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秒被打超過40次:校園霸凌幾時休

2020-12-14 有夢想的唐糖

近日在廣西南寧,又發生一起惡性校園霸凌事件。一女生遭4名同齡人欺凌,在68秒內被打超過40次。

近日,一則「女孩當街遭欺凌」的視頻在網絡聊天群中熱傳,在這段視頻中顯示,在短短的68秒內,一名身穿白色T恤的女孩,先後遭遭4名同齡人辱罵、掌摑,拳擊臉部等處近30次,倒地之後她還被大力踢打超過10次,現場傳來的皮肉碰撞之聲非常響亮。

據知情人透露,這件事情的幾名當事人均為當地某校的在讀學生,現在當地的公安和教育部門已經介入調查。

當一起又一起惡性的校園霸凌事件出現在新聞埠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感慨,現在的孩子到底是怎麼了?究竟什麼樣的孩子會容易成為校園霸凌的受害者?什麼樣的孩子又容易成為校園的霸凌者?

一般來說,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受到支持較少的孩子最容易成為校園霸凌的對象。很多人都講自信,那麼自信的底氣源於什麼?可以說一個人最初的自信,就源於對生命關係本身的信任。

如果父母可以無條件的接納孩子,能夠給予孩子足夠的信任、抱持和心理支撐,那麼孩子就從內心深處建立起了最基本的安全感。這是一個人的人生底色。反之,孩子就會感覺到孤獨,沒有依靠,變得軟弱、內向。

家長的暴力包括但不僅限於以下幾種:身體暴力,語言暴力——比如經常的挑剔,指責,抱怨,羞辱等等。另外父母的高期待、嚴要求,也都是一種隱形的暴力,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創傷。

這種類型的孩子因為身上自帶「軟弱可欺」的氣質,所以他們也最容易招致攻擊。這就像在自然界,羚羊會被獅子捕獵一樣。這些孩子往往成為校園霸凌的犧牲品。

那麼又是什麼樣的孩子更容易成為校園的霸凌者呢?他們為什麼會缺少作為一個孩子基本的童真以及作為一個人最基本的同理心呢?大體有以下幾種:

第一,在家裡是被父母霸凌的對象的孩子。成人比孩子更有力量,孩子天生依賴父母的保護。但是很多人格發育不成熟的父母,是把自己的孩子當做了自己情緒宣洩的對象。在這種家庭裡成長起來的孩子,第一他們飽受霸凌,所以他們心懷怨恨,第二他們習得了這種暴力的方式,很容易使用攻擊,來對待那些自己看不順眼的人。

第二,從小被嬌縱溺愛的孩子。被嬌縱溺愛的孩子不知道人際的邊界,他們會認為所有的事情都理所當然,自己應該能夠為所欲為。而那些容易遭受霸凌的孩子,其實內心壓抑了很多憤怒,會有無意識的隱性逆反。兩者氣質碰撞在一起,很容易激發小霸王的憤怒。

第三,逆反人格的孩子。這類孩子和第一類孩子有很多重合之處,尤其到了青春期,他們需要通過與眾不同來彰顯自我價值。在這時候,善惡與道德被放在一邊,而想要獲取別人,關注獲得別人崇拜的心理需要佔了主導和上風。

也許很多年後,他們也會為自己當年的無知行為後悔,但是在當時他們沉浸在狂熱的展現自我能量的階段,根本看不到自己的這種狂妄。

比起譴責詛咒,其實我們更應該關注孩子背後的心理機制,關注他們背後的心理需要、情緒和歪曲的認知。

家庭與學校,是一個人構建人格的最基本的渠道。正因為如此做家長,實際上是一門責任最大的職業,老師亦是如此。

希望全社會的人更多的關注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我們要做的不僅是譴責,制止更主要的是能夠預防此類事情的發生,這需要每一個家長和學校、社會的共同努力。

我是【有夢想的唐糖】,動力學取向的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多平臺的籤約作者,同時也是一名致力於心理學知識傳播的終生成長者。

如果喜歡,請關注我,歡迎點讚,評論,打賞,各種互動。

如果你有什麼心理困惑,歡迎在後臺私信我。

相關焦點

  • 廣西南寧一女生遭欺凌,68秒40次,校園欺凌屢禁不止,誰的責任?
    廣西南寧一女生遭欺凌,68秒被打超40次,校園欺凌屢禁不止,誰的責任?近日,廣西南寧,一則「女孩當街遭欺凌」的視頻在網絡聊天群中熱傳。這段流傳的視頻顯示,在短短68秒內,一名身穿白色T恤的女孩先後遭4名同齡人辱罵並掌摑、拳擊臉部等處近30次,倒地之後,她還被大力踢打背部超10次,現場傳來的皮肉撞擊聲非常響亮。這是典型的校園欺凌事件。近年來發生的未成年人,或者是校園欺凌事件不可鮮見,有的甚至嚴重的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走上犯罪的深淵。
  • 女生遭欺凌68秒被打超40次,校園霸凌行為應當承擔何種法律責任?
    在11月20日晚,一個「女孩當街遭欺凌」的視頻在網絡上熱傳,此事件引來不少批評的聲音,校園霸凌這個話題再次為人們所討論。這段視頻事發地於南寧市上林縣,當地相關部門隨後展開了調查處置工作。#校園霸凌#從視頻中可以看出,被打女子在多次被其他幾人掌摑、毆打,倒地之後,還被不斷踢打背部,現場傳來十分響亮的皮肉的撞擊聲。
  • 對校園霸凌說不
    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校園霸凌事件高達61.2萬件,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為減少校園霸凌,日本學校採取了各種措施以抵制校園霸凌現象。 如今的校園霸凌現狀如何?日本的校園霸凌現象究竟有多嚴重?各國如何避免和應對校園霸凌現象?
  • 6歲女童遭5名同學毆打,校園霸凌何時休
    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場所應該是一個很神聖的地方,老師誨人不倦、同學溫文爾雅,校園裡綠樹成蔭、窗明几淨、書聲朗朗。然而就在這樣一個神聖的地方,近年來校園霸凌事件卻屢屢發生,校園霸凌作為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卻一直沒有淡出人們的視野,甚至愈演愈烈,這種現象已經影響了一些學生日常的學習和生活,甚至給他們留下了心理陰影。
  • 聚焦校園霸凌:究竟是什麼,導致了校園霸凌?
    一、什麼是校園霸凌?11月12日,某小學生被校園霸凌的視頻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視頻中顯示該小學生跪在地上,被周圍的男生用拖鞋抽臉,視頻中男孩無助地哭泣,周圍的毒打卻久久未停,令人痛心不已。所謂校園霸凌,是發生在校園內外,學生間的一方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身體和心理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其具有低齡化、群體性和反覆性等特點。二、是什麼導致了校園霸凌?
  • 「陳念」被打得皮開肉綻,家長知道「校園霸凌」的危害嗎?
    據爆料者說,這起校園霸凌事件發生在湖北省荊州市監利英才學校,打人視頻長達5分鐘!更可氣的是,施暴者不僅錄下了施暴視頻,還把視頻截屏發到了社交平臺上。從視頻不難看出,綠衣少女絕非第一次受虐,她一動不動的樣子表明,她已被打怕了,被打得不敢有絲毫的躲閃、逃離,更別說還手。
  • 關於校園霸凌
    你遭遇過校園霸凌嗎?看到這裡,可能正在遭遇霸凌的孩子感同身受著,曾經被霸凌的孩子喚醒了多年前的記憶。曾經有個案例,2018一樁「攔路打老師」事件引起了社會的軒然大波,男子在路上偶遇初二班主任,想起上學時多次被老師體罰,於是心生惱怒,對著老師就是一通辱罵,扇巴掌,邊扇邊問老師還記不記得自己。
  • 受害者有罪論何時休?防止校園霸凌,這三個角色很重要
    校園霸凌和家暴一樣,有第一次就會有後面的無數次,所以一旦發生,就要馬上制止才可以,忍耐反而不是好辦法。帆帆會忍耐校園霸凌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原生家庭的殘缺與不幸,讓他過早的成熟,他理解媽媽的不易,所以告誡自己不要給媽媽惹麻煩。
  • 孩子遭遇校園霸凌怎麼辦,如何正確應對校園霸凌
    近年來校園霸凌這個詞不斷出現在我們的耳邊,甚至因為校園霸凌導致的悲劇也屢有報導,讓人也十分惋惜。那麼,當孩子遭遇校園霸凌怎麼辦?如何正確應對校園霸凌呢?前幾天,看到一篇新聞報導,報導裡一名15歲的孩子被6名教職生打死,並被掩埋在當地的一處農田裡,當人們發現時,這名15歲的孩子已經死亡。
  • 《少年的你》刷屏背後:真實的校園霸凌,比電影殘忍一百倍
    沒錯,想說的就是校園霸凌!每個人都是校園霸凌的親歷者。只不過,有時你是揮拳頭的那個,有時你是拳頭躺下的那個,還有時,你是站在旁邊看的那個。心理扭曲,是沒有盡頭的暴力去年大火的《少年的你》,講述的就是校園霸凌的事件。一切都開始於因為校園暴力而自殺的胡小蝶。
  • 對校園霸凌Say NO!
    最近幾年的校園霸凌事件呈迅速上升趨勢,中小學成為校園霸凌事件頻發的重災區。為了讓孩子們懂得如何在校園霸凌面前保護好自己,讓家長和老師重視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讓整個社會給孩子們構築起安全和諧的成長環境,8月25日,坪山區馬巒街道辦事處公共服務辦在坪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展了成長「安全帶」青少年身心健康宣傳活動。活動通過成長「安全帶」青春健康大講堂+線下遊園宣傳活動兩部分進行,上午,老師通過使用遊戲結合授課的方式,普及預防校園霸凌。
  • 調查:泰國校園霸凌現象嚴重 9成學生曾遭攻擊
    中新網1月13日電 據泰國《世界日報》報導,根據兒童與青少年權益保護團體的調查,泰國有超過9成的學生曾遭遇校園霸凌事件,其中13%的被霸凌者因此抑鬱。據報導,該數據是由兒童與青少年權益倡導組織在訪問泰國15家中小學、1000餘名學生後得到的統計結果。
  • 對校園霸凌說不,還孩子純淨校園
    但是在性善論的對面還存在著性惡論,從古至今,圍繞著兩個觀點的爭論一直都沒有停過,一個成人的善惡會受到成長過程中非常多的因素影響,而小孩子大部分時候就是純真的代名詞,雖然偶爾有「熊孩子」的稱呼,但是到底還是帶著善意的調侃意味,而最近越來越多的校園霸凌的新聞充斥在每一個新聞網站,有些內容殘酷得令人吃驚,甚至讓人背後一涼。讓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一個問題——孩子是否真的是善良的呢?
  • 校園霸凌or普通衝突?家長該如何分辨?
    「校園霸凌」一直以來都是教育難題,困擾著無數的家庭和學校。為什麼說它是「教育難題」,主要原因有幾點:對如何判定某種行為,是孩子之間的一般衝突還是「校園霸凌」?果仁媽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就這些難點,紛紛做了分析和解答,可以說是一篇超硬核的校園霸凌預防+處理指南。希望我們的孩子都擁有快樂美好的校園生活。我小時候是沒有「校園霸凌」這個說法的。
  • 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荷蘭各界攜手應對,共建和諧校園
    報告顯示,2020年「兒童侵害問題」相關搜索熱度同比上漲195%,「校園霸凌」位居兒童侵害問題搜索第一位,並在9月1日開學後熱度激增81%。 言語攻擊、推搡、毆打是校園內不為人知又屢屢發生的事情。看似平靜的校園裡,校園霸凌的種子在悄悄生長。
  • 島內校園霸凌中多為關係霸凌 多因身材長相遭排擠
    華夏經緯網3月1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根據兒盟調查,校園霸凌中,近9成5是難察覺的關係霸凌,多因身材或長相被排擠,甚至有2成1關係霸凌受害者曾有輕生念頭。    據報導,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昨日下午舉行2013年臺灣校園關係霸凌現象調查報告,去年9月24日到10月12日,對小學四到六年級生問卷調查,有效樣本數為1817份,在97%信心水平下,抽樣誤差值不超過正負3個百分點。
  • 校園霸凌211天患抑鬱症:「那個毀我一生的人,被我送進了監獄」
    學生時期,鬧矛盾在所難免,但是就在6月19日一則職校學生遭校園霸凌211天患者抑鬱症的新聞,上了新浪熱搜榜。期間,李某某、閆某某等人對該同學拿菸頭燙手,被褥潑水等在內的「欺凌毒打」。當受害者向班主任反應情況後遭報復,霸凌者並揚言:你要是敢對老師、學校、家長報告,我就打你越嚴重。無獨有偶!
  • 《少年的你》魏萊和陳念:「校園霸凌」背後,沒有贏家
    電影《少年的你》熱映時,「校園霸凌」作為一個沉重的話題,迅速被推上熱搜。在知乎上,有人提問:現實中,校園霸凌真的有《少年的你》中這麼嚴重嗎?在數以萬計的回答裡面,持肯定意見的佔了絕大多數。而其中一個高贊回答是:現實中,校園霸凌比你想像中要嚴重得多,只是多數時候被人們忽視了。
  • 開學季,校園霸凌不得不防!
    傳統的校園霸凌無非就是起外號,罵兩句,踹兩腳等行為,但是作為2020年代的新人類,此時的霸凌已經有了區別傳統校園霸凌的新表現,主要有以下三點:第一種:言語霸凌:擠兌某個人,故意嘲笑某個人,在言語上進行精神打壓。
  • 校園霸凌與年齡無關,還美麗校園一片藍天
    #蔚縣校園霸凌事件家屬發聲# 妹妹被掌摑30多次。近日,河北張家口蔚縣,某校園內發生校園暴力事件,三女生對坐在下鋪的同學推搡、掌摑。記者聯繫到被霸凌者哥哥:妹妹在校園裡被三名女生逼迫抽電子菸,妹妹不抽便被掌摑30餘次。當地教育局稱:目前該校校長已被停職,目前事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