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 嘉祥:城鄉居民用水同網同質,下一代不再擔心黃牙根大眾日報記者 呂光社
2020-11-21 16:09:55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11月17日中午,眼看著到了飯點,嘉祥縣萬張街道曹莊村村民李巧蓮準備做午飯,她拿出一把菠菜,放在洗菜盆中,擰開水龍頭閥門,乾淨的自來水便從水龍頭裡「譁譁譁」地流出來。
「還是現在的水好,澆開後,水垢也少多了。」李巧蓮笑著說,不僅如此,就連樓頂的太陽能熱水器,也可以直接上涼水了,「過去水壓低,打不到屋頂上去」。喝上放心水,李巧蓮家和村裡的其他農戶一樣,每戶只交了320元的入戶改造費,進戶前的費用由政府投資。
民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飲用水直接關係到群眾的生活質量和飲水安全,然而位於黃泛衝積平原的嘉祥縣歷來就有水質硬、含氟高等問題。「以前水質差到啥程度?一村的人普遍黃牙根,主要是長期喝不達標的水造成的。」曹莊村黨支部書記張殿斌介紹。
其實,為了解決農村飲用水問題,早在2005年,嘉祥縣就在全省率先實現了「村村通」自來水, 但經過10多年的運行,小水廠水壓過低、管網老化、限時供水等問題日益突出,已不能滿足廣大農民的用水需求。
為讓農民喝上放心水,2016年嘉祥縣啟動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為保證水質達標、水量充足,在山東省煤炭地質局的幫助下,嘉祥歷時近一年找到了5處合格的水源地,新打水源井28眼,解決了水源的問題。同時,堅持高水平、高標準規劃建設,委託山東省水科院進行了規劃設計,一張藍圖繪到底,保證供水工程的科學性、合理性、持續性。
截至目前,嘉祥縣已累計完成投資5.9億元,新建5處水源地,對梁寶寺等6個水廠進行了提升改造,鋪設供水主管網510公裡,村內供水管網4810公裡,主管網已鋪設到所有村村頭。截至今年10月底,已完成全縣536個行政村村內管網改造和通水任務,初步實現城鄉供水「同質、同網、同源、同服務」目標。
「我們新建了5處水源地,新建6大水廠,這些水廠構成城鄉供水一張網,水廠之間相互連通,即便有一個水廠出現問題,其他水廠也可以及時補充。」嘉祥縣城鄉供水事業服務中心主任任承捷介紹。
對於經濟欠發達的嘉祥縣來說,突破資金瓶頸關係著這項惠民工程的成敗。對此,該縣多渠道籌集資金,緊緊抓住國開行、農發行大力支持地方基礎設施建設的機遇,爭取各項政策貸款和政策資金,通過國開行貸款4億元,農發行貸款3000萬元,群眾籌資籌勞6600萬元,保證了工程順利進行。
「縣裡還整合涉農資金2000萬元,全部投入到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上來。」對此,任承捷認為,正是縣委縣政府「勁往一處使」的精神,克服了資金這個最大的難題,讓群眾喝上了安全清潔的放心水。
「現在每方水售價2.5元,三四口人日常生活一個月也就10來塊錢的水費。」李巧蓮高興地說,她家預存了200元的水費,用一年綽綽有餘。而且,她家安裝的是無線遠傳智能水錶,水費可以通過微信直接繳費,非常方便。
使用地下水並非長久之計。嘉祥縣還同步進行地表水飲用水源建設,利用採煤塌陷地建設蓄水量達1380萬立方米的平原水庫,通過引黃西線工程,利用黃河水作為飲用水水源,逐步實現地表水和地下水雙備水源格局。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記者 呂光社 通訊員 李超 屈昂)
責任編輯: 霍麗娜 籤審: 王菁華
【來源:大眾報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