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的野心有多大?頻繁得罪美國和阿拉伯,不發生點摩擦就不爽嗎

2020-12-25 3D看個球

為啥伊朗沒個像樣的朋友支持他,他又是怎麼得罪美國和阿拉伯國家的呢?三弟從三維地圖上為大家講述!

中東這個地方的亂,其核心原因就是宗教和民族矛盾,而像沙特 埃及 阿富汗 巴基斯坦,土耳其 利比亞等國,信仰的都是遜尼派,而這兩個教派雙方,已互相攻伐千年之久。

伊朗面積164.5萬平方公裡,北鄰亞美尼亞 亞塞拜然 土庫曼斯坦,西與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東面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連,南面瀕臨海灣和阿曼灣,伊朗頻臨中亞 南亞和阿拉伯國家,又屬於「兩洋三洲五海」之地。再加上處在世界能源寶庫核心位置,周邊政治 民族環境複雜,歷來是國際爭奪的焦點地區。

阿拉伯之春不知道各位是否了解,2010年12月17日,26歲的突尼西亞青年穆罕默德·布瓦吉吉,在擺地攤時,遭受執法人員的侮辱與暴力,不堪忍受的他自焚身亡,選擇了用最極端的方式,來向腐敗不堪的統治階級,表達自己的抗議。

向整個社會發出了最強勁的號召,這一事件迅速有如狂風暴雨一般,迅速席捲了整個阿拉伯世界,相應的伊朗作為中東地區不可缺少的角色之一,也受到了較為強勁的影響。

遜尼派和什葉派都想爭奪地區的領導權地位,雙方為此在原來矛盾的基礎上,繼續著抗爭,以沙特 埃及 約旦和海灣國家為代表的遜尼派陣營,反對以伊朗為代表的什葉派勢力。

他們敵視一切異教徒,也反對遜尼派,更看不上什麼無神論者,所以大家可以發現,俄羅斯和咱們只跟伊朗談生意,基本沒有什麼政治往來,從這一點大家也許能看出,伊朗與周圍國家關係不好的原因了。

另外伊朗位居伊斯蘭世界的地緣中心,如果佔據伊朗的政權足夠強勢,那它必然會有意在政治上一統中西亞和北非,但現實情況卻是,四周都是遜尼派的地盤,自己獨獨改尊什葉派,這不是白白送出一個讓周邊勢力。

聯合起來圍攻自己的理由麼,所以伊朗主動轉變成伊斯蘭世界的另類,與世界地緣政治經濟格局的變化密不可分,以至於在與周邊國家的關係中,顯得格格不入。

那麼伊朗和美國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伊朗伊斯蘭革命後,美國大使館被佔領,52名美國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為人質,這讓美國和伊朗徹底撕破了臉,美伊從此有好基友變成了仇敵。

而兩國關係的進一步惡化,主要發生在能源問題上,伊朗政府收入80%來自石油出口,當周圍許多阿拉伯國家,如阿聯 卡達 科威特。盡力實現經濟多元化,減少對石油收入依賴時,伊朗卻越來越依賴石油收入,政府財政收入難以預期。

經濟發展起伏不定,尤其因依賴石油收入,而抑制了其他產業的發展,結果除出口石油外,伊朗幾乎製造不出世界市場所需的東西。

因此美國多年來,對在伊朗石油或天然氣部門工作的任何個人,或實體實施制裁,多次阻攔伊朗的石油 天然氣出口計劃。並且由於美國 沙特等國的阻撓,伊朗經由巴基斯坦至印度的管線,遲遲得不到實質進展。

印度其實國內非常需要能源,但迫於美國的壓力擱置,當然印巴目前的關係也是管線的嚴重阻礙之一,短期內該項目將不會取得任何實質性進展。

2004年11月底,伊朗宣布中止鈾濃縮,這使得伊朗核問題一度緩解,可是到了2006年年初,伊朗再次恢復了,己中止兩年多的核燃料研究。

首先加深了沙特對於伊朗的擔憂,伊朗對於地區霸權的野心和企圖,讓沙特感覺到自身地位受到了威脅,沙特的擔憂又反過來,加劇了遜尼派和什葉派之間的緊張局勢,使得整個地區的形勢進一步惡化。

伊朗的崛起,成為阿拉伯國家的威脅,伊朗認為它具有在該地區,建立霸權地位的能力和可能,有意挑戰中東目前的平衡和美國在中東的利益,這加劇了中東脆弱環境的混亂和動蕩。

從進入新世紀的開始,中東地區爆發了影響中東甚至,整個世界的阿拉伯之春,以及伊核問題 能源危機等事件,中東地區形勢的劇烈動蕩背後,都有美國活躍的身影。

中東是聯繫歐洲和亞洲的重要地區,同時富含石油 天然氣等礦產資源,世界能源輸出的三大咽喉通道,荷姆茲海峽蘇伊士運河,連接紅海亞丁灣曼德海峽都在中東,美國已經大部分控制伊拉克和阿富汗,只剩下伊朗了。

這些雖然是對未來局勢的遠瞻,未必是以後的既定局面,但現在發生的一點,是我們有目共睹的。

那就是近年來,美國對伊朗的恫嚇力度不斷升級,強加給伊朗的帽子,從「流氓國家」到「邪惡軸心」,繼而到「暴政前哨」。他在中東的目的昭然若揭,這些舉動使伊朗深切感到,「落後就會挨打」的叢林法則,在伊朗看來,國家虛弱必然導致崩潰。

因此伊朗的突圍出路,還在於依託能源優勢,與東方國家建立起長遠穩定的外交關係,謀求更多的政治夥伴,以獲得更多的話語權。

相關焦點

  • 沙特梟雄崛起,借勢美國,與以色列和好,率阿拉伯國家,對付伊朗
    在最近的一系列操作中,沙特更是布局未來,攜手以色列,力促阿拉伯人和猶太人握手言和,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事實上實現聯合,一致對外,一起對付死敵伊朗。 阿聯和以色列全面建交,對中東地緣政治而言,是一個裡程碑式的事件。
  • 美國穿針引線,伊朗、土耳其神助攻,阿拉伯—以色列聯盟成立在望
    以色列和中東地區阿拉伯國家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世人皆知,然而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1948年建國至今數十年過去,原本你死我活的雙方,竟然隱隱有結成聯盟的跡象。不得不說國際風雲變幻莫測,但是,這其中卻有著多方「歪打正著」的努力結果。
  •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伊朗擺出戰鬥姿態,美國三軍拉響了紅色警報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就在全球都認為,伊朗不會給蘇萊曼尼報仇之際,伊朗革命衛隊卻將短程飛彈和無人機運到了伊拉克親伊武裝營地附近,擺出了一副要對美國動手的架勢。與此同時,伊朗司法機構還將涉嫌殺害蘇萊曼尼的美國人名單,從此前的36人調整到了48人。
  • 伊朗貨船無故沉沒,美航母殺氣騰騰闖入阿拉伯海,專家:點燃衝突
    前不久的時候,一艘名為"貝貝汗"號的伊朗貨船從伊朗霍拉姆沙赫爾港前往伊拉克的烏姆蓋斯爾港時在伊拉克水域意外沉沒。船上共有7名船員,其中4人獲救,另有1人死亡,2人失蹤。這起突如其來的事件不禁讓人浮想翩翩,近幾年來,美國和伊朗的關係非常不融洽,雙方經常都會策劃一些針對對方的軍事行動。
  • 穆兄會是一個什麼樣組織,勢力有多大,緣何能攪動阿拉伯國家?
    在我們印象中,伊斯蘭教主要有遜尼派和什葉派兩大派別,其實他們下面還有很多小的分支。關於遜尼派與什葉派的來源,之前文章都介紹了。什葉派老大當屬伊朗,但遜尼派實力也不弱,號稱正統。近幾年,阿拉伯國家中出現了一個名為「穆斯林兄弟會」的組織。
  • 伊朗高級核物理學家遇害後,中東將發生什麼?
    △有媒體報導稱以色列在實施暗殺行動前曾與美國和沙特溝通,但美沙均未回應相關報導。在2020年初,伊朗誤判擊落烏克蘭客機後,迅速傳出卡達為伊朗買單支付被誤擊客機的賠償,報答當年「恩情」的消息,從這次其謹慎溫和的表態也可以看出,卡達既表達了對伊朗的支持,又不想太激進,得罪以色列和以色列身後的美國,再度將自己捲入旋渦的中心。△伊朗擊落烏克蘭客機後,消息顯示卡達國王塔米姆向伊朗提供30億美元用於賠償家屬。
  • 「阿拉伯之春」後的伊朗、沙特、以色列三角關係
    除了上述報導,分別觀察一下「阿拉伯之春」對以色列、伊朗、沙烏地阿拉伯的影響和衝擊,也可以看到中東新形勢實際增加了以色列不顧後果轟炸伊朗核設施的可能。以色列毫無疑問是阿拉伯民主運動的最大輸家。《經濟學家》周刊近期有篇分析以《阿拉伯之春,猶太人之冬》為標題,充分說明這一局面。總之,隨著阿拉伯街頭民意進入主流政治,以色列的孤立感和不安全感急劇上升。
  • 中國給伊朗輸血,25年數百億美元;這樣做「得罪美國」?
    文/行走斯圖卡最近美媒在高度關注一件事,那就是有消息顯示,中國和伊朗正在敲定一份龐大的合作協議,根據他們披露的草案內容來看,中國將在未來25年內,向伊朗的基礎設施、能源、國防等領域投資多達數百億美元,有不少人認為,這是中國對美國的反擊。
  • 川普想要打擊伊朗的核設施,美國和伊朗到底有啥仇?
    之所以扣押美國人,是因為國王小巴列維跑到了美國,伊朗向美國要人,美國不給,結果就發生了扣押人質事件。《逃離德黑蘭》劇照美國人把這件事看作自越戰後美國受到的最大侮辱。1980年,52名人質回國的時候,美國各大城市的門口和樹上都掛滿了黃絲帶,以表示歡迎親人回家。
  • 伊朗與美國到底結了多大的梁子?
    【軍武次位面】: 無限健制美國與伊朗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讓鐵桿盟友成為了死敵?在伊朗內部劇變的時間裡,世界局勢也在發生著變化。1917年俄國發生革命,沙皇被推翻,新生的蘇俄政權面臨內外問題無暇他顧,也就喪失了對伊朗的控制。而英國則乘機做大,且對新建立的巴列維王朝有恩,於是英國又成為了伊朗唯一的「老大」。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伊朗再次迎來了一個關鍵歷史拐點。
  • 伊朗誓言報復美國 推特喊話玩上癮 難道美伊戰爭真的要開始了嗎?
    伊朗誓言報復美國!伊朗官員誓言將對美國的一切敵對行動進行報復。伊朗高官在推特上警告美國「小心點」。美伊雙方矛盾激化,可謂是水火不相容,若伊朗威脅在荷姆茲海峽布雷,美伊戰爭真的要開打嗎?
  • 伊朗和美國作對有哪些資本
    伊朗敢於和美國做作對的前提是,美國抓住伊朗不依不饒,自伊朗1979年爆發伊斯蘭革命後,伊朗與美國關係走向對抗,從那時起,美國就一直對伊朗進行制裁打壓,包括武力威脅。伊朗要走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只能是直面美國的打壓制裁,採取強硬的對抗政策,伊朗屬於不得已而為之。
  • 伊朗一旦和美國開戰為何兵敗如山倒?兩個原因,事關三個國家
    而如果拜登並不能按照之前自己競選時的承諾出牌,進一步打壓伊朗,伊朗被逼無奈和美國開戰,結果會是怎樣呢?可以預測,如果美伊發生全面戰爭,伊朗的結局就是:兵敗如山倒。面對擁有最先進第五代戰鬥機、規模最大的核動力航母戰鬥群、體系最健全的海空軍、盟友最多的美國,伊朗根本沒有招架之力。伊朗能拿出手的裝備有啥?
  • 美國國鳥禿鷹及伊朗的國鳥與國徽
    美國是最先確定國鳥的國家(美洲禿鷹是美國國鳥),國鳥評選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世界上已經有120多個國家確定了自己的國鳥。 而國徽來自於歐洲中古時代的傳統紋章。
  • 伊朗態度堅決,拒絕與阿拉伯國家談判,逼著埃及沙特研製核武器?
    在中東,不僅伊朗尋求獲得核武器,已經擁有核武器的以色列、沙特等國也在其他國家的支持下秘密推進核計劃,不過都遭到了美國等各方的強烈反對。一旦伊朗擁有核武器,將對中東局勢產生巨大影響。沙特王儲薩勒曼曾公開表示,一旦伊朗擁有核武器,沙烏地阿拉伯也將擁有核武器。
  • 伊朗矛頭直指以色列,德黑蘭爆發抗議活動!中東將發生什麼?
    有媒體報導稱以色列在實施暗殺行動前曾與美國和沙特溝通,但美沙均未回應相關報導。在2020年初,伊朗誤判擊落烏克蘭客機後,迅速傳出卡達為伊朗買單支付被誤擊客機的賠償,報答當年「恩情」的消息,從這次其謹慎溫和的表態也可以看出,卡達既表達了對伊朗的支持,又不想太激進,得罪以色列和以色列身後的美國,再度將自己捲入旋渦的中心。伊朗擊落烏克蘭客機後,消息顯示卡達國王塔米姆向伊朗提供30億美元用於賠償家屬。
  • 埃裡克·德納塞:「美國之春」來了,「阿拉伯之春」裡它又做過什麼?
    另有始於2009年4月並已公開的外交文件指出,在大馬士革,該組織「領導著好幾個非暴力行動工作室」,「這些項目旨在嘗試顛覆阿薩德政權」。 CANVAS向阿拉伯活動分子提供的這一培訓,無論是在社交媒體上,還是在已知發生暴亂的不同城市大街上均大有建樹。 首先,所有阿拉伯國家的反政府人士在其布告、遊行呼籲書和群發的反政府簡訊中都使用了這個拳頭標誌。
  • 伊朗人眼中的美國如何從天使變成了魔鬼
    雙方為此僵持不下,美國為了掐斷伊朗的經濟命脈,甚至不惜「傷及無辜」,開始制裁與伊朗有經濟往來的國家,尤其是從伊朗進口石油的國家。美國之所以對伊朗發展核能如此忌諱,動輒喊打喊殺,倒不是伊朗核能水平有多高,而是因為美國在中東戰略體系中給伊朗貼上的多重標籤:反美國家、邪惡軸心、暴政據點、西方異質文明的代表、支持恐怖主義、阻礙巴以問題解決的國家等等——那是該有多恨。
  • 關鍵時刻,伊朗「核武器之父」遭暗殺,伊朗戰爭爆發?
    11月17日,有俄羅斯媒體報導川普正在考慮對伊朗主要核設施發動攻擊。 11月25日,有美國媒體報導以色列軍方正在做對伊朗的打擊。 11月26日,伊朗總統希望美國下屆美國政府重返伊核協議。 11月27日就發生了伊朗「核武器之父」遭暗殺的事情。
  • 川普授權蓬佩奧全權處理伊朗,加劇美國和伊朗的矛盾
    川普政府官員也對新聞機構表示,川普已經在自己任期最後幾周內處理伊朗問題的相關權利交給了蓬佩奧和伊朗問題特別代表埃利奧特,這也使得美國鷹派可以不受任何束縛,全力去針對伊朗發難。據了解,蓬佩奧的目的就是在川普為數不多的任期內,儘可能的打擊伊朗的經濟,希望能夠直接阻止拜登上任後重啟和伊朗之間談判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