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土」的企業做最「潮」的事——湖南一家農產品企業搶佔線上風口
    新華社長沙9月11日電 題:最「土」的企業做最「潮」的事——湖南一家農產品企業搶佔線上風口
    新華社記者白田田
    一會兒看車間裡辣椒烘乾情況,一會兒在手機上打開電商App,查看公司土菜銷量——對於長期從事土特產配送行業的郭思中來說,如今的他不停在「土」和「潮」之間切換。
    郭思中是湖南衡東縣聚味堂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衡東縣位於湖南中部,是「中國土菜名縣」。「衡東土菜」以本地土畜產品為主料,以黃貢椒、山茶油、米酒「三件寶」為輔料烹飪而成,是湘菜的重要地方支系。
    土菜帶著一個「土」字,似乎註定了很難打開外地市場。主營業務為土菜食品加工和銷售的聚味堂公司,過去也局限於餐館等傳統渠道。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聚味堂公司在春節後一個多月裡,線下渠道停擺,營業收入幾乎為零。
    郭思中一天到晚給區域銷售經理、經銷商打電話,還是一籌莫展。「當時感到很迷茫。被逼無奈,我抱著試試看的想法,轉戰線上。」郭思中對記者說。
    聚味堂公司「招兵買馬」,組建了電商部,涵蓋運營、客服、美工、文案、倉儲物流等崗位。2月份,這家做「土」產品的企業開始做很「潮」的推廣——在電商平臺上請「網紅」直播帶貨。
    第一次試水,結果不如人意。聚味堂公司電商部部長張路說,他們以純佣金的方式在電商平臺上找了一名主播,花費了2000元的「坑位費」。直播結束後,總共才賣出2000多元產品,相當於「白送了」。
    「我們不是帶有網際網路基因的企業,面臨的挑戰是全方位的。」張路說,隨著一次次嘗試,他們明白了產品一定要有強烈的「網際網路屬性」,比如食用方法要簡單、便捷,包裝上要顏值高,價格上要有競爭力。
    原來生產的一款「勁脆雞爪」產品,需要消費者將雞爪倒到自家碗裡,吃完後還得洗碗。經過改良,產品自帶餐盒,附有牙籤和紙巾,消費者享受美食後嘴巴一抹就可以了。針對年輕人的需求,企業又開發了檸檬、麻辣、蒜香等三種新口味。
    招聘人才、調整產品、更換包裝,企業資金壓力隨之而來……了解到這一情況,衡東縣有關部門與金融機構聯繫,開通信貸資金「綠色通道」,向聚味堂公司發放信用貸款1450萬元。此外,企業還享受了利息補貼等優惠政策,這讓郭思中很有「獲得感」。
    近幾個月,向線上轉型的聚味堂公司逐漸嘗到甜頭。截至目前,其線上銷售額達到900萬元。不久前,在湖南省婦聯攜手網絡平臺舉辦的「出手吧,姐姐」扶貧大直播中,多位「網紅」為48種具有湖南特色的農副產品帶貨,其中聚味堂公司的產品銷量位居前列。
    隨著銷量持續增長,聚味堂公司開始面臨本地原材料不足、物流體系不完善等難題。對此,衡東縣商務和糧食局在電商扶貧、供銷對接、快遞物流補貼等方面出臺了措施,幫助這類企業解決現實困難。
    目前,聚味堂公司正在擴建現代化生產線,將進一步布局適合線上銷售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