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女人一直被認為是全世界最溫柔的女人,隨著近年來泰劇的引入,我們在很多的影視作品中也能夠看到泰國女性,這其中不乏對泰國傳統女性服飾的呈現,使得更多人對泰國的服飾文化有了濃厚的興趣,這個具有特別的熱情洋溢的國家中,他們的服飾究竟有什麼故事呢?
由於泰國現如今還保留著王室家族的存在,所以對於泰國的傳統服飾來說王室的存在也有一定的影響。泰國服裝常給人一種華麗豔美但是不失靈動飄逸。再加上泰國女人的長相標緻又深邃,搭配上泰國的傳統服飾更顯得迷人。泰國服飾也細分了很多類型,不同的服飾在不同的場合上穿,日常生活、正式場合、參加慶典都不相同。
泰國傳統服飾大概可以分成4個時期,首先是陀羅缽地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泰國服飾深受高棉和印度文化的影響。男子身穿印度風格的纏腰布,偶爾會配絲綢上衣,而女子的上身則用一塊布遮住胸口,下身穿長度到腳踝的長裙。 然後到了羅渦國時期,這一時期的「傣族人」開始遷移到羅渦國。現代泰國歷史學家認為這些傣族人來自越南北部和中國廣西省。
這一時期的服飾潮流深受高棉人影響。女子的上身用一塊布圍住胸口,偶爾赤裸上身,下身穿一條短圍裙。而男子則上身赤裸,下身穿短圍裙並用金屬帶系腰。接著到了素可泰時期,素可泰王朝也是泰國歷史上第一個獨立的王朝,這個時期的泰國人會用服飾來體現自己的政治地位,人們逐漸脫離高棉的影響,形成自己獨特的服飾風格。
這一時期的男子身穿簡單的V領長袖上衣,肩上裹布,腰間裹絲綢腰布,並用金屬或金色腰帶系腰。女子下身穿絲質花紋長裙,上身穿長袖上衣。最後就是大城王國時期,這個王朝持續了400年多,由於輝煌的歷史發展進程,泰國與各個國家都進行了友好的往來,泰國的服裝因此也受到了其他國家文化的影響。這時「絆尾幔」也就慢慢的浮現出來了。
現在回顧到傳統的泰國服飾多為絆尾幔,這也是泰國傳統服飾的主要特徵之一。絆尾幔是由一塊長約3米的布包纏雙腿,再把布的兩端卷在一起,穿過兩腿之間,塞到腰背處,穿上以後,很像我們日常穿著的燈籠褲,由於紗籠下擺較寬,並且穿著舒適涼快,因此絆尾幔成為了泰國平民中流傳最長久的傳統服裝之一。
隨著時代的推移,網際網路的加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西式元素開始加入泰國傳統文化中,泰國人開始著西式上衣,有花邊,並開始穿襪子鞋子。到了1910年之後,絆尾幔漸漸地不再成為泰國人常穿的服飾了,開始變為西式的筒裙。筒裙同紗籠一樣,布的兩端寬邊縫合成圓筒狀,穿時先把身子套進布筒裡,然後用右手把布拉向右側,左手按住腰右側的布,右手再把布拉回,折回左邊,在左腰處相疊,隨手塞進左腰處。穿時也可以用左手以同樣動作向相反方向完成。
現在我們常見的泰國服飾就可分為以下:良敦、吉拉達、阿瑪琳、波隆披曼、都喜、卻克裡、西瓦萊和乍卡帕八種款式,這是由詩麗吉王后在上世紀親自設計的。其中良敦、西瓦萊是比較適合不是非常正式的場合日常穿戴的,而波隆披曼、吉拉達、阿瑪琳、乍卡帕、都喜就可以在正式場合或者是會面王室的時候會穿的一種服飾。
最後一種卻克裡是最受歡迎泰式傳統服飾,穿筒裙,露肩,披白色披肩,花色精美。許多泰國人都喜歡用這一款當作結婚禮服,是公認的最美和最受追捧的泰裝款式。看了這麼多,你最喜歡哪款呢?