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剛剛過去的 2020 年,開源領域還是發生了不少的事件與變化。OSC 編輯部也針對這些事件,跟蹤、策劃並撰寫了一些內容。本文精選了其中一些,以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 2020 開源圈子的那些事。
開源歷史回顧回顧 2020,有不少偉大的開源項目或技術迎來了自己的裡程碑時刻。其中包括 Linus Torvalds 大神搗鼓出來並惠及全球開發者的 Linux 和 Git,「最後一個非 Chrome 內核」的開源瀏覽器 Firefox,以及時下在雲原生領域發光發熱的容器技術……回溯這些重要的開源項目或技術的發展史,讓我們對如今的開源生態格局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從虛擬化到雲原生——容器技術的發展史
Git 15 周年:當年的分道揚鑣,成就了今天的開源傳奇
Linux 迎來 29 歲:從個人愛好到統治世界的作業系統
Mozilla Firefox 18 周年
國內外開源人物故事每一個偉大的開源項目背後,都有一位非凡的開發者。作為 Linux 和 Git 兩大開源界傳奇項目的創造者,Linus Torvalds 在開源界的地位早已無需贅言,圍繞 Linus 本人言談舉止的新聞總是能夠讓開發者們津津樂道。2020 的 Linus 依然是那個桀驁不馴、出口成章的「騷話大王」,也是我們編輯部的頂流擔當:
槓上了,Linus 再次怒噴 Intel 直言「去死」
又說騷話,Linus 再次嚴辭拒絕 Intel CPU 漏洞補丁
Linus Torvalds 2020 年度騷話集錦
作為在個人開源領域成就最高的國人之一,知名前端框架 VUE 的作者尤雨溪也成為了國內很多年輕前端開發者的標杆。關於尤大全職做開源時期的工作和生活狀態也引發了很多人的好奇,我們從一篇其接受外媒的採訪稿中了解了這位開源大神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尤雨溪:VUE 3 之後會休息一下
開源文化相關我們還寫了很多開源社區特有的開源文化內容,深入探討開源的商業、治理和運營模式,讓大家了解一個健康的開源社區是如何運作的,應該如何平衡商業化與社區用戶的述求:
既然 Star 可以刷,那我們如何判斷一個開源項目的好壞?
兩個月新增 80 萬行代碼,Linux 內核為什麼不會崩
紅帽借「訂閱」成開源一哥,首創者 Cormier 升任總裁
從 Copyright 到 Copyleft,聊聊版權與開源協議
開源與生存如何取捨?LibreOffice 社區抗議項目商業化
全球開源格局的變化對開源項目本身來說,大廠參與帶來的影響往往是多面性的。一方面是在大廠的加持下,項目能夠擁有更強大的市場背書,也意味著擁有更廣闊的市場前景與商業化支持;另一方面,如果廠商對一個開源項目的控制力度過強,則會對開源社區的開放性造成影響,從而導致社區的活力下降。
作為推動開源社區發展的重要力量,像谷歌、微軟這樣的行業巨鱷在開源領域的一舉一動都受到人們的關注,任何一項來自大廠的決策都有可能引發行業震動,帶來的蝴蝶效應影響深遠:
谷歌為何背棄親手「扶植」的 CNCF
谷歌與微軟,勇士與惡龍的身份互換?
慕尼黑轉向 Linux,微軟又失一城,細數這些年高調擁抱開源的組織機構
封閉的 NVIDIA 收購 Arm,開放的 RISC-V 機會來了?
國內廠商面對開源時引發的爭議視角回到國內。國內的開源社區建設近年來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以華為、阿里、騰訊、百度等大廠為代表的國內網際網路公司陸續擁抱開源,也有像 PingCAP 這樣圍繞開源技術創業成功的後起之秀。在這樣的開源浪潮下,國內也有個別公司由於缺乏對開源相關制度的了解,做出了一些違反開源準則的行為,受到了開源社區的批評。這些反面案例也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與反思:
又是不懂開源協議惹的禍 唯品會 Saturn 未聲明上遊項目版權被拒
國內電子書廠商 Onyx 無視 GPL v2 協議,中國被噴
中美技術脫鉤產生的行業影響去年開始,受地緣政治的影響,開源界已經發生了一些大動蕩,引發了圍繞「開源是否有國界」的討論,也有組織用行動站隊——RISC-V 將基金會遷到瑞士,以保護項目中立性。今年緊張的局勢似乎並沒有緩解,關於開源軟體傳播的問題正引起更為廣泛的討論。相關內容如下:
開源與美國出口管制
Docker 禁止美國「實體清單」主體使用,Docker 開源項目不受影響
Java 國家/地區使用限制條款引發爭議
此外,繼去年把華為、中興等中國科技企業列入實體清單,通過《出口管理條例》限制出口、進口或轉口美國技術專利後,美國在今年 5 月再次將 33 家中國公司及機構列入「實體清單」,其中包括哈工大等 13 所中國高校。受此影響,MATLAB 宣布對國內 13 所高校斷供,讓國內高校不得不開始思考未來的應對舉措:
高校應擁抱開源,哈工大等國內高校被禁用 MATLAB
不過,我們也看到一些國際知名的開源組織站出來澄清開源技術不會受政治因素影響,比如 Linux 基金會發布白皮書表示:公開發布給全世界的開源技術不受 EAR 約束,希望開源的世界永遠是開放的。
最後,OSC 編輯部的小夥伴們誠心接受所有讀者的意見與建議,希望在新的一年給大家帶來更多更好的優質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