也蔓延到我們的閒暇時間裡,讓人生的弦只能緊緊繃著。

和工作學習的「摸魚」相比,生活的「摸魚」雖然不需要刻意,卻同樣是一門關於「時間的藝術」。有社會學家指出,「由於無法專心做真正想做的事情,人們只能自願地去做他們不真的想做的事情。」對忙碌了許久的人們來說,什麼是真正想做的事情?可能是與朋友久違的一次深談,可能是跟自己獨處的一場對話,可能是一晚踏實而美好的夢,可能是一餐愉悅而滿足的飯……不需要設置一套「老闆鍵」應付,也不要在碎片化的信息流中迷失。生活的「摸魚」,不指望能撈到「錦鯉」,只要怡然自樂即可;也不用擔心被「炒魷魚」,因為主宰人生的永遠是自己。

「閒暇是人的全面發展所需要的自由時間」。不久前社交媒體上流傳過這樣一張對比圖,相比父母30歲時的「元氣滿滿」,今天的年輕人好像有些「無精打採」。其實也不盡然,一旦發現興趣所在,任何人都能在自己的時間裡精力充沛。獨臂少年張家城學習之餘的時間裡都是籃球,「房間裡水桶、垃圾桶都被當做籃筐」;小英夫婦的農作之外的時間裡都是跳舞,「音樂一放就感覺所有煩惱都沒有了。」相比刷一天手機、看一宿劇集,他們或許也會一樣感到疲憊,但精神的豐裕和獨特的體驗,讓他們的閒暇時光具有了更多意義,這些是手機裡刷不來、屏幕上不會有的。

休息的時間,過得究竟是慢還是快?或許可以這麼說,決定生活「光速」的除了物理定律,也就只有自己的選擇了。

這正是:

摸魚遊刃有餘,

時間樂在其間。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公眾號

相關焦點

  • 人生需要摸魚時刻
    而我們又做了些什麼呢?很多疲於工作的人的至寶,就是一些「拿不上檯面但是又不怎麼費腦」的綜藝、小說、電視劇、短視頻……這些內容讓人在看的時候能夠扔開生活裡的破事,只剩下原始的悲喜,沒有收穫,也不費力氣,以至於相比之下,很多正經愛好都變成了充滿精力的時候才能去做的事。
  • 光明時評:「摸魚哲學」是對無意義工作和生活壓力的抵抗
    在某知識共享平臺上,「摸魚哲學」接棒,成為最新討論熱詞。「摸魚哲學」的基本信條是,準點下班拒絕加班、工作差不多就行,剩下的時間幹點自己的事情。結合使用語境看,「摸魚」早已沒有了「渾水摸魚」的貶義味道。因為,認真努力工作然後實現財富積累和社會階層躍遷,幾乎就是他們過去幾十年生活經驗的縮寫。至於這種上升主要是得益於站在自動扶梯上,還是自己努力向上奔跑,兩者的比例到底是「五五分」還是「四六分」,大概沒人會去深究。「越努力越成功」早已成為他們的思維慣性。但是對於現在的職場人來說,情況似乎已經不同以往。
  • 好公司的另一面:也可能是「摸魚重災區」?
    這是一個摸魚最好的時代——摸魚是工作間隙的快樂源泉,甚至被好些人看作是「反職場PUA」的正義之舉; 這也是一個摸魚最壞的時代——996的大山高懸頭頂
  • 你知道什麼是「摸魚教」嗎?《搏擊俱樂部》帶你走進不一樣的生活
    因此他們創立了「亞天才教會」(Church of Sub Genius),也就是「摸魚教」。按照他們的教義說法,每個人生來就存在著一種「摸魚能量」,這種能量讓我們每個人都與眾不同。而在這個時代有著一群叫做「普通人」的邪惡勢力,他們會用各種來竊取我們的「摸魚能量」。
  • 想要反抗996,「摸魚神教」了解一下?
    他們覺得,人們對金錢的崇拜與狂熱已經到了宗教的程度,不如順著這個思路弄一個假的宗教,用面對恐懼的方式來戰勝恐懼。1979年,「亞天才教會」(Church of Sub Genius),也就是「摸魚教」,誕生了。教會最初的教義,都寫在一本叫做「亞天才1號手冊」的小冊子裡,描述了伊萬和費洛所發明的世界觀。
  • 網際網路打工人為什麼要摸魚?
    由於學生的學習有專業教師管,生活有宿管阿姨管,家長有招生老師管,學生的問題不算多,我的工作本來就輕鬆。再加上一部分工作可以交給新人來幹,一部分可以拖著以後幹,每天就做一點不得不做的工作就行。可以說我的工作就是摸魚。打完卡就開始在辦公室裡發呆、嘮嗑、打遊戲,除此之外還會看小說、刷抖音,有時還會聚眾在線上鬥地主、打麻將。
  • 摸魚專業戶!盤點動漫中那些專業摸魚的妹子,你喜歡哪個?
    不摸魚是不可能不摸魚的,這輩子都不可能不摸魚的,摸魚的時候網友個個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我超喜歡摸魚的(←喂!)。啊等等話題跑遠了,不僅是在現實中,在動漫中也有很多角色因為偷懶摸魚而給許多漫迷留下深刻印象,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盤點一下吧~1.雙葉杏——《偶像大師 灰姑娘女孩》說到摸魚肯定很多人都能想到雙葉杏了,一個為了生活而去當偶像的17歲合法蘿莉(?)。而當上偶像後卻沒有跟正常劇本發憤圖強,而是各種偷懶。
  • 上班的時候,我的同事都在幹些什麼?
    先提一個問題:大家在上班/學習的時候會摸魚嗎?摸魚都做些什麼?今天在網上衝浪的時候發現有一個話題#上班時你同事都在看些什麼#,突然就很想知道大家的摸魚工作生活!是不是你們也總在上班的同時積極探索世界未解之謎呢!
  • 每天各種花式摸魚,老闆還不管
    在《非人哉》這部動漫中,九月、烈烈等人都是大士公司裡的員工,不過,漫畫裡也好,動畫裡也好,好像都很少出現過他們工作的場景,只是偶爾有九月烈烈他們陪客戶一類的場景,讓人有點好奇九月他們上班都幹些啥。最近更新的《非人哉》漫畫終於給大家揭秘了一番他們上班時間做的事情,居然是以摸魚為主,而且這個摸魚方式還十分豐富多彩,堪稱花式摸魚,最最關鍵的是,老闆還不管的!
  • 非人哉:上班摸魚有奇招,烈烈強行跟「潮流」,海鮮咖啡很難頂
    對於上班的小夥伴們,「摸魚」這個詞應該很熟悉了吧,所謂的「摸魚」,最初指在水中捉魚,後來也表示渾水摸魚,趁混亂的時候私自撈取利益,後來引申成了偷懶,不好好幹活,磨洋工的意思。而對於上班族來說,能過暫時緩解上班痛苦的,大概也就只有「上班摸魚」了吧!
  • 打遊戲、看綜藝、寫段子,網際網路打工人為什麼愛摸魚?
    由於學生的學習有專業教師管,生活有宿管阿姨管,家長有招生老師管,學生的問題不算多,我的工作本來就輕鬆。再加上一部分工作可以交給新人來幹,一部分可以拖著以後幹,每天就做一點不得不做的工作就行。可以說我的工作就是摸魚。打完卡就開始在辦公室裡發呆、嘮嗑、打遊戲,除此之外還會看小說、刷抖音,有時還會聚眾在線上鬥地主、打麻將。
  • 帶薪摸魚不易,小心群有內鬼解
    而這一次的導火索,竟然不是遊戲本身,而是因為一位老闆長期潛伏在某個遊戲群內,發現有些員工上班期間在群內特別活躍,終於,忍不住在群內斥責"摸魚"員工。如果說只是抓員工摸魚,時刻監督員工工作狀態,這放在日常生活中並不是什麼特別的事情。Yo醬的老闆也經常以各種理由,走來走去看著我們的電腦。
  • 打工人不堪入目の秘密|摸魚|工具人|生存哲學_網易新聞
    01每個打工人都是隱藏的摸魚高手前陣子,知乎上有位編程大佬分享了一個自己寫的閱讀器,被網友稱為「上班看小說摸魚神器」。它可以讓小說界面看起來像記事本一樣,不仔細看完全能夠以假亂真。最優秀的是它還可以隱藏邊框,如果把它嵌在一個全部都是文字的頁面裡,根本就看不出你在看小說。
  • 非人哉眾人的摸魚日常,九月過於真實,哮天是高手,那大士算啥?
    然而你會想到有一天,就算是神仙精怪,也會出現摸魚的現象嗎?國產的泡麵番中,有這樣一部作品,它以傳說中的神仙精怪為背景,講述了一段爆笑的現代生活,在這部動漫中,所有的一切都將顛覆我們的認知,哪吒需要時不時的澆水不說,就連觀音大士的光圈都是需要充電的,因此就算加上上班摸魚這一項,估計也不會有多奇怪。
  • 今天又是摸魚的一天!上班摸魚遊戲推薦!
    有時候工作效率太高了也不是一件好事,在手頭的活幹完之後的閒暇時光,摸魚就是最好的選擇(人生苦短,何不做點開心的事)。那麼,適合在上班時候摸魚玩的遊戲需要符合哪幾個條件呢?遊戲自帶自動保存機制,隨時可以暫停、切屏或是強退,操作也僅需要滑鼠點擊即可,實乃居家旅行,上班摸魚必備遊戲(後面的遊戲也都是,就不重複寫了)。怪物火車:與殺戮尖塔一樣的DBG+肉鴿萊克玩法,但怪物火車中加入了隨從和三層戰場的機制,分波出現的怪物和獨特的BOSS戰機制帶來了截然不同的遊戲體驗。
  • 「摸魚」也能秀出天際!士力架沙雕廣告玩轉「飢餓定律」
    品牌在今年夏日運動季如期而來推出TVC,延續多年不變的有關飢餓的沙雕劇情,呼籲人們記得隨身來支士力架,為「摸魚」時刻補充能量。 士力架成功依靠系列化的廣告創意,持續鞏固消費者的產品記憶,和腦白金簡單重複洗腦的模式不同,士力架「變身」廣告系列是創意的延續,重複之中亦有創新。
  • 種草家博會上最值得在辦公室「摸魚」的5件神器
    上班忙就算了,沒事做的時候裝忙裝累,在辦公的時候用正確的方式摸魚,堪稱二十世紀的新上班藝術。畢竟全天每一秒都保持專注太難了,偶爾摸魚才是上班的正確姿勢!「摸魚十級藝術家」的鳳凰網家居趁著參加2020家博展(廣州)辦公展,直擊前線搜尋那些能幫助我們在忙碌工作之餘,偷偷摸魚不被發現的用品。
  • 日本人為摸魚有多拼!將40年前的經典遊戲,完美移植到了excel裡!
    但在這些打工語錄當中,我們能感受到它在昂揚的背後,隱藏了打工群體的生活現狀與情緒。 付出辛苦勞動,只能換取微薄的報酬,說到底還是為老闆工作、為老闆賺錢,更為無奈的是打工的競爭也越來越強。
  • 上班「摸魚」英語怎麼說?難道是touch fish?說錯太尷尬了!
    好聽點我們管它叫「調整狀態」,其實就是"摸魚"~那歪果仁怎麼表達"摸魚"呢?總不能說「touch fish」吧! 「摸魚」的英語表達
  • 身份證被冒用維權,公共服務不妨多些主動性
    身份證被冒用維權,公共服務不妨多些主動性因九年前丟了一張身份證,來自貴州的王先生近來飽受個人信息洩露的困擾。不久前,他在個人所得稅App上發現,自己「被入職」了數十家公司,後經調查他還分別被登記為兩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及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