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冥王星之心,藏著一片溫暖的海洋

2020-12-24 胖貓閒侃

2006年「新視野」號發射升空,開啟了他踏上前往太陽系最邊緣的旅程。經過九年的飛行,我們終於第一次看清楚了,這個人類探測最遙遠的矮行星——冥王星。

冥王星完全不是一個冰冷的、毫無特色的星球。事實證明一顆充滿活力的行星該有的特徵它全部具備。它的表面很冷,大約零下30到零下2攝氏度,行走其上,腳下是堅硬的氮冰。而在哈勃空間望遠鏡模糊的圖像上顯示為黑斑的區域,其實是及其豐富多樣的地質形態和結構,不過到目前為止,辨識度最高的特徵是一個叫做湯博區的區域,他有一個更為人所熟悉的名字冥王星之心。

這個心形靠西的一瓣,叫作斯普特尼克平原,廣闊的平原,由富含氮、甲烷和一氧化碳的冰體構成,面積達100萬平方公裡,平原的邊緣是綿延的山脈,由純淨的水冰組成,高出平原6公裡之多。

在冥王星表面遍布著撞擊坑。這是數十億年前天體撞擊留下的疤痕,就像月球的表面一樣。但我們看到的斯普特尼克平原十分平坦,上面是完全沒有撞擊坑存在的,連一個也不存在。這真的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

隨著「新視野」號傳回的精細圖像顯示,那裡一大片六邊形和五邊形的結構在氮冰表面縱橫交錯。科學家們在這些圖像裡找到了這樣地形形成的原因。這類六邊形和五邊形地表形態在宇宙的其他地方也能找到。比如這個是在太陽表面或者從下方被加熱的液體物質,這些圖案是對流的典型特徵。它要有一個熱源讓物質做上升運動,物質冷卻後又會下降回來,對流的液體不斷循環往復之後就會出現這樣的圖案。

我們對此最合理的解釋就是星球內部深處的某個地方,一些放射性物質在他們衰變的過程中不斷產生熱量,這股熱量不斷溫暖著一個沒有光照成半冰凍狀態的海洋,他已在冥王星地表之下存在了數10億年之久。來自斯普特尼克平原的證據表明,星球內部的熱源依然存在。通過研究冥王星其他的地質特徵,一些科學家推測海洋可能還在原地,一個相對較暖的海洋或許能解釋,為什麼斯普特尼克平原沒有撞擊坑。在氮冰緩慢上升的過程中,整個區域不斷地被重塑。

但是為什麼這種地質活動只會在這裡出現呢?也許冥王星之心所在的地方發生過猛烈撞擊,很久以前,他的表面被撞出了一個大洞,這個洞漸漸被並不堅硬的氮冰所填滿最終形成溫暖的海洋。想像一下,在距離太陽數10億公裡的地方,在太陽系寒冷的邊緣地帶。有一片溫暖的海洋,那裡也許仍然存在著大量的水。

「新視野」號與冥王星最親密的邂逅只持續了數小時,這個過程中只有一個半球是可見的,他的另一面仍是一個謎。

相關焦點

  • 冥王星冰冷的心「跳動」行星微風推動,模擬原因是氮冰釋放成氣態
    新的計算機模擬表明,在外部太陽系的這個偏遠世界上,冥王星冰凍的心臟的「跳動」驅動了形成風。當美國宇航局的「新視野」任務在2015年由冥王星飛行時,它返回的圖像吸引了人們的想像力,尤其是冥王星之心是矮行星冥王星一個顯著的表面特徵。
  • 冥王星可能存在神秘地下海洋,跟冥王星幾乎同時形成或有生命存在
    新視野號探測器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個探測器,這個探測器已經飛到冥王星附近,而且對於冥王星的觀測,有了全新的發現。這些發現對於科學家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幫助,因為新視野號探測器幫助科學家了解到,一些冥王星以往被忽略的地方,讓科學家對於太陽系邊緣,有了重新的評估。
  • 奇特波紋的研究,冥王星可能真的存在地下海洋
    一項關於冥王星背面奇怪波紋的新研究,為這顆冰冷而遙遠的矮行星增加了地下海洋存在的可能性。與地球海洋不同的是,這些衛星上的海洋不在地殼表面,而在厚厚的冰蓋下。此類海洋存在的證據還在搜集中,但這次的發現在冥王星而非衛星上。這個證據基於科學家在冥王星地表發現的波紋狀圖案。在第51屆月球與行星科學虛擬會議上,科學家就冥王星上這一最新發現發表了言論。證據顯示冥王星地表與地心之間很可能存在深海。
  • 冥王星也許有個與其同齡的地下深海
    2015年,「新視野」號發現,儘管冥王星距太陽約60億公裡,但其冰冷外殼下可能擁有一個液態水海洋。不過,這個海洋何時出現?現存多少液體?多少液體被凍住?一直是未解之謎。  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行星科學家卡芙·比爾森領導的團隊最新研究或給出了答案:自45億年前冥王星形成後不久,這個矮行星就擁有了一個地下海洋,這個海洋可能包裹冥王星的巖石內核並與其相互作用。
  • 冥王星下藏了一片巨大海洋,已有45億年歷史,或曾孕育外星生命
    ,他們發現了冥王星上有海這海肯定不會存在於冥王星表面上,以冥王星的溫度,就算是有海也會結冰,冥王星的海洋在地下。在冥王星冰凍的外殼下有一個巨大的海洋,這個海洋已經存在了45億年,和地球誕生的年齡差不多,比地球上的海洋要長5億年。
  • 冥王星是否存在古老的地下海洋?
    新的一篇研究揭示了冥王星的早期形成過程以及它是否有過地下海洋。新視野號在飛越冥王星後不久回望冥王星。利用新視野號拍攝的冥王星圖像,一項名為「冥王星被吸積後是否有海洋存在過」的研究,探討了行星形成過程中的一個關鍵問題:冥王星是不是一開始就很冷,緩慢地聚集著巖石和冰粒子?還是在高溫開始時,它形成的速度更快,積累的熱量比進入太空的熱量多?這兩種情況都對冥王星是否有能力在冰冷的表面下形成早期海洋有著重要的影響。
  • 冥王星,以「死神」為名的星球,上面可能並非一片死寂
    這是因為此後人們又在冥王星的外側,也就是柯伊伯帶中發現了大量與冥王星體積和質量相近的星體,如果冥王星算作行星的話,那麼這些新發現的星體無疑也應該算作行星,這樣一來,太陽系中的行星就太多了,於是大家通過投票的方式將冥王星投出了行星的行列,現在的冥王星只是太陽系中的一顆矮行星而已。
  • 冥王星海洋的秘密
    當我們想到海洋時,我們不一定會想到冥王星。如果我們看不到液態水,為什麼天文學家會認為液態水在那裡呢?小小的冥王星,一個甚至沒有我們的月球那麼大的世界,像一窩被遺棄的侏儒一樣,緊緊地依附在我們太陽系的冰凍邊緣。水,在冥王星上?多虧了2015年歷史性的「新地平線號」飛越,我們有了冥王星的照片。
  • 冥王星的「心臟」——冰冷的氮心可以控制空氣循環
    研究表明,一顆由冰凍氮組成的"跳動的心"控制著冥王星上的風,並且可能在其表面產生一些特徵。冥王星上被命名為湯博·雷擊奧的著名心形結構,在2015年美國航天局的「新視野」任務中拍攝到這顆矮行星的鏡頭且被揭示其不是科學家認為的荒蕪之地後,便很快地出名了。現在,新的研究表明,冥王星上的著名的氮心控制著它的大氣循環。
  • 研究揭示著名的「冥王星之心」如何產生風 從而導致其明亮的表面變暗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一項新的研究揭示了冥王星著名的心形氮冰區域如何在矮行星稀薄的大氣層中產生風,從而導致其明亮的表面發生大量變色。該研究使用了美國宇航局(NASA)的新視野號太空飛行器在2015年與冥王星的近距離飛掠時收集的信息,在此期間,探測器捕獲了遙遠的外星世界上令人驚嘆的圖像和數據寶庫。這項新研究的核心是冥王星之心Tombaugh Regio,在2015年新視野號對冥王星的快速探索過程中引起了公眾的注意。從遠處看,它的結構就像一個超大的卡通心臟。
  • 冥王星發現地下液態海洋?科學家:那裡可能有生命存在
    甚至連被踢出八大行星的冥王星,其含水量也比地球要多得多。冥王星發現地下海洋2015年7月,美國NASA公布了「新視野」太空探測器與冥王星近距離「會面」的一組圖片。這個照片徹底改變了人們對這顆矮行星以及太陽系其它有著寒冷外層表面的天體的看法。
  • 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被踢出九大行星之列,其實一點都不冤
    按照新的定義,冥王星只符合最前面2個要求,最後的一個條件,冥王星並不滿足。所以冥王星被踢出了行星之列。 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 寒冷的冥王星居然藏有一片巨大海洋 從軌道來看,冥王星比八大行星更遙遠(有時候冥王星在近日點時,海王星更遠一些),所以冥王星受到太陽輻射會更少
  • 地球距冥王星有多遠?目前人類宇宙飛船到冥王星需要多長時間?
    關於冥王星冥王星是我們發現的最大的矮行星,它擁有巖石山脈和由一氧化碳、甲烷和氮氣組成的多層大氣層。它主要含有冰凍的氮冰,但"新地平線"號探測器最近進行的觀測聲稱,在SputnikPlanitia下有液態海洋,SputnikPlanitia位於冥王星中心區域的西葉,這裡大部分是冰凍冰。冥王星也有五個衛星——卡戎、尼克斯、許德拉、科波若斯和斯提克斯。
  • 冥王星上的海洋是怎麼保存的?
    我們知道早期冥王星和其他柯伊伯帶的天體可能存在著海洋,但是經過幾十億年,它們會緩慢地凍結成固體!這是毋庸置疑的結果由此看來,海洋似乎不太可能持續存在於這些離太陽30個天文單位的世界上。但冥王星卻一反常態,有證據表明,它在地核和地幔之間的邊界處有一個100至180公裡厚的亞表層海洋。
  • 太陽系神秘海洋指南:木衛二最有可能孕育原始生命
    木衛二冰冷表面之下存在著一個溫暖的水世界,木星對木衛二產生引力牽引,使地下水世界保持液態,而不是源自太陽的熱量。液態水在土衛二表面已存在數十億年,主要聚集在南半球,地下海洋像三明治一樣,位於土衛二表層和深層之間,地下海洋深度大約是8-10公裡,其蘊含水量相當於蘇必略湖。土衛二環繞土星的高度橢圓軌道和隨之而來的潮汐力使巖石內核保持溫暖,該衛星灼熱而多孔的內核是由矽酸鹽構成,矽酸鹽有助於進行複雜的化學反應,該反應可能支持生命存在。
  • 最新研究發現:冥王星神秘的「心」形地形,可能有一個奇怪的作用
    【ALENG 自媒體】2月6日午間自媒體專稿,儘管早在2006年,冥王星就被開除出太陽系9大行星之列,但是直到2015年7月,天文學家才第一次看清楚了這個位於遙遠地帶的神秘天體,作為這次發現的一個結果,冥王星上一個巨大的「心」形地形,引起了天文學家的極大興趣,因為在冥王星崎嶇不平的表面上
  • 「環遊冥王星」:你將看到什麼神奇景象?
    很顯然,我們首先需要創造性地假設冥王星表面有了一定的基礎設施建設,要知道,冥王星表面最溫暖時也僅有零下223攝氏度,堪稱「怪物級」嚴寒;此外,我們還需要面對其他許多對人類探訪者不利的環境條件。另一方面,我們對冥王星的了解,只限於新視野號飛掠的一側表面,因此對另一側半球的冒險旅行也只能靠發揮想像力了。
  • 冥王星上發現生命是真的嗎?
    冥王星是太陽系最外圍的一顆星球,自1930年天文學家湯博發現後便將它歸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但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人們發現冥王星竟然比閻神星還要小,冥王星也因此被太陽系九大行星除名。在2015年7月14日,人類製造的探測器『新視野號』經過九年的飛行首次造訪冥王星,這顆太陽系最邊緣的行星,並發回大量數據,讓人們第一次真正認識了冥王星。
  • 冥王星有多可怕?一顆零下223℃的行星或許是病毒的天堂
    奇特之處還在於,冥王星的近日點插入了海王星的公轉軌道,它的軌道傾角也和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不同,達到了十七度。但是冥王星的軌道交角遠離其他行星,因此雖然冥王星的軌道看上去與海王星的軌道交叉,但他們永遠不會撞在一起。而且冥王星的質量太小了,他所處的位置已經屬於太陽系外圍的柯伊伯帶,這個區域一直是太陽系小行星和彗星誕生的地方。
  • 冥王星心臟的氮跳動,似乎是在向人類傳輸著某種信息
    地球和冥王星沒有太多共同之處。地球是一個充滿活力、生機勃勃的世界,而冥王星卻是一個冰冷、遙遠、毫無生氣的星球。但是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氮。地球大氣中的氮含量約為78%,冥王星大氣中的主要成分也是氮,不過具體比例還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