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博物館藏品裡藏著熱愛與情懷

2020-12-21 瀟湘晨報

市博物館展陳的老字號「祝裕隆」金字招牌

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文物和老物件見證金華變遷。現如今,越來越多的金華人正默默守護一份又一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撿這些破爛做什麼?」

泛黃的紙張,清秀的字跡,不少書頁上有「省立農校」的字樣。「這些都是浙江省立實驗農業學校教師的講義,足有幾十冊之多。」45歲的金華市民王戰勇說,這是他新近發現的老物件。

這所建於上世紀30年代的農校,舊址位於金義新區塘雅鎮,是省級文保單位。

講義出現的「台州農校」「丹崖書院」等字樣,令他迷惑不解,後來一查才知:抗戰期間,金華淪陷後,學校曾短暫搬遷至台州溫嶺丹崖山,改組為省立台州農業學校,借丹崖書院和丹崖禪寺的一部分做校舍。

「一個老物件就是一個歷史故事。如果沒有遇上它,我也許永遠不知道農校搬遷的歷史。我的家就在省立農校金華舊址附近,留住歷史的記憶,就是留住了鄉愁。」王戰勇希望,如果有更多人願意了解農校故事,他很樂意將它們展示出來,與人分享。

兩年前,金華市博物館館長徐衛在王戰勇家中見到一批老物件,有個人結婚證、出生證、生活照、離婚證、畢業證、糧票、布票、肉票……「這些都是一個個家庭的記憶,我見到這些老物件,就在想是否可以辦一場展覽,就叫『家的記憶』。」

後來,金華市博物館發動金華市民捐贈老物件,辦了一場「家的記憶——百年百姓生活印象展」,展覽接待觀眾超10.6萬人次,好評如潮,收穫了省級大獎。讓該館陳列部一位負責人印象最深的是市民說的一句話:「這些老物件我們家也有,原來它們也是有價值的,是可以收藏的。」她認為,展覽喚醒了許多人對歷史文化遺存的保護意識。時下興起的「懷舊風」,讓老物件成了「金疙瘩」。

在市博物館展廳裡,掛著一塊金華老字號「祝裕隆」的金字招牌,表面鑲金,招牌上刻著綢緞、呢絨、色布等多種布料名稱,並註明「自產」。這塊難得一見的招牌,是金華市民陳啟加搶救回來的。上世紀90年代市區「兩街改造」中,這塊招牌差點被人當破門板扔掉。正好被陳啟加撞上,他意識到:「這塊金字招牌一旦丟掉,就再也找不出第二塊了。」當時,有人不理解地說:「撿這些破爛做什麼?」如今,它已成市博物館「八婺古韻」展廳一件重要展品,作為金華老字號的遺存見證歷史。多年來,陳啟加陸續向博物館等部門捐了50餘件文物。

「這幾年,一個明顯的變化是,捐贈文物和老物件成為一種文明風尚,越來越多的市民參與其中。」徐衛說。過去,博物館發動大家捐,如今是大家主動來捐。從2014年以來,金華市博物館共收到市民捐贈文物、藏品2000多件,位居全省前列。

藏品背後

那些閃閃發光的捐贈故事

前不久,一對金華姐妹將父親的72件抗美援朝主題藏品捐給了市博物館。捐之前,姐姐黃小蘋發了一條朋友圈,講述父親的故事,也說明姐妹倆準備把藏品捐贈給博物館的想法,收穫了100多個贊。

許多家長帶著孩子來博物館捐文物,一位父親以兒子的名義行捐贈之舉,他說要把這份文化情懷傳承下去。

一位住在上海的金華籍企業家,偶遇一件可能與金華有關的文物,他高價買下,捐給家鄉。

有一個難得一見的鐵店窯乳濁釉梅瓶,曾是一位市民的心愛之物,梅瓶借展到市博物館後,有一天,他突然表態:「還是捐了吧,它放在博物館裡更有價值。」

讓文物活起來,既是社會願景,也是百姓心聲。文物捐贈背後的那些人和事,不勝枚舉,這些都是金華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縮影。捐贈者來自各行各業:大學老校長、學者、工藝美術大師、非遺傳承人、老手藝人、文史愛好者、企業家以及在外地工作的鄉賢等等,還有不少是普通市民。談到捐贈的緣由,有人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這是實現人生價值的一種方式。」也有人說:「金華市博物館是金華人自己的博物館,希望博物館越辦越好,藏品越來越豐富。」「博物館的文物保存條件比較好,傳家寶可以流傳更久遠。」「別讓記憶中的老物件消失。」

「生活水平提升了,人們更注重精神追求,留住鄉愁和記憶,體現了金華人骨子裡對弘揚地方文化的一份情懷、一種擔當。」徐衛表示,目前,全社會都很重視歷史文化保護,越來越多的金華人意識到,珍貴歷史文物不僅屬於當下,也屬於子孫後代。

【來源:浙江省文物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英文版「線上博物館」傳播金華婺文化
    這是著名詩人艾青的詩句,也是金華市博物館的展陳主題。這一次,這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詩句被翻譯成了英文,由此為學生們拉開了金華璀璨文化的絢爛篇章。策劃錄製英文版「線上博物館」課程的,是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婺文化譯播研究中心的教師團隊。「這是我們實踐教學的一項內容,受疫情影響,學校延遲開學,學生們也無法出門參觀博物館,在學院號召下,大家就想著把教學『搬』到網上。」該研究中心主任李慧說。
  • 收藏東方: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亞洲藏品的建立
    博物館擁有世界上頂級的亞洲藝術收藏,涵蓋東亞、南亞、東南亞和伊斯蘭世界,藏品數量超過10萬件(組),尤其以日本、中國和印度藏品最負盛名,本文嘗試梳理這三部分藏品的建立過程。系統建立亞洲藝術品收藏,這是一項艱巨複雜的任務,它取決於多重因素。
  • 大英博物館|從小倉庫到800萬件藏品
    大英博物館的成立源於內科醫生、博物學家和收藏家漢斯·斯隆爵士,他在逝世前,將自己的71000件個人藏品及大批植物標本、書籍、手稿等全部捐贈給國家。 國家接受了他的贈品,並成立了大英博物館。此後,館藏品日益豐富,政府對此也進行多次擴建,到19世紀早期,博物館已擁有許多知名度很高的藏品,包括羅塞塔石碑、湯利的古典雕塑收藏品和帕特儂神廟雕塑等。
  • 杭州中國動漫博物館全球藏品徵集公告
    杭州中國動漫博物館是全國首家國字號動漫類博物館,是杭州市「十三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動漫博物館緊扣「動漫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通過展覽展示、體驗互動、教育實踐、收藏學術、文化旅遊等功能定位,充分展示動漫歷史、動漫技術、動漫文化、動漫產業,致力於打造成為國際一流、國內首創、展項豐富、體驗獨特、人氣旺盛、效益良好的現代動漫博物館。
  • 中國動漫博物館 經典藏品全球徵集再出發
    本報訊(記者 蔡懷光)昨天,中國動漫博物館「經典藏品全球徵集再出發」儀式在白馬湖建國飯店舉行,眾多國內外動漫大咖到場,並向博物館捐贈珍貴藏品。 中國動漫博物館是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的全國首家國字號動漫博物館,是杭州市「十三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是市委、市政府實施「擁江發展」戰略的重要工程,更是省委、省政府「之江文化產業帶」建設戰略的重要組成。
  • 程美寶 | 從博物館藏品看中國「近代史」
    英國國家海事博物館筆者2008年春到英國國立海事博物館(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Greenwich, UK)對其中國藏品進行為期兩個月的研究,研究的目的是瀏覽館藏300多件中國藏品(
  • 杭州中國動漫博物館向全球徵集經典藏品
    3月24日,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動漫節倒計時30天之際,杭州中國動漫博物館面向全球發布徵集經典藏品的公告。  「動漫之都」杭州,不僅有一年一度國字號的中國國際動漫節,還有國字號的全國首家動漫博物館——中國動漫博物館坐落於杭州濱江美麗的白馬湖畔,建築面積3萬餘平方米。
  • 中國動漫博物館全球徵集藏品再出發 添重量級收藏!
    2018-04-28 16:51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黃天然4月27日下午,「中國動漫博物館經典藏品全球徵集再出發」儀式在白馬湖建國飯店舉行。十餘位來自國內外著名動漫作品收藏家、資深動漫研究專家、漫畫創作者在儀式上向中國動漫博物館捐獻出自己摯愛的動漫收藏品和親身創作的作品,令這座即將在杭州白馬湖問世的博物館更添重量級收藏。自3月24日發布全球藏品徵集公告以來,近一個月的時間,中國動漫博物館已經收到來自美國、法國、日本等國家的經典藏品捐贈。
  • 米蘭理工大學機械工程系與博物館藏品的技術碰撞
    原創 Uni-Italia 留意風向標PERVIVAL是由米蘭理工大學機械工程系開發的一個多學科項目,旨在開發一個交互式數字系統,以簡單,直接的方式展示一個複雜的博物館藏品。「複雜」(Complex)是博物館收藏品的特點,這些收藏品是由非物質文化成分(包含其實際使用的意義和歷史文化意義等)聯繫在一起的作品組成,其全面內在的涵義無法立即從實物收藏的外觀推論得出。數字應用程式是通過雷射掃描儀或攝影測量法獲得的藝術品的真實數據,完成3D數字複製。
  • 英國這座最大博物館,藏品是掠奪而來,卻成為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
    在英國輝煌的時刻,這個國家在世界各地收集了無數的寶物,如今一部分的寶物在博物館中收藏著,例如今天介紹的大英博物館。一起來看看吧。大英博物館全稱是英國皇家博物館,又被稱為不列顛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這個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在1759年開始對外開放。這裡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最著名餓的四大博物館之一。
  • 收藏世界動漫名作 中國動漫博物館發布全球藏品徵集令
    2018-03-26 14:01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黃天然 通訊員 杜靜宜杭州即將誕生一座收藏著中國乃至全球珍貴動漫藏品的博物館,在這裡可以看到來自歐美、日本和中國等動漫大師與原畫和史料。這會不會很讓漫迷們很興奮?
  • 我省開展地縣級博物館藏品主動預防性保護在全國文博行業尚屬首次
    三秦都市報—秦聞訊(記者 趙爭耀)12月3日,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工作人員赴商洛市商州區博物館,會同商洛市文物局對該館藏品日常保養項目進行評估和驗收,並提交了項目報告,圓滿完成省文物局首次基層博物館藏品日常保養的試點工作。
  • 國際博物館日丨國表翹楚羅西尼鐘錶博物館藏品大曝光
    國際博物館日丨國表翹楚羅西尼鐘錶博物館藏品大曝光2018年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為「超級連接的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Hyperconnected museums: New approaches, new publics)」。
  • 大英博物館重開後,你最期待與之「重逢」的藏品是哪件?
    想知道自今年3月大英博物館閉館以來,館內的文保科學家、研究員還有志願者們各自心中最念茲在茲的藏品有哪些嗎?是來自非洲的蛛網帽,還是瑪雅文明中精雕細琢的門楣浮雕?這些藏品又有什麼吸引他們的地方呢?如今大英博物館已於8月27日重新對外開放,你最期待與之「重逢」的藏品又是哪件呢?「你有自己特別喜歡的藏品嗎?」
  • 全球每8座博物館就有1座撐不過疫情,倒閉後藏品怎麼辦?
    美國博物館聯盟表示,調查發現該國三分之一博物館在疫情開始前就已經處於虧損或接近虧損狀態,疫情結束後近三成博物館或永久關門。如果瀕臨倒閉,博物館或許不得不作出可能讓公眾鄙夷的決定——賣掉藏品。大約3年前,麻薩諸塞州的伯克希爾博物館就發聲明稱,翻新計劃和未來運營所需的6000萬美元將主要通過拍賣藏品獲得。
  • 參觀龍泉青瓷博物館,被古人智慧折服,可惜藏品太少!
    而了解龍泉青瓷最好最直接的去處自然是龍泉青瓷博物館。青瓷博物館距離龍泉新通車的高鐵站並不遠,外觀好像是製作陶瓷的火爐。而事實也的確如此,從你踏進博物館的那一刻,兩旁牆壁上模擬的跳動的火焰和乾柴燃燒的聲音會讓你有種進入火爐的感覺。博物館內乾淨有序,用圖片文字、實物介紹了龍泉青瓷的由來、繁盛和當前的現狀。
  • 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中國瓷
    V&A是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的縮寫,位於倫敦,是世界上最大的裝飾藝術與設計博物館。館內永久藏品超過450萬件館名是為了紀念艾爾伯特親王和維多利亞女王而命名。該館成立於1852年,藏品種類眾多,涵蓋歐洲、美洲、亞洲及非洲的藝術品。
  • 中國籃球博物館籌備工作拉開序幕 標識和藏品徵集同時啟動
    央廣網天津12月22日消息(記者夏震宇)12月21日是國際籃球日,中國籃球博物館籌備工作會議以及新聞發布會當天在天津市召開。發布會上,天津市體育局局長、黨組書記李克敏介紹了中國籃球博物館籌備情況。2019年7月,中國籃球協會與天津市體育局共同籤署《關於在天津設立中國籃球博物館的合作意向書》,納入了《2020年天津市政府工作報告》和《天津市促進旅遊業發展兩年行動計劃》。近期,《中國籃球博物館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署,中國籃球博物館建設項目落戶天津,籌建工作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
  • 俄國史上最強悍的鐵血女皇,33歲弒夫奪位,藏品一座博物館裝不下
    她的第一批藏品就是從德國柏林藝術商Johann Gotzkowski 處購進的倫勃朗、魯本斯等人的317幅繪畫,並將它們存放在冬宮的艾爾米塔什,後來這裡也成為了女王用來放置藏品的私人博物館。俄國親王波將金曾送給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一件孔雀鍾,如今,這件藏品已成為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這座造型精美的孔雀鍾是由英國著名的珠寶設計師James Cox 鑄造而成。
  • 【公告】靈臺縣博物館關於舉辦博物館裡的"小萌物"手工陶器製作...
    【公告】靈臺縣博物館關於舉辦博物館裡的"小萌物"手工陶器製作主題社教活動的公告 2020-12-09 18: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