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來,富川瑤族自治縣在努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同時,致力於打造城鄉供水規模化、一體化,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富川瑤族自治縣根據地形地貌、水源分布條件,合理統籌規劃布置,堅持水廠能大則大、管網能延則延,廠與廠能並則並的原則實施農村飲水項目,經過多年投資建設,現已基本形成一南一北兩個中心水廠為核心、鄉鎮水廠為輔助、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為補充的農村供水保障體系,大體形成了全縣南北供水的兩大格局。
一南一北兩個中心水廠,猶如左右腦,控制著全縣的供水脈絡;一根根水管,猶如一根根命脈,通向千家萬戶,激活了全縣的生命水動力。
農戶通了自來水
加大投資,同享國家好政策
為切實解決貧困戶的飲水安全問題,提高自來水普及率,富川瑤族自治縣通過統籌整合涉農資金,加大資金投入,大力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項目。重點實施規模化水廠管網改造、擴建及自來水入戶項目,按貧困村免費,非貧困村自籌500元的標準,給家家戶戶安裝水錶、水龍頭,打通了農戶安全用水「最後一公裡」。
「十三五」期間,富川瑤族自治縣共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71個,佔歷年來項目總數的44%,項目總投資12554.44萬元,佔歷年總投資的54%。其中規模化水廠擴網項目投資7220.89萬元,佔總投資的57.5%。
國家的好政策,使得農戶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喝上山衝水,同飲西嶺山優質水源
2017年實施的白沙鎮井山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
為了讓群眾共享優質水源,富川瑤族自治縣水利部門將以澇溪山山衝水為水源的自來水廠和以高宅山山衝水為水源的朝東鎮富泉自來水廠為中心點,通過擴網工程,向四周延伸覆蓋,發展聯片供水,形成了一南一北兩大供水網。目前,富川瑤族自治縣自來水廠覆蓋白沙鎮、城北鎮、福利鎮、富陽鎮、古城鎮、蓮山鎮、柳家鄉等共7個鄉鎮,覆蓋45個行政村,佔全縣行政村比例為30%,農村供水總人口8.3470萬人,佔農村總人口的28.67%;朝東鎮富泉自來水廠覆蓋3個鄉鎮:城北鎮、朝東鎮、葛坡鎮,共覆蓋27個行政村,佔全縣行政村比例為17.88%,農村供水總人口4.4332萬人,佔農村總人口的15.22%。
「現在太好了,我們用的是西嶺山的天然礦泉水。」林桂村支書周書蓮看著村裡一處處廢棄的水井說,「感謝國家、感謝黨,有了脫貧扶貧政策,幫我們建飲水工程,使我們的吃水大難題得到了解決。」2018年,葛坡鎮通過扶貧資金投入559.87萬元實施了林桂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及自來水入戶工程,引接朝東鎮富泉自來水廠水,百姓終於喝上了西嶺山的山衝水。項目建成後,受益的還有葛坡鎮馬坪、深坡、岐山、宅祥、葛坡社區、樓村、馬槽等村委,受益群眾共計1.18萬人。
朝東鎮富泉自來水廠水源水
長效運行,共享城鎮水廠優質服務
俗話說「三分建,七分管」,飲水項目建成後要長期發揮效益,管護是關鍵。富川瑤族自治縣通過以縣自來水廠、富泉自來水廠兩個大規模水廠為中心,通過規模化發展帶動著專業化管理、企業化運營。水廠內絮凝、沉澱、過濾、消毒制水工藝先進,設備完善。廠區內24小時有人值守;專業技術人員每天定期對原水、出廠水、末端管網水水質進行監測;供水管網統一管理,專人定期巡邏。模塊化供水在水源、水質、長效運行上更加可靠,正顯示其旺盛的生命力。逐步打造的富川瑤族自治縣自來水廠、富泉自來水廠一南一北兩核心,充分發揮了「領頭羊」作用,形成城鄉同水源、同管網、同水質、同管理、同服務。
2018年葛坡鎮林桂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及自來水入戶工程完工
富川瑤族自治縣堅持規模化發展路線不變,重點提升核心水廠水處理能力,繼續完善全縣管網聯通,加強信息化建設,進一步均衡全縣供水資源布局,爭取早日實現「村村通自來水,人人喝優質水」,強力助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通訊員:陳蕾
編輯校對:陳灝
審核:黃月新
總監製:唐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