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一本書:詮釋內容

2020-12-14 酷扯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路之由自01,ID:luzhiyouz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看了《如何閱讀一本書》裡」分析閱讀「中的第二階段。第一階段內容是「梳理內容大綱」,這一部分主要說明「詮釋內容」。

「梳理內容大綱」就是分析一本書的骨架。看清了骨架,你就能夠對書有宏觀的理解,知道它的內容是關於什麼,以及有那幾塊內容構成,重點是什麼。

就像你去爬山,在公園大門口看到的地圖導覽一樣,通過導覽圖,可以知道有哪些景點,有幾條路,以及哪些路通向哪些景點。

「梳理內容大綱」可以認為是從宏觀角度來了解一本書,這種角度可以幫助你迅速了解一本書內容,讓你的頭腦中對這本書有個大印象。但是這種角度的理解只是為之後的理解做鋪墊。真正的讓你吸收一本書知識的方法是之後的「詮釋內容」。

「詮釋內容」是深入內容裡面,去理解、推敲、琢磨文章裡面的詞語、句子、段落,理解語言背後的邏輯、思想、知識。

通過深入到內容裡面,你才能夠明白這本書到底在說些什麼,以及作者的意圖是否達到,作者提出的問題是否解決掉。

在「詮釋內容」這部分,本書是按照這幾個部分來說明。

1,詮釋作者使用的關鍵字,與作者達成共識。

2,從重要的句子裡,抓出作者的主旨。

3,找出作者的論述,重新架構這些論述的前因後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張。

4,確定作者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

在一本書裡有那麼多詞語,並不是每一個詞語都是一樣的重要。有些詞語是為了輔助說明其它詞語,有些詞語是關鍵詞。

每個詞語也有多種含義,到底這個詞語在這個句子裡是什麼意思?你需要理解清楚,需要你的理解與作者要傳達的意思一致,這樣才能夠保證你看理解後續內容的時候不會出錯。

那麼怎麼知道哪些詞語是關鍵詞呢?

有幾點可以幫助你找到關鍵詞。第一點是根據詞性。一個句子裡有名詞、動詞、形容詞,還有副詞、介詞、連詞、助詞等。但最重要的是名詞,其他詞基本上都是輔助名詞的詞。第二點是根據理解難度,如果你感覺很難理解的詞,就有可能是關鍵詞。這個難理解是指它在這個句子裡時,你讀整個句子感覺上很難理解。因為它對你來說可能是一種新知識,是一種提升你理解力的知識。

找到了關鍵詞還要理解詞義,在上面我們也說到,一個詞語會有多種意思,那麼怎麼確定這個詞語在當前的句子中是那種意思呢?有一種方法是根據上下文,或者是根據你已經理解的關鍵詞。

主旨是作者關於事物的判斷或者傳遞知識的句子。它的特徵是一個陳述句,因為陳述句才可能是作者要表達的一種觀點。並不是所有的陳述句都是作者的主旨,就像關鍵詞一樣,只有關鍵句才是作者的主旨。所以可以根據包含關鍵詞的句子來快速找到關鍵句。

找到作者的主旨是第一步,重要的是第二步,要理解作者的主旨。怎麼樣能夠判斷已經理解了作者的主旨?有兩個方法,第一個嘗試使用自己的話來描述作者的主旨。如果你做不到,或者基本上是使用文章原話來複述作者的主旨,那就代表你沒有理解作者的主旨。第二個是尋找生活中這個知識使用的場景,如果找不到,那也說明你沒有理解作者的主旨。

通過上面的三點,其實你就應該可以知道,作者之前提出的問題,是否已經被解決了,有哪些已經解決了,哪些還沒有解決。在未解決的問題中,確定哪些是作者認為自己沒有解決的問題。

本書把「分析閱讀」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找出一本書在談些什麼;第二個階段是詮釋一本書的內容;第三個階段是像溝通知識一樣評論一本書。

當前我們聊的這部分就是第二階段,也是三個階段最核心的內容。

相關焦點

  • 《如何閱讀一本書》|若把孩子比喻成一本書,那麼請父母細細品讀
    《如何閱讀一本書》是美國作家莫提默·艾德勒和查爾斯·范多倫所寫的,在書中,作者提到了閱讀的目標,有兩點:1.為獲得資訊而讀;2.為求得理解而讀。前者只是在接受訊息,不需要自己動腦,只需要知道就好;後者是在不對等的前提下,需要讀者調動自己的大腦去理解書中的內容。弗蘭西斯·培根說:有些書可以淺嘗即止,有些書要生吞活剝,只有少數的書是要咀嚼與消化的。
  • 《如何閱讀一本書|樊登讀書法》:如何更快更準確地讀完一本書?
    快速地閱讀完一本小說,並且準確地把握小說的主旨,迅速找出整書的主線,釐清人物關係,提煉出小說的主題。這樣的能力想必大家都想擁有。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更快、更準地抓住一本書的精髓。有了強大的理解力,才能更快地閱讀,不斷掃清途中遇到的障礙。提升理解力的內容當然是涉獵面很廣的,但是對新手來說,必不可少的有以下幾方面:①邏輯學看到一本書要考慮它的觀點是什麼?又是怎樣進行論證的?論證過程是否嚴謹?懂得這些我們才能清晰地讀透一本書。
  • 看了就忘,怎麼辦——《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我的床頭通常都有很多本書,至少三本以上吧。在閱讀中,當我讀不下去時,就換另一本調劑。小說是斷不會有的,不能一口氣讀完的算不上好小說,就算艱難似《百年孤獨》,我也是囫圇吞棗,一氣呵成。至於想不起來的內容,反正書在呢,有空再翻唄。
  • 關於如何閱讀一本書的幾點體會
    關於如何閱讀一本書的幾點體會 2020-12-10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每天一本書+一頁筆記的讀書法
    我一直很好奇,一天閱讀完一本書到底是如何做到的?不是指單純追求精神快樂的小說,快餐式小說一天就能看完好幾百章節,但是過眼即忘。我說的是文學類型、理論類型等書籍,在快速閱讀的同時能記憶住知識點。作者可以幾天閱讀完15本書,他建議30歲前閱讀量不足300本書的,每天閱讀完一本書,快速閱讀且記住內容,該如何才能做到呢?我帶著疑問與渴望尋找到答案的心情,翻開了這本書,今天就稍微談談我對「保證讀書時間的方法」以及「學以致用的讀書法」這兩方面內容的思考。
  • 《讀懂一本書》,閱讀是一種深度體驗,而不是觀光打卡
    閱讀,是人類反脆弱的強大武器。前段時間,我一直在尋找閱讀書籍的辦法。因為在讀書的過程中,我感覺自己從來沒有真正讀懂過一本書,在跟身邊的朋友交流後,才發現原來這個問題不止困擾著我一個人。我們渴求從書中學習到新的知識和技能,可是每當讀完一本書的時候,記憶中的內容總是零零散散,等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再去回憶,發現書中關鍵性的知識已經全部淡忘。
  • 《超級快速閱讀》,你知道如何快速閱讀一本書並掌握精華嗎?
    一、拓寬視野、快速閱讀1.手機設定5min倒計時,通過每一章節標題、副標題,重點插圖和表格,加粗斜體或者有序號的段落,都是幫助我們和作者對話的工具,作者寫作本書也一定有框架、有骨骼,最想表達的東西也一定會想盡辦法引起讀者的興趣,那我們何不主動配合,讓眼球被哪些振奮人心的語句緊緊抓住。3. 讀書是輸入,演講是輸出。
  • 快速閱讀有方法,《槓桿閱讀術》教你如何一年讀365本書
    我曾經在多次培訓和演講中公布了我一年讀400本書的方法:集中分類攻克法。很多人比較感興趣,有人問我,榮老師你怎麼做到每天讀一本的。這裡有一個誤區,我沒有做到每天讀一本。因為有時工作忙起來,我有一天也會與書絕緣,但每日一書評是如何做到的,今天告訴這個秘密。
  • Something about books如何閱讀一本書
    How to Read a Book如何閱讀一本書Joseph Brodsky約瑟夫·布羅茨基The idea of a book fair in the city where, a century ago
  • 一本書是如何寫出來的?
    發幾條十幾個字的說說感覺就掏空了所有靈感,如何做到有東西可寫呢?其實你並不是找不到可寫的內容,只是並沒有刻意去留意自己的內心活動。有研究表明,一個人平均每天會有6000多個想法。03當然,拋開隨筆和散文類的,出版一本書光靠拼湊內容是無法滿足出版方要求的。對於用戶想要買這本書,你一定為他們帶來價值,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滿足用戶需求,乃至幫助用戶成長。
  • 精心總結《高分讀書法》核心內容,手把手教你如何高效閱讀
    那麼就在網絡上搜索,或者將解決這個問題變成你下一個閱讀目標。03.提高歸納力,讀完後請用「摘要閱讀法」很多人讀完書會有一種「感覺讀懂了」的心態,但是真的如此嗎?如果讀完一本書,你無法用一句話概括出書中講的內容,那麼你就是白讀了。
  • 一個速度很慢的閱讀者,用什麼方法兌變為一年閱讀700本書的大神
    一年閱讀700本的圖書,一個普通人能做到嗎?一個原本閱讀一頁內容需要5分鐘甚至10分鐘的人,有可能兌變為平均20-30分鐘讀完一本書, 一個月閱讀60本以上的書的強者嗎? 有人說:「怎麼可能?除非是天賦極高的人。」也有人說, 能做到這樣的人是「神人」。
  • 《高分讀書法》:讓你從閱讀小白到寫作達人必須要讀的一本書
    那麼在拿到一本書,開始讀之前應該怎樣做?方法之一找到關鍵細節處。(裝幀讀書法) 請認真看腰封 。每本書都會有一個腰封,腰封上的內容雖然簡短,卻傳遞了一個重要的信息。其實每一本書的腰封上寫的都是這本書,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精髓。請認真看封面。通常來說,書籍的封面會有作者的信息。書背後的封面會有其他名家對這本書的評價。
  • 「三分鐘速讀」系列之《如何閱讀一本書》(第五期)
    每期為您解讀一本書籍,與書為伴、暢遊書海,讓您在有限的時間裡享受更多閱讀的樂趣。本期繼續解讀美國作者莫提默.艾德勒、查爾斯.範多倫的《如何閱讀一本書》。第二十一章 閱讀與心智的成長1、良好的閱讀基礎在於主動的閱讀。閱讀時越主動,就讀得越好。所謂主動的閱讀,也就是能提出問題來。
  • 讀完一本書,仍然模糊?不知道咋表述?四個方法教你吃透書中內容
    讀完書,不會用語言描述自己的感受,其實就是沒有吃透書中的內容,閱讀效率不高。以前我看書也記不住內容,也不知道怎麼分享一本書,自從學習了各種高效閱讀方法以後,經過長時間的鍛鍊,我不但能分條縷析地講出書中的內容,還成了職業讀書人,靠讀書打造了個人品牌。
  • 如何才能做到快速讀完一本書,這4個知識點,希望你也能知道
    因為它正間接回答了我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何能夠更加耐心、更快速度的看完一本書?」這本書雖然提供的是關於如何進行精力管理的解決方案,卻也同樣值得被應用到其他地方,比如閱讀訓練上。結合平時的讀書經驗和書中提到的精力訓練系統,針對如何快速提升我們的閱讀能力,給出以下4點建議:1、知道「為什麼要讀這本書」為什麼我們總是看不完一本書?一本書來來回回折騰了好幾個月,愣是沒看完。
  • 《閱讀7堂課》:想做知識變現,我建議先看看這本書
    究其原因是因為他們掌握了知識輸入的訣竅,換言之就是會閱讀,懂得如何將書上的內容轉化成自己的知識。秋葉老師的《閱讀七堂課》就是這樣一本介紹閱讀方法的書,書中告訴我們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新媒體發展日新月異,掌握這些高效閱讀的方法,能將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營養,提升自己的學識和競爭力。書中告訴我們對待不同類型的書籍在閱讀的時候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
  • 「好書推薦」從read to learn 到learn to read——讀《如何閱讀一...
    現在,提倡全民閱讀的時代,倡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的時代,而很多學生甚至老師都不知道如何來閱讀一本書。而遇到《如何閱讀一本書》就像遇到一個教你閱讀的朋友,從閱讀的層次到閱讀不同讀物的方法,再到閱讀的終極目標,層層遞進,有詳細指導,是實實在在的一本很有效的指導閱讀的工具書。 它將閱讀分做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
  • 大咖們如何快速高效閱讀,從而獲得人生贏家命運
    所以,依據閱讀資料類別不同我們可以調整自己的閱讀方式。閱讀方式可以分為三層: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三層閱讀環環相扣,甚至部分相互重疊。這裡借鑑了莫提默和查爾斯的《如何閱讀一本書》的相關知識。這本書在1940年首次出版,但是如今還是暢銷書,而且各類盜版作者創意的書籍層出不窮:《如何閱讀兩本書》《如何閱讀一頁書》,其實都是對作者獻上的膝蓋,如有興趣可以深入研究。1、 檢視閱讀檢視閱讀適用於絕大部分閱讀,包括新聞消息、娛樂休閒、小說遊記等,這類信息的最大特點是一接觸就明白。
  • 6歲男孩讀完2000本書:媽媽是如何培養「小書蟲」閱讀習慣的?
    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校長竇桂梅說過:今天我們給孩子什麼樣的閱讀底子,決定孩子未來擁有什麼樣的世界。任何一個有閱讀習慣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熱愛閱讀刻意培養的父母。閱讀必須變成習慣說到小孩子,很多大人都會有種印象:小孩都可精了,你一擺臭臉,他就知道你生氣了,也就安安穩穩的。你不盯著,他馬上就玩去了。所以自主閱讀的喜歡很重要。現在確實有很多孩子不管是寫作業還是吃飯,睡覺,都需要父母陪同,自己從來不主動的去做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