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曾發生過幾次生物大滅絕?答案很明確,人類或同樣難逃厄運

2021-01-08 騰訊網

地球是宇宙中一顆普通中又略帶特殊的星球。說它「普通」,是因為類似的行星有千千萬萬。而說它「特殊」,是因為它孕育出了無數形態各異的生命。

目前為止,地球現存物種約3000多萬個,可能你會覺得這很多,但其實現存的3000多萬個物種,僅僅佔地球46億年孕育物種總量的1%左右。也就是說,地球上曾經存在過的物種有99%已經全部滅絕。

據科學家的研究,在地球46億年的漫長歲月中,曾發生過許多次生物滅絕事件,而這其中對後世影響最深、範圍最廣的,要數寒武紀之後的五次大滅絕事件:

第一次生物大滅絕事件,發生在距今4.5至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導致當時60-70%的物種滅絕,是地球誕生以來第二大規模的滅絕事件(第一次是寒武紀之前,藍藻大規模產生氧氣導致的滅絕事件)。

這次事件可以說是海洋無脊椎動物的末日,大量帶殼的腕足類生物退出歷史舞臺,而魚類則趁機崛起,以至於後來完全取代無脊椎動物,成為海洋新的霸主。

之所以會出現這次滅絕事件,是因為奧陶紀末期地球溫度急劇下降,南北兩極形成巨大的冰蓋,導致海平面驟降、淺灘面積縮小。

要知道當時的無脊椎生物,主要的生活區域就是淺灘,所以淺灘的縮小和消失,最終導致這些生物滅亡。

第二次生物大滅絕事件,發生在距今3.75至3.6億年前的泥盆紀晚期。據考證,滅絕事件持續了至少2000萬年的時間。

這次的滅絕事件,導致當時70%的物種滅絕,剛熬過第一次生物大滅絕的海洋無脊椎生物,再次遭到無可挽回的重創。

與此同時,原本生活在海洋中的四足生物,開始逐漸走出海洋來到陸地,最早的兩棲脊椎動物——海納螈出現了。

這次滅絕事件的直接原因是火山噴發。由於某些未知的原因, 大量熔巖從西伯利亞海床底下噴湧而出。

滾燙的熔巖使得海水升溫,有毒物質與海水反應又使得海水酸化,大量的二氧化碳產生了強烈的溫室效應。

由於泥盆紀中期植物繁茂,它們很快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抽走,這又導致氣溫驟降。就這樣,在迅速的冷熱交替中,大量生物走向滅亡。

第三次生物大滅絕事件,發生在距今2.58至2.52億年前,讓當時90-96%的物種永遠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是地球上數量最多、影響最大的一次滅絕事件。

由於物種滅絕太多,甚至險些讓地球生命退回單細胞生物時代。不過好在對脊椎動物的影響較小,海洋中許多魚類都得以倖存,陸地上哺乳動物的祖先,以及爬行動物的祖先也都得以倖存。

造成這次災難發生的原因和上一次差不多,也是因為火山噴發導致的溫室效應,以及大氣汙染所造成的大面積、長時間的酸雨。

第四次生物大滅絕事件,發生在距今2.01億年前,導致當時物種滅絕了70-75%。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大型兩棲動物在這次事件中紛紛滅亡,以至於恐龍能夠在世界各地順利的繁衍生息,為恐龍統治地球1.6億年打下了完美的基礎。

而原始的哺乳動物也順利的躲過了這次災變,不然現在也就沒有人類什麼事了,不過它們也開始了被恐龍壓迫1.6億年的生活。

在海洋中,魚類開始由古代種群向現代種群演化,現代鯊魚的祖先就是誕生於這一時期。

這次災難的罪魁禍首又是火山噴發。位於大西洋的超級火山噴發,滾燙的熔巖和遮天蔽日的火山灰,覆蓋了大片的土地,使得陸地變得極為乾旱和炎熱,海洋因高溫而缺氧嚴重。

第五次生物大滅絕可能是最為人熟知的,多數人或許也只知道這一次。發生在6500萬年前的這次滅絕事件,直接導致恐龍時代結束、哺乳動物崛起。

事實上,雖然這次滅絕事件最有名,但是從科學角度來看,它造成的影響或者說滅絕的程度,卻是五次大滅絕事件中最輕的。

在海洋中,原本數量眾多的爬行動物幾乎全部滅絕,僅留下了我們熟悉的海龜。而在陸地上,除了部分小型鳥類恐龍,像霸王龍、三角龍之類的大型恐龍也全部滅絕,這為哺乳動物的繁衍和活動提供了安全的環境,地球也因此進入了哺乳動物統治的時代。

造成這次事件的原因是隕石撞擊。65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撞擊了尤卡坦半島,揚起的塵埃使得地球陷入黑暗,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而逐漸凋亡,整個食物鏈崩潰,大型生物紛紛餓死。

其實除了以上五個大型滅絕事件,地球上還曾經發生過許多次影響較小的滅絕事件。不過,「小」只是相對的,它們還是對地球生物多樣性造成了猛烈的衝擊。

近些年,隨著工業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和自然之間的矛盾,也變得越來越難以調和,因此許多科學家明確表示,地球此時正經歷「第六次生物大滅絕」。

事實上,人類對環境和物種多樣性的破壞是有目共睹的,而照這樣發展下去,地球會報復人類嗎?答案其實非常明確。

正如著名物理學家霍金生前所說的那樣,如果人類不從根本上解決與自然的矛盾,地球生態將會在2600年徹底崩潰,人類或許會和之前的生物一樣,難逃大滅絕的厄運。

相關焦點

  • 地球曾發生5次生物大滅絕,人類能逃過第6次嗎?答案出乎意料
    地球上曾發生過數次的生物大滅絕事件,其中距離人類最近的一次,毫無疑問是發生在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真相。不同於前幾次物種滅絕,恐龍的消失源於意外災難引起的一系列自然災害,連同恐龍在內,還有多達75%以上的生物都就此消失了。
  • 地球共出現過5次物種大滅絕,人類離第6次物種大滅絕,還有多遠?
    地球共出現過5次物種大滅絕,人類離第6次物種大滅絕,還有多遠?距離人類最近的恐龍大滅絕的原因至今仍舊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而導致其它幾次滅絕的原因也顯得更加撲朔迷離了,雖說物種大滅絕一事聽上去非常可怕,但是仍然有很多生物存活了下來,尤其是海洋生物,當它們藉助了天然的屏障後,理應可以讓不少物種得以存活,然而發生在二疊紀到三疊紀之間的滅絕事件竟讓96%的海洋物種滅絕,大約發生在2.5億年前的這次事件所產生的原因一直不明,令人意外的是《自然-地球科學》中的一篇研究報告曾指出
  • 恐龍曾是地球最強大的生物,也難逃滅亡,人類的結局會怎樣?
    在達爾文的進化論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地球上的生物都是隨著環境變化而進化。那麼,統治超過1.5億年的恐龍是如何滅亡的呢?雖然我們還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恐龍滅亡的原因,但全世界有一個普遍的公論,那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
  • 地球經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人類的行為讓第六次提前了?
    自大爆炸以來,宇宙已經150億歲了,而我們今天賴以生存的地球,年齡也才46億歲,還不到宇宙的三分之一!而地球生物從出現到現在也僅僅是6億年,但是地球生物在這佔據不到地球三分之一的6億年裡,生物已經遭受過5次物種大滅絕了!
  • 恐龍在地球生存1.6億年才滅絕,人類會在什麼時候滅絕?
    我們都知道,生老病死是這個宇宙中所有生物都難以逃脫的「魔咒」。就像恐龍,它們即便是擁有強大的身軀、極強的適應能力,最後依舊難逃滅亡的命運。事實上,如果從宏觀角度來看,擁有智慧並建立起文明的人類,其實和「統治」了地球1.6億年的恐龍並無區別,兩者都是誕生於地球的普通生物,這就意味著人類或許也會有滅亡的一天。
  • 如果人類滅絕,最終會以哪種方式?愛因斯坦給出了的答案
    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只有10公裡長的隕石撞擊地球,導致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的恐龍滅絕,讓人感覺非常惋惜,如今人類只能通過殘留在地球上的大量恐龍化石回憶當年恐龍的繁盛景象,雖然恐龍的滅絕很悲壯,但其實在恐龍滅絕之前,地球已經發生至少四次生物大滅絕,分別是4.4億年前的奧陶紀生物大滅絕
  • 地球正經歷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人類進化已停止?為高級物種讓路?
    地球的歷史已經有46億年了,42億年前地球上出現海洋,35億年前地球上出現生命,自地球生命誕生以來,地球上已經經歷了六次生物大滅絕,這六次都屬於生物大規模集群滅絕事件,而規模較大的生物滅絕事件則超過了二十次,大大小小的生物滅絕事件則不計其數,地球上已經出現的生物,其中有98%已經滅絕了,倖存下來的只是少數,不過,地球上現存的生物不全都是倖存者
  • 地球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生物大滅絕!97%生物消失,持續了500萬年
    地球上曾經發生過多次的生物大滅絕事件,就目前以人類的文明科技探索,只能發現到歷史上出現過的五次的生物大滅絕。分別是發生於4.3億年前的奧陶紀末,3.7億年前的晚泥盆世,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和2億年前的三疊紀末,以及大家最為熟悉的6500萬年之前的白堊紀末!
  • 地球發生過五次大滅絕,第六次大滅絕正在發生,保護環境刻不容緩
    類似澳大利亞生物大滅絕的事情,後邊的幾千年都在不斷上演。不久後,同樣的悲劇發生在了美洲。時間來到一萬四千年前,智人到達西伯利亞北部,他們第一件事就是學會做耐寒的鞋子、冬衣。智人陸續發明的新型武器和更加高明的狩獵技巧。兩千年後,島上的巨型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和鳥類幾乎都被智人捕殺了。之後智人的足跡遍布阿拉斯加、美國東部、密西西比河、墨西哥安第斯、阿根廷火地島。
  • 盤點地球發生的五次「生物大滅絕」,但第六次我們卻「視而不見」
    雖然如果提早發現通過現在的克隆技術可以使滅絕的動物「去滅絕」,但你可知道在地球46億年的生命中就曾經有過50億種物種,但根據科學測定,這些物種已經滅絕了99%,從澳大利亞大陸西部巖石中發現了約41億年前的早期生物化石,到現在21世紀的人口大爆炸,你們可曾想過地球生命曾經歷了多少次以新帶舊,地球有過幾多滄海桑田呢?
  • 包括恐龍滅絕,地球已經發生5次物種大滅絕了,你知道幾次?
    只有原始魚類存活了下來,並在這次大滅絕之後開始繁盛,漸漸取代無脊椎動物主導海洋。發生的原因可能是:有專家懷疑這次事件是伽瑪射線暴造成的,伽馬射線暴是宇宙發生的一種爆炸。在距離地球6000光年以外的地方,有一顆中子星與黑洞由於不明原因相撞,產生數束伽馬射線暴,其中一束不偏不倚擊中了地球。破壞了地球大氣層,導致地球四分五裂,物種相繼滅絕。其實伽馬射線擊中地球的概率極小,小於一億分之一,如果真的是因為這個原因而滅絕,只能說那個時期的生物很倒黴。
  • 恐龍消失後,曾統治世界的三種生物,最後一種與人類見過面
    如今地球上的統治者是人類,動物們已經沒有哪一類可以和人類抗衡。只是在地球誕生的生物中,人類屬於後來者,早在萬億年之前,恐龍是地球的統治者,它們龐大的身軀可以直接將人壓成紙片。恐龍消失之後,人類依舊沒有出現,這3種生物曾統治著世界,其中一個與人類見過面。
  •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如果到來,科學家找到證據,人類可能是最大推手
    按照最新的數據計算發現,最近12萬年以來哺乳動物的滅絕速度已經達到極值,並且根據計算機模型,未來它們的滅絕速度還將快速的提升,科學家預計在2100年,還會有大約550種物種消失滅絕。地球生物發展史大約有38億年的歷史,目前已知已經發生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每一次發生都會導致當時地球上80%以上的物種消失滅絕。
  • 生物大滅絕必然會發生嗎?地球已有過五次,還會不會有第六次?
    生命珍貴,因為它難得且易逝,在已知的宇宙範圍內,我們並未在地球以外的星球上發現生命的蛛絲馬跡,生命十分脆弱,生命之於宇宙,就好比孤舟之於大海,稍有風浪,就可能徹底翻覆。在地球生命的發展歷史上就曾經經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每一次都使地球生命徘徊於徹底滅絕的邊緣,好在生命的種子頑強地存活了下來。那麼,生物大滅絕的發生是純屬偶然,還是具有某種必然性呢?
  • 每隔6500萬年,地球將迎來生物大滅絕,按周期算恰好輪到人類
    對於人類來說也是如此,從四五百萬年前開始我們的祖先就適應了自然生存環境,直到如今我們的生存環境也沒有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換而言之,生態環境是影響生物生存的重要因素,生物史上曾經發生過的五次生物大滅絕和二十多次小規模滅絕事件就是例子。科學家通過對古生物化石、古老地層等自然證據的研究,發現幾乎所有物種滅絕事件的直接起因都是生態環境發生突然的惡化。
  • 地球上五次生物大滅絕,無數物種徹底消失,人類或許正經歷第六次
    寒武紀大爆炸以後,地球出現過形形色色的生物,但最終卻因氣候的變換,生存環境的改變,而導致滅絕,其中,最著名的生物大滅絕共有五次,今天就來說一下地球上的五次生物大滅絕,看完之後,我們會發現生命原來如此脆弱,而我們人類,可能在經歷第六次的到來。第一次:奧陶紀大滅絕奧陶紀開始於公元前5億年,持續了長達6500萬年,是歷史上海域最廣泛的時期。
  • 地球經歷過5次大滅絕,如果第6次輪到人類,下一任統治者會是誰
    文/行走天涯地球經歷過5次大滅絕,如果第6次輪到人類,下一任統治者會是誰地球是我們全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如果有一天地球突然不能繼續容忍人類繼續生活下去了的話,人類一旦在這之前還沒有找到新的家園可以居住的話
  • 恐龍存在1.6億年滅絕,人類能存在多久?物理定律給出可怕答案
    相信大家都知道,生、老、病、死和滅亡,是所有生物根本躲不過的宿命,即便是像恐龍那樣擁有強壯身軀的生物,最後也依然是難逃這個亙古不變的「魔咒」。
  • 人類正處在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中?地球已經歷過5次,第6次還有多遠
    基礎裝備完善之後,接下來生命就該出現了,但是在成長過程中總要經歷一些磨礪,從過去到現在我們的地球已經歷經了5次大滅絕事件了,並且它現在正在進入第六次大滅絕,如果發展下去這也將是我們人類真正經歷的一次大滅絕。奧陶紀末期一股極寒襲擊了我們的地球,海平面下降,海水被冰川封鎖住,導致85%的海洋生物都遭了殃。
  • 地球經歷過5次大滅絕,人類還會赴後塵嗎?幸福來之不易,要珍惜
    化石記錄可以幫助我們估算史前滅絕率地球經歷的五次生物大滅絕從地質年代的記錄,我們了解地球曾經發生過五次大滅絕,我們稱之為「big five」恐龍大滅絕:發生在白堊紀晚期至白堊紀第三紀之間,為距今最近的一次大滅絕,也稱為K-T大滅絕。一次的滅絕讓地球上近半數的生物物種死亡,尤其是當時的優勢大型物種,最有名的即是恐龍的滅絕。也是從此次的大滅絕後,哺乳類登上歷史舞臺,鯊魚也才成為海中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