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視的肩部不適,有可能是肩關節不穩!你有過這種感覺嗎?

2020-12-22 孫魯寧主任醫師

你有沒有經常感覺到肩部鈍痛或彈響?尤其是做一些特殊動作或負擔時加重。有沒有肩部不穩甚至脫位?有沒有疲勞及乏力感,尤其是不能較長時間提舉重物?

以上的這些問題,有可能是肩關節不穩時所表現出來的症狀。那這些症狀你有過嗎?

在解決這些問題時,我們先來了解下肩關節的具體構造!

首先,肩關節是由肩胛骨關節和肱骨頭構成,屬球窩關節,是上肢最大、最靈活的關節。關節囊較鬆弛,附著於關節盂周緣和解剖頸。

但是,肩關節由於具有較高的活動度,因此其穩定性相對較低。如果有結構受損,則很容易引起肩關節不穩定。

那可能有人問,究竟什麼是肩關節不穩定?

肩關節不穩定就是指盂肱關節在某個或多個方向上穩定性欠佳,甚至有發生脫位的傾向,最常見的為肩關節前向不穩(ASI , anterior shoulder instability ),佔所有關節不穩的90%以上。

在生活中,為了避免一些活動引起肩關節不穩定的結果,我們就要知道造成它的原因是啥!接下來帶你了解一下造成肩關節不穩定的因素有哪些!

肩關節不穩是怎樣造成的?

1、在正常的肩關節活動中,肱骨頭可以在關節盂中做屈曲、伸展、外旋、內旋、外展、內收等動作。

當肩關節囊撕裂脫位、盂唇剝離、韌帶鬆弛甚至有骨缺損時,肩關節就會發生不穩定現象。

2、除先天因素外,創傷性致病原因還有肩部的直接擊打、手臂強力被迫外旋等。

在從事高強度訓練的項目時,如投擲或遊泳項目。肩關節經常進行外旋動作,前下方關節囊和韌帶的應力加大,造成組織鬆弛,也易發生肩關節不穩。

那我們如何確定自己是否患有肩關節前向不穩呢?

很多人平時可能會忽略肩部不適,尤其是在外傷或運動後的肩部不適,也無法確定是不是因為肩關節前向不穩而導致的肩部鈍痛等症狀,而有時這會讓症狀越來越嚴重!

所以無論男女老少,都應該提早發現問題,儘快採取治療。以下是臨床中常用的兩種檢查方式!

1、恐懼與復位實驗

病人仰臥位,檢查者一手握住患者的前臂,另一手在後方託起患者的上臂,輕而慢的外展和外旋上臂。當患者感到肩部疼痛並有即將脫位的預感而產生恐懼,拒絕進一步外旋時,恐懼實驗陽性,提示存在肩關節前向不穩。

在做恐懼實驗後,於肱骨頭施加向後的應力,當患者恐懼感減輕或消失,即復位實驗陽性。

2、加載移位實驗

患者仰臥位,檢查者一手抓住患者前臂近肘關節處,另一手置於患者患肢肱骨頭下方,抓住前臂的手施力將肱骨頭壓迫進盂窩,然後另一手向前後方移動肱骨頭,並判斷肱骨頭移位程度。

肩關節疾病中發病率第三的是肩關節不穩。由於外傷或關節結構退變,以及肩關節本身活動度大、穩定性相對較差的原因,肩關節常易發生脫位或半脫位。當肩關節受到損傷後,更易出現不穩定的現象。

若不及時治療,會發生骨頭缺損、關節表面破壞,給後期治療帶來困難,有的甚至會變得非常棘手。

而一旦你發現自己已經發生了肩關節的前向不穩,通常有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兩種選擇:

1、肩關節前向不穩的保守治療:

絕大多數患者在發生第一次脫位後通常可以採取懸吊制動,隨後進行漸進性肩胛下肌群和胸大肌群的強化訓練,避免大幅度外展外旋動作的保守治療方案。

但是某些特殊患者肩關節再脫位的風險較高,比如需要肩關節過頂活動體育項目的運動員,則有必要通過手術增加關節的穩定性。

2、肩關節前向不穩的手術治療:

創傷性肩關節前向不穩通常包括前方關節囊盂唇複合體損傷(Banka損傷)、關節盂骨缺損(骨性Bankart損傷)、肱骨頭凹陷性骨折(Hill-Sachs損傷)。根據症狀、影像學表現的輕重,選擇適宜的手術治療方式。

目前,關節鏡手術因創傷小、療效可靠、復發率低而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而對於一些特殊的病例,開放修復重建手術亦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方法。

張開雙臂擁抱美好生活,迎接舒適未來,切不可讓肩關節不靈活降低生活質量。記得好好愛護自己的肩膀吆。

如果您有肩關節前向不穩的症狀,必要時應選擇到醫院進行就診治療,以達到滿意的康復效果。

相關焦點

  • 打造飽滿肩膀的同時別忽視了肩袖肌群,它會儘可能保護你的肩關節
    身體中哪個部位肌肉飽滿會看起來讓人更強壯,穿衣更有型?大家的答案可能是飽滿的胸肌,倒三角形的背部或者饅頭形的二頭,但這些肌肉遠沒有肩膀的三角肌飽滿來的直接,肩膀是撐起我們寬度的重要位置,所以肩膀肌肉的飽滿會讓我們看起來更強壯,穿衣更有型。
  • 肩部的常見損傷(二):關於滑膜炎、肌腱損傷的康復訓練方法
    (2)三角肌滑囊炎,在慢性期時,活動上肢肩部會有摩擦和彈響聲。滑囊位於三角肌深層面,痛點較深。三角肌滑囊分泌的滑液主要是供給位於三角肌下面岡上肌表面的岡上肌筋膜,以及岡下肌和小圓肌表面的岡下肌筋膜和小圓肌筋膜,如果出現炎症,會使三角肌和下邊這些肌肉和筋膜都將失去潤滑,肩部會出現嚴重不適感。
  • 肩關節脫位後可以自己復位嗎?
    「在馬路上」孫大哥今天35歲,是一名事業有成的白領,今天通勤路上,被電瓶車撞倒在地,感覺肩膀脫臼了,猶豫要不要去醫院看看,同事在一旁說——「孫兄,以前我也摔倒脫臼過,這個簡單,我幫你!」其實,肩關節脫位(脫臼)比你想像中的複雜,雖然手法復位也能恢復肩關節功能,脫臼很可能伴有關節囊、軟骨損傷、輕微骨折等等。反覆脫位,很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最後甚至發展為嚴重的骨關節炎,落下殘疾。肩關節脫位後可以自己復位嗎?
  • 肩關節背後的保護盾——肩袖肌群,加強它,遠離運動傷病!
    肩袖肌群,一個你可能比較陌生的肌肉群,不過它的重要程度,不亞於任何一個肌群,作為健身者這個肌群是你必須要去了解一個肌群,因為它對肩關節的穩定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你在健身過程中有肩部疼痛,受損的經歷,那大多數情況下都與肩袖肌群有關,可以這麼說,加強肩袖肌群,可以很大程度上遠離運動傷病,讓你肩關節更為穩固。
  • 前方,有最棒肩部訓練動作,而且,太陽萬歲!
    而肩中束訓練,也恰恰是肩部訓練中最難找到感覺的! 那麼,有沒有什麼動作,能既安全、又超強的讓你的肩部得到鍛鍊呢?今天我就來介紹兩個超級好的動作:W拉索推舉+太陽萬歲!讚美太陽和W推舉最大的不同:就在於肩關節的內旋!
  • 肩部訓練常見誤區有什麼?經典肩部訓練有什麼?了解啞鈴側平舉
    健身並不是講究蠻力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健身是講究技巧的,如果我們使用的方法不正確,如果我們注意到的方面沒有到位,那麼很有可能會讓我們事半功倍,甚至大大的打擊我們健身的積極性。所以希望我們在接觸健身之前不妨先了解一下基礎的常識,那麼今天在這裡給大家說一下在肩部訓練的過程當中有哪些常見的訓練誤區以及啞鈴側平舉經典肩部訓練動作的基礎常識。
  • 6個動作幫你練出雄壯霸氣三角虎頭肌,增強肩關節控制力和穩定性
    今天給大家整理一關於肩部三角肌強化的訓練動作,肩部對於健身訓練太重要了,必須要在大重量增肌訓練前期,對肩部三角肌進行專項的肌肉力量提升,這關乎著後續大重量訓練的安全以及增肌的質量。可以說你的健身訓練成功與否,安全與否都與肩部的力量強弱有直接關係。
  • 羽毛球運動帶來的肩關節損傷,從3個方面加強和預防
    但由於其運動強度大,比賽時間長,當運動員產生疲勞後的身體機能的下降導致動作控制和本體感覺降低,從而導致損傷的發生。羽毛球比賽場合所引起的損傷以急性損傷為主,多為擦傷、肌肉拉傷或韌帶扭傷,部分為原有慢性損傷的急性發作或再傷,多為長時間技術動作不當或身體局部負荷超過身體能力。高水平運動員多見舊傷復發,而新生運動員及愛好者多見新傷。
  • 健身不會肩部熱身?當心傷肩!4個動作充分熱身,讓運動不再受傷
    很多小夥伴在進行上肢訓練的時候,尤其是胸部訓練及肩部訓練時,往往會出現肩部的彈響以及肩部的不適之感。這非但會影響我們正常的訓練進程,還有可能在訓練的過程中引起肩關節的受傷。 其實,出現這種問題,很大程度都是因為肩關節熱身不夠充分引起的。
  • 頸肩背酸痛不適,可能是肩胛背神經卡壓了!
    肩胛背神經卡壓症候群的主要表現是患側頸肩背等有酸痛和不適感,肩胛背神經行徑中有明顯的壓痛點,按壓第3、第4胸椎棘突旁可誘發同側上肢麻痛,偶有手麻。肩胛背神經的走行是怎樣?又為什麼會被卡壓?肩胛背神經卡壓症候群易與哪些疾病相混淆1、頸椎病,以神經根型頸椎病居多神經根型頸椎病主要表現為頸肩僵硬,頸椎活動受限、單側或雙側上肢疼痛、麻木等不適,與肩胛背神經卡壓症候群有部分表現相似。
  • 臨床綜述:肩關節康復機器人
    肩關節的生物力學   在神經康復技術的進展過程中,軀幹穩定性被視為在日常功能性活動的基礎,它影響著平衡功能,起到不同運動間的協調作用,因此,即使在治療因骨關節疾病所導致的肩關節功能障礙時,也不能忽視軀幹穩定性這一先決條件。由於軀幹肌肉運動的協同性,應該通過適當的康復技術來增強神經控制,從而調節軀幹肌肉的力量,以達到維持軀幹穩定的目的。
  • 這5類疾病才是困擾肩關節的真兇!
    除了肩關節周圍炎之外,滑囊炎、腱鞘炎、關節不穩、肌腱撕裂、盂唇損傷等都有可能是肩痛的始作俑者。其實周圍的人也對,肩周炎有很多都有自愈的傾向,所以很多肩周炎患者自己慢慢就好了,甚至不用看醫生,但是仔細詢問病史就知道,孫阿姨發病前剛剛自己家建了房子,肩膀不經意間受了傷,可能造成了肌腱撕裂、盂唇損傷等症狀,這種情況不及時處理預後較差。讓我們看看哪些疾病能夠引起肩膀疼痛呢?
  • 一個練肩的複合動作,幫你強化肩部肌肉,感受肩部收縮發力
    導語:加強肩部訓練,在提高上肢訓練水平方面佔著重要的位置,強大的肩膀不僅讓上肢鍛鍊更安全,同時也讓訓練者擁有一個健碩的身材,也是彰顯健身效果的標誌之一,因為肩關節比較脆弱,經常在鍛鍊過程中受傷,所以在過程中我們要注重肩部的訓練時間,
  • 不注意這三個常見錯誤,你的肩部訓練等於白練!
    目前最符合大眾審美的身材,無疑是倒三角身材,擁有一個這樣的身材,絕對可以讓你在人群中脫穎而出,而打造倒三角,肩膀無疑是最重要的一環,擁有一雙飽滿的虎頭肌,會讓你穿衣更有型成為行走的衣架子,而且還會與肱二三頭共肌同作用,使手臂看起來更稜角分明,所以肩部訓練也成為了健身房中的熱門訓練。
  • 為什麼你的肩練不大?(乾貨)這5條總有一條你中招的
    這個計劃有問題嗎?沒有。可是,很多人都只從正面觀察自己的肩膀,看到了自己巨大的前束和一般般的中束。當你從側面看自己的肩膀時,你會驚訝的發現,自己的「球狀」肩在後面缺了一大塊——也就是後束,與前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這種情況下,前面的計劃只會使這種「缺少」加劇。
  • 身體3個部位隱隱作痛,可能是肺部發出的信號,檢查一下你有嗎?
    ,特別是我們身體的這三個部分可能會有疼痛現象。一、身體3個部位隱隱作痛,可能是肺部發出的信號,檢查一下你有嗎?2、肩痛常有肩部疼痛不一定是身體疼痛,但長期坐著也可能肩膀疼痛,出現經常性肩部酸痛,而且無論自己做什麼動作,肩膀總是酸疼的,別忽視了這個現象,可能已經感染肺部疾病,肺部很多部位位於神經末梢,肺部有病,神經末梢反應遲鈍,可能發生肩部疼痛。
  • 2種側平舉變式動作,幫你緊緻肩部肌肉,讓肩部變得更穩
    導語:一些不良體態的產生,大多忽視對肩部肌肉的鍛鍊,不僅給我們的身材帶來影響,同時也會讓我們處在亞健康的環境中,今天我們用啞鈴側平舉的2種變式,給大家闡述三角肌中束鍛鍊的重要性。>大家都清楚知道肩關節非常脆弱,訓練者稍微不注意就會造成身體受傷,對於新手來說,喜歡用輕重量來進行肩部肌肉的訓練,不單純的因為容易受傷,最關鍵的原因還是因為肩部的體積較小,我們用側平舉進行肩部肌肉鍛鍊時,就需要關注動作頂峰收縮時間,最大化的感受中束肌肉極強的收縮感,並且有控制的升降啞鈴
  • 肩部訓練不注意,容易適得其反,注意這幾點才能更好地訓練
    導語:對於大部分健身愛好者來說,肩部的訓練雖然沒有四肢訓練那麼明顯,但訓練它也是重中之重,如果沒有較好的肩部訓練讓其承受更大強度的訓練,那我們也很難安全地增大訓練的強度,接下來我會告訴你關於肩部訓練的四個注意事項,讓你更好地進行肩部訓練,廢話少說,讓我們開始吧。
  • 喉嚨有這3種不適,咽喉炎可能已經找上你了,吸菸的人莫忽視
    喉嚨有這3種「不適」,咽喉炎可能已經找上你了,吸菸的人莫忽視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患有各種慢性疾病,如咽炎,其中最常見的是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咽炎患者一般生活壓力大、疲勞,或有許多不良生活習慣,如吸菸、飲酒、熬夜、吃刺激性食物等。
  • 放屁時若有這種感覺,可能是癌細胞悄悄靠近你,別大意
    導語:眾所周知,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飲食也變得多種多樣化,但是生活當中很多人存在著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進而會給身體帶來一些負擔,引發疾病。其實放屁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情況下,人一天放屁的次數在7~8次,如果放屁次數特別多的話,可能是出現了某些問題,也可能是癌細胞在悄悄靠近你。如果在平時經常存在這種問題的話,可以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