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養殖業景氣周期持續,面臨飼料成本增加壓力

2020-12-21 綠松鼠

現代牧業12月17日在15周年慶典上公布「五年領跑計劃」,計劃到2025年實現奶牛存欄量、生鮮乳產量雙翻番。

這一目標背後,與近兩年我國原奶收購價持續上漲、新建牧場熱情高漲、乳業上下遊密切「聯姻」等因素相關。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認為,經歷2015年-2018年的調整期後,我國奶價已從2018年的谷底觸底反彈,整個奶牛養殖行業步入景氣周期。未來低溫奶市場高速增長對優質奶源的需求,以及上下遊乳企日益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將繼續給奶牛養殖業帶來新機遇。但同時仍要看到,我國奶牛養殖行業還面臨飼料成本上漲、產能過剩、生物安全三大挑戰。

景氣周期牛奶量價齊升

「我國奶牛養殖業自2018年觸底後進入景氣周期。」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表示,2020年我國荷斯坦奶牛存欄量已增至520萬頭,奶價也從2018年底部的不足3.5元/千克,持續上漲到2020年11月的4.15元/千克。

至於推動國內奶價上漲的原因,李勝利認為,有國內、國際兩方面因素。從國際奶農聯盟近十年的產量數據來看,世界牛奶產量增速超過3%就會引起原奶供應過剩,從而導致原奶收購價格、全球乳製品拍賣價格下降。2015年以後,國際奶農聯盟牛奶產量增速均低於3%,「這說明全球奶製品供應量不足以衝擊中國的原奶價格」。

另一方面,此前奶牛存欄量持續下降、奶源緊張、需求上漲等因素,也是促使奶牛養殖業進入景氣周期的重要因素。受進口大包粉及復原乳衝擊、原料奶價格低迷及銷售困難、中美貿易摩擦等影響,我國上遊乳企在2015年-2018年進入調整期,荷斯坦奶牛存欄量從2014年的857萬頭下降到2018年的504萬頭,下降幅度超過40%。在此期間,上遊養殖企業自2016年起普遍陷入業績泥沼,兩大奶源供應商現代牧業、中國聖牧連續3年虧損,其他上遊乳企也大多過著節衣縮食的日子。如今,受奶源緊張、奶價上升帶動,現代牧業、中國聖牧均在2019年實現扭虧。

與此同時,我國牛場建設速度、進口奶牛速度均在加快。

2019年以來,我國北方規劃了多個奶源基地,如蒙牛在內蒙古開工建設3個10萬頭奶源基地項目;伊利在內蒙古建設2個10萬頭奶牛養殖示範園區,並計劃到2025年在山東投資130億元建設30個6000-12000頭規模的牧場,在河南駐馬店建設10萬頭奶牛養殖基地;光明乳業和寧夏中衛共建千億級奶產業集群;寧夏政府推出奶牛存欄倍增計劃;現代牧業也在15周年慶典上提出2025年牛隻、產奶量雙翻番的目標。

另據李勝利了解到的數據,2014年-2018年,我國進口種牛62萬頭,平均每年超過12萬頭。而2019年,累計進口活牛數量達到19.9萬頭。2020年預計進口活牛25萬頭以上。在需求帶動下,目前進口奶牛價格已超過2.4萬元/頭,處於歷史高位。

從飼養模式來看,集團化模式已成我國奶牛養殖主要的發展方向。2017年-2019年,我國前40位養牛集團奶牛存欄增長8.3%,牛奶產量增長27.3%。2018年,大牧業集團奶牛存欄同比增長6.7%,2019年同比增長1.6%,2020年仍在加速增長。

飼料成本壓力今年凸顯

原本國內奶價有「三年一個周期」的說法,對於未來奶牛養殖業是否能夠維持住眼下的景氣周期,業內普遍持謹慎態度。

現代牧業總裁高麗娜不久前表示,儘管行業預測國內奶源企業可能還有「兩年好日子」,但未來奶價有可能再次走入低谷,因此呼籲對奶源進行分級管理,實現優質優價,避免劣幣驅逐良幣,同時對飼草種植戶加大補貼力度。

李勝利認為,我國奶牛養殖行業主要面臨飼料成本上漲、產能過剩、生物安全三大挑戰。2020年以來,玉米期貨價格上漲了40%以上,約達2600元/噸,達到十年來價格新高點。近兩年,豆粕期貨價格維持在3000元/噸以下,但是隨著近期玉米價格的上漲,豆粕價格上漲到3300元/噸,且仍存在上漲潛力。2020年1-10月,我國進口乾草價格處在高位。青貯作為性價比最高的優質飼料,2020年平均每噸也上漲了50-80元。

從供需平衡角度來看,如按當前奶牛存欄520萬頭、未來5年每年進口10萬-25萬頭奶牛計算,加上自有牛群繁殖,我國可實現原奶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0.5%,這意味著2-3年後可能導致奶源供過於求。

據李勝利估算,2020年,規模牛場商品奶產量為6.8萬噸/天,而乳企需求量為7.4萬噸/天,供給小於需求。預計到2022年,供給與需求量的比率將達到8.7萬噸/天比8.6萬噸/天,即奶源過剩。

好的方面是,我國乳製品消費市場一直處於溫和增長態勢,這意味著對奶源的需求具備可持續性。反映在乳業龍頭成績上,伊利在荷蘭合作銀行公布的2020年全球乳業排行榜中從去年的第8位躍升至第5位,蒙牛則從第10位躍升至第8位。

從需求端看,李勝利認為,低溫奶和消費升級將進一步提升本土奶源增速。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2019年我國低溫奶市場規模達到833億元,同比增長14.7%。低溫奶2015年-2019年複合年均增長率為15.6%,其中巴氏奶為8.8%。如未來低溫液奶按照10%-15%的年增長率計算,2025年產量將達到1000萬噸。「這些都需要生鮮乳為原料進行加工,每天需要生鮮乳的增量在1.4萬噸。」

產業一體化持續推進

近年來,下遊乳業對優質奶源的爭奪越發激烈,伊利、蒙牛、光明、新希望、飛鶴等頭部企業均參與其中,現代牧業、中國聖牧、中地乳業、賽科星、原生態牧業、江蘇輝山牧業相關資產均成為收購標的。而背後的原因與此前國內奶牛存欄下降、奶源供給緊張有關。

乳業上遊雜誌《荷斯坦》主編豆明此前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國內奶源緊張,下遊乳企為保證未來奶源供給及業績增長需要提前進行布局。一位東北乳企銷售負責人也向新京報記者證實,「現在奶源急缺,會直接影響產品的布局和銷售。」

關於上遊乳企的收購策略,蒙牛總裁盧敏放今年5月28日回應新京報記者稱,蒙牛併購很重要的一點是戰略驅動,不是單純衝著規模而去。2018年蒙牛布局現代牧業和中國聖牧時,國內原奶情況是供大於求。基於對中國乳業未來發展的前瞻性判斷,蒙牛對這兩家上遊乳企進行投資,「假如今天才去收購,至少要再多花一倍的代價才能做到」。

李勝利表示,大牧業集團供奶約佔日收奶量的50%以上,原奶質量更高。目前,下遊乳企均在擴大自有、可控奶源基地的比例,而龍頭乳企在2020年基本完成了對大牧業集團的奶源掌控,形成了產業鏈利益聯結的新模式,產業一體化提速。隨著奶源結構升級,中小牛場一體化尚未破局,未來在奶業低谷期將面臨更大的風險。

豆明預計,未來奶價上行、牧場擴容、中小牧場退出、奶源供給向巨頭集中將成為大概率事件,產業鏈條的利益分配也將更加合理。

新京報記者 郭鐵 圖片來源 資料圖片

編輯 李嚴 校對 柳寶慶

相關焦點

  • 原奶緊缺將持續 現代牧業實現扭虧為盈
    行業分析師認為,乳品行業短期供需缺口仍在,奶價上漲趨勢不變,養殖業盈利水平有望提升。「2019年現代牧業實現盈利,是在外部奶價上行周期紅利和內部挖潛增效成本創新低的雙重帶動下實現的,不能光看到奶價上漲帶來的紅利。」高麗娜說。 現代牧業專注於原料奶的生產與銷售,目前擁有約23萬頭奶牛,年產奶量超過130萬噸,是國內奶牛養殖企業龍頭。2019年公司盈利能力全面提升,體現的是規模牧場的領先優勢。
  • 玉米豆粕持續漲價,飼企養戶壓力山大!這樣做每噸飼料可節省127元...
    面對持續上漲的原料、飼料成本,飼料企業、養殖戶要如何才能緩解成本壓力? 科學合理使用酶製劑,增加日糧配方靈活性,緩解成本壓力 奧特奇研發技術部 周長路 在動物生產中,飼料成本通常佔總養殖成本的70%左右,飼料原料價格大幅波動是當今飼料工業面臨的最大挑戰,近期玉米、豆粕等植物類蛋白原料、副產物類原料等價格又出現大幅上漲(表1),給整個行業帶來巨大壓力
  • 養殖10大排行榜分析,如何看待今年養殖業!養殖業還有沒有市場
    養牛:前期一次性投資很大,飼養周期在養殖行業算最長之一,因此養殖利潤也是最穩定的;更是由於養殖周期長,繁殖速度慢,在未來幾年也不可能達到快速增長;在山林地區建議半放牧飼養,還必須計算好缺草季節儲備工作,養牛也不存在及時出欄時間,完全可以在1-3個月之內安排,併合理規劃時間再補餵精飼料,達到短期育肥出欄目的。(十分值得推薦養殖)8.
  • 農村養殖業未來前景如何?養殖戶多角度分析,切合實際
    農村可以發展的養殖業有很多,總體上來說未來的養殖前景還是很不錯,不過也要分具體的養殖行業,還要結合農村發展養殖業的實際現狀以及養殖戶的飼養管理技術來分析判斷。我們村裡有兩家農戶養牛,一家養殖西門塔爾肉牛,一家養殖黑白花奶牛,在肉牛價格和牛奶價格居高不下的今天,他們都通過養牛獲取了不錯的經濟收入。因為牛的主要食物是牧草,農村有大量農作物秸稈可以利用,正好用此來降低養牛成本。預計未來牛價還是會維持在較高的價位,這點對養牛的朋友是大利好。但是農村養牛存在的最大難題是資金短缺。
  • 調查|豆粕緊缺致水產飼料每噸上漲數百元 行情料持續整個2020
    相關分析指出,飼料漲價將直接抬高水產養殖企業的成本,並最終傳遞至終端消費者。此外,由於疫情導致養殖周期縮短,飼料需求將在下半年集中爆發,其價格亦難以在短期內回落。行情料持續整個2020水產飼料價格的上漲將直接提高下遊水產養殖企業的成本。一位不願具名的養殖公司董秘向記者透露,公司這幾日已經在密切關注水產飼料的漲價趨勢,並在積極採取應對措施。除適當補充飼料的採購之外,目前仍在評估是否需要上調產品的出廠價格。
  • 飼料成本上漲 雞蛋價格受支撐
    原標題:飼料成本上漲 雞蛋價格受支撐
  • 業內人士:飼養依賴進口拉高成本
    「除了單個人工成本比西方國家低,牛奶產業鏈條上其他環節的成本都比別人高。」在這位專家眼裡,中國奶業面臨著嚴重的高投入低產出的尷尬。奶牛養殖企業成本中,飼料成本約為65%左右。而進口牧草對中國奶牛養殖業來說,是第一筆不能迴避的開支。全國畜牧總站處長李新一也認為「我國飼草產品進口依賴性仍較強」。
  • 繼禁養令後,國家對養殖業再設2道禁令,養殖戶還能扛得住嗎?
    首先飼料投餵不僅是為了保證飼養物種能夠得到足夠的營養用於增肥和產蛋,而且養殖戶往往需要通過混飼給藥的方式,來治療畜禽的疾病。其次畜禽糞汙本身就是養殖戶的一大經濟來源,對畜禽糞汙處理要求的提升,也會直接影響養殖戶的收益。繼禁養令後,國家對養殖業再設2道禁令,養殖戶還能扛得住嗎?
  • 螞蟻也搞「養殖業」,這種動物是螞蟻的「奶牛」,對人類危害極大
    而且在最新的研究中,科學家們驚訝地發現,小小的螞蟻竟然也會搞「養殖業」,它們竟然會飼養「蚜蟲」來作為「奶牛」。什麼是蚜蟲?蚜蟲是一種比螞蟻還要小的昆蟲,最大的也不過是10毫米左右。上文中我們提到過,蚜蟲對於螞蟻來說,就是螞蟻飼養的「奶牛」。提到「奶牛」我們都知道,對於人類來說,奶牛產奶為人類提供充足的奶源,也提供充足的蛋白質。那麼,蚜蟲作為螞蟻的「奶牛」,又為螞蟻提供什麼呢?研究者表示,小小的蚜蟲和螞蟻之間,其實更像是一種共生的關係。
  • 加大儲備糧市場投放 中儲糧倉門大開養殖業飼料無憂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中儲糧倉門大開 養殖業飼料無憂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儲糧積極發揮垂直管理體系全國布局、政令暢通、高效協同、迅速響應的優勢,密切關注疫情變化,從集團到所屬企業做好應急保供預案。春節過後,南方部分地區飼料加工企業面臨「斷糧」困境,中儲糧集團公司緊急部署各地直屬企業全面復工復產,主動對接各地糧油、飼料加工企業用糧需求,全力保障市場供應與穩定,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加大儲備糧市場投放春節過後,受到交通運輸受阻、企業推遲復工等因素影響,南方大部分地區飼料供應緊張。
  • 江蘇奶牛產業體系開展青貯飼料「一年三熟」增收種植模式示範
    #為了更好地推進奶牛飼草料本地化、實施奶牛青貯飼草料標準化生產,進一步落實江蘇省奶牛產業體系2020-2021年度實施方案制定的工作目標與任務,大豐(奶牛飼草)推廣示範基地和營養調控創新團隊積極開展青貯飼料生產的多種增收種植模式探索。
  • 肉牛養殖業方興未艾|Beef Cattle Farming
    在牛年齡達到12至22個月後,且最終體重接近1400磅左右可以出欄,整個養殖周期長達2到3年。肉牛的出肉量受品種、飼料、技術等各方面綜合因素的影響,一般常用淨肉重/總重量得出淨肉率來衡量肉牛的出肉量。2015-2019牛肉批發價格走勢圖來源:中國畜牧業協會近幾年來,中國肉牛出欄數量持續上升,從2013年的約4190萬頭上升到2019年的約4534萬頭。牛肉產量也是持續上升,從2013年的約613萬噸上升到2019年的約667萬噸。來源:國家統計局儘管牛肉產能上升,牛肉還是供不應求,牛肉進口量也是節節攀升。
  • 某化工產品入景氣周期(附股)
    4、安信證券:快遞增速維持30%,需求處於景氣區間。5、技術壁壘高、產品需求大,多因素共振!某化工產品入景氣周期正文:1、通威旗下多晶矽公司停產,影響有多大?這些公司或間接受益(附名單)8 月以來,受供應緊張以及下遊矽片廠家採購量放大等因素影響,多晶矽價格持續上行。
  • LCD面板行業將迎來新一輪景氣上行周期
    LCD面板行業將迎來新一輪景氣上行周期 樂晴智庫 發表於 2020-12-17 11:25:08 自今年三季度以來,顯示面板尤其是電視面板的價格就一直處於上漲周期。
  • 寧德大黃魚產業升級勢在必行,飼料養殖是大黃魚養殖的唯一出路!
    隨著養殖量的逐年擴大,內灣養殖網箱密集程度增加,冰鮮飼料大量投喂,導致一些養殖區域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大黃魚養殖產業升級勢在必行!配合飼料取代冰鮮在養殖中的廣泛應用是大黃魚養殖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為什麼飼料替代冰鮮是大黃魚養殖業的趨勢?1.
  • 國金證券:PVC手套擴產 糊樹脂步入景氣周期
    供給端持續改善,疫情拉動手套需求增長,步入景氣周期。供給端方面,2017年新一輪產能擴張之後,目前產能增速趨於平緩,目前PVC糊樹脂實際有效產能約95.5萬噸。當前PVC糊樹脂整體供給有限,且新增產能需要1年以上的時間周期,我們預計PVC價格將在很長一段時間維持高位,PVC糊樹脂行業整體將步入景氣周期。
  • 廣東飼料玉米需求形勢調研
    當前,廣東地區生豬產能尚未完全恢復,禽肉價格處於低位,在完全競爭狀態下,飼料企業終端提價幅度遠低於內貿玉米價格上漲幅度,玉米下遊企業普遍面臨成本和銷售的雙重擠壓。內貿玉米價格高企對中小飼料企業形成了巨大的壓力,中小企業普遍虧損,破產停產現象增多。近期有個別大型企業快速擴張,兼併了眾多虧損的中小飼料企業,預期未來廣東地區的飼料企業規模化程度會持續提升。總體上,預計後續較長時間內,飼料廠玉米需求仍以進口轉基因玉米為主,對內貿玉米接受程度不高,市場對增加玉米進口配額的呼聲很高。
  • 一噸飼料漲價500元,養豬成本暴增,教你4招從飼料中摳成本
    再者,飼料價格暴漲,從春天開始到現在飼料企業已經對飼料進行了6次提價了,每次的提價幅度都是在75-100元/噸,目前同樣的飼料,其價格要比春天的時候貴500左右塊錢,一頭豬的養殖成本更是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