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水來了!」11月28日19時30分,在眾人難掩激動的倒數聲中,樂楠水廠配水井的進水口發出一陣轟鳴聲,隨後,源源不斷的水流奔湧而出,「停產」了一周多的樂楠水廠重新開始制水。歷經七天七夜的持續奮戰,鍾前水庫—樂楠水廠原水管道工程順利貫通,這條串起鍾前水庫到樂楠水廠的「引水大動脈」在當晚開始通水。久違的水聲背後,是工作人員晝夜不停、克難攻堅下造就的「樂清速度」。
時針撥回到8天前。受今年秋冬旱情影響,11月20日8時起,楠溪江暫停向樂清供水,導致樂楠水廠停產,柳白片區及樂清市區立刻面臨用水困難。目前樂清市本地水庫儲水量超過2000萬立方米,可供水近3個月,但由於樂楠水廠停產,出現了現有水廠生產能力不足和水源分布不均的問題。
為了讓樂楠水廠儘快恢復生產,解決市民用水困難的難題,11月22日,鍾前水庫—樂楠水廠原水管道工程動工,新建DN1000口徑原水管道將鍾前水庫原水引至樂楠水廠,儘快恢復其「造水功能」。
「該工程原設計長度約5公裡,正常情況下,從設計、審批到施工、建設需要數月時間。」樂清市供水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連春華介紹,為搶抓時間,儘快恢復樂楠水廠的制水能力,從11月21日起,在樂清市委市政府的統籌部署,在各沿線鎮街的大力支持下,市供水集團連夜優化調整方案,將原來的5公裡路徑縮短為3.5公裡。
兩地的距離縮短了,工程的挑戰也更多、更大了。「施工中所用的管材口徑很大,是需要定製的,一般情況下,從下單到製作、運輸到位需要一段時間,但這項工程時間緊迫,我們在確定方案的當晚,就立即向省內其他縣市區緊急調配管材。」連春華說,為了不耽誤工時,在管材還沒到位的時候,他們沒有乾等著,而是加緊速度開挖管道鋪槽。他們連夜成立1支政策處理攻堅組和8支施工隊,一邊協同沿線鎮街開展政策處理工作,一邊將路線分8個施工斷面,出動150餘人24小時同步推進工程。22日當晚第一批管材到位時,拼接和鋪設工作也緊步跟上,大大縮短了工期。
這項工程還不只是對時間統籌調配的考驗。長達3.5公裡的管道,途經車流量大的交通要道、施工難度大的河流、人員密集的廠房等,地形複雜多變,施工的難度也各有不同。
「遇上各種挑戰,我們就『水來土掩,兵來將擋』,迎難而上,想盡辦法克服困難。」樂清市供水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馮福權介紹,合湖轉盤是通往市區、柳市、白石、北白象等要道的交匯處,每天車流量巨大,而這裡也是管道的必經之地。如果地面開挖,勢必會造成這裡的交通問題,如何破解?他們採用牽引拖拉管的方式,通過地下鑽管,在不破壞路面、不影響地面交通的情況下,完成了這段路的管道鋪設工作。同樣的技術方案還運用在了過河段的施工中。原本在河流上鋪設管道,需要在河底打橋樁,這一步驟就需要20天左右的工期,而採用拖拉管方式,只用了4天時間就完成了該段施工。
工程快速的推進,離不開工作人員們的無私付出。夜幕降臨,站在空曠的工地上,夜晚的溫差讓人不停哆嗦。但現場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卻讓人莫名熱血沸騰。
這日夜兼程、共同作戰的數天裡,有數不清的感動畫面:運輸管材的車輛太大,進不了工地,工人們用小車分裝轉運進去,小車還是開不進,他們二話不說,擼起袖子用手推、用肩扛,將一段段十幾米長、上噸重的管材搬進場;高強度的工作後,他們捧起搭配豐富的盒飯,卻來不及細嘗就囫圇吞下,兩三分鐘幹完一盒飯後,就匆匆返回崗位繼續施工;不少工作人員,為了搶抓工時,主動留在工地加班,連續多天沒有回家……
在他們連日奮戰、戮力同心的努力下,一個新的「樂清速度」產生。鍾前水庫—樂楠水廠原水管道通水、樂楠水廠重新開始制水後,柳白片及市區的「渴水」難題將得以化解。據樂楠水廠負責人管光永介紹,原水將經過反應、沉澱、過濾、消毒、增壓等五道工序,再送入千家萬戶。
終於通水了!但是好多小夥伴反映家裡還沒水,了解了一下,水廠剛剛恢復制水,原水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處理,然後再奔流到各個供水端,這需要幾個小時的時間,所以請小夥伴們耐心等候,水很快會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