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意不隨意」小品附石盆景皋月杜鵑改作,來年共賞石上花

2020-12-16 集匠坊

「皋月」為我國傳統曆法夏曆中的五月,日本一直沿用至今。在杜鵑花中,有一品種叫「皋月杜鵑」,原產地在日本,近年來被我國引進栽培,是杜鵑科杜鵑屬半常綠灌木,屬於夏鵑中的一種。

每年5~6月份,是皋月杜鵑花開的季節,皋月杜鵑品種多樣,花色豔麗豐富,一到花期,繁花滿樹,非常壯觀。作為中小品觀花盆景,皋月杜鵑類樹種的創作方式多樣,且頗受盆友們的喜愛。

素材分析:今天集匠坊要和大家分享的這件皋月杜鵑,也是一件附石的小品盆景。盆友入手於4月份,顯然已經很久沒有悉心的打理,盆景附石的盆齡已有20餘年。

初看此樹,各處的分枝雜亂伸長,沒有完整的分枝,即使是盆樹的正面也非常凌亂,樹形已經完全被四處橫生的小枝打亂。

不過瑕不掩瑜,雖然目前看起來略顯粗糙,但小品附石的質感還是非常令人心動,型格好的石頭比樹材還要難找,稍作整理,未來成型後,盆景的樹相自然不會太差。且經過歲月的洗禮,幹身也有了足夠的老度,與石頭已相融一體。

整個盆景的樹勢有點弱,幾根枝葉末端有些萎蔫的現象,清明前的那段時間氣溫雖然回暖,但氣候仍不穩定,入手之後沒有再做防護的措施,突然的降溫,讓部分新抽生的葉芽有些萎蔫的狀況,不過並不太嚴重,且氣候也開始逐漸穩定,約半個月左右的緩苗期過了之後,讓它多接觸接觸光照,很快就恢復過來了。

恢復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對盆樹進行整姿改作,同時為它換上新盆。由於之前的樹形過亂,在對皋月杜鵑做了最低限度的修剪,將雜亂的枝條剪除後重新布線整枝, 盆樹附石的形態有了明顯的改善。

修剪時間:皋月杜鵑的生長習性和一般的杜鵑不同,是先長出葉片,而後再有花苞,正常情況下,已成型的盆景當年要賞花,4~5月份修剪會影響花期觀賞效果。故宜在花後再做修剪,但花後修剪的時間節點,最遲建議在6月中上旬,過遲影響花芽分化,無法形成花苞,從而影響來年的欣賞。

這株素材的樹勢並不太好,開花會讓盆景消耗過多的養分,整姿、造型、保樹勢,是目前的重心方向,有舍才有得,養好了以後年年有花可賞,不必急於眼前的短暫美好。

動根先減少葉量:修剪的目的,除了整姿換盆的同時,減少葉量是其中的重點。在對皋月杜鵑換盆的時候,如果僅做根系的修剪而沒減少葉量,後續的根系吸水量無法支撐葉面水分的蒸發量,勢必影響植株的健康,容易產生掉葉、失枝的風險。

幹身的苔蘚影植株生長健康

刷除苔蘚:原樹主已經很久沒動過盆土了,苔蘚從盆面到根腳,甚至幹身都已經開始附著。苔蘚過多,雖然看起來更具有年代感,但對盆土的排水性透氣性,以及根幹都會有影響。長期下去,盆面積水,盆景的健康程度會受到很大的威脅,甚至引發爛根。

上部的作業都完成後,接下來就可以開始翻盆了,換上新的介質,改善盆景的生長環境。

脫盆準備修根

小品皋月杜鵑原先的盆器較小,脫盆的難度並不高。盆景已有足夠的年份,樹石附著的很 牢。如果是附石一兩年左右的盆景,在脫盆的時候需要注意避免樹石分離,要更加謹慎一些。

上面是脫盆之後的根系狀態,我們可以看出,這株皋月杜鵑的根須已經開始在盆壁內纏繞,盆底的濾網已經被根須佔滿,幾乎看不到什麼土壤了。需要將盆樹的根系做修剪後重新上盆,修根的時候,將底部的根系剪除外,需要考慮未來的盆器造型與根張的分布。

栽培介質:皋月杜鵑喜微酸性土壤,換盆時可用保水透氣性好的赤玉土或鹿沼土作為栽培的介質,盆面加上水苔,可以兼顧到保水性與透氣性。

造型思路與構圖

與大中品盆景寫實的表達方式不同,小品盆景在造型的時候,需要注重於寫意的形式表現手法。

盆景小,無法像大中品盆景那樣面面俱到,扭轉依附在石頭上的主幹與基部兩三根露出土表的主根已經能將附著於巖石的動勢與附石意境表達。

如果這件皋月杜鵑小品是要做作稍大一些的中品盆景,那麼對於根部的培養就還未到達理想的粗度。可能還需要藉助蓄養根基萌發的新芽,培養犧牲枝來育粗根,或是利用靠接等方式做補根。同時還要考慮培育三級枝等等,所耗費的心思要多許多。也正因為這是小品盆景,寥寥數筆,即可將根張概括表達。

枝幹布局示意圖

盆器和構圖分析:原先的素燒鬥圓盆色調沉穩,下小上大的器型也能較好地襯託出盆景的氣質,但空間較小且未來的造型變化不大。給盆樹換了一個長方形的四足長方盆後,未來的創作空間也許會更大。

目前盆景預留下的枝條布局,未來會作為主要的培育方向。讓整個小品呈大樹式延展,前後的主要枝託布局也比較清晰:一級枝向前右方伸展而後稍稍上揚,右側枝條密集,將其作為前景枝利用,上方迴旋向左前方伸展;左下方二級枝,繞過從後方起勢,繞過樹身作向前延伸,作為背景枝的同時,彌補了左側附石處的空白。

葉叢分布構想

改作之後的皋月杜鵑,樹形端莊穩重,樹石相生,有藏有露。得益於小品,也受限於小品,素材在不考慮未來做成中品,而立險意的情況下,整個小品盆景的雛形基本上已經完成。

相關焦點

  • 玩轉皋月杜鵑花盆景
    從日本引進的皋月杜鵑花有「五月花」之美稱,因為日語中稱呼五月為皋月。皋月杜鵑花色變化萬千,紅、白、黃、粉、紫都有,一株可同時開出多種花色,甚至一朵花出現多種色彩與不同的花紋。皋月杜鵑屬於盆栽杜鵑花的一種,通過人工選育等方法改變花形花色,現在已經有上百個品種,花開時繽紛浪漫,惹人喜愛。
  • 小微盆景十八學士之 皋月杜鵑
    皋月杜鵑原產於日本。常綠灌木,分枝多,葉生枝端,狹披針形,葉片細小圓潤。五月開花,農曆五月也稱皋月,故得名皋月杜鵑。花開豔麗,品種繁多。株型矮小,出枝多,是製作小微盆景的絕佳素材。溫度皋月杜鵑喜涼爽溼潤的氣候,不耐酷熱乾燥。適宜生長的溫度18°C-26°C。空氣溼度40-60,通風良好的環境。冬季可短時耐受-6°C的溫度,但是需要預防冬季寒風抽乾枝條,應放於避風向陽位置養護。
  • 盆景藝術作品展,造型千姿百態,猶如一幅幅美麗的畫作,大開眼界
    日本原盆原土進口,皋月杜鵑是日本獨有的極好觀花品種,也是獨特能滿樹開花的品種。皋月也就是5月的意思,每年的5月的會維持一個月的花期令所有人都神情嚮往。此盆皋月杜鵑屬於稀有品種,蒼勁古樸,別有一番風味,樹齡不低於40年,其枝繁葉茂,綺麗多姿,將會滿樹開花,花朵呈現團簇之美,驚豔動人,十分了得!讓大家一起感受日本皋月杜鵑獨特的魅力。懸崖式三河黑松,枝幹飄逸,炸皮已至頂端--老態!
  • 皋月杜鵑獲獎作品長啥樣?
    在同一時期的昭和2年,皋月愛好者的其他團體「帝國皐月好友會」誕生於東京。與「大日本皐月同好會」,有時是切磋琢磨,有時互相競爭,但是兩個團體在昭和13年作為「帝國皐月協會」而新生。初夏時在隅田公園,秋天在深川的清澄庭園展覽。當時除了第一次在展示方法、展出規格、審查要項等方面下了功夫之外,還創建了新花註冊的嚴選、舊花144種、新花種312種、登錄新花種5種共計461種的銘鑑。
  • 天堂蘇州·百園之城丨蘇州園林走進陝西推介會暨賞石盆景藝術展...
    「天堂蘇州·百園之城—蘇州園林走進陝西推介會暨賞石盆景藝術展開幕式」上,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調研員朱炳飛表示:「本次推介會既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情境下有序推動旅遊市場復甦繁榮的重要舉措,也是加強東西部區域旅遊合作
  • 烏來杜鵑,也叫臺北杜鵑,野生滅絕,只剩下43株人工移栽的成株
    ,又叫臺北杜鵑、甘奈海杜鵑、柳葉杜鵑、金平氏杜鵑,屬於杜鵑花科(Ericaceae)、杜鵑屬(Rhododendron)巖生性落葉灌木。(皋月杜鵑園藝種) (烏來杜鵑)烏來杜鵑與皋月杜鵑(R.indicum (Linn.) Sweet)比較相似,皋月杜鵑原產日本,半常綠灌木,高1-2米。
  • 皋月杜鵑栽培手冊
    例行搬盆不全洗根土,以切除三分之一根、土為原則。10.如根部切除30%葉部亦需切除30%,以此類推, 離土的細根需切除。11.搬盆後根未壯不可施肥,施肥不當失敗率高,初學者不得不慎。12.換盆切根後噴上催根劑再行種植(自製強效催根劑30天左右髮根)。
  • 比蘭花還值得養的盆栽花,壽命長,越養越漂亮,越養越值錢
    其實,越養越值錢的盆栽花還得數木質花卉,比如下面這一種。這種花名叫「皋月杜鵑」,雖然說杜鵑花在大家的印象中只是山上的野花,但皋月杜鵑可不一樣,盆栽幾十年的皋月杜鵑價值不菲,一般的蘭草比不上它,同時它也比很多茶花還貴。
  • 盆景作品欣賞,以樹抵心一樹入魂,盆景藝術深深融入盆景人生活中
    太湖石姬翠竹盆景,葉片纖細,濃濃的熱帶氣息,翠雲層次,枝幹亭亭,附石而上,彌人心境。山林之境,能輕鬆營造居室格調,讓繁忙的生活回歸自然。日本姬翠竹,又叫青軸力竹,稀有品!姬翠竹為竹中極品,株型小巧俊逸,竿挺拔,葉青翠,歲月漸長而株型不變,竹節分明,竹子越老則越好,此竹新芽已萌發對節白蠟,矮霸老樁,大樹造型,彎曲自然,出枝到位,枝繁葉茂,國家保護植物,根爪粗壯,老盆口臘皮杜鵑為小型杜鵑花。葉質厚,長橢圓形,先端鈍圓。花密集,多重瓣,堅實如蠟質。花藝有多種造型:圓頂式、多層式、鳳尾式等,美麗迷人。
  • 愛木盆景 | 文人樹《神仙》改作實錄,小林國雄親自示範松樹盆景整型
    改作前的正面樹相。經過多年培育,幹型及出枝位置已經比較理想,但是枝棚厚重,姿態臃腫。沒有文人樹的清瘦遒勁,這也讓改作成為必要。圖2最下面的第一出枝是這棵樹的亮點,直角下跌,彎曲度好。出枝分布也豐滿均勻,這裡也將成為改作中的點睛之筆。圖3整棵樹重心往右,因此要去掉左下邊的第一枝,並將其做成神枝。圖4跌枝芽太多,顯得有些臃腫。
  • 中國古代賞石之氣韻
    提示:晉江鴻江盆景快手已登陸,查找同名快手即可。 中國古代賞石之氣韻 明輕者上浮成天,陰沉者下凝成地。又有云:天者父也,地者母也。有天地之靈氣聚於其中,始有體,地為之外膚,天為之內魂,為人也。萬物有了「氣」,生發了生命活力。氣也是國人最重要的精神之一,儒釋道三大家,也無一不著力於養身正氣儒家養正氣、佛家養靜氣、道家養大氣。
  • 當代畫牡丹好的畫家,古稀高齡畫家石開寫意牡丹作品欣賞
    人間最美四月天,穀雨時節,柳絮飛落,杜鵑夜啼,牡丹吐蕊,為了畫好牡丹,每到牡丹盛開的季節,畫家石開都要到山東菏澤、河南洛陽等牡丹之鄉寫生,將眼中的牡丹、心中的牡丹化為畫卷上的牡丹。石開大尺寸精品牡丹畫《富貴長春》觀其寫意牡丹,雍容華貴,豔而不俗,氣韻生動,用筆流暢,技法獨出心胸,筆線出神入化、賦彩巧妙配搭、綠葉鼎託花蕊、枝幹婷婷哉;怒放花瓣碩大,層次豐富清晰,構圖飽滿之至,胭脂層層渲染花瓣,淺黃點蕊、花青染葉,好一派大富貴也!
  • 風雅入骨 文房賞石自天成
    文房系賞石以獨特的神韻和風採,精美博深的藝術造型,承載著獨特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價值,吸引了觀賞石藏家的激情和遐想,並延續著千年文人的文化追求和現代人對於傳統文化的敬仰和崇拜。通過畫面石、造型石或者是小品組合的表現形式展現出文房用品,即筆、墨、紙、硯、筆格(筆架)、筆筒、鎮紙、筆洗、水盂、水滴、印章、擱臂等。
  • 盛行的觀骨盆景和觀花盆景
    樹樁盆景能夠觀骨,是樹樁盆景製作技藝的進步。當代盆景作品強化了觀骨效果,增加了樹樁盆景的內容,使落葉樹有了優勢。尤其在南方常綠樹多,心理上不缺綠色,冬季能觀骨更有詩情畫意。落葉樹自然落葉觀骨,,常綠樹遇展出及其他活動,,需突出骨架臨時觀骨,可採用摘葉觀骨、脫衣換景的方法。
  • 一般的盆景愛好者盆上,石上不刻題款
    一般的盆景愛好者盆上,石上不刻題款,有的作者、所有者為突出風格、個性,產生意韻,採用了盆上,石上刻字的方法,效果較佳。題刻的內容有: 1.命名。可突出盆景的題目,免去另法標註的不協調,保留時間長,隨盆性好。詩詞短句題於鹽上或石上,可增加文化含量,引導人們欣賞,產生烘託效果。
  • 2020深圳蓮花山簕杜鵑花展在哪個門?
    可以從西門、南門、市民中心出入口進,分別可以到達精品展區、花園展區、城市花集,2020年深圳簕杜鵑花展布置了四個主要展區,分別是:花園展、精品展、城市花集、中心花軸。
  • 養「盆栽花」,就選3種「木枝花」,開花漂亮花期長,越養越漂亮
    導讀:3種「木枝盆栽花」,開花漂亮、四季常開,越養越漂亮,值得擁有木枝盆栽花和草本盆栽花的區別還是蠻大的,木枝盆栽花由於枝條硬挺,看上去比較高貴典雅,養的年份久了成為盆景更顯檔次,這種美是嬌柔的草本花卉難以比擬的,尤其二者放在一起,感覺更是明顯
  • 2020年深圳蓮花山杜鵑花展什麼時候結束?
    2020深圳簕杜鵑花展於2020年11月28日至12月18日在蓮花山公園舉辦,花展主題為「鍾靈毓秀、追夢花城」。2020深圳蓮花山杜鵑花展時間活動日期:2020年11月28日至12月18日2020深圳簕杜鵑花展於2020年11月28日至12月18日在蓮花山公園舉辦。自1999年我市舉辦首屆簕杜鵑花展,今年已是第22屆,以「鍾靈毓秀、追夢花城」為主題。
  • 買了一盆帶花苞的迎春花盆景,別過度養護,滿盆是花不消苞
    大家好,我是城市綠化養花匠,愛綠化愛養花,今天有網友問到,買了一盆迎春花盆景,已經帶花苞,怎麼養開花?迎春花在城市綠化中很常見,早春一景,作為盆栽養護很受歡迎,喜歡玩盆景的大咖還把迎春花做成盆景,搭配一些造型石頭,枯木等,非常有意境,迎春花的枝條柔軟,可以編織成不同造型的盆景素材。
  • 霞浦盆景:山海兼顧的藝術 「玩」出新花樣
    霞浦縣是全國著名的附石盆景產地,以天然榆附石盆景為名。其盆景創作素以樁材優良、育枝健壯、造型優美、布苔精緻而見長,成為全國性花卉盆景展覽的「座上客」。機遇 自然與人的「天作之合」在霞浦,盆景製作由來已久。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霞浦盆景製作藝人一鑿子一剪刀模仿古畫上的造型設計,慢慢摸索出自己的製作門道。90年代,天然榆附石的發現,將霞浦盆景推上了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