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肩國際巨頭 中國首臺高速高精度冷鐓成型機研發成功

2020-12-16 機經網

  2018年,浙江東瑞機械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瑞)「智能冷鐓成型機」研發成功,被列入浙江首臺套產品名單;2019年,東瑞嘗到了首臺套帶來的甜頭,該產品為企業新增銷售額約4000萬元;2020年,該產品以絕對的行業領先地位,讓東瑞在疫情影響下實現跨行業「逆勢突圍」,訂單源源不斷,截至目前訂單額已經超1億元。  

  「如果說智能冷鐓成型機成就了東瑞的第一個輝煌,那麼今年由我們自主研發的中國首臺『高速高精度冷鐓成型機』將創造第二個輝煌。它刷新了這個行業的中國速度,也讓中國的冷鐓機行業更有底氣地站在國際舞臺上,與國際巨頭共舞。」談起新產品,東瑞公司總經理金永一臉驕傲。

  新版冷鐓機有多牛?

  人工成本降50%以上,產能翻1.3倍

  在標準件行業,冷鐓工藝和自動冷鐓機是用來生產各種螺栓、螺釘、鉚釘、螺母的重要手段,廣泛應用在航空、船舶、機械、軌道交通、建築、家具及輕工、日用品等行業的緊固件及異形件非標件的加工生產。而高速高精度冷鐓成型機則是冷鐓機中的「王者」,為該行業中速度最快、產能最高的機型。

  深藍色的底座、白色的機身和紅色配件……昨日,記者在東瑞公司的車間裡見到了「高速高精度冷鐓成型機」的真面目。

  「外型雖然不顯眼,但它的工作能力絕對稱得上國際一流。」金永說,過去東瑞公司引以為傲的產品是高精度多工位智能冷鐓成型機,相對傳統的零部件生產而言,減少了車、銑、滾、拉等工序,每分鐘生產產品150個,效率提高15倍左右,而「高速高精度冷鐓成型機」與其相比,產能提升了1.33倍。

  據介紹,該成型機採用高速機切刀,生產的零部件切口非常平整,免去了二次打磨環節,人工成本降低50%以上,佔地面積減少60%;國內首次在冷鐓機上使用線性送料機構,與之前的滾輪送料相比,不僅送料更便捷,精準度也從過去的90%提升至100%;設備滑塊運動實現「零縫隙」,機器操作更靈活,使用壽命延長一倍。

  值得一提的是,該設備的上料工具夾鉗系統首次實現智能化。過去更換夾鉗需要工人進入設備調整,如今夾鉗一旦出現磨損,會通過智能化手段移至機外調整。  

  高技術含量帶來發展「願景」

  誓與國際巨頭肩並肩

  好產品帶來好「錢景」。「高速高精度冷鐓成型機」還未正式進入市場,卻已聲名鵲起。目前,東瑞公司已經接到20臺機器的訂單量,並著手申請15項發明專利。

  「價格是我們最大的競爭力。」金永說。據悉,該種類冷鐓成型機全球產能較低,目前只有美國國民機器製造公司、比利時內德史羅夫控股集團、義大利薩克瑪機械、日本阪村公司四家企業擁有生產能力,長期處於國際壟斷局面,定價在四五百萬元,國內不少企業因價高而犯愁。而東瑞公司同款產品目前定價150萬元,僅進口產品的三分之一。

  按照計劃,「高速高精度冷鐓成型機」今年還將參加德國斯圖加特緊固件展。金永相信機器一上市就能「驚豔四座」,成為助推企業發展的又一件利器。

  年產值從2008年的3000萬元到2019年的1.3億元;從傳統的冷鐓機到「高精度多工位智能冷鐓成型機」,再到「高速高精度冷鐓成型機」;從與國際企業遙不可及到一路追趕,再到即將肩並肩,回首12年發展之路,金永感慨萬千。他說:「從進軍這個行業的第一天起,我一直希望東瑞的冷鐓機能跟國際市場完全接軌,讓國家的裝備業變得更強。如今『高速高精度冷鐓成型機』即將面市,我離夢想越來越近了。」

相關焦點

  • 首臺國產高速高精度冷鐓成型機研發成功 生產螺絲釘 有了高精尖
    這臺「吞吐」自如的「大傢伙」是東瑞公司研發的中國首臺高速高精度冷鐓成型機。在標準件行業,冷鐓機是用來生產各種螺栓、螺釘、鉚釘、螺母等緊固件及異形件、非標件的加工生產工具,高速高精度冷鐓成型機則是冷鐓機中的「王者」。這臺機器有多牛?東瑞公司總經理金永列了一組數據:相較於傳統冷鐓機,人工成本降了50%以上,產能卻是以前的2倍到3倍。
  • 中國首臺高速高精度冷鐓成型機要與國際巨頭肩並肩
    2018年,浙江東瑞機械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瑞)「智能冷鐓成型機」研發成功,被列入浙江首臺套產品名單;2019年,東瑞嘗到了首臺套帶來的甜頭,該產品為企業新增銷售額約4000萬元;2020年,該產品以絕對的行業領先地位,讓東瑞在疫情影響下實現跨行業「逆勢突圍」,訂單源源不斷,截至目前訂單額已經超
  • 測出最高精度G值的地方,又誕生我國首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
    科技日報記者 劉志偉 通訊員 王瀟瀟 高翔1月3日,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該校引力中心團隊研製出實用化高精度銣原子絕對重力儀裝備,並於近日成功交付給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經過市區、郊區和野外臺站等多個點位的雙盲測量評估,以及來自國家測繪局、中國地震局、中科院等多家單位的專家綜合評定,該儀器精度達到微伽水平,順利通過驗收。重力儀可獲取高精度的地面重力觀測信息,是研究地球內部結構、密度和應力分布特徵的基礎設備,可為地震孕震、同震及震後監測提供重要數據支撐。
  • 我國首臺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機研製成功
    近日,我國首臺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機正式研製成功,該設備由中國電子旗下中國長城鄭州軌道交通信息技術研究院和河南通用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聯合攻關,耗時一年,填補了國內空白。晶圓切割在晶片製造中的重要性據悉,在整個晶片製造的流程中,晶圓切割雖然比不上晶片設計研發,但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環節。
  • 政策支持思進智能IPO:打造國際冷鐓機知名品牌
    9月24日,思進智能成形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思進智能」)經證監會召開審核委員會工作會議,審核顯示思進智能首發申請獲通過,在深交所中小板成功過會。思進智能主要從事多工位高速自動冷成形裝備和壓鑄設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是一家致力於提升我國冷成形裝備技術水平、推動冷成形工藝發展進步、實現緊固件及異形零件產業升級的高新技術企業。
  • 冷鐓成型裝備行業發展前景(附報告目錄)
    國內主要的冷成型裝備生產企業有:上海春日機械工業有限公司、浙江友信機械工業有限公司、思進智能成型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東瑞機械工業有限公司等,國內主要企業在資產規模、銷售規模、經營狀況及研發水平上跟國際主要企業均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國內冷成型裝備企業數量較多,但普遍規模較小。
  • 思進智能「遠程數控零件冷鐓成形機」成功獲評「浙江製造精品」
    近日,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公布了2020年度「浙江製造精品」名單(浙經信技術﹝2020﹞199號),思進智能「BNBP-137L遠程數控零件冷鐓成形機」成功獲評「浙江製造精品」。
  • 浙大團隊成功研製國內首臺海洋高光譜解析度雷射雷達!
    原創 請收藏 浙江大學近日,由浙大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寧波研究院劉東教授、劉崇教授團隊成功研製的國內首臺海洋高光譜解析度雷射雷達>與自主研製的海洋彈性雷射雷達系統一起參加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組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海洋光學遙感探測機理與模型研究」航次,搭載於「潤江一號」科考船,在中國東海和南海進行了海試實驗。
  • 四川鑫業紙業有限公司首臺高速生活用紙機成功開機
    9月25日,四川鑫業紙業有限公司首臺高速生活用紙機成功開機出紙。據中國紙業網(微信號:zgzywwx)小編了解,紙機設備是由保定昌達造紙機械有限公司提供的高速新月型衛生紙機,紙機設計車速1200m/min,淨紙幅寬2850mm,全部採用商品漿生產高檔生活用紙,單機設計產能達2萬噸/年。據悉,第二臺同型號的紙機也已開建,計劃明年6月份投產運行。
  • 小米、華為的支持下,中國科技巨頭快速崛起,靠賣晶片年賺2.5億
    由於歷史原因,中國在多領域的技術研發方面起步較晚,在沒有打破西方技術壟斷前,相關企業一直受制於人。為改變現狀,無數中國科技公司前赴後繼,即便年年虧損也要讓中國技術走向世界。京東方、中芯國際等知名中國企業便是其中典型代表。
  • 華中大成功研製量子重力儀 中國地震局用上了國產高端量子裝備
    湖北日報訊(記者方琳、通訊員王瀟瀟、高翔)2021年1月3日,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該校引力中心團隊在量子重力儀研發方面取得突破,研製出實用化的高精度銣原子絕對重力儀裝備,並於近日成功交付給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 中國電子研製出我國首臺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機
    本文轉自【「CEC中國電子」微信公眾號】;近日,中國電子旗下中國長城鄭州軌道交通信息技術研究院和河南通用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歷時一年,聯合攻關,研製成功我國首臺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機,填補國內空白。該設備在關鍵性能參數上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標誌著我國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技術取得實質性重大突破,對進一步提高我國智能裝備製造能力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高端智能裝備是國之重器,是製造業的基石,尤其是半導體領域內高端智能裝備,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 泉州市首臺自主研發的日產50萬個高速口罩生產設備投產
    原標題:泉州市首臺自主研發的日產50萬個高速口罩生產設備投產 政策落到位 企業「啥都會」 一分鐘就能生產300個口罩!昨日,記者在泉州市漢威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口罩生產車間看到,一臺由企業自主研發生產的高速口罩生產設備正在進行最後的調試,將於今日正式投產。機器高速運轉後一分鐘就能生產300個口罩,可以24小時「換人不停機」生產,單臺設備口罩日產可達50萬片。 目前生產的口罩已經工商、檢驗檢疫等部門審核,批准量產。 口罩生產供應不足怎麼辦?
  • 從新藥研發到守護健康,生命科技將成AI巨頭新賽道
    在IDC最新報告顯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生命科學研發系統的發展。並指出在新藥研發中,藥物發現、藥物仿真等研發工作越來越依賴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慧技術,並藉助雲計算技術的計算力,極大地提高了新藥研發效率並加速了研發進程。
  • 保定市華奧紙業有限公司首臺高速生活用紙機成功開機出紙
    12月9日,保定市華奧紙業有限公司首臺高速生活用紙機順利開機出紙。據中國紙業網(微信號:zgzywwx)小編了解,該機臺是由西安維亞造紙機械有限公司提供的新月型紙機,紙機淨紙幅寬3550mm,設計車速1300m/min,主要使用商品木漿生產高檔生活用紙,設計年產能2萬噸。
  • 中國又一科技巨頭崛起,超越華為、聯想,霸氣躋身全球前三!
    但還有一個非常低調的中國科技企業,伺服器市場排名國內第一、全球第三,營收破千億,比同行業的華為、聯想等名企都要高,他就是浪潮集團,是中國第一批IT品牌企業,比華為還要更早「出道」。
  • 茂湛高速改擴建項目首片梁成功架設
    茂湛高速改擴建項目首片梁成功架設(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廣州9月11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通訊員沈高 張麗珊)「小樁號側架設出現微小偏位,往左一點、往後一點、緩緩下降,好!梁板架設位置準確!」9月10日上午10時,在廣東省交通集團所屬茂湛高速改擴建項目TJ4標K3425+863小橋施工現場,一塊5米長的梁板被緩緩吊起,在緊張有序的指揮聲中平穩移動,最終精準地落放在橋梁支座上。首次架梁施工圓滿完成,標誌著項目全線正式進入橋梁上部結構施工階段,工程建設按下「快進鍵」。
  • 重磅:世界金融巨頭紛紛看好中國市場
    重磅:世界金融巨頭紛紛看好中國市場 重磅消息:英國《金融時報》近日的一則報導: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上月獲批與中國一家國有銀行成立合資公司;著名資產管理公司先鋒集團(Vanguard)表示將把地區總部遷至上海;花旗集團成為首家在華獲得基金託管牌照的美資銀行
  • 盤點國際製藥巨頭研發投入 羅氏去年投入123億美元登頂全球
    各大國際製藥巨頭都在去年投入了巨額的研發資金用以尋找、研發新藥,而且與往年不同的是,除羅氏、強生、默沙東等巨頭態勢依然強勁外,類似賽諾根、星火治療等原研藥公司也開始進入新領域。賽諾根的前身Aragon曾專注於前列腺癌療法,並成功研發出去年獲批上市的Erleada。在這之後,羅氏收購的藥企皆是以腫瘤藥物研發為基礎。2019年,羅氏迎來其技術轉折點——收購AAV基因療法知名藥企星火治療(Spark Therapeutics),擴大了血友病藥物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