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首席攝影師史蒂夫·麥凱瑞教你拍出絕美彩照

2020-12-25 騰訊網

提起史蒂夫 麥凱瑞(Steve McCurry,1950- ),人們就會想起美國《國家地理》雜誌那張最著名、最成功的封面照片《阿富汗少女》。他遊歷世界各地,拍攝了數百萬張照片,獲得無數攝影大獎;他還多次冒險前往戰區拍攝報導,並獲得以勇敢著稱的「羅伯特 卡帕(Robert Capa)最佳海外攝影金牌獎」,是當今世界公認的最優秀的攝影師之一。

不久前我們在介紹馬格南攝影師布魯諾·巴貝的文章裡,提到過另一位非常著名的馬格南攝影師史蒂夫 麥凱瑞,他不但是馬格南圖片社的成員,而且還是《國家地理》雜誌的首席攝影師。

史蒂夫·麥凱瑞,1950年4月23日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他為《國家地理》雜誌工作了20年,最後成為這本雜誌的首席攝影師。

1974年,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州州立大學,取得攝影及歷史學士學位。

1980年,開始為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拍攝專題照片。

1985年,被《國家地理》聘為籤約攝影師。

1979年,因在阿富汗採訪獲「羅伯特·卡帕最佳海外攝影金牌獎」。

1984年,獲全美攝影記者協會「年度最佳雜誌攝影師稱號」。

1998年,又獲『艾森斯塔特攝影報導獎」。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這張成名作——《阿富汗少女》,使用尼康FM2搭配105mm定焦鏡頭拍攝而成,對這張照片,相信你一定不會陌生。

《阿富汗少女》(攝於巴基斯坦,1984年)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史蒂夫 麥凱瑞的作品。

一「張」成名

前述照片主人公名叫莎巴特 古拉(Sharbat Gula),時年12歲。

1984年12月,麥凱瑞被派往巴基斯坦白沙瓦(Peshawar)附近的難民營工作。「我在一個難民營的教室裡看到了這個女孩,立刻被她眼中的東西打動了。」「她的神色意味深長,但很震撼,不完全是笑容,不完全是蹙眉,眼神裡混雜著好奇與謹慎,令人們產生共鳴。」「我把它給《國家地理》雜誌的主編看了,他立刻站起來大喊:『下期的封面就是它了』。」

1985年6月,這張照片登上美國《國家地理》封面,贏得極高評價和榮譽。女孩的形象成為20世紀80年代阿富汗衝突及世界各地難民局勢的象徵。

史蒂芬 麥凱瑞與自己的成名作「阿富汗少女」。這個難民女孩擁有一雙穿透人心的綠眼睛。這一經典肖像成為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性的新標誌。

麥凱瑞說:"莎巴特 古拉的故事促使《國家地理》雜誌成立了'阿富汗女童基金'。通過各種渠道捐來的款項,再加上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一些捐助,總額達到150萬美元,她的生活因此得以改善。大部分錢用來資助那些失學的女童。"

2002年,麥凱瑞和他的同事重返故地,幾經周折,最終找到了這位成年後的阿富汗少女。

成年後的「阿富汗少女」莎巴特 古拉

捕捉人類的生存故事

史蒂夫 麥凱瑞的職業生涯永遠與戰地聯繫在一起。兩伊戰爭、貝魯特、柬埔寨、菲律賓、海灣地區、阿富汗,還有911事件,為了第一線拍攝,麥凱瑞常常冒著生命危險。

駱駝與油田大火(科威特 艾哈麥迪省,1991年)

麥凱瑞說:「當你身處戰區,你時刻與想要你命的人生活在一起,我會面臨很多種被殺的可能,槍炮、炸彈、彈片。你活在令人窒息的恐懼中。」「但是,我們不能屈服。這些故事必須被報導,記者和攝影師必須繼續講述故事。」

2001年9月11日那天上午,麥凱瑞恰好在他紐約的辦公室裡,眼見高樓冒出濃煙,他一把抓起相機奔向大樓屋頂。「曼哈頓市區在屋頂上一覽無遺,因此我開始拍照」,這是麥凱瑞長久職業生涯的直覺,要及時捕捉各個時刻。雙塔倒塌之時,原本站在幾個街區外查看情況的人們,眼見巨大沙塵來襲,紛紛向北奔逃,而麥凱瑞卻選擇了逆行向南。他說:「如果你拍的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離得不夠近!」

「911」事件(美國 紐約,2001年)

當然,大師也並非完全要表達苦難,他還拍攝過很多風景與小動物。

「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

史蒂夫·麥凱瑞有著特別過硬的攝影功底,技術十分精湛。似乎無論在什麼不利的環境裡,他都能拍攝到精美清晰的影像。

麥凱瑞愛用存在於現場的自然光,自然光中又偏愛散射光,他認為這樣有利於拍出光影和色彩都很協調且具美感的照片。

一般情況下,他習慣使用35mm以及85mm鏡頭,喜歡在真實環境裡拍攝紀實人物肖像。「人物的臉上鐫刻著他們人生的歷程,甚至可以感受到他們內在的靈魂。」對於他來說,作品最重要的特質在於其獨立性。只用一張照片,便能講述一個故事。

「你不能只惦記著你「既定的」目的地。去往那裡的旅程同樣重要。」麥凱瑞說,「用你自己的眼光和你自己的方式去看這個世界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記錄戰爭和貧窮,他也喜歡去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地方旅行和拍攝,比如印度。印度是他年輕時第一個前往的國家,也是去過次數最多的國家,大約有八十多次。印度濃烈的色彩令他著迷。在印度,麥凱瑞拍攝到了非常多的好照片。

泰姬陵和火車(印度 阿格拉,1983年)

沙塵暴(印度 拉賈斯坦,1983年)

達爾湖上的賣花人(印度克什米爾 斯利那加,1996年)

經歷了近四十年的拍攝生涯,麥凱瑞逐漸從一個報導攝影師轉變成視覺故事的講述者。

竿上的漁民 (斯裡蘭卡南部海岸 韋利格默,1995年)

他說:「我已越過作為一個故事的陳述者的階段,我的目標是向世界講述屬於我的冒險經歷。現在,我更傾向於將我的作品定位為視覺故事,而我近期的作品也更多來自於個人的興趣,拍攝有趣的地方以滿足我的好奇心。」

人文攝影創作中如何面對被拍攝者?史蒂夫.邁凱說:當我第一次與潛在的被拍者有互動的時候,我永遠都是試著給他們一個友好的微笑,並且給予足夠的尊重,大部分人是同意被拍攝的。

麥凱瑞八大經典構圖

我們常常對大師的作品望洋興嘆,究竟我們離大師的作品有多遠?以麥凱瑞經典作品舉例,總結大師8個常用構圖技巧,學會了這幾個技巧,離大師的距離就又近了一點點。

一、引導線

利用畫面裡的線條、色塊引導觀者的目光至焦點。

二、對角線

對角線可以提增照片活力,不至於呆板。

三、框架

仔細觀察現場,充分利用畫面裡的框架元素,比如窗口、門、洞等等。

四、找到背景和拍攝主體之間的對比

拍攝主體和背景之間最好能形成一定關聯或者對比。

五、填充畫面

儘量靠近拍攝主體,一方面壓縮焦外多餘元素,同時也可以營造視覺衝擊感、壓迫感。

六、主眼置於畫面中心線

拍攝人像時,將人物主眼放在照片中軸線位置。

七、尋找紋理、重複元素

紋理和重複元素帶來次序感,但這類照片如果處理不好會讓人感到乏味,所以畫面裡最好有一些衝突元素。所謂衝突元素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色彩對比。

八、對稱構圖

最簡單和原始的構圖方式,有效增加照片平衡感,百試不爽。

「熱情是必需的,無論你是從事攝影、寫作、繪畫、舞蹈或醫學。只要你找到了一生熱愛的事業,那麼你就必須努力,遵循紀律,不斷提高技藝。這是我一路走到現在的原因。」

——史蒂夫·麥凱瑞

喜歡今天的內容嗎?

喜歡的話就點個讚點個「在看」

再分享到你的朋友圈裡去

讓更多喜歡攝影的朋友看到吧~

(本期綜合自國家地理中文網、史蒂夫 麥凱瑞作品精選、七葉樹下、向日葵攝影美學、醇光旅舍)

—— End ——

相關焦點

  • 一雙眼睛徵服全世界,10餘年後,攝影師再次見到她,卻已變了樣子
    這一切都被一個叫做史蒂夫·麥凱瑞的攝影師發現了,他用攝像頭記錄下了古拉的眼睛。那一泓碧綠的眸子裡面,除了清澈見底的純真,還帶著濃濃的恐懼意味。一雙眼睛向全世界的人展示著戰爭的恐怖,和普通女孩子對於戰爭的恐怖和畏懼。史蒂夫·麥凱瑞拍攝完這張照片就匆匆離去了,徒留古拉一個人在巴基斯坦的難民集中營裡面繼續這種恐懼又沒有盡頭的生活。
  • 她用一雙眼睛徵服全世界,18年後攝影師再次見到她,現狀令人唏噓
    ——富蘭克林1984年12月,美國攝影師史蒂夫·麥凱瑞帶領著他的團隊,來到了巴基斯坦的難民營,目及之處,滿目瘡痍,這裡的人們失去了家園,失去了家人,失去了一切幸福的事物,就在史蒂夫迷茫無措之時,一個少女闖進了他的視野裡——她沒有驚人的容貌,更沒有華麗的儀表,但她卻長著一雙
  • 世界頂尖攝影師,教你拍出好照片的秘密
    一條曾和無數個攝影師對話過, 有大膽前衛的商業攝影師, 有專注社會邊緣的小眾攝影師,也有以拍攝動、植物為樂趣的自然攝影師。
  • 《中國國家地理》攝影師推薦 戴爾XPS 15讓創作更高效
    《中國國家地理》攝影師推薦 戴爾XPS 15讓創作更高效 來源:財訊網 • 2020-11-25 14:41:31
  • 歐巴馬這些經典照片,都是他拍的:前白宮御用攝影師現身紀錄片
    皮特·蘇扎他拍出經典照片皮特·蘇扎為美國前總統裡根和歐巴馬擔任過攝影師,許多關於歐巴馬的經典場景,比如在白宮戰情室與軍政高官遠程觀看擊斃賓·拉登行動、在白宮西翼橢圓形辦公室被一名非洲裔小男孩摸頭等照片,都出自他之手。
  • 國家地理攝影師保羅•尼克倫宣布「出佳為尼」
    Instagram上有530萬粉絲的《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保羅•尼克倫(Paul Nicklen)日前宣布正式從佳能單反換門到索尼無反系統。「我知道下面這些話可能會讓部分讀者感到挫敗,因為對於攝影師而言,設備是一項巨大的投入,我們希望在『進門』時就選擇了正確的品牌。一旦買了機身和鏡頭,要換門就不太容易。我決定從單反系統換門到索尼無反系統,因為我意識到無反才是攝影工業的未來,而索尼是該領域的領導者。」他表示:「如同生命的進化,相機設備也在進化;永遠在變化。
  • 從SD卡到雜誌 《中國國家地理》為你揭開背後的秘訣
    他是國內頂尖的《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的資深圖片編輯、著名攝影師王寧。《中國國家地理》不用多介紹,攝影圈的朋友都知道它的分量。我相信對於很多網友來說,王寧的見解也許能給大家帶來一點啟發。  王寧以一張入選照片為例,來說明背後的過程,和處理的訣竅。  那張入選照片大約拍攝於四年前。
  • 教你用手機拍出好看的飲品圖|攝影師分享
    今天就把她的一些手機攝影技巧分享給你們,簡單易上手,你也可以用手機也能輕鬆拍出飲品大片本文部分圖片來自小紅書和網絡充足的光線先來看一些反面教材:整體太暗,背景太亂↓趙優秀探店拍的,足夠的光線照亮它的美↓攝影師手機拍的↓劃重點:如何保證充足的光線呢?
  • 《國家地理》第一批照片到底多珍貴?
    (點擊下圖,獲得《國家地理》經典照片牆——紀念《華夏地理》落地中國十五周年限量版)奧託·利林塔爾,這位19世紀的德國工程師是滑翔機飛行的先驅,萊特兄弟就是受到他的啟發。1896年,一名攝影師拍下他騰空的身影。沒多久,他就在一次飛行事故後死去。
  • 《國家地理》攝影師攝影師拍罕見腔棘魚 曾一度被認為滅絕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報導,科學家一度認為腔棘魚早已經與恐龍一起滅絕。令人感到吃驚的是,人們在1938年再度發現這一古老物種。
  • 國家地理- 揭秘南極洲 Uncover Antarctica- National Geographic
    跟隨國家地理攝影師Michaela,來一場絕美南極之旅,和冰川、動物親密接觸,發現那裡不可思議的美好際遇。Antarctica is a land of extremes and it's got an incredible grand scale.南極大陸氣候極端,而且地貌宏偉壯觀。
  • ...篇三十六:換個方法拍新年,攝影師教你如何用一臺手機拍出廣告級...
    還有一周左右的時間就是中國傳統新年了,如何讓你的春節看起來與別人不一樣呢?如果回溯前幾年,春節期間拍拍照發發朋友圈就已經足夠了。但是隨著抖音和其他短視頻平臺的發展,選擇視頻記錄生活的人已經越來越多。所以這次,我們邀請到了知名旅行達人、攝影師小北帥三代(微博:@小北帥三代),他通過九個技巧,教大家如何用iPhone就可以拍出一部堪比廣告級的美食短片~先看成片!雖然只有短短的45秒時間,但是小北帥三代通過定個動畫、視頻變焦、視頻升格……以及強大的創意完成了一支素質非常高的「包餃子」視頻。
  • 日本攝影師為了拍貓,花費7年,走遍50個地區
    日本攝影師為了拍貓,花費7年,走遍50個地區 2020-11-20 16: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2020《國家地理》日曆:遠方不遠,世界很美
    在探索世界、尋找遠方這件事上,《國家地理》絕對是佼佼者。《國家地理》是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官方雜誌,從1888年創辦至今連載了足足131年,在攝影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美國國家地理學會,世界上最大的非贏利性科學和教育組織之一。
  • 手把手教你拍出簡約而不簡單的照片!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阿門教你PS,ID:meitian_PS】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黑白的極簡主義、建築的幾何美、乾淨舒服的場景、家居店鋪的細節等等。這其中的每一種,都能定格出不平凡的視覺效果。雖然並非人人都是攝影師,但依然有希望拍出如教科書般經典的攝影作品。
  • 成都再現絕美「懸日」,這份拍攝指南包你拍出大片!
    ~而更絕美的是,今早的日出。玫瑰色的太陽躍然而出微博網友@紅色的曼徹斯特 說等了一年終於在今天拍到了成都懸日,忍不住直出炫耀莫名有種科幻大片的既視感!圖據@中國國家地理在棋盤狀布局或者有大量東西向街道的城市裡,都有可能拍到懸日奇觀,如北京、南京、西安、鹹陽等。
  • 國家地理動物影像方舟華南首展亮相佛山嶺南天地
    此次展覽的影像照片中的動物,有些可能是你第一次見,有些也許是你最後一次見了!   動物影像方舟巡展多國,呼籲保護瀕危動物   「當今地球物種滅絕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時間快了1000倍!」   ——國家地理攝影師兼Photo Ark創始人喬爾·薩託爾(Joel Sartore)。
  • 攝影圈裡最美的攝影師,非她莫屬吧
    ▲(入選美國國家地理作品)——你的微笑▲(入選美國國家地理作品)——你永遠站在我背後,為我指引方向▲(入選美國國家地理作品)——你的美麗絕對不會因為周圍的貧瘠而失去日本一攝影師帶著女模在樓頂拍照,每張照片都超美!就推薦這20幅漫畫,看懂勝讀10年書!坐擁240000粉絲!莫斯科美女攝影師將世界拍成童話!俄羅斯美女人像攝影師:光影視覺下嫵媚性感的人體藝術  體檢報告已出—-最長壽的竟是喜歡攝影的人!
  • 中國攝影師拍的這隻小旱獺火遍全世界,今年最佳表情包是它了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王玲當地時間本周三,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公布2019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師獎(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的冠軍,中國攝影師鮑永清的作品《The Moment(那一刻)》奪冠,這兩天這張「驚恐的旱獺」照片已經被網友玩壞了,一躍成為新晉的熱門表情包
  • 中國攝影師拍的這隻小旱獺火遍全世界,今年最佳表情包是它了!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王玲當地時間本周三,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公布2019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師獎(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的冠軍,中國攝影師鮑永清的作品《The Moment(那一刻)》奪冠,這兩天這張「驚恐的旱獺」照片已經被網友玩壞了,一躍成為新晉的熱門表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