駙馬外遇,公主提刀去找小妾,卻因太美不忍下手,從此誕生一成語

2020-12-12 騰訊網

古代的一夫多妻制是很多女性苦難的源泉,內宅的鬥爭也是封建社會女子不可避免的悲劇,為此丟掉性命的大有人在。直到1912年,一夫多妻制才被廢止,改為如今的一夫一妻制,不得不說是社會的一大進步。

東晉梟雄桓溫的身上,就發生過一件妻妾爭鬥的故事,而且故事的結局還有些特別。恆溫是著名政治家、軍事家,他的正妻是司馬興男,也就是晉明帝的女兒南康長公主。即使妻子地位如此尊貴,依舊不能阻止桓溫納妾的念頭,由此便引出了這件流傳千古的軼事。

桓溫是江左八達之一桓彝的兒子,勇武果敢,品貌不凡,迎娶公主後加拜駙馬都尉,並於公元345年升安西將軍,掌握了長江上遊的兵權。第二年,桓溫就帶著周撫、司馬無忌二將徵伐蜀地,次年三月即攻入都城。成漢皇帝李勢兵敗投降,被送往建康,成漢從此滅亡。

相傳李勢有一妹妹,生得姿容絕麗,桓溫在誅滅成漢後垂涎其美色,就將李氏擄到自己身邊做了妾室,安排她在書齋後的院落中居住。桓溫很是喜愛李夫人,總是去她院中過夜,但並未將此事告知妻子南康公主。

桓溫雖在外徵戰,剛猛過人,但還是有些忌憚自己的正妻。只因這位公主與別的女子不同,她自小受寵,性格豪爽剛烈、說一不二,還像男兒一樣喜歡舞刀弄槍,連身邊的侍婢都有功夫傍身。桓溫怕公主妒忌,想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一直隱瞞著李氏的存在。

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丈夫的變化公主怎麼會看不出來,她暗中調查,發現了後院中的李氏,盛怒之下帶著婢女、提著鋼刀氣勢洶洶就來到了李氏的院落中。《世說新語·賢媛》中對這一段描述道:「主始不知,既聞,與數十婢拔白刃襲之。」

誰料公主闖入後,李氏正臨窗梳頭,她見了提著刀的公主和侍女竟毫無懼色,從容地向公主盈盈而拜,說:「國破家亡,無心以至。若能見殺,實猶生之年。」意思就是我是國破家亡以後被擄來的,並非自願,如果今天能被殺死,倒是隨了我的心願。

而公主這邊,乍見之下只覺李氏一襲白衣、姿容絕俗,本就心生愛憐。李氏爾後不卑不亢的一席話更讓公主覺得慚愧不已,便丟下刀上前抱住李氏,安慰道:「阿妹,我見汝亦憐,何況老奴。」這便是說李氏的美貌連身為女子的公主看了都會心動,更何況桓溫那個「老傢伙」呢。

於是公主自此接納了李氏,並且還待她很好,兩人由情敵成了姐妹。這個故事在《妒記》中被記載,亡佚後作為散卷收錄在《世說新語·賢媛》中,成為了妻妾「不嫉妒」的美談。而「我見猶憐」這個成語就是從南康公主的話中衍生而來,專用來形容女子美貌,以及其楚楚可憐之態,一直沿用至今。

相關焦點

  • 公主欲殺丈夫小妾,因長得太美不忍下手,從此誕生一成語流傳至今
    公元340年,東晉大將桓溫先後南徵北討,成為了東晉朝廷掌握朝政的肱骨大臣,而他還迎娶了晉成帝的姐姐司馬興男,也就是南康公主,在朝中地位更是到達了巔峰。李氏十分受到桓溫的寵愛,他將其安置在建康一所豪華的房子當中,每天都留宿於此,就連家也不回了。然而這卻惹惱了另外一個人,那便是南康公主。南康公主出自皇室,從小也是嬌生慣養長大,豈能夠容忍丈夫在外面招蜂引蝶?她在一天打聽到了李氏的住址,乘著桓溫上朝,便氣勢洶洶的帶著人提刀直撲李氏的居所。想要殺掉她。
  • 公主欲殺丈夫小妾,卻被美貌驚住放下屠刀,從此誕一成語流傳至今
    2000年前的漢朝著作《獨斷》中曾有古語:「天子一娶十二女,象十二月,三天人九嬪。諸侯一娶九女,象九州,一妻八妾。卿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妾。」什麼意思呢?
  • 妻子欲殺小妾,卻反被小妾所迷,擲刀後緊緊相擁,誕生一著名成語
    妻妾不和是中國古代家庭的常態,丈夫們往往痴迷年輕貌美的小妾,從而冷落結髮妻子,此舉不但嚴重影響了夫妻之間的感情,還會讓妻子對小妾心生怨恨,從而做出一些極端的事情出來。後來,桓彝因與晉明帝司馬昭共同平定王敦之亂,終於使得桓家在朝中有了一席之地,而恆溫作為長子,自然受到皇室的格外關照。於是司馬衍便把姐姐南康公主嫁給了他,桓溫也就成為當朝駙馬,地位扶搖直上。公元345年,桓溫當上了安西將軍,並領荊州刺史一職。在掌握長江上遊的兵權後,桓溫便準備西伐,攻佔巴蜀的成漢政權。
  • 她本是齊桓公小妾,因改嫁引發了一系列戰爭,留下成語廣為流傳
    今天講的這個戰爭就是發生在春秋時期的一場因改嫁風波引起的一系列戰爭,他還使得吃瓜的第三國也被捲入其中。而引起戰爭的主人公就是齊桓公的小妾蔡姬。為巴結齊桓公,蔡侯把蔡姬嫁給齊桓公在春秋時期,中原大地上林立著大大小小几十個由周王分封的國君。蔡國就是諸多諸侯國之一。由於齊國在齊桓公時期經過管仲的變法後第一個崛起,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成為了中原地區的霸主。
  • 駙馬在外養小妾,公主拿刀殺氣騰騰趕到現場,看到女的容貌後呆了
    在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實行的是一夫多妻制度,即使是高高在上的公主的駙馬,也會出現納妾的情況,在歷史上有這樣的一位公主,她的駙馬納了一位小妾之後,這位公主竟然喜歡上了丈夫的小妾,而這位丈夫小妾的出生也大有來歷,她是一位亡國的公主。
  • 如果你不知道原著:沈郭大叔的小妾-小鄒氏是書中殘暴無情的女人
    在原著《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小鄒氏是國民叔叔沈的小妾,她的姐姐在拯救女王的戰爭中喪生。鄒家燕看著沈郭伯伯騰飛,不忍被財富包圍,他想讓他的妹妹鄒氏嫁給沈郭的叔叔。只是國家的叔叔想和國家的公爵結婚以提高家族的權力,但他不想冷卻鄒家的心。
  • 我的世界:看完這些生物娘化圖後,發現自己在遊戲中都不忍下手!
    反正大黑看完後,發現自己在遊戲中面對它們居然突然有點不忍下手-。-1.殭屍娘化話說新手第一晚時見到殭屍感覺它非常恐怖,但玩得越久卻越感覺原版的殭屍也挺「呆萌」。而娘化後的殭屍就更讓人兩眼發光了,看這殭屍娘嘴角流口水的樣子,大黑決定捨生取義:「想咬人就衝著我來就行,別對我的讀者出手!我要是皺一下眉頭....就讓你多咬兩口!
  • 女子救下父親,卻害死了丈夫,誕生一個爭議千年的成語
    原本鄭莊公在周王朝有不錯的職位,結果被周桓王剝奪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從此鄭莊公與周桓王結下梁子,更拒絕朝覲。周桓王感覺受到羞辱,親率大軍討伐鄭國,祭仲奉命抵抗,結果輕鬆取得勝利,還把周桓王射傷。由此可見,祭仲的能力還是很強的,否則也成不了權臣。
  • 曾國藩40歲時就不近女色 為什麼偏偏50歲時迎娶19歲小妾
    彭玉麟這人跟曾國藩一樣,也是道德上的楷模,正人裡的君子,他非常看不慣男人三妻四妾那一套。現在卻帶頭迎娶小妾。而且清廷也明文禁止官員娶轄區民女為妾。所以,彭玉麟對曾國藩找小妾極為不滿。他的性格又相當火爆,有什麼不滿當場就發作了。 當然,彭玉麟沒有衝曾國藩而去。一方面,他認為這是韓正國為討好上司而為;另一方面,他認為曾國藩是公認的道德聖人,不應該主動做這麼出格的事。於是,彭玉麟直接去找韓正國。還有,曾國藩對彭玉麟有知遇之恩,彭玉麟不好直接與他作對。
  • 成語「兩面三刀」原本的意思是什麼?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成語意思  這句成語出自《包待制智勘灰闌記》。其中有一個故事,寫的是一位婦人和別人通姦後害死了自己的丈夫,隨後又嫁禍給丈夫小妾。  但包拯明察秋毫,不僅給小妾平反,還將真正的兇手抓住。從此之後,「兩面三刀」這句成語就成為貶義詞。  不過許多人並不明白,這句成語中的「兩面」和「三刀」分別指的是什麼。
  • 蘇軾被好友妻子趕出門,他憤然寫下一首詞,衍生出一成語流傳至今
    可有那麼一首詞,令人啼笑皆非,作這首詞的原因竟然是因為拜訪好友時被友妻趕出家門,氣憤之下寫下的一首詞,後來經過漫長的歲月竟然衍生出一成語,流傳至今、火了千年!事情是這樣的,蘇軾有一好友名叫陳慥,字季常,我們就稱呼他為陳季常。
  • 一軍閥散盡家財,請人將自己的親信部隊全消滅,從此誕生一成語
    唯「忠誠」二字,主帥忠於國,則盡心盡職;士兵忠於主帥,則不懼生死,其中親信部隊就是將領們最重要、最信任的人,然而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卻寧可花光積蓄,也要再三請人把自己的親信部隊全殺掉,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皇太極對親姐姐動用凌遲刑法,3000多刀下去,令人不忍直視
    皇太極曾對自己的親姐姐動用凌遲刑罰,3000多刀下去之後,場面令人不忍直視!感情在「利益」面前終究是一文不值!皇太極和它的姐姐莽古濟同為努爾哈赤的子女,但是他們之間卻沒有了親情可言!皇太極在位期間曾致力於加強中央集權,大力發展經濟,在國內進行改革,還統一了漠南。大致看來皇太極對努爾哈赤傳下來的江山進行了有效的經營,壯大了愛新覺羅家族,但是唯獨對自己的親姐姐莽古濟卻耿耿於懷!
  • 這幾個成語中都藏著古建築的影子,你能找出來嗎?
    成語是漢語中特有的一種詞語搭配形式,有些成語本身就是一個典故,有些成語的來源則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比如說以下這幾個成語,它們的誕生都與古人的「住房」有關係。 中國古建築是中國的文化瑰寶,透過它,我們可以看到古人的思想意識、文化形態等。古建築雖然不會說話,方寸間卻演繹著千古華章。
  • 皇帝無法生育,忠臣將懷孕的夫人獻給他,誕生一家喻戶曉的成語
    不過歷史中真正的黃歇,可沒有演員黃軒那般溫柔似水,當年他為了自己的權勢地位,甚至將懷孕的妻子送給了皇帝,從此誕生一家喻戶曉的成語。 最終,秦昭王被黃歇說服,一邊命白起停止出徵,一邊讓人給楚國送去厚禮,很快,秦、楚兩國結盟,而黃歇為了表示楚國的誠意,甘願前往秦國當人質,而楚頃襄王也讓太子熊完一同前往秦國當人質,這一待
  • 母親用12字道破,結果誕生一成語
    漢字漢語,是一門在世界上都具有極高地位的特色文化。我們幾千年悠久的歷史賦予了它們極其深厚的內涵,每一個字符皆被賦予了獨特的故事。成語,就是在這不斷的發展中衍生出來的漢語文化。
  • 將軍分羊肉沒給車夫,兩軍交戰時被拉去敵營,誕生一成語流傳至今
    將軍分羊肉沒給車夫,後來兩軍交戰時被拉去敵營,最後還誕生了一個成語,流傳至今。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叫華元,華元的出生地是宋國都城商丘,並且華元還是宋戴公的第五世子孫。他作為王公貴族,還在政治軍事方面有一些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自己是有能力的,所以也得到了宋文公的器重。
  • 她用8個字解決,從此多了一成語
    成語「背後的故事」,往往比成語本身的含義更有意思。 這親近的人是誰呢?話說這雍糾和姬女成親後,因為姬女娘家勢力實在強大,雍糾不敢對妻子呼來喝去,好吃好穿伺候著,夫妻倆感情還算過得去,至少平時從來沒吵過架。 可從心底裡,雍糾不願意這麼「女強男弱」下去,他一直在留心改變命運的機會。機會很快就來了,國君鄭厲公發現了雍糾對老丈人有些不滿,便時不時給他些賞賜,找他聊天,於是雍糾徹底倒向了鄭厲公這邊,發誓要永遠忠於國君。
  • 史上第一個被腰斬的公主,因長得太漂亮,劊子手看後不忍心下手
    如果劊子手想讓犯人早點解脫,就從腰部的上面一點下手。如果想要犯人受盡折磨而死,劊子手就從下面一點的部位動刀,甚至把被腰斬的人上半身移到一塊桐油板上,讓血不得出。犯人可以兩三個時辰不死,這種手段殘忍至極。她是漢武帝的長女,據說也是歷史上第一個被處以腰斬極刑的公主。衛長公主,其母親是衛子夫,父親是漢武帝。
  • 將軍分菜忘給車夫,次日交戰時車夫直接拉他去敵營,從此多一成語
    孔夫子有著名的兩句話,「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以及「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則不遜遠則怨」,道理也很簡單,就是儘量避免去惹那些生活中斤斤計較的人,避免生出禍端,而和孔子在同一時代的華元,很顯然是沒有聽說過這句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