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手術團隊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
早上9點剛過,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上海德達醫院首席醫療官葛均波院士帶領手術團隊,輕鬆地走出複合手術室。近日,SAPIEN 3上市後,上海首例經導管主動脈瓣膜植入手術成功完成。患者是一位高齡女性,有腎功能不全病史20餘年,並伴有陣發性房顫。在完成心臟超聲、主動脈CTA等評估後,醫生經過心內、心外等多學科討論,選擇的手術方案為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 。SAPIEN3瓣膜成功植入後半小時,患者拔除氣管插管。患者現已神志清醒,葛院士連說「非常好」,又叮囑了術後護理注意事項。
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適合於高齡主動脈瓣鈣化性狹窄的患者,該類患者常常合併有其他臟器的嚴重受損或多種疾病,常規心外科開胸換瓣手術風險高,故TAVR逐步成為該類主動脈瓣狹窄患者的有效治療手段。在我國,TAVR手術起步較晚卻發展迅速,2010年,我國首例TAVR手術,正是由葛均波院士團隊完成,正式宣布這項革命性醫療技術引進中國。時隔十年,葛院士再一次成功執刀意義非凡。
相較於其他瓣膜產品,SAPIEN 3瓣膜的低瓣周漏發生率、低血管併發症發生率及低死亡率已在多項國際臨床研究中得到證實,簡單來說就是安全性優異,術後併發症少,並且對於臨床醫生來說操作比較方便。
「手術非常順利,SAPIEN 3瓣膜對醫生來說,是一款使用友好的產品。在中國上市後,上海首例SAPIEN 3瓣膜植入選擇在上海德達醫院進行,也是充分考慮到德達具有完成此類複雜心臟手術的硬體環境和醫護團隊。隨著第一臺手術的成功,我相信成功經驗很快可以在上海德達醫院傳承和發展,培養更多的手術醫生,而不僅局限於少數專家可以完成這類手術。」葛均波說。
上海德達醫院特聘教授葛雷也表示:「 不同的患者情況千差萬別,在選擇瓣膜時要綜合考量患者的整體情況。這例患者有腎功能衰竭,又有陣發性房顫病史,竇房結功能也較差,因此圍手術期既要預防中風又要避免安裝永久起搏器。我們團隊在認真分析患者的影像學資料後,選擇了SAPIEN 3球囊擴張瓣膜,其獨特的設計使得我們安全順利地完成這例手術,患者無需開胸即可完成換瓣手術,為患者提供了一種安全有效的微創手術! 」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